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工作 下的文章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教程(第2版)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考试目标

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够具备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能够在了解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发展、系统科学与哲学方法论的基础上,在我国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有关政策和发展规划的指导下,按照信息系统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掌握信息系统规划、应用系统规划、云资源规划、网络环境规划、数据资源规划、信息安全规划、云原生系统规划相关的系统规划知识与方法,具备信息系统治理、信息系统服务管理、人员管理、规范与过程管理、技术与研发管理、资源与工具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相关的管理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时熟悉我国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数字乡村、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新型消费系统发展规划的相关政策、规划内容与建设实践。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具备高级工程师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能够有效指导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的工作。

2.考试要求

(1)了解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发展,以及我国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的有关政策和发展规划;

(2)了解系统科学与哲学方法论;

(3)掌握信息系统规划、应用系统规划、云资源规划、网络环境规划、数据资源规划、信息安全规划、云原生系统规划相关的系统规划知识与方法;

(4)掌握信息系统治理、信息系统服务管理、人员管理、规范与过程管理、技术与研发管理、资源与工具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相关的管理知识与方法,具备相关管理能力与实践能力;

(5)熟悉我国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数字乡村、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新型消费系统发展规划的相关政策、规划内容与建设实践;

(6)熟悉信息系统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7)熟练阅读和正确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资料。

3.考试科目设置

(1)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综合知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选择题;

(2)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案例分析,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问答题;

(3)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论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论文题。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1: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综合知识

1.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发展

1.1信息系统及其发展

1.2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1.3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2.数字中国与数智化发展

2.1数字化转型

2.2数字中国

2.3数字经济

2.4数字政府

2.5数字社会

2.6数字生态

2.7数智化发展

3.系统科学与哲学方法论

3.1矛盾论

3.2实践论

3.3系统论

3.4信息论

3.5控制论

3.6耗散结构理论

3.7协同论

3.8突变论

3.9复杂系统论

4.信息系统规划

4.1概述

4.2信息系统规划主要内容

4.3信息系统规划工作要点

4.4信息系统规划常用方法

5.应用系统规划

5.1基础

5.2主要内容

5.3主要过程

5.4常用方法

5.5软件工厂

6.云资源规划

6.1云资源规划概述

6.2云计算架构

6.3计算资源规划

6.4存储资源规划

6.5云数据中心规划

7.网络环境规划

7.1网络架构和主要技术

7.2广域网规划

8.数据资源规划

8.1概述

8.2数据资源规划的方法

8.3数据架构

9.信息安全规划

9.1概述

9.2信息安全架构

9.3信息安全规划的主要内容

10.云原生系统规划

10.1云原生发展背景

10.2云原生技术架构

10.3云原生建设规划

10.4云原生实践案例

11.信息系统治理

11.1IT治理

12.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12.1服务战略规划

13.人员管理

13.1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13.2工作分析与岗位设计

14.规范与过程管理

14.1管理标准化

14.2流程规划

15.技术与研发管理

15.1技术研发管理

15.2技术研发应用

16.资源与工具管理

16.1研发与测试管理

16.2运维管理

17.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17.1项目基本要素

17.2项目经理的角色

18.智慧城市发展规划

18.1发展整体环境

18.2发展关注焦点

18.3发展规划要点

19.智慧园区发展规划

19.1发展整体环境

19.2发展关注焦点

19.3发展规划要点

20.数字乡村发展规划

20.1发展整体环境

20.2发展关注焦点

20.3发展规划要点

21.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规划

21.1转型驱动力

21.2转型关注焦点

23.新型消费系统规划

23.1发展整体环境

23.2发展关注焦点

23.3规划要点

24.1法律法规

24.1.1法与法律

24.2标准规范

试科目2: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案例分析

根据试题给定的案例分析场景,应用系统规划与管理知识对案例场景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结论或给出建议。案例分析基于系统规划与管理师需要熟悉和掌握的知识范围展开,涉及内容:“考试科目1:系统规划与管理综合知识”中“4.信息系统规划”至“24.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考试科目3: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论文

根据试卷上给出的论文题目,按照规定的要求撰写论文。论文基于系统规划与管理师需要掌握的知识范围展开,涉及内容:“考试科目1:系统规划与管理综合知识”中“4.信息系统规划”至“17.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根据从各大电商平台了解到的消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发行的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教程(第2版)> 现已正式发售,考生可以在各大电商平台进行购买,按目前整理到的信息显示,教程共计778页,售价在160元左右,以下是教程的有关信息。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670919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25-01-01

字数:1305000

组编: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

主编:刘玲、张树玲

副主编:李美翠、岳素林、肖伟

内容简介: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教程(第2版)本书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组织编写的考试用书,根据《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大纲》(2024年审定通过)编写,对系统规划与管理师岗位所要求的主要知识及应用进行了阐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发展、数字中国与数智化发展、系统科学与哲学方法论、信息系统规划、应用系统规划、云资源规划、网络环境规划、数据资源规划、信息安全规划、云原生系统规划、信息系统治理、信息系统服务管理、人员管理、规范与过程管理、技术与研发管理、资源与工具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智慧园区发展规划、数字乡村发展规划、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规划、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新型消费系统规划、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等。 本书是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应试者必读教材,也可作为信息化与数字化相关教育的培训与辅导。

教程目录:

第一篇基础篇

第1章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发展3

1.1信息系统及其发展3

1.1.1信息化内涵与特征3

1.1.2信息系统内涵与特征5

1.1.3信息系统发展8

1.2信息技术及其发展9

1.2.1计算机软硬件10

1.2.2计算机网络10

1.2.3数据存储和数据库15

1.2.4信息安全20

1.2.5信息技术发展24

1.3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发展24

1.3.1物联网25

1.3.2区块链27

1.3.3云计算30

1.3.4大数据34

1.3.5人工智能37

1.3.6边缘计算41

1.3.7数字孪生43

1.3.8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46

第2章数字中国与数智化发展48

2.1数字化转型48

2.1.1驱动因素48

2.1.2基本原理50

2.1.3数字化转型国家标准52

2.2数字中国53

2.2.1起源与发展54

2.2.2内涵与外延55

2.2.3主要内容55

2.3数字经济57

2.3.1新技术经济范式57

2.3.2主要内容构成58

2.4数字政府61

2.4.1数字新特征62

2.4.2主要内容62

2.4.3能力体系65

2.5数字社会65

2.5.1数字民生66

2.5.2智慧城市66

2.5.3数字乡村68

2.5.4数字生活69

2.6数字生态69

2.6.1数据要素市场70

2.6.2网络安全保护70

2.7数智化发展71

2.7.1科学范式与科技革命71

2.7.2数字新空间72

2.7.3数字营商环境73

2.7.4数智化新业态新模式73

第3章系统科学与哲学方法论75

3.1矛盾论75

3.1.1主要思想75

3.1.2在系统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76

3.2实践论77

3.2.1主要思想77

3.2.2在系统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78

3.3系统论78

3.3.1主要思想78

3.3.2在系统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81

3.4信息论82

3.4.1主要思想83

3.4.2在系统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85

3.5控制论85

3.5.1主要思想86

3.5.2在系统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87

3.6耗散结构理论88

3.6.1主要思想89

3.6.2在系统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90

3.7协同论91

3.7.1主要思想92

3.7.2在系统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93

3.8突变论94

3.8.1主要思想94

3.8.2在系统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95

3.9复杂系统论95

3.9.1主要思想95

3.9.2在系统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96

第一篇练习97

第4章信息系统规划103

4.1概述103

4.2信息系统规划主要内容105

4.2.1信息系统发展战略105

4.2.2主要系统及框架108

4.2.3组织体系优化112

4.2.4技术体系定义113

4.2.5任务体系部署115

4.2.6资源体系调度117

4.2.7保障体系设定118

4.3信息系统规划工作要点120

4.3.1内外部需求挖掘120

4.3.2场景化模型分析122

4.3.3深度诊断与评估124

4.3.4整体与专项规划127

4.3.5持续改进129

4.4信息系统规划常用方法130

4.4.1战略目标集转移法130

4.4.2企业信息系统规划法131

4.4.3关键成功因素法132

4.4.4价值链分析法134

4.4.5Zachman框架135

第5章应用系统规划138

5.1基础知识138

5.1.1基本概念138

5.1.2基础架构142

5.2主要内容145

5.2.1生命周期选择146

5.2.2体系结构定义148

5.2.3接口定义150

5.2.4数据定义152

5.2.5构件定义152

5.3主要过程153

5.3.1初步调研153

5.3.2可行性研究154

5.3.3详细调研160

5.3.4系统分析165

5.3.5系统设计170

5.4常用方法172

5.4.1应用系统组合法172

5.4.2TOGAF173

5.4.3面向服务的架构175

5.5软件工厂177

5.5.1发展现状177

5.5.2与传统开发对比179

5.5.3建设方法182

5.5.4应用场景186

第6章云资源规划189

6.1云资源规划概述189

6.1.1重要性和目标189

6.1.2关键要素190

6.1.3基本流程190

6.2云计算架构191

6.2.1云计算服务类型191

6.2.2云计算内部特征193

6.2.3云计算外部特征194

6.2.4云计算服务模式194

6.3计算资源规划197

6.3.1基本概念197

6.3.2方法和技术199

6.3.3关键过程199

6.4存储资源规划200

6.4.1基本概念200

6.4.2存储资源和技术201

6.4.3关键过程202

6.5云数据中心规划203

6.5.1基本概念203

6.5.2核心技术205

6.5.3规划与建设208

6.5.4发展趋势和挑战209

第7章网络环境规划212

7.1网络架构和主要技术212

7.1.1信息网络系统一般体系框架模型212

7.1.2开放系统互连七层模型213

7.1.3TCP/IP协议族、IPv4协议、IPv6协议215

7.1.4传输平台一般架构和主要技术221

7.1.5网络规划常见网络拓扑结构223

7.2广域网规划224

7.2.1广域网一般架构224

7.2.2广域网主要技术226

7.2.3广域网规划的主要内容227

7.3局域网规划228

7.3.1局域网一般架构228

7.3.2局域网主要技术228

7.3.3局域网规划重点关注的内容230

7.4无线网规划230

7.4.14G/5G移动通信技术230

7.4.2NB-IoT等专用无线通信网络技术234

7.4.3无线局域网技术234

7.4.4无线网规划重点关注的内容235

7.5网络整体规划的重点事项235

7.5.1网络管理和维护功能设计235

7.5.2网络安全设计和安全管理236

7.5.3机房建设237

7.5.4综合布线238

7.5.5监控系统238

7.5.6节能降耗239

第8章数据资源规划240

8.1概述240

8.1.1数据的定义240

8.1.2数据资源的定义241

8.1.3数据资源规划的定义与作用242

8.2数据资源规划的方法243

8.2.1基于稳定信息过程的方法243

8.2.2基于稳定信息结构的方法248

8.2.3基于指标能力的方法250

8.3数据架构252

8.3.1数据架构定义与目标252

8.3.2数据模型253

8.3.3数据流设计253

8.3.4数据架构演化的驱动因素255

8.3.5传统数据架构255

8.3.6现代数据架构259

8.4数据标准化263

8.4.1建立数据标准体系264

8.4.2元数据标准化265

8.4.3数据元标准化266

8.4.4数据分类与编码标准化268

8.5数据管理269

8.5.1数据治理269

8.5.2数据质量271

8.5.3数据安全274

第9章信息安全规划277

9.1概述277

9.1.1信息安全的定义277

9.1.2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278

9.1.3信息安全规划的原则279

9.1.4信息安全规划的注意事项280

9.2信息安全架构284

9.2.1安全架构的定义和范围284

9.2.2商业应用安全架构285

9.2.3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模型286

9.3信息安全规划的主要内容287

9.3.1关注利益相关方的安全诉求287

9.3.2信息安全组织体系规划288

9.3.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划289

9.3.4信息安全技术体系规划291

9.3.5信息安全运营体系规划294

9.4信息安全规划案例297

第10章云原生系统规划300

10.1云原生发展背景300

10.1.1概念300

10.1.2发展概述301

10.2云原生技术架构303

10.2.1架构定义303

10.2.2设计原则305

10.2.3架构模式308

10.2.4架构优势311

10.3云原生建设规划311

10.4云原生实践案例315

第二篇练习318

第11章信息系统治理323

11.1IT治理323

11.1.1IT治理基础323

11.1.2IT治理体系325

11.1.3IT治理任务329

11.1.4IT治理方法与标准330

11.2IT审计336

11.2.1IT审计基础337

11.2.2IT审计方法与技术339

11.2.3IT审计流程344

11.2.4IT审计内容345

第12章信息系统服务管理348

12.1服务战略规划348

12.1.1规划设计活动348

12.1.2服务目录管理348

12.1.3服务需求识别349

12.1.4服务级别设计353

12.2服务设计实现353

12.2.1服务模式设计354

12.2.2人员要素设计354

12.2.3资源要素设计357

12.2.4技术要素设计358

12.2.5过程要素设计359

12.3服务运营提升362

12.3.1业务关系管理362

12.3.2服务营销管理367

12.3.3服务成本度量371

12.3.4服务项目预算、核算和结算373

12.3.5服务外包收益377

12.4服务退役终止378

12.4.1沟通管理378

12.4.2风险控制379

12.4.3资源回收381

12.4.4信息处置382

12.5持续改进与监督383

12.5.1服务风险管理383

12.5.2服务测量383

12.5.3服务质量管理386

12.5.4服务回顾388

12.5.5服务改进389

第13章人员管理393

13.1人力资源管理基础393

13.2工作分析与岗位设计394

13.2.1工作分析394

13.2.2岗位设计399

13.3人力资源战略与计划401

13.3.1人力资源战略402

13.3.2人力资源预测404

13.3.3人力资源计划控制与评价406

13.4人员招聘与录用408

13.4.1招聘过程408

13.4.2招聘渠道409

13.4.3录用方法411

13.4.4招聘面试413

13.4.5招聘效果评估414

13.5人员培训415

13.5.1培训程序与培训类型415

13.5.2培训内容与需求评估416

13.5.3培训效果评估与迁移417

13.6组织绩效与薪酬管理419

13.6.1组织绩效管理419

13.6.2组织薪酬管理422

13.7人员职业规划与管理426

第14章规范与过程管理427

14.1管理标准化427

14.1.1标准化过程基本原理427

14.1.2简化430

14.1.3系列化430

14.1.4组合化和模块化431

14.1.5综合标准化432

14.1.6超前标准化432

14.2流程规划434

14.2.1端到端的流程434

14.2.2组织流程框架434

14.2.3流程规划方法435

14.2.4流程分类分级437

14.3流程执行438

14.4流程评价439

14.5流程持续改进443

第15章技术与研发管理444

15.1技术研发管理444

15.1.1目标和范围444

15.1.2组织架构447

15.1.3管理过程448

15.1.4管理要点448

15.2技术研发应用451

15.2.1管理要点451

15.2.2主要应用453

15.3知识产权管理457

15.3.1目标和范围458

15.3.2管理职责458

15.3.3管理制度和流程459

15.3.4评价、审核与改进461

第16章资源与工具管理462

16.1研发与测试管理462

16.1.1研发管理工具462

16.1.2测试管理工具467

16.1.3研发与测试环境搭建和维护472

16.2运维管理473

16.2.1监控工具473

16.2.2过程管理工具475

16.2.3自动化专用工具477

16.2.4服务台478

16.2.5知识管理480

16.2.6备件管理480

16.2.7新型运维工具481

16.3项目管理工具483

第17章信息系统项目管理487

17.1项目基本要素487

17.1.1项目基础487

17.1.2项目管理的重要性489

17.1.3项目成功的标准490

17.1.4项目、项目集、项目组合和运营管理之间的关系490

17.1.5项目内外部运行环境494

17.1.6组织系统495

17.1.7项目管理和产品管理498

17.2项目经理的角色499

17.2.1项目经理的定义499

17.2.2项目经理的影响力范围499

17.2.3项目经理的能力501

17.3价值驱动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504

17.3.1项目管理原则504

17.3.2项目生命周期和项目阶段516

17.3.3项目管理过程组519

17.3.4项目管理知识领域521

17.3.5项目绩效域523

17.3.6价值交付系统524

第三篇练习526

第18章智慧城市发展规划533

18.1发展整体环境533

18.1.1概念演进533

18.1.2实践发展536

18.1.3宏观环境540

18.2发展关注焦点542

18.2.1城市治理542

18.2.2惠民服务544

18.2.3生态宜居547

18.2.4产业发展548

18.2.5区域协同550

18.3发展规划要点551

18.3.1承接城市战略552

18.3.2确立规划原则553

18.3.3明确目标愿景553

18.3.4业务与技术融合规划554

18.3.5数字基础设施规划556

18.3.6组织与保障体系规划557

18.4系统架构558

18.4.1业务架构558

18.4.2应用架构559

18.4.3数据架构560

18.4.4技术架构561

18.4.5其他内容562

18.5实践案例563

18.5.1某市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发展规划563

18.5.2某市智慧城市发展规划566

第19章智慧园区发展规划570

19.1发展整体环境570

19.1.1宏观政策与引导570

19.1.2发展现状与路径571

19.1.3投资运营模式574

19.2发展关注焦点574

19.2.1招引建设575

19.2.2经济监测577

19.2.3园区运行578

19.2.4公共安全580

19.2.5产城融合583

19.2.6绿色园区585

19.2.7关键评价指标586

19.3发展规划要点591

19.3.1数智化转型提升591

19.3.2建设发展可持续592

19.3.3技术与制度创新594

19.3.4运维与运营体系595

19.4信息系统架构596

19.4.1应用架构597

19.4.2数据架构599

19.4.3交互体系599

19.5建设实践案例600

19.5.1产城融合智慧园区案例600

19.5.2科技园智慧园区案例604

第20章数字乡村发展规划606

20.1发展整体环境606

20.1.1宏观政策与引导606

20.1.2产业发展驱动608

20.1.3标准体系规范610

20.2发展关注焦点612

20.2.1乡村数字经济613

20.2.2乡村数字服务616

20.2.3乡村数字治理618

20.2.4乡村数字生态620

20.2.5文化资源数字化621

20.3发展规划要点622

20.3.1加强乡村数字基础建设622

20.3.2推动数字治理体系建设623

20.3.3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624

20.3.4坚持数字经济发展为导向625

20.3.5关键技术与数字乡村应用的深度融合626

20.4信息系统架构设计631

20.4.1业务架构631

20.4.2总体架构632

20.4.3数据架构633

20.4.4运营与服务架构634

20.5建设实践案例635

20.5.1乡村数字经济实践案例635

20.5.2乡村数字治理服务实践案例640

第21章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规划644

21.1转型驱动力644

21.1.1时代演进驱动力644

21.1.2技术资源驱动力647

21.1.3政策金融驱动力648

21.1.4升级发展驱动力650

21.2转型关注焦点651

21.2.1客户中心651

21.2.2数智赋能653

21.2.3敏捷组织654

21.2.4新型文化655

21.3转型能力成熟度656

21.3.1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656

21.3.2转型基础能力成熟度演进657

21.3.3业务转型能力成熟度演进660

21.4转型的规划要点662

21.4.1管控规划活动663

21.4.2定义数字化蓝图665

21.4.3明确数字化发展需求666

21.4.4制定解决方案与路径计划667

21.4.5确保保障措施有效性668

21.4.6规划建设数字人才669

21.5转型系统架构规划设计670

21.5.1业务架构670

21.5.2数据架构672

21.5.3应用架构676

21.5.4技术架构676

21.6转型的实践案例677

21.6.1转型概览678

21.6.2驱动因素679

21.6.3策略机制681

21.6.4达成效果684

第22章智能制造发展规划685

22.1发展整体环境685

22.1.1发展演进与历程685

22.1.2传统制造业的强化转型升级686

22.1.3信息数字技术突破发展687

22.1.4各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加速687

22.1.5《中国制造2025》689

22.2发展关注焦点690

22.2.1智能制造人才培养690

22.2.2数字化研发设计692

22.2.3生产过程智能化693

22.2.4设备管理智能化693

22.2.5智能物流与仓储配送695

22.2.6智慧安全管理696

22.2.7智慧环保管理696

22.2.8智慧能源管理697

22.3能力成熟度模型698

22.3.1CMMM概览698

22.3.2CMMM应用700

22.4发展规划要点702

22.4.1规划原则702

22.4.2规划活动要点703

22.4.3规划管理要点707

22.5信息系统架构708

22.5.1总体架构708

22.5.2集成架构710

22.5.3实施路径711

22.6建设实践案例711

22.6.1发动机智能制造案例712

22.6.2电缆智能制造案例714

第23章新型消费系统规划716

23.1发展整体环境716

23.1.1发展历程716

23.1.2宏观政策引导717

23.1.3数字经济加持719

23.1.4技术演进推动720

23.1.5特征与挑战722

23.2发展关注焦点725

23.2.1新零售业态726

23.2.2互联网+服务727

23.2.3共享型消费728

23.2.4兴趣消费729

23.3规划要点730

23.3.1需求分析730

23.3.2用户体验731

23.3.3精准营销732

23.3.4效益分析732

23.3.5关键要素733

23.4系统架构735

23.4.1总体架构735

23.4.2技术架构736

23.4.3安全保障737

23.4.4灵活扩展737

23.5实践案例738

23.5.1服装类智慧门店案例738

23.5.2农产品新型消费案例742

第24章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745

24.1法律法规745

24.1.1法与法律745

24.1.2法律体系745

24.1.3法的效力748

24.1.4法律法规体系的效力层级748

24.1.5系统规划项目管理中常用的法律749

24.2标准规范751

24.2.1标准和标准化751

24.2.2标准分级与标准分类752

24.2.3我国标准的编号及名称753

24.2.4我国标准的有效期755

24.2.5国际信息技术服务标准756

24.2.6我国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759

第四篇练习777

参考文献780

大家好,目前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教程(第2版)已经发售,2025年考试启用,目前在各大电商平台可以购买到!核心变动如下:

1.页码增加,从老版教材328页变为780页高项是730页),内容大增,主编变化了,新版教材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组编,刘玲、张树玲主编),李美翠、岳素林、肖伟副主编。

2.售价增加:新版教材定价199,目前电商平台最低149可以拿下,后面可能还会持续降低!

3.教材改版官方说明如下:

第2版教材改版说明

4.新版教材分为4大篇幅,24章节,其中第2、3篇(4-17章为案例和论文的考试范围)-是核心中的核心,2、3、4篇(4-24章)为案例分析考试范围!

基础篇、方法篇、实践篇主要以IT技术为主,能力篇是整本书的核心(案例分析和论文写作命题中的核心中的核心),与旧版教材有类似的地方,核心的PIOIS主要就是在这里体现;

新版教材IT技术内容大幅增加,真正体现了大规划师的角色,而不是旧版教材的普通运维经理的角色,证书名称和内容相匹配,考试难度增加了,而且80%内容都是全新的,案例和论文命题的角度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备考难度增加了很多了!

具体变动过几天等新教材到手了再和大家详细解析一下!

考试大纲要求

案例和论文考试大纲

教材目录

5.以下是教材详细目录导图:大家可以看看目录导图感受下学习的内容

教材详细目录


2025年1月6日,软考办正式发布通知,确定了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教程(第2版)> 出版发行,各位考生可在各大电商平台进行购买。

图片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新版教程与旧版相比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其知识框架焕然一新,内容构成已然今非昔比,理论体系更趋中国化特色。相较于旧版教程,它摒弃了仅仅围绕“IT服务生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部署实施、运营管理、持续改进及监督管理)”的传统编写主线,而是采取了理论紧密结合实际的策略,将技术服务深深植根于实践之中。该教程旨在从服务分析为起点,步步深入,最终归结于管理的精髓,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美跨越。

图片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新版教程共分为四个篇章,分别是基础篇、方法篇、能力篇和实践篇。

◆ 基础篇:对信息化与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进行了全面而前沿的阐述,既覆盖了最新的发展动态,也不忘稳固成熟的技术根基。在系统科学与哲学的广阔领域里,通过对核心知识的精心提炼,深化了理解,还明确指出了与系统规划和管理实践紧密相连的关键应用要点。

◆ 方法篇:详细阐述了规划活动的基本路径和一系列常用方法,为实践者提供一套系统化的操作指南。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系统规划,还深入剖析了各自的重点与核心要点。

◆ 能力篇:围以能力建设为主线,精心提炼并阐述了相关的管理重点与有效方法。

◆ 实践篇:从重点领域的实践角度出发,紧密结合各领域的发展环境及项目实践,并呈现了相应的规划方法与核心要点。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新旧教程对比几大变化

变化一、内容章节与结构变化

第1版:教材总页数328页。主要集中在IT服务管理相关的知识,包括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服务、IT服务规划与实施、IT服务运营和持续改进等。反映了较为传统的信息系统管理思路和方法。

第2版:教材总页数778页。新版教程在内容上实现了全面升级,特别纳入了新时代信息系统环境中多个至关重要的内容模块,诸如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中国与数智化转型的前沿趋势、以及系统科学与哲学方法论的深刻洞察。与此同时,新版教程对人员管理、规范与过程管理、技术与研发管理、资源与工具管理等关键领域进行了详尽的更新与优化,确保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新版教程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独立成章,不仅丰富了原有内容,更在广度和深度上实现了显著拓展,提供了更为全面、深入的知识体系。

变化二、新增模块与前沿内容

第1版:侧重于传统的信息系统管理知识,未涉及或较少涉及新时代的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第2版:新增了数字中国与数智化发展、智慧城市、智慧园区及数字乡村发展规划等多个前沿模块,大幅提升了教程的综合性和前沿性,深化了对信息系统及其技术的理论认知与实践应用能力。同时,还引入了矛盾论、实践论、系统论等经典方法论的主要思想,并深入探讨了它们在系统规划与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变化三、规划与治理的强调

第1版:极少涉及信息系统规划和治理的内容,同时较为简略。

第2版:特别强化了信息系统的规划与治理模块,新增了包括信息系统规划、应用系统规划、云资源规划、网络环境规划、数据资源规划、信息安全规划以及云原生系统规划等一系列前沿内容。这些新增内容不仅丰富了教程的知识体系,更标志着信息系统从建设到运营管理的全过程正逐步迈向规范化、体系化和科学化的新阶段。显著强调了信息系统治理模块的重要性,全面覆盖了IT治理的基础理论、构建体系、核心任务、实施方法以及标准规范,还特别纳入了IT审计的相关内容

变化四、行业应用与发展趋势

第1版:对行业应用和发展趋势基本未涉及。

第2版:新增了多个紧密贴合行业应用与发展趋势的内容模块,如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规划、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及新型消费系统规划等。

本次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新版教程的内容来说,整体变化还是比较大的,不过涉及到的一些核心点,比如核心管理概念(如:项目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等),又或像是一些基本方法论(如系统分析方法、项目管理方法等)还是保留了下来。

所以如果有打算在2025年报考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的同学可以早点开始准备,多预留充分的时间出来从头搭建知识体系、适应全新的内容和学习节奏,让自己的备考过程更加从容且高效,提高上岸成功率!!


 如果你已经对内部工具的概念非常熟悉了,请直接点击目录跳转 > 最佳构建内部工具的开源项目

内部工具有什么好处?

内部工具在提升公司业务流程和运营效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 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内部工具简化了流程,减少了人工干预的需求,最小化了错误。

  • 增强决策与洞察力: 内部工具使企业能够更高效地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实时获得数据洞察,增强决策能力。

  • 提高员工生产力: 通过减少在手工任务上的时间,员工可以专注于更高价值的活动。

  • 提升客户满意度: 更快更准确的流程带来了更高的客户满意度。

投资正确的内部工具可以显著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和整体业务表现。

阅读更多:GitHub Star 数量前 11 的开源内部工具

哪些是内部工具?

当下的企业一定会使用一些内部工具来提升效率。这些工具可以在多种业务功能中发挥作用,如数据管理、项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CRM)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部工具类型:

  • 项目管理工具(PM): 如 Asana 、 Trello 和 JIRA ,帮助团队规划、执行和监控项目进度。

  •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 如 Salesforce 和 HubSpot ,用于管理与客户的互动,提升销售和营销效率。

  • 文档和内容管理系统(DMS/CMS): 如 Confluence 和 SharePoint ,提供一个中心化平台来存储、共享和编辑文件和其他内容。

  •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MS): 如 Workday 和 BambooHR ,管理员工信息、招聘、绩效评估和薪酬。

  • 财务和会计软件(ERP): 如 QuickBooks 和 Xero ,帮助企业管理账目和财务报表。

  • 数据分析和报告工具(BI): 如 Tableau 和 Power BI ,用于数据可视化和决策支持。

 阅读更多:在数小时内构建 CRM:你需要了解的顶级无代码/低代码工具

最佳构建内部工具的开源项目

市面上的内部工具众多,其中有许多是云产品。云产品虽然使用方便但是会带来两个问题:

  1. 随着用户增加,费用昂贵;

  2. 数据不可控。

所以今天的文章将深入盘点 GitHub 上最佳用于构建内部工具的开源项目。开源版本免费可用,可以满足中小型创业企业、教育机构或非营利性组织的大部分需求。同时自部署内部工具,使得企业数据完全可控。

这份列表将只分享 GitHub 上有一万个以上收藏的内部工具项目

希望这份列表能帮助你更好、更快、更便宜的完成内部工具的构建!

工具一:NocoBase

基础信息

无代码 / 低代码

GitHub 项目开始时间:2021年

相关资源:官网 |GitHub | 文档

 Star 数:11.2K

NocoBase 是一个专为构建内部工具、业务应用和企业解决方案而设计的开源无代码/低代码平台。NocoBase 使企业能够快速部署定制化的业务应用,无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进行软件开发。

举个具体的使用场景,假设你的公司需要快速构建一个定制的库存管理系统来追踪不同仓库的库存情况。

在 NocoBase 中,首先设置所需的数据库、表和字段,定义库存项如产品名称、数量和仓库位置等关键属性。接着,利用其所见即所得的 UI 设计界面,通过拖放表格、图表和表单等区块,直接构建与数据模型相连的直观用户界面。最后,配置自动化流程,例如当库存低于安全水平时自动触发补货请求,这些流程通过 NocoBase 的工作流实现,确保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减少人工干预。

NocoBase 配置页面:

Setup Page.png

Setup Page2.png

NocoBase 数据源接入:

NocoBase Data Source Connection.png

客户生命周期管理:

Customer Lifecycle Management.png

优势

  • 数据模型驱动:与许多直接在用户界面中创建数据结构的无代码产品不同,NocoBase 允许在用户界面之外,深入系统后端进行复杂的数据结构设计,提高了应用的灵活性和扩展性。这种方法更适合需要处理复杂业务逻辑的系统。

  • 插件式架构:采用微内核和插件架构设计,所有功能均通过插件提供,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定义和扩展系统功能。

  • 工作流自动化:内置工作流控制系统,通过自动化数据流和业务流程编排,实现高效的业务操作和管理。

  • 企业级安全特性:提供高级的用户认证和权限管理功能,确保数据和应用的安全,适合需要严格数据保护的企业环境。

适合用于

内部工具类型是否适用
项目管理工具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文档和内容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财务和会计软件
数据分析和报告工具

如何开始使用

NocoBase 支持三种安装方式:Docker 安装(推荐)create-nocobase-app 安装Git 源码安装

费用

大多数小企业和团队使用 NocoBase 的免费的社区版即可满足需求。当你的企业在安全性、技术架构和技术支持等方面有更高要求时,可以再选择商业版本。

社区版:$0

基础版:$800 / 永久授权

专业版:$8000 / 永久授权

企业版:$16000 / 永久授权

上手实践:NocoBase 实战教程 —— 任务管理系统

工具二:Budibase

基础信息

低代码

GitHub 项目开始时间:2019年

相关资源:官网 |GitHub | 文档

Star 数:21.4K

Budibase 是一个高效的低代码平台,专为快速构建和管理内部工具而设计。它支持从简单的表单和数据库应用到复杂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使非技术用户也能轻松创建自定义应用。

Budibase 提供了一系列预制组件和设计工具,简化了用户界面的构建过程,同时保留了丰富的自定义选项,以适应特定的设计需求。

Budibase 特别适合需要快速部署、易于维护,并且成本效益高的企业环境。无论是创建内部 CRM 系统,还是开发复杂的资源管理工具,Budibase 都能提供强大的支持和灵活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运营效率并优化工作流程。

Budibase 配置页面:

Budibase Setup Page.png

联系人列表:

Contact List.png

数据细节展示-弹窗:

Data Detail Display - Pop-up.png

优势

  • 数据支持:Budibase 支持多种数据库和技术,如 PostgreSQL、MySQL、MSSQL、MongoDB 和 REST API。

  • 提供多种模版:Budibase 提供了丰富的免费模版供用户免费使用

  • 集成与自动化:提供强大的集成选项和自动化工具,简化流程和提高效率。

适合用于

内部工具类型是否适用
项目管理工具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文档和内容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财务和会计软件
数据分析和报告工具

如何开始使用

可以直接使用 Budibase Cloud 或在自己的自托管环境上运行 Budibase。

教程:https://vimeo.com/showcase/budibase-get-started

费用

免费版:$0

高级版:每个应用程序创建者 $600/年 + 每个应用程序用户 $60/年

企业版:根据具体项目定价

工具三:Refine

基础信息

React 框架

GitHub 项目开始时间:2021 年

相关资源:官网 |GitHub | 文档

Star 数:26.4K

Refine 是一个专为构建内部工具而设计的 React 框架,它提供了丰富的预构建组件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使得开发团队能够快速创建管理后台、数据仪表板和各种定制化的企业内部系统。

通过支持多种 UI 框架、灵活的权限管理和可扩展的架构,Refine 让企业能够高效地响应内部需求,打造符合特定业务流程的工具,从而提升运营效率和数据可视化能力,是 IT 部门快速交付高质量内部应用的理想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Refine 和其他低代码/无代码工具不同的是其本身并不提供直接的可视化编辑功能,它主要用于构建管理面板的框架,需要通过编写代码来创建和修改页面。

内容管理界面:

Content Management Interface.png

内容详情页面:

Content Detail Page.png

优势

  • 纯 React 代码:Refine 是一个基于 React 的框架,专为 CRUD(创建、读取、更新、删除)密集型的 Web 应用设计,非常适合构建内部工具、管理面板、仪表板和 B2B 应用。

  • 允许高度自定义:它提供了一个无头(headless)架构,允许高度自定义应用,将业务逻辑与用户界面和路由解耦,这使得它可以灵活地与各种自定义设计或 UI 框架集成。

  • 数据支持灵活:支持多种数据源和认证机制,使其可以灵活地适应复杂的企业环境和需求。

适合用于

内部工具类型是否适用
项目管理工具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文档和内容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财务和会计软件
数据分析和报告工具

如何开始使用

Refine 可在任何可运行 React 的环境中运行。

教程:https://refine.dev/docs/getting-started/quickstart/

费用

社区版:0 $

企业版:根据具体项目定价

阅读更多:开源 CRUD 开发工具:NocoBase 与 Refine 对比

工具四:ToolJet

基础信息

低代码

GitHub 项目开始时间:2021 年

相关资源:官网 |GitHub | 文档

Star 数:28.3K

ToolJet 是一款开源的低代码开发平台,专为快速构建和部署内部工具而设计。ToolJet 通过其直观的拖放界面,使非技术用户能够轻松创建复杂的响应式前端应用,大大简化了开发过程和时间。

ToolJet 的一个显著优势是其协作功能,支持多用户同时在线编辑和构建应用,这对于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极为有利。此外,ToolJet 提供了自托管和云服务解决方案,满足企业在数据安全和应用部署上的不同需求。企业还可以利用 ToolJet 执行自定义的 JavaScript 和 Python 脚本,为应用添加复杂的业务逻辑和数据处理功能。

ToolJet 配置页面:

ToolJet Setup Page

客户列表页面:

Contact List

数据接入页面

Data Source Connection.png

优势

  • 丰富的数据源接入:支持多种数据库(如PostgreSQL、MongoDB等)、API端点、SaaS工具(如Stripe、Slack等)以及对象存储服务。

  • 多用户协作编辑:支持多用户同时在线编辑应用,提高了团队协作效率。

  • 自托管与云服务:提供自托管选项和云服务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企业的部署需求。

  • 代码执行:可以在应用中执行自定义的JavaScript和Python代码片段,增加了应用的灵活性。

适合用于

内部工具类型是否适用
项目管理工具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文档和内容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财务和会计软件
数据分析和报告工具

如何开始使用

使用 ToolJet 云服务,同时 ToolJet 也支持多种部署方式。

教程:https://docs.tooljet.com/docs/setup/

费用

基础版:0 $

商业版:每个应用程序创建者 312 $/年+ 每个应用程序用户 96 $/年

企业版:根据具体项目定价

工具五:Appsimth

基础信息

低代码

GitHub 项目开始时间:2020 年

相关资源:官网 |GitHub | 文档

Star 数:32.5K

Appsmith 和 ToolJet 在很多方面都非常相似,它们都是用于构建内部工具和管理面板的开源低代码平台。这两个工具都提供了拖放式的界面、支持页面代码开发、都支持广泛的数据库和 API 集成、均支持云服务和自托管部署选项。

除此之外,Appsmith 特别强调其“即时部署”功能,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在构建应用的过程中,即时查看和测试改动的效果,极大地提升了开发的效率和体验。此外,Appsmith提供了一个高度可定制的界面,允许用户通过 JavaScript增强应用的功能性,满足更复杂的业务逻辑需求。其丰富的组件库不仅包括基本的表格和表单,还包括图表、列表和许多其他高级组件,支持复杂数据的可视化和操作。

Appsmith 配置界面:

Appsmith Setup Page.png

数据接入页面:

Data Source Connection.png

使用者视角

User's Perspective.png

优势

  • 丰富的集成选项:Appsmith 支持与 25 种以上的数据库以及任何 API 的集成,允许开发者连接和操作各种数据源,包括但不限于 PostgreSQL、MongoDB、Elasticsearch 等。

  • 拖放界面:Appsmith 提供直观的拖放界面,使非技术用户也能轻松创建和配置管理面板和仪表板,极大地简化了应用开发和管理过程。

  • 灵活的部署选项:Appsmith 支持多种部署方式,包括在云平台上或通过 Docker 和 Kubernetes 进行自托管,满足不同企业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需求。

适合用于

内部工具类型是否适用
项目管理工具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文档和内容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财务和会计软件
数据分析和报告工具

如何开始使用

可以直接使用 Appsmith Cloud 或在自己的自托管环境上运行 Appsmith。

自托管教程:https://docs.appsmith.com/getting-started/setup

费用

免费版:0 $

商业版:480 $/年(提供50天使用时长)

企业版:根据具体项目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