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时候,就戴上了眼镜,当时近视250度。23年过去了,如今已是600多度,而且鼻梁处留下了微微凹痕,除此之外,耳朵边也留下了勒痕。



最近几天,忽然心血来潮,想通过非手术的方法,慢慢提高视力,解放双眼。



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通过一系列的取舍,结合自身的特点,总结练目三步曲。



第一步:转



这一步的启发主要来自已故的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先生,他老人家90岁高龄的时候,看报纸不用戴眼镜。



所以,南怀瑾先生提供的方法,有一定参考价值,具体做法就是转眼球练习。



  1. 头保持不动,顺时针转动眼球,转36次,也可以更多次;

  2. 头保持不动,逆时针转动眼球,转36次,也可以更多次;

  3. 闭目,用大拇指按摩一下后脑。



这一步主要练习的是眼部的肌肉系统。



第二步:看



这一步的灵感来自于美国眼科医生威廉·贝茨,他在工作时,发现了一些与传统眼科理论不一致的现象:有些患者的屈光不正居然可以自动恢复。



于是,贝茨抛弃了传统的理论,完全从自然疗法的角度来研究视力。为此,他出版很多书籍,专门介绍他新发明的方法。



他的书我都看了一遍,提炼出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具体的做法就是远近物体交叉看。



  1. 近距离观察物体的细节,比如自己的掌纹、阳台的绿植、客厅的鱼缸等;

  2. 远距离欣赏物体的轮廓,比如小区的绿地、天边的云朵、路边的大树等;

  3. 远近交替几次后,搓热双手,用掌心按住双眼。



这一步主要练习的是眼部的对焦功能。



第三步:养



经过前面两步的练习,需要给眼部来一个休息。



  1. 选择一个最舒适的姿势,比如葛优躺在沙发上;

  2. 远眺绿色植物,目标不再是看清细节,而是通过远眺来放松眼球;

  3. 刻意快速连续眨眼睛几次。



这一步主要是通过看绿色养眼来给整个步骤收功。



写在最后



按照以上三步,小编已经练习了3天,目前有两个感受。



第一个感受:摘掉眼镜远眺时,偶尔有那么几秒钟,物体的细节会慢慢呈现出来,但是保持不了多久。



第二个感受:训练结束后,一整天眼部都会比平时更加放松。



无论结果如何,准备不定期记录自己的练目笔记,供大家参考。



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记录,暂时不管那些传统理论,比如真性近视不可逆。


标签: none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