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vi与vim vi编辑器是所有Unix及Linux系统下标准的编辑器,他就相当于windows系统中的记事本一样,它的强大不逊色于任何最新的文本编辑器。简单介绍vi与vim的区别以及常用命令

一、vi与vim的区别

1、多级撤消

在vi编辑器中,按u只能撤消上次命令,而在vim里可以无限制的撤消。

2、易用性

vi编辑器只能运行于unix中,而vim不仅可以运行于unix,还可用于windows、mac等多操作平台。

3、语法加亮

vim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来加亮你的代码。

如下图对比:

vi main.c    vim main.c

简单介绍vi与vim的区别以及常用命令简单介绍vi与vim的区别以及常用命令

4、可视化操作

vim不仅可以在终端运行,也可以运行于windows、 mac os、 windows。

5、对vi完全兼容

可以把vim当成vi来使用。

小结:vi和vim都是Linux中的编辑器,不同的是vim比较高级,可以视为vi的升级版本。vi使用于文本编辑,但是vim更适用于coding。

二、VI模式

1、命令行模式 (command mode/一般模式)

任何时候,不管用户处于何种模式,只要按一下“ESC”键,即可使Vi进入命令行模式;我们在shell环境(提示符为$)下输入启动vi命令,进入编辑器时,也是处于该模式下。
在该模式下,用户可以输入各种合法的vi命令,用于管理自己的文档。此时从键盘上输入的任何字符都被当做编辑命令来解释,若输入的字符是合法的Vi命令,则vi在接受用户命令之后完成相应的动作。但需注意的是,所输入的命令并不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若输入的字符不是Vi的合法命令,vi会响铃报警。

2、文本输入模式 (input mode/编辑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输入插入命令i(insert)、附加命令a (append)、打开命令o(open)、修改命令c(change)、取代命令r或替换命令s都可以进入文本输入模式。在该模式下,用户输入的任何字符都被vi当做文件内容保存起来,并将其显示在屏幕上。在文本输入过程中,若想回到命令行模式下,按”ESC”键即可。

3、末行模式 (last line mode/指令列命令模式)

末行模式也称转义模式。

vi和Ex编辑器的功能是相同的,二者主要区别是用户界面。在vi中,命令通常是单个键,例如i、a、o等;而在Ex中,命令是以按回车键结束的正文行。vi有一个专门的“转义”命令,可访问很多面向行的Ex命令。

在命令模式下,用户按“:”键即可进入末行模式下,此时vi会在显示窗口的最后一行(通常也是屏幕的最后一行)显示一个“:”作为末行模式的提示符,等待用户输入命令。多数文件管理命令都是在此模式下执行的(如把编辑缓冲区的内容写到文件中等)。末行命令执行完后,vi自动回到命令模式。

三、VIM模式

1、正常模式 (Normal-mode)

启动vim后默认处于正常模式(即命令行模式)。不论位于什么模式,按下<Esc>键(有时需要按两下)都会进入正常模式。

2、插入模式 (Insert-mode)

在正常模式中按下i, a, o, I,A,O键,会进入插入模式。现在只用记住按i键会进行插入模式。在插入模式中,击键时会写入相应的字符。

3、命令模式 (Command-mode)

在正常模式中,按下:(英文冒号)键,会进入命令模式。

在命令模式中可以执行一些输入并执行一些vim或插件提供的指令,就像在shell里一样。这些指令包括设置环境、文件操作、调用某个功能等等。

4、可视模式 (Visual-mode)

在正常模式中按下v,V,<ctrl>+v,可以进入可视模式。

可视模式中的操作有点像拿鼠标进行操作,选择文本的时候有一种鼠标选择的即视感,有时候会很方便。

四、VI与VIM的常用命令

注:由于VI与VIM在命令上几乎相同,所以这里那VIM为例。

1、模式转换

正常-->输入:以下这几个参数实现的功能都是转为输入模式,只不过转换后的光标所在的位置不同(感兴趣可以试一试,虽然意义不大!)

i:在当前光标所在字符的前面,转为输入模式;

a:在当前光标所在字符的后面,转为输入模式;

o:在当前光标所在行的下方,新建一行,并转为输入模式;

I:在当前光标所在行的行首,转为输入模式;

A:在当前光标所在行的行尾,转为输入模式;

O:在当前光标所在行的上方,新建一行,并转为输入模式;

输入-->正常:

ESC

正常-->末行:

:(英文冒号)

末行-->正常:

ESC,ESC

注意:输入模式和末行模式之间不能直接切换。

2、关闭文件(末行模式)

:q        退出;

:q!        不保存退出;

:w        保存;

:w!        强行保存;

:wq        保存退出

:wq!        强制保存并退出

注意:在正常模式下按组合键shift zz可以保存并退出

3、移动光标(正常模式)

1)逐字符移动:
h: 左;

l: 右;

j: 下;

k: 上;

#h: 移动#个字符

2)以单词为单位移动
w: 移至下一个单词的词首;

e: 跳至当前或下一个单词的词尾;

b: 跳至当前或前一个单词的词首;

#w: 移动#个单词

3)行内跳转:
0: 绝对行首;

^: 行首的第一个非空白字符;

$: 绝对行尾

4)行间跳转
#G:跳转至第#行;

gg: 第一行;

G:最后一行

5)末行模式
.: 表示当前行;

$: 最后一行;

#:第#行;

+#: 向下的#行

4、翻屏(正常模式)

Ctrl+f: 向下翻一屏;

Ctrl+b: 向上翻一屏;

Ctrl+d: 向下翻半屏;

Ctrl+u: 向上翻半屏

5、复制字符

1)正常模式

复制:

yy:复制当前行

nyy:复制当前行至下面的n行

粘贴:

p:粘贴到光标的后面

P:粘贴到光标的前面

2)可视模式

复制:

y:复制当前行

ny:复制当前行至下面的n行

粘贴:

p:粘贴到光标的后面

P:粘贴到光标的前面

6、删除字符(正常模式)

x: 删除光标所在处的单个字符;

#x: 删除光标所在处及向后的共#个字符;

d$或D:从当前光标处删除至行尾;

d^:从当前光标处删除之行首;

dd: 删除当前光标所在行;

#dd: 删除包括当前光标所在行在内的#行;

注:dd相当于剪切操作,如果你dd之后按p或者P可以进行粘贴。

7、替换字符

r:替换单个字符(按完r在按你要替换的字符即可)

R:替换多个字符(从你要替换的位置开始替换,直至你退出正常模式)

8、撤销编辑操作:u

u:撤消前一次的编辑操作;

#u:直接撤消最近#次编辑操作;

温馨提示:连续u命令可撤消此前的n次编辑操作;

9、将另外一个文件(/path/sunhui.txt)的内容填充在当前文件夹中

:r   /path/sunhui.txt :填充到当前文件所在光标的后面

10、修改vim配置文件

vim   ~/.vimrc:修改当前用户的vim配置文件

vim    /etc/vimrc:修改所有用户的vim配置文件

例:在当前用户的vim配置文件中添加显示行数的命令

vim    ~/.vimrc:在末行添加 set nu 即可

11、拓展(末行模式)

1)显示或取消显示行号
:set    nu            //显示

:set    number    //显示

:set    nonu        //取消

2)设置语法高亮
:syntax    on    //开启

:syntax    off    //关闭

3)分屏
:vsp xxx.x    //将两个文件垂直分屏

:ctrl+w w   //切屏

注:该特性当前有效,如果想要永久有效需修改配置文件


vi与vim
vi编辑器是所有Unix及Linux系统下标准的编辑器,他就相当于windows系统中的记事本一样,它的强大不逊色于任何最新的文本编辑器。他是我们使用Linux系统不能缺少的工具。由于对Unix及Linux系统的任何版本,vi编辑器是完全相同的,学会它后,您将在Linux的世界里畅行无阻。
vim 具有程序编辑的能力,可以以字体颜色辨别语法的正确性,方便程序设计;
因为程序简单,编辑速度相当快速。
vim可以当作vi的升级版本,他可以用多种颜色的方式来显示一些特殊的信息。
vim会依据文件扩展名或者是文件内的开头信息, 判断该文件的内容而自动的执行该程序的语法判断式,再以颜色来显示程序代码与一般信息。
vim里面加入了很多额外的功能,例如支持正则表达式的搜索、多文件编辑、块复制等等。 这对于我们在Linux上进行一些配置文件的修改工作时是很棒的功能。


 

为何要学 vi
所有的Unix Like系统都会内建vi文本编辑器,其他的文本编辑器则不一定会存在;
一些软件的编辑接口会主动调用vi (例如 crontab, visudo, edquota 等命令);

vi的使用
基本上vi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分别是一般模式、编辑模式和命令行模式,各模式的功能区分如下:

一般模式:
以vi打开一个文件就直接进入一般模式了(这是默认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 你可以使用上下左右按键来移动光标,你可以使用删除字符或删除整行来处理文件内容, 也可以使用复制、粘贴来处理你的文件数据。

编辑模式:
在一般模式中可以进行删除、复制、粘贴等的操作,但是却无法编辑文件的内容,只有当到你按下【i, I, o, O, a, A, r, R】等任何一个字母之后才会进入编辑模式。这时候屏幕的左下方会出现【INSERT或 REPLACE】的字样,此时才可以进行编辑。而如果要回到一般模式时, 则必须要按下【Esc】即可退出编辑模式。

命令行模式:
输入【 : / ? 】三个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将光标移动到最底下那一行。在这个模式中, 可以提供查找、读取、存盘、替换字符、离开vi、显示行号等的动作则是在此模式中完成的!

一般模式可用的按钮说明
移动光标
【h、j、k、l】,分别控制光标左、下、上、右移一格
按【ctrl+b】屏幕往"后"移动一页
按【ctrl+f】屏幕往"前"移动一页

【n<space>】光标向右移动n个字符
【Home】移动到这一行的最前面字符处:0数字,但不能用数字小键盘上的数字
【End】 移动到这一行的最后面字符处:$,我测试好像不行
【w】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开头
【e】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字尾

【H】 光标移动到这个屏幕的最上方那一行的第一个字符
【M】 光标移动到这个屏幕的中间那一行的第一个字符
【L】光标移动到这个屏幕的最下方那一行的第一个字符

【G】 移动到这个文件的最后一行
【nG】移动到这个文件的第n行(可配合:set nu)
【gg】 移动到这个文件的第一行,相当于1G
【n<Enter>】光标向下移动n行

查找与替换
【/word】 向光标向下寻找一个名称为word的字符串
【?word】 向光标向上寻找一个名称为word的字符串
【n】 代表重复前一个查找的动作
【N】 与n刚好相反,为【反向】进行行前一个查找动作

【:n1,n2s/word1/word2/g】  n1与n2为数字,在第n1与n2行之间查找word1 这个字符串,并将该字符串替换为word2

【:1,$s/word1/word2/g】 从第一行到最后一行查找word1字符串,并将该字符串替换为word2
【:1,$s/word1/word2/gc】 从第一行到最后一行查找word1字符串,并将该字符串替换为word2 ,且在替换前提示用户确认是否进行替换

删除、复制与粘贴

【x】 为向后删除一个字符 (相当于【del】键)
【X】 为向前删除一个字符(相当于【backspace】键)
【nx】 连续向后删除n个字符

【dd】 删除光标所在行
【ndd】 删除光标所在的向下n行
【d1G】 删除光标所在行到第一行的所有数据
【dG】 删除光标所在到最后一行的所有数据

【d$】 删除光标所在处,到该行的最后一个字符
【d0】 删除光标所在处,到该行的最前一个字符

【yy】 复制光标所在的那一行
【nyy】 复制光标所在的向下n列

【y1G】 复制光标所在行到第一行的所有数据
【yG】 复制光标所在行到最后一行的所有数据

【y0】 复制光标所在的那个字符到该行行首的所有数据
【y$】 复制光标所在的那个字符到该行行尾的所有数据

【p】将已复制的数据在光标下一行粘贴上
【P】 则为贴在光标的上一行

【u】 恢复前一个操作
【Ctrl+r】重做上一个操作

【.】 是重复前一个操作

一般模式切换到编辑模式的可用的按钮说明
【i, I】 进入编辑模式:
i 为【从目前光标所在处插入】
I 为【在目前所在行的第一个非空格符处开始插入】
 
【a, A】 进入编辑模式(Insert mode):
a 为【从目前光标所在的下一个字符处开始插入】
A 为【从光标所在行的最后一个字符处开始插入】

【o, O】 进入编辑模式:
o 为【在目前光标所在的下一行处插入新的一行】
O 为在目前光标所在处的上一行插入新的一行

【r, R】 进入取代模式:
r 只会取代光标所在的那一个字符一次
R会一直取代光标所在的文字,直到按下 ESC 为止;

【Esc】 退出编辑模式,回到一般模式

一般模式切换到命令行模式可用的按钮说明
【:w】 保存编辑的内容
【:w!】强制写入该文件,但跟你对该文件的权限有关
【:q】 离开vi
【:q!】 不想保存修改强制离开
【:wq】 保存后离开
【:x】 保存后离开
【ZZ】 若文件没有更动,则不保存离开,若文件已经被更改过,则保存后离开

【:w filename】 将编辑的数据保存成另一个文件(类似另存)
【:r filename】 在编辑的数据中,读入另一个文件的数据。即将【filename】 这个文件的内容加到光标所在行后面。

【:n1,n2 w filename】 将n1到n2的内容保存成filename这个文件。
【:! command】暂时离开vi 到命令行模式下执行command的显示结果!例如 【:! ls /home】即可在 vi 当中察看/home底下以ls输出的文件信息!

【:set nu】 显示行号
【:set nonu】 与 set nu 相反,为取消行

vim的缓存文件、恢复与开启时的警告信息
我们知道一些常用的编辑软件,都有个恢复的功能,就是说当你的系统因为某些原因而导致类似当机的情况时,还可以利用这个恢复功能将之前未保存的数据找回来。我们的VIM也有这个功能。

当我们在使用vim编辑时,vim会在与被编辑的文件的目录下,再建立一个名为 .filename.swp的文件。如果你的系统因为某些原因断线了, 导致你编辑的文件还没有保存,这个时候 .filenam.swp 就能够发会救援的功能了。

我们来演示一下
vim man.config
ctrl+z放到后台执行
我们停止VI的进程
一种方法
ps aux |grep vi
kill -9 n

另外一种方法
jobs
kill -9 %1

我们用ls -l 命令来查看一下目录里面,会发现有个.man.config.swp的文件,这个文件就是个缓存的文件

我们再来编辑
vim man.config
这时候会出现一些信息
问题一:可能有其他人或程序同时在编辑这个文件:
问题二:在前一个vim的环境中,可能因为某些不知名原因导致vim中断 (crashed):

右下角会出现六个命令项,其作用说明如下:
(O)pen Read-Only:打开此文件成为只读档, 可以用在你只是想要查阅该文件内容并不想要进行编辑行为时。一般来说,在上课时,如果你是登入到同学的计算机去看他的配置文件, 结果发现其实同学他自己也在编辑时,可以使用这个模式;
(E)dit anyway:还是用正常的方式打开你要编辑的那个文件, 并不会载入暂存盘的内容。如果说两个人都在编辑这个文件的话,很容易出现互相改变对方的文件等问题。
(R)ecover:就是加载暂存盘的内容,用在你要救回之前未保存的工作。 不过当你救回来并且储存离开vim后,还是要手动自行删除那个暂存档。
(D)elete it:你确定那个暂存档是无用的!那么开启文件前会先将这个暂存盘删除
(Q)uit:按下 q 就离开vim,不会进行任何动作回到命令提示字符。
(A)bort:忽略这个编辑行为,感觉上与 quit 非常类似!

vim的功能
其实,目前大部分的Linux发行版本都以vim取代了vi。为什么要用vim呢?因为vim具有颜色显示的功能,并且还支持许多的程序语法(syntax)和相应的提示信息。查看自己的VI是不是被VIM代替,可以用
alias这个命令来查看是不是有alias vi=’vim’这一行。

块选择
【v】字符选择,会将光标经过的地方反白选择
【V】 行选择,会将光标经过的行反白选择
【Ctrl+v】 块选择,可以用长方形的方式选择资料 (提制竖列)
【y】 将反白的地方复制
【d】 将反白的地方删除

多文件编辑
大家在使用vim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你需要复制一个文件中的某段到另外一个文件中,而vim不能够在关闭的时候,把这段保留住。或者是用其它的方法复制。
【vim file1 file2】

【:n】编辑下一个文件
【:N】编辑上一个文件
【:files】列出目前这个vim编辑的所有文件

多窗口功能
有两个需要对照着看的文件
【:sp filename】开启一个新窗口,如果有加 filename, 表示在新窗口开启一个新文件,否则表示两个窗口为同一个文件内容(同步显示)。

【ctrl+w+j】
【ctrl+w+↓】按键的按法是:先按下 【ctrl】 不放, 再按下 w 后放开所有的按键,然后再按下 j (或向下箭头键),则光标可移动到下方的窗口。

【ctrl+w+k】
【ctrl+w+↑】同上,不过光标移动到上面的窗口。

vim 环境设定与记录(~/.vimrc, ~/.viminfo)
如果我们以vim软件来查找一个文件内部的某个字符串时,这个字符串会被反白, 而下次我们再次以vim编辑这个文件时,该查找的字符串反白情况还是存在。另外,当我们重复编辑同一个文件时,当第二次进入该文件时, 光标竟然就在上次离开的那一行的开头。这个功能可能是方便,但也有不方便的时候。怎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我们的vim会主动的将你曾经做过的行为登录下 来,那个记录动作的文件就是: ~/.viminfo,不想用这个功能,就直接删除~/.viminfo。只要你曾经使用过vim,那么你的家目录就会有这个文件。这个文件是自动产生 的,你在vim里头所做过的动作,就可以在这个文件内部找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看文件里面的内容。

不过,对于每个不同的发行版本对vim的预设环境都不太相同。举例来说,某些版本在查找到关键词时并不会高亮度反白, 有些版本则会主动的帮你进行缩排(所谓的缩排,就是当你按下 Enter 编辑新的一行时,光标不会在行首,而是在与上一行的第一个非空格符处对齐)的行为。其实这些都可以自行设定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vim的环境设定。
vim的环境设定参数有很多,如果你想要知道目前的设定值,可以在一般模式时输入【 :set all】来查阅,由于设定项目实在太多了,我们在这里就仅列出一些平时比较常用的一些简单的设定值,给大家提供参考。

:set all "显示目前所有的环境参数设定值
:set hlsearch "高亮度反白(高亮度搜寻)
:set nohlsearch "取消高亮度反白(高亮度搜寻)
:set backspace=2 "在编辑的时候可随时用退格键删除 (0、1的时候,只针对刚输入的字符有效)
:set autoindent "自动缩排
:set noautoindent "取消自动缩排
:set ruler "可显示最后一行的状态
:set showmode "左下角那一行的状态
:set nu "显示行号
:set nonu "取消行号
:set bg=dark "显示不同的底色色调
:syntax on "进行语法检验,颜色显示
:syntax off "关闭语法检验

了解完上面的内容后,下面我们就能写一下自己的vim操作环境。
整体vim的设定值一般是置在/etc/vimrc这个文件里面,不建议大家来修改他。我们在自己的家目录里面建立个.vimrc文件,在这里面写入自己的内容就能实现了。
[root@yufei ~]# vim ~/.vimrc
内容如下
set hlsearch "高亮度反白
set backspace=2 "可随时用退格键删除
set autoindent "自动缩排
set ruler "可显示最后一行的状态
set showmode "左下角那一行的状态
set nu "可以在每一行的最前面显示行号
set bg=dark "显示不同的底色色调
syntax on "进行语法检验,颜色显示
"这个文件的双引号 (")表示的是注释

保存退出vim后,在下次使用vim的时候,就会有自己的vim操作环境了。
提醒一点,这个文件中每一行前面加不加【:】效果都是一样的。

最后,给也几张不错的图,帮助大家更快的来掌握vi/vim,记住一点,不要死记,重在操作

linux vim编辑器必知必会

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vim编辑器?

Linux的命令行界面下面有非常多的文本编辑器。比如经常听说的就有Emacs、pico、nano、joe与vim等。vim可以看做是vi的高级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学习vim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1)所有的Unix like系统都会内置vi文本编辑器,其他的文本编辑器则不一定会存在。

(2)很多软件的编辑接口都会主动调用vi。

(3)vim具有程序编辑的能力,可以主动以字体颜色辨别语法的正确性,方便程序设计。

(4)程序简单,编辑速度快。


二、下面先介绍一下vi的基本使用方法及其相关命令。

 

vim编辑器的三种模式:一般模式、编辑模式和命令行模式。

在一般模式中可以进行删除、复制和粘贴的功能,但是无法编辑文件内容。从一般模式切换到编辑模式可以按下iIoOaArR键。按下Esc键可以回到一般模式。在一般模式中输入:/、?三个中的任意一个可以将光标移到最下面的一行。在这个模式中可以提供查找数据的操作,而读取、保存、大量替换字符、离开vii、显示行号等操作则是在此模式中完成的。需要注意的是,编辑模式与命令行模式之间是不能互相切换的。

下面列出平时用的最多的vi命令:

移动光标的方法:

[Ctrl]+[f]:屏幕向下移动一页,相当于[PageDown]按键。

[Ctrl]+[b]:屏幕向上移动一页,相当于[PageUp]按键。

0或功能键[Home]:移动到这一行的最前面字符处。

$或功能键[End]:移动到这一行的最后面字符处。

G:移动到这个文件的最后一行。

gg:移动到这个文件的第一行,相当于1G.

N[Enter]N为数字,光标向下移动N行。

查找和替换:

/word:向下寻找一个名称为word的字符串。

?word:向上寻找一个名称为word的字符串。

:n1,n2s/word1/word2/g:在第n1行和n2行之间寻找word1这个字符串,并且将其替换为word2.

:1,$s/word1/word2/g:从第一行到最后一行寻找word1这个字符串,并且将其替换为word2.

:1,$s/word1/word2/gc:从第一行到最后一行寻找word1这个字符串,并且将其替换为word2.且在替换前显示提示字符给用户确认是否需要替换。

删除、复制和粘贴:

x,X:在一行字中,x为向后删除一个字符(相当于[Del]键),X为向前删除一个字符(相当于[Backspace])。

dd:删除光标所在的一整行。

ndd:删除光标所在的向下n行。

yy:复制光标所在的一行。

nyy:复制光标所在的向下n行。

p,Pp为将已复制的内容在光标的下一行粘贴,P则为粘贴在光标的上一行。

u:复原前一个操作。

[Ctrl]+r:重做上一个操作。

.:小数点,重复前一个操作。

一般模式切换到编辑模式:

i,I:进入插入模式,i为从目前光标所在处插入。I为在目前所在行的第一个非空格字符处开始插入。

aA:进入插入模式。a为从目前光标所在处的下一个字符处开始插入。A为从所在行的最后一个字符处开始插入。

oO:进入插入模式。o为在下一行插入。O为在上一行插入。

rR:进入替换模式。r只替换光标所在那个字符一次。R会一直替换光标所在字符,直到按下Esc键。

一般模式切换到命令行:

:w:将编辑的数据写入到硬盘中。

:q:离开vi.后面加!为强制离开。

:wq:保存后离开。:wq!为强制保存后离开。


目前主要的编辑器都有恢复功能,vim也不例外。vim是通过“保存”文件来挽回数据的。

每 当我们在用vim编辑时,vim都会自动在被编辑的文件的目录下面再新建一个名为filename.swap的文件。这就是一个暂存文件,我们对文件 filename所做的操作都会被记录到这个文件当中。如果系统意外崩溃,导致文件没有正常保存,那么这个暂存文件就会发挥作用。下面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Note:我用的是Ubuntu)。

打开终端,输入命令,将etc目录下面的manpath.config复制到tmp目录下面,并且更改当前工作目录为tmp:

cp /etc/manpath.config /tmp

cd /tmp

用vim编辑manpath.config文件:vim manpath.config。

我们在vim的一般模式下按下Ctrl+z组合键,vim就会被丢到后台执行。回到命令提示符环境后,我们模拟将vim的工作不正常中断。

kill -9 %1;强制杀死制定的进程。

这样导致暂存盘无法通过正常的流程结束,所以暂存文件不会消失,而是继续保留下来。当再次编辑那个文件时(输入命令vim manpath.config),出现(ubuntu 11.10):

 

这时,有六个按钮可以使用:

O(pen for Read-Only):打开成只读文件。

E(dit):用正常方式打开要编辑的文件,并不会载入暂存文件的内容。这很容易出现两个用户相互改变对方的文件的问题。

R(ecover):加载暂存文件的内容。

D(elete):如果你确定这个暂存文件是没有用的,则可以删除。

Q(uit):不进行任何操作,回到命令行。

A(bort):忽略这个编辑行为,和Q类似。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暂存文件不会应为你结束vim后自动删除,必须要手动删除。否则每次打开对应的文件时都会出现这样的提示。


三、vim的功能

【1】块选择:

这个功能可以让我们复制一个矩形区域的内容,十分方便。

v:字符选择,会将光标经过的地方反白选择;

V:行选择;

Ctrl+v:块选择;

y:复制反白的地方;

d:删除反白的地方。

示例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粘贴时候也是粘贴在一个块的范围内,而不是以行为单位来处理的。

【2】多文件编辑

我们在两个或多个文件之间复制粘贴内容时,这个功能会让我们方便很多。

使用命令vim name1 name2 name3...(各个文件名之间用空格隔开)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件。

:n:编辑下一个文件;

:N:编辑上一个文件;

:files:列出目前vim打开的所有文件。

【3】多窗口功能

可以在一个窗口中打开多个文件。

输入命令:sp{filename}便可以实现这个功能。如果想要在新窗口启动另外一个文件,则加入文件名。如果省略文件名,则打开的是同一个文件。

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vim manpath.config打开一个文件。在一般模式下输入:sp。发现打开的是同一个文件。如果再输入:sp /etc/hosts。则变成:

 

其他的按键功能:

Ctrl+w+j:先按下Ctrl不放,再按下w后放开所有的按键,再按下j(或向下箭头键),则光标可以移到下方的窗口;

Ctrl+w+k:同上,不过光表移到上面的窗口;

Ctrl+w+q:离开。

【4】vim环境设置

需要注意的是,vim会将i我们的以前的行为都记录下来,以方便我们操作。它保存在文件:~/.viminfo中。

vim常用的环境设置参数命令如下:

:set nu  设置行号

:set nonu 取消行号

:set hlsearch 设置高亮度查找

:set nohlsearch 取消高亮度查找

:set backup 自动备份文件

:set ruler 开启右下角状态栏说明

:set showmode 显示左下角的INSERT之类的状态栏

:set backspace={0,1,2} 设置退格键功能。为2时可以删任意字符。为0或1时仅可以删除刚才输入的字符。

:set all 显示目前所有的环境参数值

:set 显示与系统默认值不同的参数值

:syntax on/off 是否开启依据相关程序语法显示不同的颜色

:set bg=dark/light 是否显示不同的颜色色调

但是我们没有必要每次使 用vim都要重新设置一次各个参数值。我们可以通过配置文件来直接规定我们习惯的vim操作环境。整体vim的设置值一般是放在/etc/vimrc中 的。我们一般不要修改这个文件。我们可以通过修改~/.vimrc这个文件,如果不存在,可以手动创建。然后将我们所希望的设置值写入。例如,我们可以这 样写:

[cpp] view plaincopyprint?

  1. vim ~/.vimrc  

  2. set hlsearch(注意:set前面也可以加冒号,结果一样)  

  3. set backspace=2  

  4. set ruler  

  5. set showmode  

  6. set nu  

  7. syntax on  

    创建并保存这个文件之后,当下次重新以vim编辑某个文件时,该文件的默认环境就是这么设置的。

    转自:http://blog.csdn.net/xiajun07061225/article/details/7039413


软件开发项目中用到的项目管理系统跟其他项目管理系统是一样的吗?
有没有哪些专门针对软件开发项目的项目管理系统?


25 个回答

默认排序

Worktile


Worktile


已认证的官方帐号

毛遂自荐下自家产品:PingCode 智能化研发管理工具

不知题主的公司研发团队使用的是什么开发方法,Worktile Agile 能为企业提供标准敏捷研发管理,支持 Scrum 与 Kanban,并与持续交付数据无缝集成。

我们是国内唯一的标准Scrum产品,完整的开发流程,无需配置,即刻开启敏捷模式。

从需求管理到测试管理、

1.需求管理

通过结构化属性和图文结合的方式描述需求,节省制作需求文档的精力投入

围绕需求在线讨论,让不同角色对需求拥有一致理解

史诗、特性和用户故事三级需求体系,让您轻松规划产品路线图、版本以及迭代

Excel般的Backlog视图自定义,让需求整理事半功倍

2. 迭代规划

故事点估算帮助团队就每个需求的实现策略形成共识

参考团队交付能力,可对多个迭代进行整体规划

借助任务板、燃尽图等跟踪迭代进度,做出及时调整。

3. 效能度量

团队速率图、需求累计流图等十余种报表帮助开发团队了解和分析工作状态,改善研发效能。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PingCode官网了解一下我们的产品,免费试用下哈~

PingCode 智能化研发管理工具pingcode.com?utm_source=zhihu&utm_medium=answer&utm_term=24297164&utm_content=xiangmuguanli&_channel_track_key=13qc7YtM



编辑于 2020-12-07

赞同2 条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春哥


春哥


让每一个中小企业都可高效协作!

5 人赞同了该回答

软件研发项目管理和其他的事务类型的项目管理,或者工程类的项目管理有很大不同。这里面最关键的一点是软件研发项目管理中人的因素最重要。普通的事务类型项目,比如做个什么活动,工作量都可以做相对准确的估算。而在研发项目中则往往大相径庭。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个体差异的不确定性,往往会导致项目的延期、失败等问题。所以才有了敏捷开发的各种尝试。

禅道是我们团队开发的专门针对研发项目管理的软件。从产品的需求开始,到项目中的任务分解,到后期的测试管理,再到发布,提供了完整的过程跟踪管理,核心的管理方法基于scrum,开放源代码,楼主可以体验下。zentao.net


编辑于 2017-02-10

赞同 510 条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雄鹰


雄鹰


装饰画,国画临摹本,名家书法,大幅照片,油画艺术微喷高清输出

2 人赞同了该回答

软件开发的项目管理是目前项目管理领域里面最不标准的管理领域。所以对项目管理系统的灵活性、适配性、业务定义、报表展现、流程的可配型都有很高的要求。

统御软件 (oKit)| 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咨询,项目需求管理工具,集成研发管理平台 --管理咨询与实施工具 一站式项目管理解决方案www.kingrein.com图标

经过9年的打磨已经成为软件研发项目管理管理领域最专业的项目管理工具之一。可以很好的适应相关的业务场景。


编辑于 2018-01-26

赞同 2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logoAWS


广告

不感兴趣知乎广告介绍

构建网站和Web应用,上AWS免费试用!

在传统数据中心开发和部署可伸缩、全球可用的Web应用需要执行大量的手动操作,这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负载高峰和流量波动会导致资源配置不足或过度配置。现在注册,即可免费在AWS上部署存储和内容分发解决方案,立即免费试用!查看详情


场量科技


场量科技


已认证的官方帐号

1 人赞同了该回答

软件开发的特点

交付物完全代码化、数字化,所以,传统的项目管理,无论是工程类、制造类,其实都不适合于软件开发项目管理。

软件开发项目的痛点

成也数字化,败也数字化。很多非常擅长传统类项目管理的公司,包括一些非常复杂的房地产、电力行业总包方,遇到能源科技项目,也不能不感慨:如果是修个房子,进度我看得见;如果是施工,进度我也看得见,但是软件,进度我真的看不见。

资源利用率?

项目的生死线就是资源利用率。而管理软件项目,最头痛的就是资源利用率到底怎么算。因为一个开发人员,其产出无法完全用上班时间、代码量等看得见的维度来衡量。算缺陷?缺陷又和功能复杂度、代码复杂度、系统遗留问题甚至架构好坏有关。不能简单根据看见来衡量,导致项目生死线难以把控,许多项目制公司,无法取得可观的盈利。

流程把控?

许多管理规范的大企业都通过流程来把关项目质量。实际上,增加了项目管理的成本,也降低了开发人员的效率/幸福感。Why?因为软件开发归根结底是一种脑力劳动,每个开发人员都需要理解、思考、寻找方案、尝试、自测、确认等环节,最后才提交功能。这中间还有许多细节的沟通、交流、反馈和相互影响,是一种社会化的协作,不同知识领域的技能协同,需要不断创造和积累内生知识来提高效率,不是简单的原料流(Material Flow),所以不能用简单的生产上下游流程来管理软件的开发过程。

如何解决?业界有一群长年埋头在一线的敏捷精益专家,总结积累十多年的经验,花费两年时间打造了一款针对软件类/数字化产品开发过程的高效能项目管理软件。在这个项目管理软件的设计过程中,高度融合了敏捷、精益、自动化、数据分析、数据驱动的思想,目标是真正地解决软件项目管理中的痛点,提升项目经营能力。

X-Developer.cn

一款融入自动化、机器学习,有成本预测分析、绩效预测分析、效能提升功能的项目管理软件,主要适用对象是IT行业。产品形态为SaaS服务,仅需在线注册,即可开箱使用。

价格

  • 免费版(1团队,永久免费)

  • 企业版 89元/月/5团队

  • 企业专业版169元/月/10团队(限时优惠)

每个团队内不限成员数量。

产品特性

  • 自动化:项目进度、工作量管理、报表分析做到了完全的自动化,无须人工填报、采集、加工,极大节省了项目管理的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效率

  • 实时化:单一的真实数据来源,项目进度准确实时,帮助项目经理即时、随时掌握真实工作进展

  • 智能化:项目风险管理,从总体进度、任务进度、人效多个维度,全方位掌握偏差并回溯原因

  • 最佳实践整合:内建敏捷精益实践,整合DevOps流水线,帮助团队迈向优秀的技术实践与精益管理

任务工作量自动计算

团队工作效率自动评估

开发者画像

自动化看板

团队效能诊断

产品访问地址如下:

快速搭建实时数据驱动的一站式研发效能管理平台 | X-Developerx-developer.cn图标



发布于 2020-02-29

赞同 1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CCGI


CCGI


敏捷行动派,为0~3岁敏捷人量身打造的敏捷知识分享平台。

以大多数软件项目来看,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必须快,客户都是急脾气,恨不得今天立项,明天就要你拿出产品来。



面对公司和客户疯狂的快节奏要求,只能跪了?

No,no,no,且看我拿出看家大 保 健,哦不对,是大宝剑——敏捷开发

啥是敏捷开发呢?

敏捷开发是一种新型软件开发方法,能够响应快速变化的需求,从90年代开始逐渐引起广泛关注。

敏捷软件开发在不同大师的书里可能有不同的阐述,但是所有的理念都是围绕敏捷宣言产生的。

2001年2月11日,17位软件开发领域的大牛聚集在美国犹他州的滑雪胜地雪鸟(Snowbird)雪场,他们分别带着自己顶尖的观点、技术汇聚在雪场。经过两天的讨论,17位大牛共同接受,使用“敏捷”(Agile)这个词概括一套全新的软件开发价值观。

敏捷软件开发宣言:

我们一直在实践中探寻更好的软件开发方法,身体力行的同时也帮助他人。由此我们建立了如下价值观:

个体和互动 高于 流程和工具

工作的软件 高于 详尽的文档

客户合作 高于 合同谈判

响应变化 高于 遵循计划

也就是说,尽管右项有其价值,我们更重视左项的价值。

这套价值观,通过一份简明扼要的《敏捷宣言》,传递给世界,宣告了敏捷开发运动的开始。



采用敏捷软件开发有什么好处么?

互联网行业就是以快吃慢,就比如微信,从微信的第一个版本到至今的最新版本,就是进行迭代式发布的,发布成本很小。

微信迭代分为3个重要阶段:

1.语音功能的推出,获得用户基础

2.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扩展用户的社交圈子

3.朋友圈,公众号,订阅号的增加,还有视频聊天,语音对讲的加入让微信在社交类脱颖而出,也让微信从一个工具转变到了社交平台。

微信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思想:要抓住用户的核心需求,确定产品的发展方向,定位,采用迭代不断优化产品,提高用户体验,做好产品功能迭代优先级排序…… 而这些实际上就是敏捷开发的核心要素。

例子很多,有很多产品都是一周或者两周发布一个小版本;追求创新,或者说是适度的创新,无论最终有没有真的创新,但初衷肯定都是要创新的;需要快速响应用户的变化,时间就是一切,同一个产品先发布和后发布的差别是很大的;需求不确定性高,这个在软件行业也很常见;关注用户行为,倡导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正是这些特点,从而使敏捷开发顺理成章的成为首选。

敏捷适用于什么场景?

1.产品复杂,不断有新的需求加入。

2.团队庞大,沟通协作能力低下。

3.希望高效的控制整个开发进程。

敏捷适用于什么样的团队?

这点应该毋庸置疑--小团队

从生活经验上来看,小动物一般用敏捷来形容,比如兔子、猫(当然,大动物也有,如:这头猪真胖,但它竟然还这么敏捷)。

小团队不会出现大团队那种尾大不掉的情况,「敏捷开发」进度可能每天都会变化,小团队有着更低的管理成本,产品经理可以很好的把控整个团队节奏。

当然,小团队也是要五脏俱全的。

敏捷软件开发的特征?

1.敏捷开发不是快,而是灵活。

2.敏捷开发是让项目尽量透明。

3.敏捷开发对人的要求高(是意愿而不是能力)


发布于 2018-05-25

赞同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Mia Tang


Mia Tang


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23 人赞同了该回答

对号入座,ONES 企业级研发管理工具

市面上专门为软件研发打造的项目管理工具特别少,更多的都是通用项目管理、团队轻协同工具,ONES 是国内少有的专注于软件项目、研发团队协同+管理的项目工具;从需求构思到代码落地,ONES 支持整个软件开发的流程,支持产品经理、研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项目经理等多职能共同协作。

常规业务流程

ONES 如何实践

  • 需求搜集

建立需求池,收集和整理从各渠道反馈的客户需求。提供自定义需求状态、富文本编辑、各类属性表单、附件等,帮助产品经理、开发人员等更充分地了解用户故事。

ONES - 需求池管理

  • 版本与迭代规划

  1. 规划产品版本:根据产品路线图进行版本规划,并估算总共需要几轮迭代。

ONES - 产品版本规划

2. 迭代规划:制定好版本计划之后,明确每轮迭代当中应该完成哪些需求,并为需求排列优先级。

ONES - 迭代规划

3. 任务拆分:确定好当前迭代要完成哪些需求之后,即可对其分解,拆分成各类任务指派给设计、研发人员。

ONES - 需求任务拆分

  • 开发阶段

  1. 关联代码仓与 Jenkins:通过持续集成平台 ONES Pipeline,将代码构建过程与项目、迭代整合到一起

ONES - 关联代码仓与 Jenkins

2. 持续集成结果追踪与分析:通过静态代码检查工具分析代码质量

ONES - 持续集成结果追踪分析


3. 跟踪迭代进度:在开发过程中,通过燃尽图和看板跟踪迭代进度。

ONES - 燃尽图ONES - 敏捷看板

  • 测试管理与缺陷追踪

  1. 编写用例:通过测试用例管理工具 ONES TestCase,在迭代规划阶段,测试人员可以创建此迭代的相关用例,安排测试计划。

ONES - 编写测试用例

2. 执行用例:进入测试阶段,即可执行当前迭代包含的用例,未通过的用例可直接提交缺陷至 ONES Project 当中进行追踪。

ONES - 执行用例

3. 质量统计:测试工程师可以使用报表对迭代范围内、或者项目范围内的缺陷进行统计,评估研发质量,跟踪缺陷修复情况。

ONES - 质量统计

4. 自动化测试:ONES 支持各种常用编程语言的自动化测试,自动化测试结果可自动关联到对应项目的迭代。

  • 迭代回顾

当一个迭代完成并发布之后,项目经理组织全体成员对整个迭代的研发过程进行回顾。

ONES - 迭代回顾

  • 总结沉淀

ONES - 团队知识库管理

  • 反馈管理

产品发布后,运营人员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关注并收集用户反馈,并将处理后的反馈整理成相应的优化点和问题,反馈给产品经理,为下一轮的产品规划做准备。

ONES 反馈管理

更多新功能持续上线中,欢迎大家免费体验试用:ONES 一站式研发管理工具;更多产品问题也可直接私信咨询哦~



编辑于 2019-05-13

赞同 235 条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Zoho云服务


Zoho云服务


已认证的官方帐号

有两个软件你可以了解一下,一个是专门针对敏捷项目开发的项目管理软件,在线的,体验地址:zoho.com.cn/sprints/

另一个是通用的项目管理软件,Zoho Projects,轻量级的项目管理软件。其实项目管理软件的功能都差不多,这个产品上手比较容易,模块有:

· 项目设置与任务管理

· 人员分配与管理

· wiki--可以做项目知识库

· 沟通协作--项目论坛、聊天、消息、动态...

· 工时管理

· 文档管理

· 项目日历

· ......

这里有操作视频,可以观看:



发布于 2020-02-13

赞同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田小姐


田小姐


资深管理顾问专家

排行榜前十有天翎、禅道bai、teambition等等,多个中du小型项目同时使用的话,可zhi以使用禅道、teambition这之类的dao,如果是科研项目的话可以选择天翎;

说一下这类软件的特点:支持SaaS云端,如果预算足够可以直接买断私有化部署-具体功能如下:

支持项目组合与项目策略管理,帮助 PMO 管理者高效地管理项目目标,协作,承诺以及在目标导向的多项目环境下最为关键的控制点——投资。包含单个项目管理所需的功能(产品、物料、BOM、进度、沟通、变更、问题、风险、质量、交付、验收、成本及收入),并且所有单个项目的信息会实时自动地聚合到 PMO 层,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提高管理效率。

项目计划与执行合二为一, 能实时且可靠地追踪每一个变更的起因及影响, 因责任分明及有效问责,还可以实现数据库源生的读写分离,实现微服务和容器部署,还有就是所见说的,随需而变


发布于 2020-08-07

赞同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lytrain


lytrain


我们公司使用的是Zoho Sprints 管理公司的开发项目。它是一款针对软件开发的敏捷项目管理软件,软件采用scrum框架来进行软件的开发,操作简单易用,还有对应的手机App。

https://www.zoho.com.cn/sprints/www.zoho.com.cn



发布于 2020-10-14

赞同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gxgknv


gxgknv


Tita



发布于 2019-07-11

赞同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两眼忧郁的大叔


两眼忧郁的大叔


专注于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方案提供者

不同bai组织、规模、工作模式的团队,对项目管du理的zhi理解不尽相同,甚至南辕北辙。dao

目前市场上能满足项目管理需求的软件主要分两种:

①适合文字沟通:Teambition/Tower/worktitle/trello等市面现成功能软件

这类软件属于看板式任务管理软件,适合在团队内部有较多的文字内容沟通、且更新进度时需要及时提醒团队成员时使用;别的答案里说的比较全面,我就不再赘述了。

②重视数据沉淀:以天翎、宏天为代表的应用搭建平台

这类特点在于用户能够自主搭建个性化管理系统,不受现成软件功能的拘束,有更大的可操作性、能灵活满足各种项目管理需求。


发布于 2020-08-02

赞同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syn


syn


设计师

Colloa PM项目管理系统


发布于 2019-01-24

赞同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logoAWS


广告

不感兴趣知乎广告介绍

免费试用机器学习产品与服务

机器学习正与高性能计算选项和大量数据相结合,迅速成为业务运营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企业领导而言,掌握机器学习功能刻不容缓。AWS提供免费机器学习,在云中构建、部署和运行机器学习应用程序所需的免费产品和服务,点击免费试用。查看详情


旺仔


旺仔


推荐tita 我们在用 比较好用


发布于 2019-07-11

赞同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专业搬砖三十年


专业搬砖三十年


程序员

workforpoint.com/ 主要针对的就是研发型的项目,可以注册体验下


发布于 2020-06-29

赞同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7 人赞同了该回答

软件研发项目管理,我觉得统御项目管理软件oKit最合适,因为他们是专门做研发项目管理领域的,这个软件做了6年多了。
oKit是一套强大的项目管理工具、一个全面的信息中心、一个迅捷的沟通平台,更重要的是它还体现了诸多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如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能力成熟度模型(CMM/CMMI)、软件工程思想、知识型组织管理、个人管理、360度绩效考核等。

oKit能够做什么?

oKit通过一套公共的基础数据,通过统一的权限控制相信息共享,让项目干系人备司真职,各取所需。通过oKit:

•项目负责人能够做计划、分任务、跟踪项目进展、处理项目问题、拟制项目报告;

•研发工程师能够接受任务,报告进度,处置缺陷,管理和使用代码,查看需求;

•测试工程师能够根据需求编写测试用例,查看需求覆盖情况,记录测试结果,输出测试报告,录入和跟踪缺陷;

•产晶经理和需求管理员能够规划产晶版本和特性,条目化,版本化管理需求,跟踪产晶问题和工作;

•配置管理员进行开发库、受控库和产昂库的管理,包括曰志记录、报表和授权;

•质量人员能够跟踪会议评审记录,审计各类输出,监控项目关键过程;

•组织领导能够监控所高项目进展情况,项目人员投入和项目关键缺陷;

•部门领导能够查看成员的项目参与情况,在各项目中的工作任务和待处理问题,能够汇总统计员工的整体工作量、质量和延期情况,能够跟踪部门人员的主要工作;

•甲方能够量化监控乙方情况,包括投入人力,项目测试和缺陷情况,节点通过情况,会议记录,甚至能够估算出乙方投入人天。


发布于 2015-06-02

赞同 72 条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1 人赞同了该回答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系统和其他项目管理系统不一样,市场上主要分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和非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至于彼此之间的区别需要根据企业的需求来,非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用得比较普遍的是研发类项目管理系统,目前在中国还是有很多企业做研发类的项目管理系统的。比如捷为iMIS-PM项目管理系统。



发布于 2018-04-24

赞同 1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1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说我知道的几个:

1、easytrack,应该算是业内最早一批从事项目管理研发的厂商,主要面向IT项目研发、软件研发和产品研发领域的项目和项目组合管理,在项目管理圈子中口碑一直不错。

2、青铜器,创始团队做项目管理培训咨询起家,去年参加一个会议看过青铜器的宣传手册系统界面截图,产品界面跟easytrack比的话有代差。不知道新的版本是否会有改进。

还有一个突然想不起来了。除了以上2个之外,还有一些项目管理SAAS平台,比如teambition,worktile。小团队的话,用项目管理SAAS平台足够支撑了,但是大团队、大项目,甚至涉及到项目集和项目组合,那就真的只能用专业的项目管理工具了,目前的项目管理SAAS平台无法支撑。

这里还要提到easytrack云sass平台,比较特殊,说是功能跟本地实施的easytrack一样强大,同样遵循PMBOK和prince2等国际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不同的仅仅是部署方式。如此看来,是一个比较重的SAAS平台。

如果连用teambition或者worktile,都觉得太过复杂的话,easytrack云也不要考虑了,可能你的团队不需要用专业的项目管理工具,用project甚至Excel估计都可以胜任。无论何时,工具一定是帮助团队更加高效完成工作的助手,而不是成为阻碍工作顺利完成的挡路石。


发布于 2017-06-22

赞同 1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浮影


浮影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有筑业的土地开发收拾的软件,有造价的,也有材料管理的,你能够了解一下咱们公司就是一家主业做系统集成的,咱们公司用的是和谐万维专为系统集成企业开发的系统集成项目管理软件,感觉还行。

发布于 2018-05-04

赞同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夏天


夏天


EasyTrack ,青铜器,泰克赛尔等等,好像青铜器会更针对制造方面的工厂的项目管理。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也是基于项目管理的要素来拓展的。

发布于 2014-11-28

赞同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wangyuanxing


wangyuanxing


IT

项目成本管理可以考虑使用minpro软件,包括项目设备清单管理、项目合同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成本管理,可以实现财务和业务一体化。

发布于 2017-02-03

赞同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现在项目管理软件市面上很多,但能够完全适合每家公司需求的比较难找,可以考虑有比较齐全的基础功能的标准化软件产品,同时又在项目管理开发能力上比较突出。

去年开始接触伙伴 - 伙伴协同办公,八月开始注册,现在公司基本上全员覆盖(处于隐私,我们安装在本地了),在项目管理上,它可以分阶段执行每项任务,并且项目管理人能够对项目进度进行实时的跟踪监控。


发布于 2016-12-08

赞同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logoAWS


广告

不感兴趣知乎广告介绍

哪里有免费的云存储解决方案?

AWS提供全套免费云存储解决方案,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 6大免费套餐在云中部署存储和内容分发解决方案所需的免费产品和服务,让您的数据更安全。查看详情


软件殿15811334744


软件殿15811334744


针对软件开发项目的项目管理系统有哪些?  

没个公司的业务状况是不同的,所以内部管理系统适合进行定制开发,软件公司能够根据企业的需求开发出合适的系统软件,如果公司的内部架构有发生办法,也是方便进行二次开发的,那么如何找内部管理系统软件定制的软件开发公司呢?依据我们多年的系统开发经验来为大家进行介绍。


管理软件开发公司排名

  1 北京华盛恒辉软件开发公司

  2 北京五木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3 北京平步科技有限公司

  4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5 北电网络nortel

  6 北京朗新

  7 北京科思诚科技有限公司

  1,看这家公司的设计能力。

  软件开发公司的设计团队必须有较多的行业开发经验,在得知客户的公司背景以及大概的需求后,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提出比较优质的设计方案。

  2,从该公司实际开发案例着手,评估该公司的技术实力。

  不算是大型软件开发公司还是小点的软件开发团队都有自己的开发案例,我们要怎么样从公司开发案例来评估这家公司的技术实力呢?答案是看这家公司合作的客户是谁。通常情况下大型企业对软件开发公司综合实力把控非常严格,能选择有与大型企业合作过的软件开发公司,一般问题就不大。

  3,研发能力。

  软件外包公司必须有自己专业的软件开发团队,能按时高质量的交付给客户软件产品,同时还要兼顾用户体验。

  4,看售后服务

  个好的软件开发公司,则应有专业的售后客服、售后团队,除了上线后持续跟进软件运营情况外,还能进行免费协助维护,突发情况发生后的紧急维修等。


发布于 2020-08-25

赞同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1707635


1707635


1 项目管理系统

云领SaaS项目管理系统,基于PMBOK知识体系打造,帮助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的整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等9大知识领域的管理。

1.1 价值体现

1. 落地项目管理标准,提升项目管理能力

n 支持各种项目管理类型:自定义项目类型设置、里程碑节点设置,支持不同企业、不同业务场景、不同管理方式的企业。

n 项目实施最佳实践:帮助企业不断迭代优化项目管理最佳实践,并让项目团队按照最佳实践进行实施项目,确保企业对多业务类型项目管理的专业性和一致性。

n 标准化流程:基于PMOBOK体系自动化企业的项目管理作业流程,系统中内置19大业务流程规范项目管理者的行为,确保项目管理人员严格按照企业项目管理制度执行。

2. 帮助企业进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n 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对项目进行全面计划、跟踪和控制,并贯穿项目立项、启动、计划、执行、控制和收尾的全项目管理生命周期。

n 管理项目全部信息: 通过延伸到所有项目组织的工具,可以知道哪里有您的信息需求、提交请求、项目存在审核的瓶颈问题。尽早采取纠正措施,防止延误。

n 实时的全过程监督:跟踪从项目立项、执行、结项全过程监督,管理人员可审核各个阶段项目的可行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保证对项目全过程的实时监督。

3. 实时精确控制项目预算及成本使用情况

n 解决项目管理中成本核算不清楚,费用管理混乱,利润管理失控的问题,让项目的财务收支,利润与成本,预算与结算等清晰了然,达到项目单成本核算的目的。

n 综合成本的控制: 综合管控项目的所有成本,包括项目人力资源成本、费用报销支出、物料采购等,全面管控项目成本,预防成本超支。

n 实时跟踪资源花费: 从项目启动即开始跟踪项目中资源的消耗及使用(料、工、费),从而实现对资源成本的实时精算。

n 全面管理费用支出: 通过财务费用报销管理每个项目中的费用支出,并与预算进行绑定,控制避免项目费用超支。

4. 及时了解项目计划和进展情况

n 通过WBS任务管理,跟踪项目进度及质量计划,并降低项目执行的复杂性,从而保证进度和质量。

n 降低复杂性:使用自动化的工作流以简化关键流程(如设计审核和提交),以便可以更轻松地进行管理和追踪。

n 进度计划与追踪:实时的里程碑进度图,任务甘特图让你对项目的进度一目了然,便于及时发现延期计划。

n 质量控制:根据质量检查项,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作内容进行检查评分,提高项目的满意度。

5. 提高项目团队沟通及协作能力

n 通过灵活的沟通辅导信息、动态记录体系,为团队协同提供了最佳的支持。

n 一体化检索信息:让每个项目团队成员减少了花在检索信息上的时间。

n 确保信息一致性:一致的项目范围的工作流,随时可以审查信息,确保任何冲突得以快速解决。

n 高效协作:让项目上的每一个人能够安全可靠的协作,以确保与您的项目按计划进行,防止延误。

6. 切实提高组织资产复用能力

n 提高组织内项目的整体交付能力,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从容应对市场竞争。

n 高效地项目总结与复盘:基于对项目全过程的信息记录和详细的分析统计,企业可以更好的复盘和总结,更快速形成项目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和方法体系。

n 项目知识沉淀:有效的管理和沉淀项目中的各种知识与经验,形成组织层面的知识管理核心竞争力。

n 提高交付能力:项目管理的标准化流程与方法体系可复制化,同样的问题不再反复出现,提高企业的项目交付能力。

7. 项目状态报告分析

n 释放人力:通过系统可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生成报告文档,帮助项目管理人员提供项目汇报题材。

n 快速洞察问题:通过状态报告让您一眼可以知晓项目是否偏离了既定计划和目标等,以便您可以及时采取行动。

n 精确定位问题:记录项目团队的每个成员的完整工作步骤,为管理中的问责性、准确性和整体的工作质量提供依据。

n 及时决策:根据状态报告分析定位问题,快速获取问题的影响力度、影响范围,精准评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对项目对出相应的决策。

1.2 业务功能特点

1. 项目综合管理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可对合同信息进行组合项目、拆分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及时了解项目的分布、回报情况、进度计划、质量风险等,同时帮助项目管理人员实现对项目的全面综合变更管理、项目信息管理等。

2. 里程碑进度管理

编制和管理项目里程碑进度计划、设置任务工期及依赖关系,并自动计算任务时间。支持至上而下的任务计划方式以及瀑布模式。项目经理可灵活设置项目的关键里程碑节点及收款里程碑,保障项目验收及收款信息不遗漏。

3. 风险管理

项目干系人根据进度、资源、质量、成本等信息进行风险识别和提示,让项目经理能够及时管理风险的全过程,拟定风险应对措施。

4. 成本管理

全面的成本管理,根据项目的预算、预估、实际、决算等,分析项目的成本使用情况,协助项目经理有效控制项目的成本。通过对项目发生的采购成本、人工成本、费用报销成本的控制,达到对项目成本核算的目标。

5. 过程质量管理

制定质量满意度检查单、跟踪记录质量检查情况并提交、跟踪和解决质量问题。

6. 工时费用管理

员工填写工时日志、报告工作状况和时间分配情况;填写费用报销单报告项目发生的成本费用。项目经理确认审批发生的工时成本、可根据项目预算/预估成本评估实际成本偏差,控制项目的费用使用情况

7. 验收收款管理

根据项目的收款里程碑计划及完成时间,推送月度、季度、年度的项目验收计划表,及项目收款计划表。同时,可查看项目的计划内、及计划外的项目验收及收款情况。


发布于 2020-02-20

赞同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崔崔浅谈OKR


崔崔浅谈OKR


tita,多说无益,自己注册体验一下吧~


发布于 2019-07-11

赞同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李展博


李展博


项目经理

oKit最适合研发企业了,比较贴合实际的研发过程。

发布于 2015-06-11



【油条为啥要两根一起炸 原因你绝对想不到】油条是早点中的一项重要食物。尤其在冬天,一份金灿灿又酥脆的油条,加上热气腾腾的豆浆,整个人都会变得暖和起来。但是,你知道油条为啥都是成对出现吗? 油条在加热过程中,里面的膨松剂会产生很多小气泡,让油条膨胀起来。单根油条下锅油炸,膨胀的速度远不如两根一起炸得明显。这时炸好的油条又细又长,看起来像棍子。膨胀度还不及双根油条的一半。 而当两根一起炸的时候拥抱的地方不能立刻接触滚烫,始终保持柔软,给油条膨胀提供了空间。单根炸的时候整根油条都被热油给焦化定型了,油条就没有了膨胀的空间了。所以,两根油条一起炸膨胀度高,最为酥脆可口。(央视财经、科普中国)

DBeaver 是一个基于 Java 开发,免费开源的通用数据库管理和开发工具,使用非常友好的 ASL 协议。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或者 Github 进行下载。

由于 DBeaver 基于 Java 开发,可以运行在各种操作系统上,包括:Windows、Linux、macOS 等。DBeaver 采用 Eclipse 框架开发,支持插件扩展,并且提供了许多数据库管理工具:ER 图、数据导入/导出、数据库比较、模拟数据生成等。

DBeaver 通过 JDBC 连接到数据库,可以支持几乎所有的数据库产品,包括:MySQL、PostgreSQL、MariaDB、SQLite、Oracle、Db2、SQL Server、Sybase、MS Access、Teradata、Firebird、Derby 等等。商业版本更是可以支持各种 NoSQL 和大数据平台:MongoDB、InfluxDB、Apache Cassandra、Redis、Apache Hive 等。

下载与安装

DBeaver 社区版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或者 Github 进行下载。两者都为不同的操作系统提供了安装包或者解压版,可以选择是否需要同时安装 JRE。另外,官方网站还提供了 DBeaver 的 Eclipse 插件,可以在 Eclipse 中进行集成。

DBeaver 支持中文,安装过程非常简单,不多说,唯一需要注意的是 DBeaver 的运行依赖于 JRE。不出意外,安装完成后运行安装目录下的 dbeaver.exe 可以看到以下界面(Windows 10):

这个界面其实是新建数据库连接,我们可以看到它支持的各种数据平台;先点击“取消”按钮,进入主窗口界面。

此时,它会提示我们是否建立一个示例数据库。

如果点击“是(Y)”,它会创建一个默认的 SQLite 示例数据库。下图是它的主窗口界面。

DBeaver 和我们常用的软件类似,最上面是菜单项和快捷工具,左侧是已经建立的数据库连接和项目信息,右侧是主要的工作区域。

连接数据库

打开 DBeaver 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创建数据库连接。可以通过菜单“数据库” -> “新建连接”打开新建连接向导窗口,也就是我们初次运行 DBeaver 时弹出的窗口。

我们以 PostgreSQL 为例,新建一个数据库连接。选择 PostgreSQL 图标,点击“下一步(N)”。

然后是设置数据库的连接信息:主机、端口、数据库、用户、密码。“Advanced settings”高级设置选项可以配置 SSH、SSL 以及代理等,也可以为连接指定自己的名称和连接类型(开发、测试、生产)。

搜索Java知音公众号,回复“后端面试”,送你一份Java面试题宝典.pdf

点击最下面的“测试链接(T)”可以测试连接配置的正确性。初次创建某种数据库的连接时,会提示下载相应的 JDBC 驱动。

它已经为我们查找到了相应的驱动,只需要点击“下载”即可,非常方便。下载完成后,如果连接信息正确,可以看到连接成功的提示。

确认后完成连接配置即可。左侧的数据库导航中会增加一个新的数据库连接。

由于某些数据库(例如 Oracle、Db2)的 JDBC 驱动需要登录后才能下载,因此可以使用手动的方式进行配置。选择菜单“数据库” -> “驱动管理器”。

选择 Oracle ,点击“编辑(E)…”按钮。

通过界面提示的网址,手动下载 Oracle 数据库的 JDBC 驱动文件,例如 ojdbc8.jar。然后点击“添加文件(F)”按钮,选择并添加该文件。

下次建立 Oracle 数据库连接时即可使用该驱动。

新建连接之后,就可以通过这些连接访问相应的数据库,查看和编辑数据库中的对象,执行 SQL 语句,完成各种管理和开发工作。

生成 ER 图

最后介绍一下如何生成数据库对象的 ER 图。点击窗口左侧“数据库导航”旁边的“项目”视图。

其中有个“ER Diagrams”,就是实体关系图。右击该选项,点击“创建新的 ER 图”。

输入一个名称并选择数据库连接和需要展示的对象,然后点击“完成”,即可生成相应的 ER 图。

ER 图可以进行排版和显示设置,也支持打印为图片。DBeaver 目前还不支持自己创建 ER 图,只能从现有的数据库中生成。

对于图形工具,很多功能我们都可以自己去使用体会;当然,DBeaver 也提供了用户指南,自行参考。



作者:Java入门到入坟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db5392acfe77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