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的三要素是什么?
本文对产业互联网运营三要素:交易、增值服务、技术驱动进行了分析。
工业互联网,如果比照消费互联网的大逻辑来理解,就是通过重新设计渠道、流程数据化等对行业进行改造,从而大大提高交易效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主要行业均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原本强势的卖方地位逐渐削弱,而买主的议价权逐渐增大,此时B2B交易平台的出现,正好为双方提供了一种高效的交易方式。
但在这些概念的背后,产业互联网最主要的三个因素是交易、服务和技术。【险峰·创】受邀为标杆企业寻找CFO华硕,分享三大要素实战打法。
要点一:交易
B2B交易平台,类似于消费互联网模式,即连接供给和需求双方,促进交易,并从它获取部分佣金来获取收益。但在此,平台与自营一直是业界较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平台式的优势在于轻巧,但过轻容易切入行业,难以改变用户习惯和建立品牌,像大件交易类,由于差价小、价格相对透明,平台模式很难对佣金收取。而且如果选择自营模式,做大时也有可能面对市场波动的行情。
所以,要想清楚自己所在的行业适合采用平台模式还是自营模式,就是创业初期要开始思考的问题。根据寻找8年的经验来看,在钢铁业,B2B交易平台是方向,而自营是必经之路。
钢铁业有几个特点:资金密集,上游单笔采购额庞大,上半年找钢网交易量达1200万吨左右;钢铁具有很强的价格波动属性,通过大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市场走势及波动情况。
总的来说,钢铁业很适合做网络平台。找钢首先做撮合交易,积累了初始流量。但是,由于钢铁行业上游的强势和庞大,需要通过自营和关联打通产业上下游的关系,同时,自营也可以加强对行业的了解,做一体化服务(物流、仓储、加工、供应链金融)及SaaS化技术服务。
但钢铁业属于特殊类别,工业规模巨大。除借鉴经验之外,自主创业和平台的选择还需要结合各行业的特点,具体分析。假如所处的行业具有下列特征,那就更适合自己经营:
由于产品不符合标准,供应链长且复杂,对供应链的成本有很大的压缩空间,可持续进行优化。如果只是深挖供应链,做好品控,自营就会有相当的优势。
商品贸易需要品牌认知,通过自营模式来更好的树立品牌。
上游和下游现金流都很健康,做自营也不会给供应链带来过度的资金压力。
比如耕作,是非常适合做自营品种的。
要点二:增值服务
基于平台实现的交易,附加增值服务实际上就是很好的盈利。B2B模式相对于B2C模式而言,由于面临的客户群是行业内的专业企业,市场更加透明,平台获得的毛利水平比2C类平台要低很多。但是同时,B2B平台的供应链服务基本上都是赢利点,ToC平台的服务基本上是成本。所以较低的履约成本和获得成本会给B2B平台带来更高的净毛利。
除了赢利外,优质的服务体验可以显著提升客户对平台的粘性,提升平台的壁垒。
具体地说,服务与交易实际上可以互相推动。特别是钢铁行业这样的存量市场,客户对服务和效率的敏感程度都很高。提供优质服务后,用户对平台的粘性将大大提高。
对行业因特网企业而言,供应链金融是一个很好的服务环节。最大的原因在于,行业中小客户往往难以获得银行的信贷,但其资质(信用)已经够好了。
在合适的情景下,供应链金融产品能够帮助企业重建行业信用,从而获得融资支持,这对小型和微型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与此同时,B2B平台实际上也是做小微企业普惠金融行业的不二选择。
这一角色为何不能成为传统商业银行?
尽管银行的融资成本较低,但由于其风控性,其授信流程也是固定的,使得其做小微金融同样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而这种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成本做小微金融是不经济的。
与此同时,金融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进行差异化的风险定价,而对银行风控而言,其能够获取的中小企业银行流水、征信数据的参考性都较低,相对具有较高价值的企业来说,长时间、高频率的交易数据,而且这些数据往往被保存在交易平台上,因此,平台切入供应链金融就更加水到渠成。
对平台而言,做产业因特网供应链金融,系统化能力非常重要,需要将交易、供应链各环节的每个结点信息化,然后可以将信息共享,从而更好地进行风控。
关于融资渠道问题,在向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时,由于银行信用制度的复杂性,初期的合作商谈常常遇到较大困难,所以建议前期不要嫌额度小,资金昂贵,还是要留有合作历史和纪录,这一部分是银行十分看重的,今后要慢慢增加授信额度。
与此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的高速周转与银行的抵押品相关规定存在一定的矛盾,除银行外,在考虑资金来源时,还可向某些实力较强的互联网金融机构拓展。
另外,小型企业的资金需求通常是即时性和即时性的,用户对产品的体验变得极为重要。
要点三:技术驱动
创业初期,企业家倾向于从商业出发,除了基础产品的开发,很容易忽略技术对平台的作用。而且以我们的经验来看,技术绝对值得企业尽早开始关注并投入人力和资金成本。
具体地说,对B2B企业的核心影响主要是能带来整体环节的效率提高。
之前已经提到过,通过自营模式可以深入到行业,帮助企业识别交易环节中的每一个重要结点,而在这些结点中,通过对系统的技术改造,可以深入到各个环节,提高经营效率,使整个贸易链的效率大大提高。
本平台今年上半年(2019年)交易量同比增长一倍左右,但员工人数基本没有变化。可以看出,在这个时间节点,平台的业务量增长已不是单纯依靠人力增长,而是依靠技术驱动,这对B2B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另外,技术的延伸创新也能给平台带来新的业务线和赢利点。
纵向行业中的SaaS开发。对传统SaaS公司而言,在产品打磨的基础上,往往也需要B端强势销售的推动。与B2B平台相比,立足于该行业多年,积累了一大批交易场景,对商业模式的认知以及客户信任基础,切入SaaS更是水到渠成。基于这一点,平台开始尝试将ERP系统模块化,做SaaS化输出,目前已初步面向上游供应商销售,下游小微企业SaaS也在进行产品研发。
当切入SaaS行业并得到广泛推广后,平台沉淀下来的数据也会从以前的交易数据,扩展到更详细的客户企业运营数据,如库存等,数据规模将大大扩大。基于这个基础的金融风控也会做得更好,甚至可以涉及到一些供求预测的事情。将来SaaS这个领域,也将成为B2B企业非常重要的盈利领域之一。
编辑/田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57067257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