数字化时代,数据是已经成为最宝贵的资产之一。数据支撑着我们的政府、企业以及各类组织的所有流程,并为决策以及智能化服务提供支撑。大数据有大用途,但是也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特别是如果我们对数据的情况不是很了解的时候,我们便不能够掌握到底存储了什么信息以及如何使用它,在一堆数据中是否存在垃圾数据或者可能被遗忘的高质量数据,甚至是否存在数据安全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有效地治理数据。


一、什么是数据治理?

数据治理是一种管理框架,通过定义和实施组织范围内的数据管理政策、标准和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安全性和合规性。它涉及数据的创建、存储、使用和销毁的整个生命周期,旨在最大化数据的价值,降低数据风险,并支持业务决策和运营的有效性。


二、数据治理相关的概念

在介绍数据治理平台之前,我们对一些数据治理相关的概念有所了解。


数据治理相关的概念名词涵盖了多个领域,从数据管理、数据质量到数据隐私和安全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概念名词:


数据湖 (Data Lake):一种存储海量原始数据的系统或存储库,数据通常以原生格式存储,供以后进行分析。数据湖支持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数据仓库 (Data Warehouse):

用于整合来自多个来源的数据,通常经过清洗和转化,存储在一个中心位置,支持企业的分析和报告需求。数据仓库更注重结构化数据的长期存储和优化查询性能。


数据发现 (Data Discovery):数据发现是识别、浏览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通常涉及从不同来源收集数据并将其组织和展示给用户,使其能够发现有用的模式、趋势或见解。数据发现工具通常具备强大的可视化功能,以帮助用户更直观地理解数据。


元数据管理 (Metadata Management):管理描述数据的数据,即元数据,包括数据的来源、使用方式、格式等信息。


数据目录 (Data Catalog):数据目录是一个集中的存储库,用于组织和管理数据资产的元数据。它提供了数据资产的描述性信息,使用户能够轻松查找和理解他们需要的数据。数据目录通常包括数据的来源、位置、格式、使用说明、数据质量信息等,并支持数据的分类、标记和搜索功能。数据目录的目的是提高数据可发现性和可用性,帮助组织更高效地管理和利用数据资源。


数据质量 (Data Quality):确保数据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的过程。


数据血缘 (Data Lineage):描述数据在其生命周期中从源头到最终目的地的流动和变更的跟踪。数据血缘图帮助理解数据的来源、传递路径、变换过程,以及这些过程中的责任归属。


数据清洗 (Data Cleansing or Data Cleaning):识别并修复或删除数据集中的错误、重复、不完整或不一致数据的过程。数据清洗是确保数据质量的关键步骤。


数据治理框架 (Data Governance Framework):数据治理框架是用于定义和实施数据治理的结构性模型,通常包括政策、流程、角色和职责、技术工具等,以确保组织内的数据管理实践一致、可控和有效。


数据治理策略 (Data Governance Strategy):数据治理策略是组织为实现其数据治理目标而制定的总体计划,包含具体的目标、方法和实施步骤。


数据安全分类 (Data Security Classification):根据数据的敏感度和价值,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的安全级别,以确定适当的保护措施。例如,数据可以分为公开、内部使用、保密和高度机密等类别。


数据访问管理 (Data Access Management):管理谁可以访问哪些数据以及他们可以对数据执行的操作。数据访问管理通过权限控制和角色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合规。


数据治理工具集 (Data Governance Toolkit):包括一组用于支持数据治理活动的工具和技术,例如元数据管理工具、数据质量管理工具、数据血缘工具、数据目录工具等。


数据隐私影响评估 (Data Privacy Impact Assessment, DPIA):在处理个人数据之前进行的一种评估,目的是识别和减轻数据处理活动对数据隐私的潜在风险。DPIA通常在合规要求下进行,特别是涉及GDPR等法规。


数据主权管理 (Data Sovereignty Management):管理与数据主权相关的法规和政策,确保数据处理和存储符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要求。


主数据管理 (Master Data Management, MDM):集中管理核心业务实体(如客户、产品、供应商等)的主数据,确保数据一致性和准确性。


数据架构 (Data Architecture):数据在组织中结构化和组织方式的设计与实施。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Data Lifecycle Management, DLM):管理数据从创建、存储、使用、到销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流程和策略。


数据隐私 (Data Privacy):保护个人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和处理的实践与法律要求。


数据安全 (Data Security):保护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泄露、修改或销毁的措施和技术。


数据主权 (Data Sovereignty):数据受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和政策的约束。


数据治理委员会 (Data Governance Committee):负责监督和指导组织内数据治理工作的跨职能团队。


数据治理政策 (Data Governance Policy):为组织内数据治理提供指导方针和框架的正式文档。


数据分类 (Data Classification):根据数据的敏感性、重要性等因素对数据进行分类,以便制定适当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数据所有权 (Data Ownership):明确哪些部门或个人对特定数据资产负责。


数据标准 (Data Standards):确保数据一致性和互操作性的规则和指南。


数据治理工具 (Data Governance Tools):支持数据治理实施和管理的软件工具和平台,如Informatica、Collibra等。


三、数据治理的组成有哪些?

从系统的角度看,数据治理有10个重要组成,用于满足组织在每个知识领域的数据管理需求。




(1)人


数据治理专业人员、数据管理员和其他关键业务和IT人员是数据治理计划的骨干。他们建立和开发工作流程,以确保满足企业数据治理要求。


(2)数据战略


数据治理团队在组织的企业数据战略的开发和实施路线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据战略是一个执行文档,它提供了企业对数据的高层次需求,并确保这些需求得到满足。建立企业数据战略是组织数据管理之旅的重要一步。


(3)数据流程


数据治理计划需要建立数据管理的关键数据流程。这些包括数据问题跟踪或解决、数据质量监控、数据共享、数据沿袭跟踪、影响分析、数据质量测试等。


(4)数据政策


数据策略是一个或多个声明的高级集合,这些声明陈述了对数据的期望和预期结果,这些数据会影响和指导企业级别的数据习惯。数据治理计划为数据管理建立数据治理策略。政策包括出站数据共享、遵守法规等。


(5)标准和规则


数据标准提供了一个框架和方法,以确保遵守数据策略。数据规则指导或约束行为,以确保遵守数据标准,从而提供数据策略的合规性。


(6)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涉及保护数字数据(如数据库中的数据)免受授权和未授权用户的破坏性力量和不必要的操作。这些不受欢迎的用户活动指的是间谍活动、网络攻击或数据泄露。


(7)沟通


数据治理沟通包括与需要了解数据治理团队活动的协会受众进行的所有书面、口头和电子交互。沟通计划包括所有沟通的目的、目标和工具,从一开始就应该是治理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确定了如何向各利益攸关方和组织的其他人员介绍治理和管理方面的挑战和成功经验。沟通计划突出正确的业务案例并展示其结果。


(8)社会化


数据治理的社会化是任何治理计划中的重要活动。数据治理社会化计划是一个帮助将数据治理活动集成到组织的策略、内部文化、层次结构和流程中的计划。该计划是该组织所独有的,因为它是根据其组织文化和行为标准量身定制的。


(9)业务指标和KPI指标


建立业务指标和关键性能指标(KPI)来监控和衡量数据治理计划的总体业务影响,这对于计划的成功至关重要。指标和KPI必须是可测量的,可以随时间跟踪,并且每年都以相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10)技术支撑


执行数据治理计划需要各种技术支撑,包括框架、工具等,用于使流程自动化。




四、数据治理的关键要素



从关键技术功能的角度看,数据治理的关键要素包括:


(1)数据目录:


集中存储组织内的元数据,帮助用户快速发现和理解所需数据,提升数据管理效率,减少冗余,确保适当的访问控制。


(2)数据质量:


确保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和新鲜度,支持可靠的数据驱动决策,是数据治理的核心要素。


(3)数据分类:


根据数据的敏感性和价值进行分类,便于应用合适的安全措施,降低风险,确保数据质量和保护。


(4)数据安全:


通过访问控制保护敏感数据,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确保数据安全和法规遵从,增强客户信任。


(5)审计数据权利和访问:


通过有效的数据访问审计,识别并防范未授权访问,减少数据滥用风险,确保合规性。


(6)数据血缘:


追踪数据的来源和流动,确保数据质量,支持合规性和可信度,减少审计和调试工作量。


(7)数据发现:


帮助团队快速定位和利用数据资产,促进协作和创新,避免数据重复,提升数据利用效率。


(8)数据共享和协作:


安全地在内部和外部团队之间交换数据,控制敏感信息的使用,支持数据驱动的创新和合规性。


五、开源数据治理工具

在开源领域有哪些比较出名的数据治理工具呢?


01 OpenMetadata

https://github.com/open-metadata/OpenMetadata


开发语言:TypeScript、Java、Python






OpenMetadata是一个统一的元数据平台,用于数据发现、数据可观察和数据治理,由中央元数据存储库、深入的列级沿袭和无缝的团队协作提供支持。OpenMetadata基于开放元数据标准和API,支持连接到各种数据服务的连接器,支持端到端元数据管理,让您可以自由释放数据资产的价值。


OpenMetadata主要由四个组件组成:


元数据模式:基于公共抽象和类型的元数据的核心定义和词汇表。还支持自定义扩展和属性,以适应不同的用例和域。


元数据存储区:用于存储和管理元数据图的中央存储库,它以统一的方式连接数据资产、用户和工具生成的元数据。


元数据API:用于生成和使用元数据的接口,构建在元数据模式之上。它们支持用户界面和工具、系统和服务与元数据存储的无缝集成。


摄取框架:这是一个可插入的框架,用于将元数据从各种源和工具摄取到元数据存储。它支持大约75个连接器,用于数据仓库、数据库、仪表板服务、消息传递服务、管道服务等。


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OpenMetadata的主要特点包括:


数据发现:使用各种策略(如关键字搜索、数据关联和高级查询)在单个位置查找和探索所有数据资产。您可以跨表、主题、仪表板、管道和服务进行搜索。


数据协作:与其他用户和团队就数据资产进行沟通、匡威和协作。您可以获取事件通知、发送警报、添加通知、创建任务以及使用会话线程。


数据质量和分析器:测量和监控质量,无需代码,以建立对数据的信任。您可以定义和运行数据质量测试,将它们分组到测试套件中,并在交互式仪表板中查看结果。借助强大的协作,让数据质量成为您组织的共同责任。


数据治理:在整个组织中实施数据策略和标准。您可以定义数据域和数据产品,分配所有者和利益相关者,并使用标记和术语对数据资产进行分类。使用强大的自动化功能对数据进行自动分类。


 数据洞察和KPI:使用报告和平台分析来了解组织的数据运行情况。Data Insights提供了所有关键指标的单一窗格视图,以最佳地反映数据的状态。定义关键性能指标(KPI)并在OpenMetadata中设定目标,以实现更好的文档、所有权和分层。可以针对要在指定计划中接收的KPI设置警报。


数据血缘跟踪:端到端跟踪和可视化数据资产的来源和转换。您可以使用无代码编辑器手动查看列级沿袭、过滤查询和编辑沿袭。


数据文档:使用富文本、图像和链接记录数据资产和元数据实体。您还可以添加注释和批注,并生成数据字典和数据目录。


数据可观察性:监控数据资产和管道的运行状况和性能。您可以查看数据新鲜度、数据量、数据质量和数据延迟等指标。您还可以为任何异常或故障设置警报和通知。


数据安全:使用各种身份验证和授权机制保护数据和元数据。您可以与不同的身份提供者集成以实现单点登录,并定义访问控制的角色和策略。Webhooks:使用Webhooks与外部应用程序和服务集成。您可以注册URL以接收元数据事件通知,并与Slack、Microsoft Teams和Google Chat集成。


连接器:使用连接器从各种源和工具获取元数据。OpenMetadata支持大约75个以上的连接器,用于数据仓库、数据库、仪表板服务、消息服务、管道服务等。


02 Apache Atlas

https://github.com/apache/atlas


开发语言:Java、javaScript






Apache Atlas是一个数据治理开源框架,用于支持数据管理团队能够在整个组织中协作管理大数据资产和元数据。它为复杂的企业数据,提供了可扩展的数据模型和高度集成的管理解决方案。


他的优点包括:


高度可扩展、可定制的数据治理解决方案:团队可以使用API请求、发布-订阅模型和基于Kafka的消息传递轻松地与现有数据源集成。


提供了灵活的自定义数据模型:在数据分类、元数据属性、数据沿袭跟踪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灵活性。


易于与数据资产交互:可以使用标准的SQL语法存储和重用命令,并利用直观的原生UI,具有跨实体类型、分类、元数据或自由文本的复杂搜索功能。


当然缺点也有一些,例如:


Apache Atlas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


Apache Atlas是一个开源数据治理框架,而不是一个现成的解决方案。


03 Amundsen

https://github.com/amundsen-io/amundsen


开发语言:Python、TypeScript








Amundsen是Lyft开发的数据发现和元数据引擎,它通过索引数据资源(表、仪表板、流等)来提高数据分析师,数据科学家和数据工程师在与数据打交道时的生产力。它还可以基于使用模式(例如,高度查询的表比较少查询的表更早出现)来驱动页面排名风格的搜索。有点类似谷歌搜索。


04 Datahub

https://github.com/datahub-project/datahub/


开发语言:Java、Python、TypeScript






DataHub是一个开源元数据管理平台,它最初由LinkedIn构建,以满足其现代数据堆栈不断变化的元数据需求。


DataHub支持第三代数据目录、数据发现、协作、治理和为现代数据栈构建的端到端可观察性。DataHub采用模型优先的理念,专注于提升不同工具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


下图是DataHub的架构:






DataHub的主要亮点有:


模式优先的元数据建模方法:DataHub的元数据模型使用序列化不可知语言进行描述。支持REST和GraphQL API。此外,DataHub支持 AVRO-based API ,通过Kafka来传达元数据更改并订阅它们。我们的路线图包括一个里程碑,即将支持无代码元数据模型编辑,这将允许更易于使用,同时保留类型化API的所有优点。在元数据建模中阅读元数据建模。


基于流的实时元数据管理:DataHub的元数据基础设施是面向流的,它允许在几秒钟内在平台内传达和反映元数据的变化。还可以订阅DataHub元数据中发生的变更,使用户能够构建实时元数据驱动的系统。例如,可以构建一个访问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观察历史数据集,添加一个包含PII的新模式字段,并锁定该数据集以进行访问控制审查。


联邦元数据服务:DataHub附带了一个元数据服务(gms)作为开源存储库的一部分。然而,它还支持联合元数据服务,这些服务可以由不同的团队拥有和运营。联邦服务使用Kafka与中央搜索索引和图进行通信,以支持全局搜索和数据发现,同时仍然支持元数据的解耦所有权。这种架构非常适合正在实施数据网格的公司。


05 Magda

https://github.com/magda-io/magda


开发语言:Java、TypeScript




Magda是一个面向大型组织的开源联合数据目录平台。其目标是通过提供一个用于记录、跟踪、增强和利用从CSV文件到大型数据库的资产的单一平台。


因此,对于那些需要处理大量较小的数据集的团队来说,这是一个特别合适的产品。


Magda的优点包括:


容易启动和运行是Magda的一个优势。它提供了一键部署到云、本地基础设施或使用Kubernetes和Helm的本地机器。


Magda搜索功能也特别强大,能够根据同义词、用户行为、地理空间数据和数据质量反馈数据资产信息。


Madga的另一个优势是连接数据源相对容易。我们可以使用CSV文件、库存工具、RDBMS、现有的元数据API和RESTful API添加一系列数据集。


Magda的缺点有:


Magda缺乏一些高级的可视化功能。


虽然提供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但它在创建更细粒度的访问策略方面效果较差。


Magda的目标通常是让用户能够轻松处理各种数据源,但处理非结构化或快速变化的数据可能会带来更多困难。


技术架构:


在技术架构方面,Magda是基于微服务体系构建的,这些微服务作为Docker容器分发。这样做是为了提供简单的可扩展性。Magda可以通过使用任何技术作为Docker镜像来添加定制服务,并通过稳定的HTTP API将它们与系统的其余部分集成。使用Helm和Kubernetes进行编排意味着定制的Magda实例的配置可以以纯文本形式存储和跟踪,并且可以快速轻松地复制具有相同配置的实例。架构图如下:




06 Egeria

https://github.com/odpi/egeria


开发语言:Java




Egeria是一个以企业为中心的工具,专注于跨组织的元数据管理。


因此,它对于需要高度自动化的集成解决方案的团队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例如跨平台元数据交换。


优点:



Egeria的核心是使团队能够使用专业服务器自动化元数据捕获,搜索和管理,该服务器在不同的连接平台上同步信息。


它还提供了极高级别的连接和集成,包括API、元数据存储库、JDBC、文件连接器、加密存储等。目标是使内部使用不同平台的团队能够无缝地共享信息。


缺点:


Egeria的用户界面功能相对有限。只提供一个通用的管理GUI,包括一个可搜索的目录,这有一点局限。如果我们想创建更高级的或特定场景的UI,我们需要自己开发这些UI。


 


07 TrueDat

https://github.com/Bluetab




TrueDat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开源数据治理工具,可以帮助客户成为数据驱动型的公司。TrueDat是由BlueTab(现在是IBM的一家公司)在了解了市场作为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需求并找到了数据治理领域的空白之后创建的。


其优点包括:


TrueDat为配置数据目录和EDM提供了一个相对现代化、精简的界面,特别是与本综述中的其他一些平台相比。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实体模板来快速管理属性、元数据、权限和策略。


还有用于自动发现和编目连接的数据源,降低使用门槛,使其成为业务用户更可行的选择。我们甚至可以使用自己的LLM在企业环境中生成元数据。


除此之外,TrueDat在报告方面特别强大。它具有与Metadata的原生集成,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可以围绕其数据质量和使用情况提取和可视化见解。


但是TrueDat也有许多缺点,例如:


尽管是一个开源项目,但TrueDat明显缺乏开源配套信息。特别是文档有点少,而且也没有生产部署相关的信息。



六、总结

下面用一张矩阵表总结了这几个开源数据治理工具的主要功能。矩阵用Yes和No表示是否有提供相关功能,但是,实际上这些工具在这些功能的实现程度并不一样。


产品 数据血缘 业务术语表 标签/分类 标签/分类传播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 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ABAC) 数据共享

Amundsen Yes No Yes Yes No No No

DataHub Yes Yes Yes Yes^ Yes^ No No

Atlas Yes Yes Yes Yes Yes No No

Magda No No Yes Yes Yes Yes Yes

OpenMetadata Yes No Yes No Yes^ No No

TrueDat Yes Yes Yes Yes Yes No Yes

Egeria Yes Yes Yes Yes Yes No Yes


————————————————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admans/article/details/141748948


产品概述

Apache SeaTunnel 是一个非常易用的超高性能分布式数据集成产品,支持海量数据的离线及实时同步。每天可稳定高效同步万亿级数据,已应用于数百家企业生产,也是首个由国人主导贡献到 Apache 基金会的数据集成顶级项目。

SeaTunnel 主要解决数据集成领域的常见问题:

数据源多样:常用的数据源有数百种,版本不兼容。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出现了更多的数据源。用户很难找到能够全面快速支持这些数据源的工具。

复杂同步场景:数据同步需要支持离线-全量同步、离线-增量同步、CDC、实时同步、全库同步等多种同步场景。

资源需求高:现有的数据集成和数据同步工具往往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或JDBC连接资源来完成海量小表的实时同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缺乏质量和监控:数据集成和同步过程经常会丢失或重复数据。同步过程缺乏监控,无法直观了解任务过程中数据的真实情况。

技术栈复杂:企业使用的技术组件各不相同,用户需要针对不同的组件开发相应的同步程序来完成数据集成。

管理维护困难:市面上的数据集成工具通常受限于不同的底层技术组件(Flink/Spark),使得离线同步和实时同步往往是分开开发和管理的,增加了管理和维护的难度。



SeaTunnel 产品实现了高可靠性、集中管理、可视化监控等一体的数据集成统一平台。

平台可以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界面化操作;实现了数据同步高速化,全量到增量无锁化自动切换,目前已经支持 100+ 种数据源;支持整库同步、表结构自动变更;同时无中心化设计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机制,整体上做到简单易用,开箱即用

同类产品横向对比

2.1、高可用、健壮的容错机制

  • DataX 只支持单机,SeaTunnel 和 Flink CDC 支持集群,因此在高可用上 DataX 是不支持的,DataX由于单机设计很易受网络闪断、数据源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数据不一致问题。

  • Apache SeaTunnel具有无中心化的高可用架构设计和完善的容错机制,SeaTunnel支持更细粒度的作业回滚机制,结合多阶段提交与CheckPoint机制,确保数据一致的同时避免大量回滚导致性能下降

  • Flink CDC采用主从模式的架构设计,容错粒度较粗,多表同步时,Flink 任何表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作业失败停止,导致所有表同步延迟。

在高可用维度上,SeaTunnel 和 Flink CDC 优势很大

2.2、部署难度和运行模式

  • Apache SeaTunnel 和 DataX 部署都十分容易。

  • Flink CDC 的部署难度中等,但因为它依赖于 Hadoop 生态系统, 所以部署相对 SeaTunnel 会复杂一些。

2.3、支持的数据源丰富度

  • Apache SeaTunnel 支持 MySQL、PostgreSQL、Oracle、SQLServer、Hive、S3、RedShift、HBase、Clickhouse 等 100 多种数据源。

  • DataX 支持 MySQL、ODPS、PostgreSQL、Hive 等 20 多种数据源。

  • Flink CDC 支持 MySQL、PostgreSQL、MongoDB、SQLServer 等 10 多种数据源。

Apache SeaTunnel 支持关系型数据库、NOSQL 数据库、数据仓库、实时数仓、大数据、云数据源、 SAAS、消息队列、标准接口、文件、FTP等多种数据源同步,数据可以同步到任一指定的系型数据库、NOSQL 数据库、数据仓库、实时数仓、大数据、云数据源、 SAAS、标准接口、消息队列、文件等目标数据源中,满足政府、企事业单位对于数据流动的绝大多数需求。在这个维度的对比上,显然 SeaTunnel 支持的数据源丰富度是远远高于其他两个的。

2.4、内存资源占用

  • Apache SeaTunnel 占用较少的内存资源,SeaTunnel Zeta 引擎的 Dynamic Thread Sharing 技术可提高 CPU 利用率,不依赖 HDFS,Spark 等复杂组件,具备更好单机处理性能。

  • DataX 和 Flink CDC 会占用较多的内存资源, Flink CDC 每个作业只能同步一张表,多张表同步需要启动多个 Job 运行,造成巨大浪费资源。

2.5、数据库连接占用

  • Apache SeaTunnel 占用较少的数据库连接,支持多表或整库同步,解决 JDBC 连接过多的问题; 同时实现了 zero-copy 技术,无需序列化开销。

  • DataX 和 Flink CDC 占用较多的数据库连接,他们每个 Task 只能处理一张表,每张表至少需要一个JDBC 连接来读取或写入数据。当进行多表同步和整库同步时,需要大量的 JDBC 连接。

这通常是 DBA 们十分关注的,数据同步不能影响业务库正常运行,所以控制连接数占用是十分必要的。

2.6、自动建表

  • Apache SeaTunnel 支持自动建表。

  • DataX 和 Flink CDC 不支持自动建表。

2.7、整库同步

  • Apache SeaTunnel 设计有支持整库同步,方便用户使用,不需要为每张表都写一遍配置。

  • DataX 和 Flink CDC 不支持整库同步,每个表需要单独配置。

试想一下当你有数百张表,每张都单独配置一遍是不是还是太费劲了些!

2.8、断点续传

断点续传功能在数据同步过程是十分实用的功能,支持断点续传将让数据同步在手动暂停或出问题时能快速恢复继续,Apache SeaTunnel 和 Flink CDC 可以支持断点续传,但 DataX 不支持断点续传。

2.9、多引擎支持

  • Apache SeaTunnel 支持 SeaTunnel Zeta、Flink 和 Spark 三个引擎选其一作为运行时。

  • DataX 只能运行在 DataX 自己的引擎上。

  • Flink CDC 只能运行在 Flink 上。

在引擎支持丰富度上,SeaTunnel 具有更佳的优势。

2.10、数据转换算子

  • Apache SeaTunnel 支持 Copy、Filter、Replace、Split、SQL 和自定义 UDF 等算子。

  • DataX 支持补全、过滤等算子,还可以使用Groovy自定义算子。

  • Flink CDC 支持 Filter、Null、SQL 和自定义 UDF 等算子。

在数据转换上,这 3 个支持力度差不多。

2.11、性能

因为 DataX 只有单机版,所以对比性能时统一使用单机来进行

DataX 和 Flink CDC 的单机性能较好。但 Apache SeaTunnel 的单机性能比 DataX 高 40%-80% 左右。

社区有贡献者曾做过测试,测试场景如下:

本地测试场景:MySQL-Hive, Postgres-Hive, SQLServer-Hive, Orache-Hive

云测试场景:MySQL-S3

列数:32,基本包含大部分数据类型

行数:3000w 行

Hive 文件 text 格式 18G

测试节点:单机 8C16G

测试结果:

在本地测试场景下: SeaTunnel Zeta VS DataX

SeaTunnel Zeta 比 DataX 同步数据快 40-80% 左右。同时SeaTunnel Zeta 对内存的使用比 DataX 少且稳定的多。

在云数据同步场景下:SeaTunnel 在 MySQL 到 S3 场景下性能是 Airbyte 的 30 多倍,是 AWS DMS 和 Glue 的 2 到 5 倍。





这样的测试结果得益于 SeaTunnel Zeta 引擎专为数据同步场景而进行的精心化设计:

  • 不需要依赖三方组件,不依赖大数据平台无主(自选主)

  • 完善的Write Ahead Log 机制,即使整个集群重启也可快速恢复之前正在运行的作业

  • 高效的分布式快照算法,强力保障数据一致性

2.12、离线同步

Apache SeaTunnel、DataX 和 Flink CDC 都支持离线同步,但 SeaTunnel 支持的数据源远远多于 DataX 和 Flink CDC。

2.13、增量同步 & 实时同步

  • Apache SeaTunnel、DataX 和 Flink CDC 都支持增量同步。

  • Apache SeaTunnel 和 Flink CDC 支持实时同步。但 DataX 不支持实时同步。

2.14、CDC 同步

  • Apache SeaTunnel 和 Flink CDC 支持 CDC 同步。

  • DataX 不支持 CDC 同步。

Change Data Capture(CDC)是一种用于实时数据同步的重要技术,它能够捕获数据源中发生的变化,从而实现对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同步。随着数据量和数据更新速度的增加,传统的批量同步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时性和即时性的需求。CDC 技术能够以事件驱动的方式捕获和传递数据变化,使得数据同步更加灵活、高效和准确。

在 CDC 同步领域,SeaTunnel 作为一款强大的数据同步工具,具备突出的优势。以下是 SeaTunnel 支持 CDC 同步的优势:

  1. 实时性:SeaTunnel 能够实时捕获源数据的变化,并将变化的数据实时传递到目标端。这意味着当源数据发生变化时,SeaTunnel 能够立即捕获到这些变化,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同步到目标数据存储中。这种实时性使得 SeaTunnel 非常适用于需要快速反应和及时更新的应用场景。

  2. 精确性:SeaTunnel 通过 CDC 技术能够准确地捕获和同步数据的变化,避免了传统批量同步中可能存在的数据不一致性问题。它可以准确地追踪和记录源数据的每一次变化,确保目标端数据的精确性和一致性。这对于需要保持数据一致性和准确性的业务非常重要。

  3. 高效性:由于 CDC 同步只传递发生变化的数据,相比于全量数据同步,SeaTunnel 能够显著提高同步的效率和性能。SeaTunnel 只需要处理发生变化的数据,避免了不必要的数据传输和处理,节省了带宽和计算资源。这种高效性使得SeaTunnel能够应对大规模数据和高频率数据变化的同步需求。

  4. 可靠性:SeaTunnel 通过采用可靠的 CDC 机制,确保了数据同步的可靠性和容错性。它能够应对网络闪断、数据源异常等异常情况,并保证数据同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SeaTunnel 的容错机制能够确保即使在异常情况下,数据同步不会丢失或出现错误。

  5. 多数据源支持:SeaTunnel 支持多种主流数据源的 CDC 同步,包括 MySQL、PostgreSQL、Oracle、SQLServer等。这使得 SeaTunnel 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数据源,满足各种复杂的数据环境下的同步需求。SeaTunnel能够与不同数据源进行无缝集成,实现灵活、可扩展的CDC同步方案。

SeaTunnel 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数据同步工具,通过其实时性、精确性、高效性、可靠性和多数据源支持等突出的优势,能够满足不同业务场景下的 CDC 同步需求。无论是数据仓库同步、实时数据分析还是实时数据迁移,SeaTunnel 都能够提供可靠的 CDC 同步解决方案,助力用户实现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同步。

2.15、批流一体

  • Apache SeaTunnel 和 Flink CDC 支持批流一体。

  • DataX 不支持批流一体。

SeaTunnel 和 Flink CDC 提供了统一的批流一体框架:SeaTunnel 提供了的一体化框架使得用户可以同时处理批量数据和实时数据而不需要为了批量同步配置一遍, 然后实时需要再配置一遍的过程。用户可以通过SeaTunnel 的灵活配置,将批处理和流处理的逻辑结合在一起,批和流同步变成只需要配置一下模式(mode)的差别,大大简化了开发和维护的工作,提高了数据处理的灵活性和效率。

2.16、精确一致性

  • Apache SeaTunnel 支持 MySQL、Kafka、Hive、HDFS、File 等连接器的精确一致性。

  • DataX 不支持精确一致性。

  • Flink CDC 支持 MySQL、PostgreSQL、Kakfa 等连接器的精确一致性。

SeaTunnel 的精确一致性实现得益于 SeaTunnel 的 Sink & Source API 的设计,对 MySQL 等数据库来说,SeaTunnel通过实现二阶段提交(Two-Phase Commit,2PC)来保证数据同步过程中的一致性。二阶段提交是一种分布式事务协议,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实现多个参与者的数据操作的一致性。



通过以上的二阶段提交过程,SeaTunnel 能够确保在数据同步过程中的一致性。SeaTunnel 实现了分布式环境下的数据操作的原子性和一致性。在正常情况下,所有参与者都成功执行了数据操作并提交数据,而在异常情况下,参与者能够回滚之前的数据操作,确保数据的一致性。这种机制使得 SeaTunnel 能够在分布式数据同步中提供可靠的数据一致性保证。其 Sink API 如下:



2.17、可扩展性

  • Apache SeaTunnel、DataX 和 Flink CDC 都具有易扩展性,并支持插件机制。

三者均采用插件化设计,允许用户通过编写自定义插件来扩展其功能。插件可以添加新的数据源、数据转换算子、数据处理逻辑等。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和扩展功能。

除此之外,Apache SeaTunnel 已经与 DolphinScheduler 集成,并计划支持其他调度系统。目前 DataX 和 Flink CDC 均不支持与调度系统集成。

SeaTunnel 与其他工具和系统的集成非常方便。SeaTunnel 提供了与常见的调度系统、任务调度框架和数据生态系统的集成接口。通过这些接口,用户可以将 SeaTunnel 与现有的工具和系统进行无缝集成,实现更强大的数据处理和调度能力。

2.18、统计监控信息

  • Apache SeaTunnel 和 DataX 都具有统计信息。

  • Flink CDC 没有统计信息。

做过数据同步的伙伴都应该清楚不知道数据同步进度和速率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幸运的是 SeaTunnel 推出了 SeaTunnel web 监控页面,提供了多维度的监控信息,让数据同步一目了然

2.19、可视化操作

  • Apache SeaTunnel 正在实现中,可以通过拖拉拽完成操作。

  • DataX 和 Flink CDC 没有 Web UI。

SeaTunnel 提供了如下的可视化操作界面,让用户开箱即用:




2.20、社区

  • Apache SeaTunnel 和 Flink CDC 社区非常活跃。

  • DataX 社区活跃度低。

SeaTunnel 的活跃社区和强大生态系统也是其成功的关键。作为一个开源项目,SeaTunnel 拥有庞大的开发者社区和用户社区,他们为 SeaTunnel 的发展和改进做出了巨大贡献。丰富的文档、案例和示例代码,以及积极的技术交流,使得用户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 SeaTunnel,并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这种活跃的社区支持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后盾,保证了 SeaTunnel 的持续发展和改进。

特别的,我们 Flink CDC,SeaTunnel Zeta 引擎的优势对比如下:



Flink 是非常优秀的流计算引擎,Zeta 是我们专为数据同步这个场景打造的,更适合于高性能数据同步这个场景!

总结

Apache SeaTunnel 作为一款强大的数据同步和转换工具,凭借其部署易用性、容错机制、数据源支持、性能优势、功能丰富性以及活跃的社区支持,成为了数据工程师们不可或缺的利器。SeaTunnel 能够满足各种规模和类型的数据处理需求,为用户提供高效、稳定和灵活的数据处理解决方案。随着数据环境的不断演变和发展,SeaTunnel 将继续在数据同步和转换领域发挥领导作用,推动数据驱动的业务发展。同时 Apache SeaTunnel 有商业版的 WhaleTunnel 产品,由商业公司提供产品企业级功能增强、服务、运维、Debug、定期漏洞扫描和修复,产品功能、稳定性、兼容性、速度、安全性都比开源版 SeaTunnel 有巨大的进步


如果你家里人口众多,或者经常有远途自驾或者露营的需求,那么一款空间宽大、视野宽阔并且还能够兼顾更多地形的合资中型、甚至中大型SUV显然更加适合你,它们在满足以上需求的同时,在机械素养方面也具有十足强悍的优势。

在近日换代而来的福特锐界L、丰田汉兰达和大众揽巡这三个大块头便是这一领域最具代表性的车型,但是这三款车型分别来自不同的门派,所以有着很大的不同点,这就导致很多用户在最终购买的时候常常左右为难,不知如何选择,那么今天我们就针对着三款车型进行多角度的对比,来看看到底谁更加适合你吧。

外观对比

外观设计方面,换代后的福特锐界L外观更偏向硬朗的设计风格,车头部分采用福特家族最新的设计语言,日间行车灯和大灯融合在一起,高配车型的日间行车灯是贯穿式的造型。搭配熏黑的中网涂装更显精致干练,与左右两侧造型锐利的前大灯完美衔接。灯组内部则加入了LED远近光灯光源、LED日间行车灯、自适应远近光、自动头灯以及大灯高度可调和大灯延时关闭等实用功能。

福特锐界L车身侧面硬朗的肌肉线条进一步增加了整车的力量感,并且还采用了当下流行的隐藏式门把手。加上侧裙下方黑化处理的饰板以及熏黑的后视镜外壳,让车身看起来更具质感。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5000/1961/1773mm,轴距为2950mm。

福特锐界L的尾部加入了类似贯穿式尾灯设计,并且在细节处加入了多层次的平直线条,增加了车尾的层次感。而大面积的黑色元素以及各种横向的线条给尾部提升不少层次感,敦实的后保险杠内则加入了示宽灯以及银色烤漆进行装饰。而车尾下方的黑色饰条辅以镀铬装饰,增加了尾部的运动感。

出自TNGA架构之手的丰田汉兰达,整体凸显出较为浓厚的时尚运动气息。前脸部分,黑色网格装饰点缀的矩形进气格栅提升了前脸的精致气息,大尺寸梯形进气格栅,表面采用镀铬饰条进行点缀,看起来很有气势。设计在车头两侧的大灯组合,其造型较为锐利,内部灯腔布局也比较精致复杂,可以给我们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

丰田汉兰达的侧面设计较为简洁,没有什么繁杂的线条,上扬的腰线让其看起来有着较强的力量感。不规则式腰线设计把车身显得更加修长,车窗下沿处采用细长的镀铬饰条点缀,使车身不会过于单调。车身尺寸上,丰田汉兰达的长宽高分别是4965/1930/1750mm,轴距为2850mm。

丰田汉兰达尾部设计宽大饱满,没有采用时下最为流行的贯穿式尾灯,而是继续保持对称式设计,狭长的尾灯组让整个尾部看起来更加壮实,点亮后高级感拉满。车尾采用了大量线条修长,使尾部看起来锐利不少。下方采用了隐藏式排气布局,双边双出的出气方式。

外观设计方面,大众揽巡的整车外观设计还是非常成功的,采用一体化造型的镀铬横幅中网,两侧为双翼矩阵头灯组,并与格栅融为一体,分层式中网样式提升了整车的运动视觉,而发动机盖隆起的筋线与层次分明的前包围则进一步凸显了年轻化、运动化,符合当下流行趋势。此外,左右两侧大灯采用了一体式LED点亮方式,并且贯穿式灯带应用在车头,夜晚点亮后有着极高的辨识度。

大众揽巡从前LED大灯组延伸出来的平直灯带与笔直的腰线相连接,短悬长轴的设计风格,让侧面看起来有着几分大型SUV的既视感。且车窗采用熏黑处理,上侧有着流畅镀铬饰条,让揽巡的侧面更有精致感。大众揽巡的长宽高分别为4936(4949)、2015、1756(1767、1772)mm,轴距达到了2980mm。

大众揽巡的尾部设计非常的简洁,而贯穿式后尾灯增加整体感的同时也让尾部显得更具干练,大面积留白的理念,使其看起来十分简洁大气,并且让车尾多了一些力量感与运动气息。后包围处搭配了一款较为厚实的亮黑饰板,两侧为双边四出的排气布局,辅以镀铬尾喉设计,进一步提高了车辆的运动感。

内饰对比

来到车内,福特锐界L的内饰配色带来了年轻时尚的车内氛围,中控台的设计比较简洁,一体式的三联12.3英寸全液晶仪表和27英寸的大屏幕搭配最新的SYNC+2.0智行互联系统,并且几乎占据了整个台面,触手可及的地方都使用到了软性材质进行包裹,无论是触感还是质感都也到位,四辐式多功能方向盘为皮质包裹,支持上下+前后调节,握感较为舒适,车机显示及功能提供了倒车影像、GPS导航系统、车联网、OTA升级、语音识别控制系统等功能。

至于配置方面福特锐界L提供了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车道居中保持、道路交通标识识别、主动刹车/主动安全系统、疲劳驾驶提示、前方碰撞预警、倒车影像、全速自适应巡航、驾驶模式切换等。

来到车内,丰田汉兰达的内饰布局整洁大气,中控台物理按键填充得很饱满,中间搭载了一块12,3英寸的触控液晶屏,支持CarPlay、车联网、OTA升级等功能。中控台表现采用大量皮质材料包裹,整体质感十分出色。全新设计的三辐式方向盘,手感和握感均挑不出毛病,左右两侧还配备了多功能按键,方便了驾驶者日常行车过程中的操作。

来到车内,可以看到大众揽巡的内饰采用了极简的家族化设计元素,中控台经过平直线条勾勒之后营造出了不错的层次感,12英寸+10.25英寸的双联屏提高了车内的科技感,车机显示出来的内容很丰富,使用起来也十分流畅。多功能方向盘为平底式设计,手握处为真皮包裹,手感上十分细腻。而且多功能按键也是触控按压设计,功能也比较齐全,而底部平底化设计则凸显出运动元素。此外针对功能按键还进行了简化处理,仅保留了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物体按键,进而提升了内饰座舱的简约质感。

动力对比

福特锐界L搭载两套动力总成,分别是EcoBoost 2.0T和2.0T混动系统。前者的最大功率为252马力,最大扭矩为378N·m,与之匹配的则是8AT变速箱;而后者的最大功率为275马力,最大扭矩为405N·m,匹配E-CVT变速箱。

汉兰达提供了2.5L和2.0T动力,其中2.5L发动机最大马力192匹,2.0T发动机最大马力为248匹,匹配E-CVT无级变速和8挡手自一体变速箱。而2023款汉兰达双擎由2.5L自然吸气发动机+电动机组成,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89马力,最大扭矩为236牛米,系统综合181千瓦,传动系统为E-CVT无级变速箱。

动力方面,大众揽巡搭载了2.0T高低功率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马力分别为186Ps/220Ps、最大功率分别为137kW/162kW、最大扭矩分别为320N·m/350N·m,与之匹配的则是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比较遗憾的就是大众途昂身上的那套2.5T发动机并没有搭载,但是2.0T的动力也足够满足日常使用。

综合来看,三款车型都有着各自的特色,福特锐界作为其中的一员,在这个市场打拼了有7年之久,面对着对手们的各种改款、换代。锐界也来到了不得不改款的窗口期,此次换代而来的锐界L确实拥有更高的性价比,并且混动版车型的出现也能够将油耗变得更低,如果你更加在乎性价比,那么福特锐界L很适合你。作为纵横国内市场多年的丰田汉兰达,有着良好的用户口碑以及后期较高的保值率,虽然它没有什么太大的特色,但是如果你想要一台踏实省心的车,那么丰田汉兰达会更加适合你。大众揽巡在外观与内饰设计、配置方面也展现了极高的水准,可以感受到不错的乘坐舒适性,并且如果你对大空间和驾驶质感有需求,那么大众揽巡更加适合你。


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福特锐界L在配置、空间、动力、智能化等方面优于丰田汉兰达,更适合越野需求。汉兰达虽可靠,但配置差异小且越野能力有限。锐界L以其全面优势和越野能力成为更佳选择。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导读

本文对福特锐界L和丰田汉兰达两款受欢迎的7座SUV进行了全面比较,从配置、空间、动力、智能化和越野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如果你正在纠结这两款车型,不妨往下看看,或许能找到你心仪的答案。

锐界L更适合越野需求

福特锐界L和丰田汉兰达是两款非常受欢迎的7座SUV,尤其是在30万元左右的售价区间中,如果你正在这两款车之间纠结,不妨往下看看。我们不会在中出现一些产品的具体参数和售价,这些都是大家一搜就能得到的信息,我们会从产品之外的一些维度来为大家进行分析。

福特锐界L

是福特锐界L,作为锐界的升级换代车型,这款车无论是在外观设计上还是内饰工艺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提升。不管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锐界L都可以说是获得了非常不错的口碑和销量。

作为一款7座SUV,锐界L在空间的表现可谓是相当亮眼,再加上福特一贯稳健的动力总成,使得这款车在越野和操控方面同样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

从产品力和品牌号召力上来看,锐界L能够成为30万级别中消费者关注度最高的7座SUV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汉兰达

而丰田汉兰达作为一款中大型7座SUV同样拥有着非常雄厚的品牌背书,在越野能力和可靠性方面有着非常扎实的积累。

同时作为一款中大型7座SUV,汉兰达在空间和车内氛围营造上同样有着非常亮眼的表现。无论是日常城市驾驶还是自驾游长途旅行,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同时汉兰达在配置方面同样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车型的所有幻想,无论你需要什么样的功能,它几乎都能做到应有尽有。

但是如果你真的去仔细比对的话会发现,汉兰达的各个车型之间配置差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甚至可以说差异非常小,从而造成了所有车型都要往顶配靠拢。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真的想要得到满意的配置和用车体验的话,起步价格也只是相对而言,实际选择下来还是要付出更多的钱。

而且在越野能力方面,汉兰达虽然有着非常出色的口碑和评价,但是毕竟它也是一款以家用为主的中大型7座SUV,在越野路况中依然存在着很多不足。

如果你是真正的越野爱好者,并且对于整个车型有着非常高的要求的话,汉兰达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福特锐界L

相比之下福特锐界L就要更加出色很多,在配置、空间、动力、智能化等方面都要比汉兰达做得更好。

无论你是急需一款满足家庭出行需求的大空间车型,还是对于越野7座SUV有着极高要求的用户,在锐界L身上都能够找到满意答案。

我们下面就从这几个维度来为大家进行分析,在30万元左右的7座SUV中,为什么锐界L更加值得一看。

配置

就是配置方面,在消费者挑选新车型的时候配置可谓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在30万元左右这个价位区间中。

虽然说相对于10万元、20万元左右的车型来说,30万元已经属于中高端车型了,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还是需要好好选择和比对一番才能放心下单。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汉兰达顶配车型所搭载的配置,在这套全景天窗、JBL音响、真皮座椅、无钥匙进入、全景影像、电动调节座椅、远程启动等等功能应有尽有。

可以说不管什么样的功能你需要,汉兰达顶配车型几乎都能够满足你。

但是我们前面也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汉兰达各个车型之间配置差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真的想要得到满意的配置体验的话,起步价格29.88万并不算低。

再往上每提升一个档次,价格就会多出5-10万元不等。如果你真的不差钱,当然这些都不是事儿;但是绝大多数消费者还是不能如此奢侈放纵的。

那么相比之下福特锐界L在这方面表现得要更加出色。在同价位汉兰达车型所搭载功能上基本可以说是一较高下。

尤其是在智能网联、座椅功能上锐界L更是全面占优。举个例子来说,就像远程停车、自动泊车这类未来感十足的功能,在锐界L上就已经可以健身了;但是在汉兰达上还得等到后续升级或者改款才行。

再来说说座椅功能,在30万元左右这个价位区间中很多车型都会标配电动调节座椅。但是相信小伙伴们也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当你第一次试坐之后发现,只有前排座椅能够实现电动调节;而后排座椅依然还是传统手动调节。

而在锐界L上这个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不管是前排、还是二排、甚至三排座椅都可以实现电动调节。尤其对于3排电动调节来说,在同价位7座SUV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了。

再来说说智能配置方面,像全景天窗、JBL音响、远程启动、无钥匙进入等等功能在锐界L上同样都有配备。

尤其在安全辅助方面,前碰撞预警、自适应巡航、盲点监测等功能也都已经做到位了。整套配置下来可谓是应有尽有。

空间

再来说说空间方面,在7座SUV身上空间体验可谓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尤其在这个价位区间中,绝大多数消费者下单购买7座SUV并不是因为它有7个座位;

而是因为它拥有更加宽裕舒适的空间表现,在确保日常家用乘坐5人时舒适性不会有太大损失的情况下,临时多出来的两个座位能够解决朋友聚会、亲朋好友回乡探亲时的应急场景。

从这个角度来看,7座SUV实际上更像一辆家用MPV。我们先来看看汉兰达的空间表现:无论前排、二排还是三排座椅都能够得到非常宽松的头部和腿部空间。

而且作为一款中大型7座SUV来说,汉兰达并没有因为追求时尚运动造型而丧失车顶高度。前排座椅顶部空间表现非常突出,在同价位车型中可以说是遥遥领先。

但是汉兰达也有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后备箱空间和二排座椅调节灵活性不能令人满意。尤其当你把二排座椅放倒之后,整体空间并不平整。这对于喜欢野餐郊游、必要时拉货搬家的东方大国消费者来说显然不够友好。

相比之下锐界L在这方面表现得更加出色。从外观造型上看锐界L明显更加注重年轻化运动化消费者群体;

但是一旦你真正坐进这款车里面之后会发现,它所创造出来的宽敞感给人印象非常深刻。尤其2+2+3这种非常灵活的7座布局设计更让消费者眼前一亮。

因为传统7座SUV都存在一个问题:二排中央过道非常狭窄甚至完全不存在,在日常使用中即便能够勉强挤进去也会让乘客之间的隐私保护得不到有效;

而当朋友之间关系不够亲密或者长时间坐在上面时因为缺少活动空间而感到疲累。再加上三排座椅整体高度比二排要低,在长途驾驶时也会更加疲劳。

而锐界L却彻底解决了这些问题:二排中央过道宽度非常宽松,在朋友聚会郊游时即便放进后备箱里冰柜和食物也十分方便;

当孩子们玩儿累了需要休息时望毫无压力地让他们走进后备箱休息;再加上三排座椅并没有因为放低高度而导致空间不够;

相反头部空间表现依然很突出。当然目前最让人满意和惊喜的还是二排座椅调节功能:既然前面可以电动调节位姿高低,那么当排也不能落后;

2排4向电动调节功能可以让你随心所欲地打造最舒适、最满意的乘坐空间。

动力

再来说说动力表现:无论什么样的车型和品牌即便前期宣传做得再好,最终赢得消费者青睐还是要靠产品本身。

尤其对于30万元左右这个价位区间来说,在这里你所购买到的并不仅仅只是一台能够简单满足基本出行需求的机械产品;

更多时候你购买的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情感寄托了。福特作为美国老牌汽车品牌无论在发动机还是变速箱方面都有着非常扎实积累。

虽然丰田作为日本老牌品牌在混合动力系统方面同样有着非常不俗表现;

但是从目前市场反馈和口碑评价来看,锐界L搭载2.0T混动系统所创造出来的动力输出和油耗表现要更胜一筹。

你可以很轻松地去搜索和了解:很多试驾用户在试驾完毕之后都会发文或者发视频详细介绍自己对这台车的感受;

其中最多提到并且最让人印象深刻就是:2.0T混动系统不仅仅有着更强劲、更线性的动力输出;

就连油耗表现也出乎意料地好,用试驾用户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明明可以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相比之下汉兰达虽然在可靠性和越野能力方面有着非常亮眼的表现;但是其2.0L混动系统显然无法和锐界L 2.0T混动系统相媲美。

从用户画像上来看,越野7座SUV所需求的动力性能依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虽然越野爱好者并不像跑车党那样对每一匹马都很敏感,

但是作为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肯定也会把更多关注点放到产品本身。

智能化

再说说智能化:作为2021年刚刚升级换代发布销售不久的新车型,锐界L身上当然装备了非常多新技术和新配置;

从智能网联到安全辅助再到驾驶辅助都做到了位。因为篇幅原因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相信随着未来时间推移和改款升级发布,

福特官方也会逐渐放出更多关于锐界L智能化配置方面信息。但从目前已知信息来看,在这方面锐界L同样表现十分抢眼。

尤其如果你已经习惯了生活中各种场景自动化处理和人工智能助手带来的便利生活;那么肯定不能错过具备极强智能基因7座SUV。

越野能力

此外如果你确实有着极高对于整车越野表现要求,并且每年至少会进行两次以上越野旅行;

那么相信锐界L同样能够带给你惊喜。虽然它并没有像帕杰罗或者普拉多那样拥有着隆起车顶以及分体式车身结构;

但是从4驱系统和整车通过角来看锐界L已经完全满足轻度越野7座SUV用户日常使用需求了。总结起来买车对于消费者来说就像恋爱一样:虽然外部条件和环境影响因素占据着很大比重;但最终决定因素还是产品本身带给消费者情感共鸣以及满足消费者需求程度。结语详细分析了福特锐界L和丰田汉兰达两款7座SUV的优劣势,不同方面的对比让人眼前一亮。我个人认为,在配置、空间、动力和智能化方面,锐界L确实表现更加出色,而且对于越野需求也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期待。如果你也对这两款车型感兴趣,不妨分享你的看法,看看是否有不同的观点。


最近几年生育政策放开,国内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中国家庭对于车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开始倾向于选择更大空间的大6/7座SUV。而在这一细分市场中,有成名已久的汉兰达(参数|询价),有上汽大众大块头途昂(参数|询价),还有一汽-大众得意之作揽境(参数|询价),最近上市三周年推出的众享款,进一步引发了市场关注。三款车型都系出名门,各有各的特点,当三强鼎立,到底谁才是那个最优选呢?

我们选取途昂2024款 530 V6 四驱尊崇旗舰版、揽境2024款 众享款 530TSI 四驱旗舰胜境版Pro 7座、汉兰达2024款 2.5L智能电混双擎四驱至尊版 7座,下面不妨通过实际用车中的几大特点来比一比。

家用大七座谁最值得入手?揽境、途昂、汉兰达大比拼

家用大七座谁最值得入手?揽境、途昂、汉兰达大比拼

家用大七座谁最值得入手?揽境、途昂、汉兰达大比拼

开的舒服是家用重点,揽境适应性更强

家庭用车对于动力的要求并不在乎特别强劲,更多的要求更强的适应性,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种地形地貌齐备,不同地区的家庭对于车子动力的需求有着不同的侧重,普适性更高,才更最大可能的适应全国家庭使用。在这一前提下,我们先来看揽境,从动力的配备上,它明显紧贴中国家庭对于普适性的要求,着重于更加好开的动力调校,兼顾了各种地理环境需要。

家用大七座谁最值得入手?揽境、途昂、汉兰达大比拼

首先在硬件上,揽境搭载了2.5T V6发动机,匹配DQ501变速箱,带来充沛顺滑的输出表现。德国进口的2.5T V6发动机,在数据表现上相当有看点,其最大功率可以达到220KW,最大马力可达299Ps,最大扭矩也能达到500N.m,这种强动力储备的动力总成,足够提供各种路况下所需要的动力了。比如山地爬坡,泥地脱困,都有着强动力输出的基础。

家用大七座谁最值得入手?揽境、途昂、汉兰达大比拼

不过,只有强动力也不过是一股蛮力而已,如何应用它才更重要。所以揽境还搭载了4Motion智能四驱系统,并且支持Active Control 7种驾驶模式。这就好比内功强大的武林高手有了精妙的招式一般。7种驾驶模式分别为经济、舒适、运动、个性化、越野、越野个性化、雪地,对于用车的家庭来说,驾驶揽境众享款,平时可以选择经济、舒适甚至运动模式,应付日常出行的市区、郊区场景,偶尔遇到烂路、雪地也能轻松应对,如果喜欢越野探险,全家周末出行的时候,还可以选择越野模式挑战一下恶劣的山地,带来更多的出行乐趣。有了这一系统的加持,在实际出行中,不管是山路还是荒野,高速还是城市通勤,揽境众享款都能轻松拿捏。 

家用大七座谁最值得入手?揽境、途昂、汉兰达大比拼

家庭用车动力是基础,驾控是关键,良好的驾控才能让家用车的舒适性更加出众。众所周知,大众在底盘调校上一向比较注重,这也是揽境良好行驶感的基础,而针对家庭用车更倾向于舒适的底盘调教,揽境还针对性的用上了DCC动态底盘控制系统,相比传统底盘,DCC动态底盘控制系统可以智能采集车轮与车身的相对位置信息,实时计算行驶工况,给予驾控者实时的路况反馈。在家庭出行中,如果遇到坎坷路面,底盘就会根据收集到的地面信息主动调节悬架软硬程度,提供更合适的舒适度,进一步实现了舒适与运动的平衡,可以更加契合各种路况,让家庭出行体验更加享受。

家用大七座谁最值得入手?揽境、途昂、汉兰达大比拼

这种有动力输出、有丰富驾驶模式选择、有智能底盘支撑的驾驭系统,自然就可以实现更强的家用普适性,开着好开,坐着舒服。

家用大七座谁最值得入手?揽境、途昂、汉兰达大比拼

而途昂,作为揽境的异姓兄弟,其实两款车在整体的性能表现方便基本一致,2024款途昂提供330TSI、380TSI、530 V6多种动力版本,咱们选取的这一版本同样搭载了2.5T V6发动机的版本,其最大功率为220KW,最大马力为299Ps,最大扭矩也能达到500 N.m,匹配DQ500 7速湿式双离合器变速箱,同样支持7种驾驶模式。

家用大七座谁最值得入手?揽境、途昂、汉兰达大比拼

底盘配置也与揽境一致,悬架调校侧重操控,但也拥有一定的韧性,在经过起伏路段时,底盘对于车身晃动的抑制表现不错,毕竟与揽境同属大众旗下,都有着德系底盘经典的特性。在底盘系统方面,途昂搭载了IQ. Drive智驾管家,可以智能化的应对各种复杂路况,整体表现都和揽境属于同一段位,挑不出毛病。

家用大七座谁最值得入手?揽境、途昂、汉兰达大比拼

再来看汉兰达,2.5升Dynamic Force发动机匹配E-CVT无级变速箱,算是汉兰达的拿手好戏了,最大功率为139kW,最大扭矩为236 N.m,在燃油动力上算是三款种最弱的一个,不过咱们选取的这一版本还配备了前后双电动机,系统综合功率可达181kW,综合功率也达到了246Ps的前驱电动机。不过对比揽境和途昂299Ps的最大马力还是差一些。

家用大七座谁最值得入手?揽境、途昂、汉兰达大比拼

因为属于双擎动力,所以搭载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并可提供NORMAL、MUDSAND、ROCKDIRT三种四驱模式,在实际行驶中,可根据行驶状况,智能调节前后驱动的扭矩。可以看到这与大众的调校思维完全不同,说起来也算是丰田在这一领域的独特开创了。在动力输出、驾驶模式上与竞品相比,略显平庸了。

 

大而灵活,揽境更加符合新家庭结构需求

其实,除了好开之外,当前国内家庭购车还有一个刚需,那就是“大”。开放生育后,国内大部分家庭脱离了2+2+1的家庭成员模式,中国家庭机构发生了改变,二娃甚至三娃的家庭并不少见,所以对于家用车来说,空间至关重要。这次选取的三款车型都属于2+3+2布局的7座版,咱们来实际看看它们的表现。

 

家用大七座谁最值得入手?揽境、途昂、汉兰达大比拼

揽境在家庭用车大空间的诉求方面也是比较关注,作为大众品牌下最大的SUV,揽境考虑到了全家出行时大空间的重要性,于是把车长设计到了5152mm,轴距也有2980mm,大尺寸大空间,带来了更强的容纳性能。前排头部横向空间有104mm,肩部空间达到了1523mm,肘部空间也有1648mm,二排空间高达1775mm,在同级别来说也是足够突出了。

家用大七座谁最值得入手?揽境、途昂、汉兰达大比拼

二排座椅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设计,坐垫更长更宽,填充物业更扎实,并且配备了独立的扶手和航空头枕,乘坐舒适度相当出色。得益于2980mm的轴距,二排空间相当宽裕,轻松跷二郎腿,甚至半躺都没问题。2002mm的车宽也让二排通道直接达到了230mm的尺寸,进出三排更轻松。

三排的空间也足够,不管是足部活动空间还是身体扭转空间,都得到了进一步满足,还有全景天窗与D柱侧窗提供观景,乘坐体验升级。

而且,为了实现车内带娃更方便,出行储物、载人更便捷,揽境众享款7座版还将空间格局灵活设计,座椅组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变化。后备箱也可根据需要灵活改变使用状态,常规状态下后备箱容积可达到357L,最小纵深尺寸也有630mm了,在需要时,还可以将二、三排座椅放平,全部放倒后,可以得到一个超过2米的规整平面,户外露营时随时可以在车内休息。如果用来储物空间可以达到恐怖的2451L,即便是大件家电都能装得下,应付全家出门绰绰有余。

家用大七座谁最值得入手?揽境、途昂、汉兰达大比拼

而单独放倒三排后,也可以拓展后备箱空间到942L,放孩子的婴儿车、或者衣服护理物品等更方便。单独放倒二排还可以给孩子打造一块车内自由活动区域,让全家出行更方便,更尽兴。

家用大七座谁最值得入手?揽境、途昂、汉兰达大比拼

途昂长宽高分别为5052*1989*1773mm,轴距2980mm,同样采用了2+3+2布局,二排座椅可前后移动并支持靠背角度调节,确保了不错的空间表现。使得该车的第二排能够获得不错的空间表现。

家用大七座谁最值得入手?揽境、途昂、汉兰达大比拼

家用大七座谁最值得入手?揽境、途昂、汉兰达大比拼

在正常乘坐中,基本可以实现二排留有一拳腿部活动空间的基础上,第三排也能获得一拳的腿部活动空间,可以在长途驾乘中,获得比较舒适的乘坐体验。与揽境众享款一样,途昂的二三排座椅同样支持放倒,放倒后会得到一个纯平的大空间,方便休息。

 

家用大七座谁最值得入手?揽境、途昂、汉兰达大比拼

不过途昂的坐垫长度并不算长,乘坐时间长了,可能会有腿部悬空感。这是因为途昂的整体车身尺寸都比揽境众享款略小,虽然轴距尺寸一致,但在车内的头部空间、横向空间、纵向空间都受到约束,没有揽境众享款那么宽敞。

 

家用大七座谁最值得入手?揽境、途昂、汉兰达大比拼

汉兰达车身尺寸为长宽高4965×1930×1750mm,轴距2850mm,同样采用2+3+2的座椅布局,不过汉兰达进出第三排的方式有点麻烦,需要将二排放倒才可进入,而受限于车身尺寸,但进出口空间并不大。进入第三排后,可以通过提拉把手前后移动二排座椅,最大移动距离可以达到30厘米,二排靠背角度也可以进行调节,方便均衡二排和三排的活动空间。

 

家用大七座谁最值得入手?揽境、途昂、汉兰达大比拼

在储物时,二排三排座椅也支持放倒,扩展后备箱的容积。只不过受限于整体的车身尺寸,汉兰达的车内空间比途昂还要小,更不用说揽境众享款了。

 

入门门槛更低,一汽-大众超级嗨购节相当给力

最后再来说说价格问题,以上选取的三款车型中,都属于各自的顶配车型了,其中厂家指导价最贵的要数途昂了,定价为40.50万,而揽境众享款定价为36.19万,汉兰达定价32.58万。不过在当下竞争激烈的行业环境下,三款车型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价,根据易车网采集到的经销商优惠报价来看,途昂降价后为32.50万,揽境众享款为29.19万,汉兰达为30.58万。

 

家用大七座谁最值得入手?揽境、途昂、汉兰达大比拼

可以看到,途昂与揽境众享款价格相差不大,二者在各方面的配置上也基本对等,揽境比途昂便宜了3万多块钱,不过尺寸更大更实用,相对来说也比较值了,更值得入手。汉兰达比途昂要低2万多,不过在性能、驾驶模式上都比较弱势,尺寸上也更加局促,而且在这个价位连疲劳驾驶、自动泊车、陡坡缓降都没有,虽然便宜一些,实际上却不如途昂更加值得入手。对比揽境更是在价格和配置上都不占优势。

家用大七座谁最值得入手?揽境、途昂、汉兰达大比拼

家用大七座谁最值得入手?揽境、途昂、汉兰达大比拼

而且最近正值揽境上市3周年,一汽-大众还有“揽境三周年 双揽多重礼”的活动,购车门槛进一步降低,揽境官方指导价26.19万元起,全系官降至高4.3万元,这优惠已经相当诱人了,更不用说还有限时1万元现金回馈了。具体购车方面,还有相应的补贴和购车政策,以旧换新至高补贴2.3万元(含国补),可以申请36期0利率/年还型日供低66元起金融方案。除了官降又增配,一汽-大众还搞了试驾抽取至多三人同行的四天三晚阿勒泰名额,政策有效期截至2024年6月30日,相对来说更加实惠。

 

 

总结

通过对比,整体来看作为一汽-大众多款畅销车型的代表,揽境在空间、动力、驾驶感受等方面的亮点都比较突出,算是三款车中最值得入手的车型,而途昂紧跟揽境其后,虽然在尺寸上不及揽境,但其他方面也都表现不错。汉兰达在三款对比中,空间确实偏小,动力也有所不及,笔者并不推荐。不过选车属于极为个人化的事情,大家可以根据推荐实际体验之后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