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 下的文章

概要

        这次我们不聊开发,来聊聊如何入坑odoo,如何成为一名全栈的odoo开发工程师。


了解odoo



什么是odoo?

Odoo是一个开源的企业资源计划(ERP)软件,它集成了众多应用程序,用于管理企业的各个方面。

odoo的优势有哪些?

模块化设计: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和安装不同模块(如销售、采购、库存等),灵活性高。

开源和成本效益:社区版是免费的,实施和维护成本低。

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从CRM到会计的一站式管理,模块间无缝集成。

用户友好:界面现代、直观,易于上手和操作。

高度扩展性:支持第三方应用和自定义开发,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社区和支持:活跃的开源社区和专业的企业版支持服务。

多平台支持:兼容多种操作系统和设备,支持云部署和本地部署。

国际化:多语言和本地化支持,满足全球企业需求。

......

odoo可以做什么 ?

Odoo的模块化设计使其能够灵活地适应不同企业的需求,无论是小型企业还是大型跨国公司。所以要是问odoo能做什么,那它就是可以做任何其他软件能做到的事。

odoo的主要开发语言是什么? 

后端:Odoo的核心和业务逻辑主要是用Python编写的。

前端:Odoo的用户界面和交互主要使用JavaScript编写

知识储备

当你对odoo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如果你觉得odoo还是能成为你的学习方向,那你就可以着手准备入坑了。那么学习odoo都需要什么知识储备呢?


数据库:PostgreSQL

后端:Python、Xml(本应属于前端,但是由于odoo框架特点,可以当成后端学习)

前端:JavaScript、Html、Css/Scss、qweb、Owl

其他库:jQuery、Bootstrap(UI库)、FontAwesome(图标库)

开发工具:Pycharm(优先推荐)、Vscode

其他知识:git、基本的Linux命令行操作(通常部署云服务器用到)

当你对以上的知识都有一定基础后,你就可以进行本地部署odoo进行学习开发了。有关odoo框架的各种知识可以网上自行搜索学习或者关注博主,博主每周将会更新不一样的odoo基础知识。以下为入门推荐学习的一些文章:


odoo本地部署安装


 了解odoo字段各种类型


创建第一个odoo模块 


odoo字段常用属性介绍


小结

        多写多敲多思考,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看懂源码。

————————————————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51062083/article/details/139525355


一生必读的100部名著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
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生必读的100部名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圣经》

   它是了解西方文化的钥匙! 作为基督教的正式经典,其最重要的主题是人。
  

[2]、《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
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
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3]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没有牛顿,就没有近代科学。牛顿第一次表明人可以像上帝那样洞察世界的奥妙,这种思想在思
想史上是空前的。
  

[4] 达尔文《物种起源》

   达尔文的伟大之处,就是在于在看来不变的事物中找到变化,在看来没有联系的事物中找到关
系。
  

[5]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梦是最一般的心理现象之一,也是各种迷信和预言的来源之一。弗洛伊德主要功绩在于理性地把
梦作为一种对象来研究,并得出划时代的发现——潜意识。弗洛伊德指出,人并不是自己行为和精神
的主宰,他在很大程度上受潜意识控制。
  

[6]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除了《圣经》以外,没有任何其他著作有这么多人阅读、学习和研究,正是《几何原本》把数学
变成脱离实际的纯粹数学,并且对于近代科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7] 亚当·斯密《国富论》

   用科学的方法对经济体制运行规律进行研究,斯密发现了任何时代、任何社会运行的主要矛盾
——公平与效率。
  

[8]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

   两个世纪以来,马尔萨斯可以说被攻击得体无完肤。不过,即便他的每一句话、每个数据都是错
的,其精神实质总是得到辉煌的证实。
在线咨询
  

[9] 卡逊《寂静的春天》

   同《人口原理》一样,《寂静的春天》是人类对自己的生存状况提出严重警告的警世之作,在它
出版四十多年之后,“环境”已经成为最流行的热门词条之一。
  

[10]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这是一部气势磅礴的作品,同时它又是具有深刻思想的理论著作,这两者的结合造成它的非凡的
影响。它是“共产主义的圣经”,真正影响了千百万人的思想和行动。
  

[11] 《论语》

   代表中国文化的首屈一指的著作。其核心思想在于人和人之间有差别、不能平等,这也是两千五
百年来中国文化的核心。许多古代文化消亡了,而中国文化却在变化中存续下来,这可能是孔子和他
的《论语》的功劳。
  

[12] 孙武《孙子兵法》

   它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以及最有影响的军事理论著作,它同儒家思想共同塑造了中国传统文
化,而这种思想完全深入到现代人的思想之中。《孙子兵法》提供的“计谋”形成中华民族两千五百
年来斗争哲学的主导技术,但单纯技术观点并不能带来胜利,许多情况下还遭到失败。
  

[13] 拉瓦锡《化学原论》

   人类面对的就是多样多彩的物质世界,化学就是关于多样性的科学,而且化学不单纯是“自然科
学”,它还是人工科学。不少人低估了化学革命,也没有对拉瓦锡的功绩予以充分的肯定。
  

[14] 麦克斯韦《电磁通论》

   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不仅在理论上是物理科学的重大突破和完美综合,而且从技术上产生出惊人
结果。一方面通过电工学使整个文明社会电气化,使工业自动化成为可能;另一方面,通过电磁波的
预言和发现,直接把人类引导到无线电世纪,而这构成了信息与传媒社会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15] M.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是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科学家,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与马克思相提并论。马克思侧重
经济基础,而韦伯则强调意识形态,特别是宗教的作用。在一个片面强调竞争、优胜劣汰、尔虞我诈
的社会中,理性的经济伦理——诚实、信任、责任、互惠是多么难以建立起来。而这就是韦伯的新教
伦理学说的重要意义。
  

[16] J.S.穆勒《论自由》

   “自由”是一个美丽的字眼,但不少人对它只是泛泛而谈,许多人批判它更是偷换概念、言不及
义。穆勒的《论自由》是迄今为止论述社会自由最重要的著作,也是第一批介绍到中国的世界名著。
遗憾的是,一百年后,一些中国人对此书的内容仍然茫然无知。
  

[17]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法律是人类最古老、也是最普遍的建制之一。历史上的许多政治理想和社会大同的思想,最终只
有通过法律才能落在实处。所以历代思想家对法律多有思考,但他们往往从某一角度出发,而带有一
定的局限。本书是第一部系统的法学巨著,其核心在于法律至上和三权分立学说。这不仅在历史上有
着重大作用,而且对今日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18] 卢梭《社会契约论》
在线咨询

   启蒙运动时期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它与工业制度的结合是社会现代化的两个动力。卢梭是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但时至今日,人们对卢梭仍有许多误解,不是认为他的思想和
其他人差不多,就是认为他十分激进。仔细研究一下他的思想,会发现他有许多独创之处。
  

[19] 希特勒《我的奋斗》

   《我的奋斗》是一个非常好的反面教材。希特勒在书中反复明确宣传他的政治理想。概括起来就
是:种族主义、大日耳曼民族主义、生存空间、第三帝国的理想国。这些思想在希特勒死后并没有消
失,仍然在以各种形式延续着。  [20] 麦克卢汉《理解媒体》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可是很少人关注信息的传播;我们生活在媒体的包围之中,可是没什么人
注意到它的影响。麦克卢汉是最早开始关心媒体对个人、对社会的改造的人,提出“媒体即消息”的
论点。他开拓了一个无尽的前沿,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挖掘。
  

[21] 柏拉图《共和国》

   世界哲学归根溯源只有两种,其中之一是希腊哲学。了解希腊哲学,首先要谈柏拉图。柏拉图的
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把哲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哲学不是那种空洞言词的游戏,也不是宗教和意识形
态的教条。哲学要对一般概念和理论进行发挥和论证。
  

[22] 亚里士多德《工具论》

   亚里士多德是许多学科的开创者。与柏拉图不同,他是学科的体系化者;后来许多哲学、科学体
系的建立是以他的体系为模式来做的。《工具论》是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论文的汇编。逻辑和语言一
样,平时感觉不到它有多重要,而只有在思想混乱一团时才感到其必不可少。逻辑是整理思想和知识
的框架,没有它,理论和科学都无从产生。
  [23] 薛定谔《生命是什么?》

   20世纪生命科学最重要的事件是分子生物学的产生,分子生物学来自沃森和克里克的DNA双螺旋
模型。而这两位科学家恰巧都受到薛定谔这本小册子的深刻影响,他们的成就,使其后五十年生物学
完全改变面貌,而且还将在下一个五十年、一百年改变世界的面貌。这条路恰巧是一位连化学都不太
懂的物理学家打通的。
  

[24] 维纳《控制论》

   该书实际上预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整套新学科的产生。控制论所包括的内容十分庞杂;20
世纪晚期发展起来的一套理论,如非线性科学、浑沌理论、复杂性理论、人工生命、直接或间接的与
控制论特别是维纳的思想有关。
  [25] 威尔逊《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

   正如威尔逊所说,社会生物学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普遍理论,使之能够依据群体的各种参数
关系以及由物种遗传结构所产生的行为在受到制约的情况下,来预见社会组织的特征。显然,这在理
论上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正如达尔文一样,只要把动物同人类联系起来,终将会受到挑战。
  

[26]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对人的本质的洞察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从古到今,人最感兴趣的问题还是人本身,人
希望认识自己;而这恰巧是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的实质。但人是复杂的,这种认识也不是一蹴而就
的,所以文艺作品为我们提供一个最佳的场所。
在线咨询
  

[27] 陀斯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们》

   陀斯妥耶夫斯基在作家当中是最伟大的思想家。如果说,“文学是人学”,那他就是人类心灵最
为深刻的探索者。或许,是人心的洞察者。俗话说“人心叵测”,这似乎有贬义,但人心的确难以用
科学的方法、理性的方法来度量,而文学作品却可以弥补科学的不足。
  

[28] 孔德《实证哲学教程》

   孔德的《实证哲学教程》可以看成是19世纪初思想状况的一个百科全书,从这里勾画出未来发展
的蓝图。这本百科全书的大纲就是科学分类。学科的不断分化与专门化是一种不可遏制的趋势,只有
科学分类才能告诉我们它们发展的逻辑线索和历史线索。
  

[29] 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引论》

   边沁在国内不大为人所知,但不少人对他的“功利主义”应该有所耳闻。边沁的功利主义主要问
题在于他过于强调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的一致性,而且事在人为,总可以使其一致。虽然边沁的每一
种理想都遭到许多反对,但是在英国本土却渐进地得到贯彻,这也许是19世纪英国得到和平发展的原
因所在。
  

[30] 《奥义书》

   世界哲学归根溯源只有两种,其中之一是印度哲学。但印度哲学过于抽象、过于脱离现实和现
世,它没能繁衍出健康的自然哲学和社会哲学,而只是停留在纯哲学的层面,更多的是塑造印度人乃
至印度宗教的精神。《奥义书》是印度哲学的源泉。它首先从巫术、仪式中过渡到哲学性质的问题,
并谋求其解答;它开辟了印度哲学的先河。
  [31] 歌德《浮士德》

   歌德用“古典的”形式创造一个崭新的,完全属于新时代的理想的人。在歌德的浮士德身上,最
主要的是为求知识的无尽的探索精神,这个精神可称之为浮士德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西方的科
学昌明与文化鼎盛的时代。
  [32] 塞万提斯《唐·吉诃德》

   名著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有助于精神的提升,精神提升的关键在于人生意义的认同。唐·吉诃德和他
的仆人桑丘以及书中的其他人物对每个读者来说都不陌生,一个人在他生活中,总会遇到类似的人物
和情景。除了技术进步之外,你会发现现代的人性与塞万提斯描写的16世纪的人性与非人性何其相似
乃尔。
  

[33]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不管你相信不相信资本主义必将灭亡,20世纪没能灭亡恐怕得归功于凯恩斯,是他拯救了资本主
义免遭灭顶之灾。战后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也是他奠定的。
  

[34] 凡勃仑《有闲阶级论》

   阶级的划分除了马克思的经典定义之外,一般使用比较随便,但划分的依据不外乎政治、经济与
身份地位。但凡勃仑是一位另类的思想家,他把人按“闲暇”来分类,分成有闲阶级和无闲阶级。由
于有闲阶级越来越成为现代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因素,有必要对有闲阶级的地位和存在价值做一番探
讨。
  

[35] 福柯《词与物》
在线咨询 

  很难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实在要说,那就是“学科分类与演化的科学框架”。在学科肆意泛滥
的今天,科学的分类实属当务之急。
  

[36] 罗尔斯《正义论》

   罗尔斯的《正义论》于1971年出版。其中讨论的主题没有一样是新的,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启蒙
运动时期的问题,但是,他却是在新的环境之下来考虑的。换句话说,这本书标志着道德哲学由现代
到后现代的转变。
  

[37] 卡西尔《符号形式的哲学》

   “人是什么?”——人们对哲学本来应该解决的最根本问题一直没有给出像样的答案。卡西尔解决
这个问题的出发点与众不同,那就是“人是符号的动物”。这打开了一个新的通道。由于所有的文化
的基础都是建立在人有形成概念的能力之上,这种能力使我们能够发明和使用人工记号和符号。卡西
尔认为这些“符号形式”正是哲学所应该集中研究的对象。
  

[38] 乔姆斯基《句法结构》

   语言是21世纪最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人的一生都在用语言同人打交道,也通过语言进行思考;
但是围绕语言有许多老大难问题至今不能理解。1957年出版的《句法结构》引起一场语言学上的乔姆
斯基革命;这是一场对整个语言理论的正本清源。它不仅在语言学界激起强烈反响,而且影响到许多
周边领域,涉及许多基本问题。
  '

[39] 冯·诺伊曼,摩根斯坦《对策论与经济行为》

   冯·诺伊曼的工作从方法上标志着数理经济学的新时代。他的方法证明,现代数学的公理思想,抽
象的概念对于实际问题一样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他的哲学观点预示着未来数学家的工作——数学家
可以在极其广泛的领域中选择课题进行研究,无论是对策论还是与经济学的结合已经取得而且必将取
得重大进展。
  

[40] 微耳和《细胞病理学》

   现在的西医被称为“科学的”,归根结底,有赖于把疾病的原因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而这正好
是德国医学家微耳和的主要贡献。他是细胞病理学的缔造者。1858年他发表了《细胞病理学》,其中
完整地阐述细胞学说,并声称“所有细胞来自细胞”。
  

[41] 汤因比《历史研究》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有识之士总要考虑当前与过去的关联,将来的发展趋势等等;而这
就需要通过学习和研究历史,建立一种历史哲学或历史观。而史论就是为这些人打造航海罗盘的。汤
因比的《历史研究》在众多的史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包含大量的理论概括及创新。
  

[42] 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

   到了20世纪,史学界出现一次大的革命,那就是“年鉴学派”的兴起。年鉴学派反对把历史局限
于政治史范围之内,主张研究历史的全貌。布罗代尔就是年鉴学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由于他的工
作,年鉴学派在二战后占主流地位,其影响也从法国扩大到全球。
  

[43] 罗素《自由与组织》

   在18世纪末,可以说所有国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却因为各种原因产生了如今如此惊人的差距。
过去的历史哲学也许能指明历史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但无法预测历史发展的速度。而19~20世纪与以
往历史的不同之处正好在于速度的变化。罗素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指出引向这种变化的因素。
在线咨询
  

[44]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在整个历史长河中,20世纪究竟是继往开来走向进步走向辉煌的时代,还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一个
小插曲,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作为一个极端的时代,肯定会遗留下相当多的后遗症,值得我们
反思。
  

[45]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在21世纪,各种文明的命运是我们首先要关心的问题。本书就是在历史转折关头反思的结果。亨
廷顿害怕伊斯兰文明与儒教文明联手打败基督教文明,但是前两者是不可能结合的,这点上他的判断
显然有误。然而文明的冲突是否能造成新一轮的“西方的没落”,却不是没有可能。
  

[46] 加缪《鼠疫》

   从古到今,人类不断面对各种灾难,但他们很少能够对灾难有所准备。这本讲人类如何面对灾难
的书创作于希特勒时代,许多人感到无望。在这关键时刻,加缪看到面对灾难的惟一正确态度,就是
不要听从命运的摆布,也不要听从权威与利益集团的煽动。
  

[47]老子《道德经》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百科全书”。有说它是言哲思的,有说它是言智术的,有说
它是言兵事的。但它总的是说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经》或可称《得道经》。《道德经》
文约义丰,全书5千余言,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称《道经》,下篇称《德经》。《道经》讲述了
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表达了宇宙和自然的总规律,《德经》说的是处世的方
略,道出了人事进退之术,表达了人类的人生观和道德观。“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
的载体,是“道”的体现。《道德经》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世情的洞察和精微的思索,内容涉及人性修
养,处世哲学,治国之道、军事哲学,等等,老子思想根本上是经世致用之学。
  

[48]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9世纪两位大思想家对20世纪有着持续的影响:一位是马克思,一位是尼采。这本书是尼采著作
的顶峰。它包括尼采过去的一切思想,这些思想用两个新的概念,即超人和永远轮回来加以贯穿。
  

[49] 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

   波普尔的《科学发现的逻辑》是科学哲学的一次革命。波普尔说:“经验科学就是理论体系,我
们可以把认识逻辑称做理论的理论。”“科学的理论就是普遍的命题。”按照他的学说,科学理论
“不是由观察开始,而是由问题开始”。波普尔的整个科学理论的出发点是划界问题,也就是找出一
个判据来区别科学与“伪科学”的界限。
  

[50]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人们对未来有所企盼,但同时又对未来充满恐惧;在一个变化剧烈的世界中有着大量的不确定
性,人们希望驾驭它。到20世纪后半,未来学应运而生。对未来学家的评价首先在于对还没有发生的
事或仅仅处于萌芽状态的东西能否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托夫勒做到了这点。他的这本书在1980年出
版,而20世纪后二十年正是按照这个蓝图来实现的。
  

[51] 波伏瓦《第二性》

   女性占人类的一半,但研究与思考女性问题的著作却少得可怜;英译本《第二性》1953年出版后
立即成为畅销书。尽管时隔半个多世纪,女性主义和谈论女性的书出版无数,但是没有一本书像这本
书一样,使人感受到如此浓郁的学者气息。
  

[52] 纪德《伪币制造者》
在线咨询 

  在大众文化如此昌盛的今天,纪德的书不会出现在休闲读者之中。但是,文化也是两极分化的,
在高雅文化发展而且存在发展土壤的地方,纪德不会消失,相反,会维持着他那至高无上的地位。他
的作品很观念化。在本书中,他试图成为真的人,但什么是真的?
  

[53] 萨义德《知识分子的代表》

   尽管关于知识分子的理论著作难以产生,但我们还是选择了萨义德的这本书。因为我们也许可以
从思想自由和知识分子看到文明的未来。在书中,萨义德提出的问题令人深思,1987年贾可比的《最
后的知识分子》出版,以后是否还有知识分子?
  

[54] 莫诺《偶然与必然》

   生命科学存在着许多谜!至今我们还对生物体的精巧别致莫名其妙,我们还不知人是不是一台机
器,也不知生物进化是不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也不知道生死界究竟在何处?而这本书阐述就是法国生物
学家莫诺对生物进化的哲学思考。
  

[55] 萧伯纳《人与超人》

   萧伯纳是仅次于莎士比亚的英国(爱尔兰)剧作家,在世界戏剧史上大致也处于同等地位。他的大部
分剧本可以称之为“思想剧”,而其中顶尖之作可以说是《人与超人》,该剧真正表现了萧伯纳自己
特有的哲学——生命力哲学。
  

[56] 西蒙《人工物的科学》

   近二百年实验科学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一个人工的世界;而制造人工物就是发明、仿造、改进、组
合直至本书所说的设计。尽管现在设计科学已成为一个专业领域,但未来需要的恰巧是西蒙这样的博
家而不是狭窄领域的专家。只有他们才能设计出未来人工物的世界。
  

[57] 泰勒《原始文化》

   “文化”一词在媒体上的运用真是泛滥成灾,可是没什么人对它哪怕有最粗略的界定;是泰勒给
他的研究对象“文化”以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他的《原始文化》被公认为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之作。
表面上看,它是纯学理的研究;然而,自然语言与原始思维对于21世纪人工智能的探讨有着重要意
义。
  

[58]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内容广博,既有治军为政之道,又有人生处世之谈,自1879年初刊以来,广为流
传,是研究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
如,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曾国藩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
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其诗歌教文主持
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59] 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

   格劳秀斯的伟大著作已经问世将近四百年了。今天战争与和平仍是世界的头号问题。格劳秀斯已
经考虑到对于战犯、损害和战费不加追究以换取有保障的和平。遗憾的是,人们似乎并没有从历史中
学会足够的智慧,来处理战争的后果。
  

[60] 埃柯《玫瑰的名字》

   随着技术的进步,过去靠指纹破不了的案今天可用DNA破案了;但是,心灵的事情就说不准了。
符号表达是极为复杂的一件事,符号技术远没有基因鉴定那么方便。但是,符号学会给我们带来一个
全新的,难以想像的世界。埃柯的小说神奇之处就在于此。
在线咨询
  

[61] 笛卡尔《方法谈》

   什么是科学精神,到现在仍然是众说纷纭。但是,科学精神一定会导致科学发展,其起点必定是
求知的欲望。笛卡尔在《方法谈》一书中一开始就讲述他从学校出来后的二十年的探索过程,而且在
探索过程中开创出自己独特的理论与方法。这就是笛卡尔哲学体系,其核心是认识论。正是笛卡尔把
哲学扭转到了正确的方向。
  

[62] 培根《论学术的进展》

   四百年来,尽管人们早已享受近现代科学所带来的种种福利,然而人们的头脑不一定比古时更少
教条、偏见、迷信以及愚昧和疯狂的古怪思想。而培根的伟大贡献正在于列举了四种使人陷于这类错
误的“偶象”(idol)或幻象。
  

[63]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以经济学家知名,还荣获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他的政治哲学更有创见,更有影
响。哈耶克的思想总有点不合时宜,但从长期来看又显得十分深刻。他是位彻头彻尾的自由主义者。
他的真知灼见不能因意识形态的关系而被我们舍弃。
  

[64] 奥威尔《1984年》

   在20世纪反乌托邦、反集权主义的作品中,谁又能比奥威尔写得更好呢?在他那里,既有卡夫卡的
个人处境,又有A.赫胥黎的科技统治,同时还有柯斯特勒的现实主义。《1984年》是一个警世之作,
就像马尔萨斯和卡逊的著作一样。
  

[65] 卡夫卡《审判》

   卡夫卡的不朽在于他提出的问题远比他解答的多得多。在《城堡》中他谈到“提问题是主要
的”。实际上这就是科学与人生的真谛。思想来源于对问题的探索,探索过程也许比拾取现成答案更
有意义。
  

[66] C.P.斯诺《两种文化》

   斯诺两种文化的论点很简单:科学家应该读过莎士比亚,而文学家应该懂得热力学第二定律讲什
么。不幸的是,这种情况越来越难以实现了。到了21世纪初,除了高喊“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口号
之外,什么也没有了,一维的人降为零维的人。然而沿着本书界定的思想史的轨迹走下去,是可能升
维,升到三维四维,甚至成为“超人”的。
  

67] 帕斯卡《思想录》

   世界上的问题,特别是人的问题,不确定性或者偶然性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实际上,帕斯卡尔
以概率的方法对于决定论的世界观提出挑战,不管这种决定论是上帝的决定论还是科学的决定论。这
种方法到20世纪发展成为一套随机的决策理论。
  

[68] 尼赫鲁《印度的发现》

   印度同中国一样也是现在世界四大文化之一,但我们对印度却知之甚少。话说回来,要想了解一
个民族,最好的办法是了解其历史。尽管印度的历史支离破碎,缺环甚多;但《印度的发现》就是了
解印度历史的最好的入门书。
  

[69]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托尔斯泰无疑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作为大文豪,他的作品足以为他争取到不朽的地
位,但作为一个伟大的人,他并不满足。他生命最后三十年就是在对人生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中度
在线咨询
过的。我们选《战争与和平》,是因为从中可直接看到他的历史思想。历史虽已过去,但无法用刀斧
砍去,它依然影响我们的现在,也影响我们的未来。
  

[70] 鲁迅《阿Q正传》

   要在中国作家中选出一位思想家可不容易,特立独行不是中国人的精神。稍稍离经叛道,不是棒
杀,默杀,就是捧杀。无疑,每一套杀法,鲁迅都经过,只是什么时候干什么,随时代的潮涨潮落决
定。但是,近百年来中国首屈一指的作家还是鲁迅,而《阿Q正传》是其代表作。
  

[71] 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进入21世纪,世界上有五个经济大国,而日本是惟一入围的东方国家,也是最快达到这一步的国
家。本书完成于二战刚刚结束时,作者对日本的民族性做了很好的概括。时隔五六十年,书中的观点
基本上没过时。我们可以把这点称之为“民族性”的稳定性。无疑,日本过去是、将来也会是一个有
影响的民族。
  

[72]孙武《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孙子兵法》
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
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
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73] 康拉德《黑暗的心》

   非洲大陆是地理概念,我们所知甚少的那部分通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此书说的就是这块地方。
黑暗的心有两种含义,一是黑非洲的心脏地带,当时的比属刚果;一是文明人即殖民者来到之后,从
外到里进行掠夺,并从精神上进行腐蚀的罪恶行径。黑非洲不是倒退,就是仍然停滞在那里。人口不
断地增长,永远伴随饥荒与贫困,其前景令人忧虑。
  

[74] 冯特《民族心理学》

   长期以来,对心灵的研究一直是哲学甚至神学的领地,至今心理学是否是科学仍有很多争议。冯
特的主要贡献就在于倡导用科学方法研究心理。1879年,他在莱比锡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这标志着实验心理学正式诞生,也标志着作为科学的心理学的产生。
  

[75] 李约瑟《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李约瑟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卷帙浩繁,至今仍然没能结束。他花了毕生精力研究中国古代科
学与技术,最后留下了著名的李约瑟疑难:为什么如此先进的古代“科技”,没能产生近代科学?
  

[76] 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

   《圣经》中存在大量前后矛盾、不可思议甚至荒谬的地方,这些早在基督教初创时就有人意识到
了。但其中许多人采取“信仰主义”态度,“正因为其不可信才信”。而托马斯·阿奎那第一次寻求对
基督教第一信条即“上帝的存在性和惟一性”以证明。这不仅使神学带有数学的风味,还由此推出一
系列命题并构成精微的神学体系。
  

[77] 卡莱尔《英雄与英雄崇拜》

   这本书的种种观点有许多人支持,更遭到很多批判。但正如卡莱尔所说“只要人类存在一天,英
雄崇拜就永远不会消亡”。究竟“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不是简单用“是”和“否”能回
答的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多元化,更提出了“英雄如何从各界脱颖而出”的问题。
在线咨询
  

[78] 《阿含经》

   佛教是最古老的世界宗教。佛教没有把人的崇拜集中起来的神,更没有一本大家都认同的经典。
《阿含经》是最为接近原始佛教的经典,而其中包括上百部经。
  

[79] 蒙田《随笔集》

   一个国家即使有诗、戏剧以及后来的小说,如果没有像样的精美散文,就称不上文学大国。蒙田
开创的随笔为散文开拓了最高级的文学形式,而且以其直截了当、言之有物、极富启发性而为它树立
了标准和榜样。
  

[80] 哈代《无名的裘德》

   哈代作品的悲剧性震撼人心。这是一种真正的人性的悲剧。人希望精神的上升,但并非所有人都
有这个机会,有机会的人未必真正有学识和创见,他们劝裘德安分守己、乐天知命,难道这应该是未
来人的哲学吗?
  

[81] 列宁《国家与革命》

   《国家与革命》系统考察和阐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国家问题上的基本理论,列宁由此大大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通过自己的革命实践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82] 老聃《道德经》

   它是世界上影响很大但篇幅最短的书。总的说来,《老子》与《论语》几乎完全不同而且相互补
充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孔子一直是中国文化的在朝派,而老子则是在野派。老子乃至道家学说最有意
义的地方在于给孔子的“理想国”开辟一个精神逃脱的小路。
  

[83] 笛福《鲁滨逊飘流记》

   从某些文化看来,征服自然以及诸如此类的自我挑战是不可理喻的傻事。而这些傻事的背后,有
的却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力量,在困境中通过艰苦劳动生活下去的意志以及战胜灾难、孤独的勇气。虽
然,“人定胜天”之类的话,现在看来是不对的,但是,现代人还是应该以鲁滨逊的精神来保护人类
生存环境并且战胜自我的。
  

[84]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真正伟大的思想总是要经受时间的考验。批判叔本华的人很多,但批判他最厉害的卢卡奇也不得
不承认他的哲学才能。叔本华的原创思想很多,其基础是两大理论:惟意志论和悲观主义。前者建立
以意志为核心的形而上学,从而开辟了近两个世纪的非理性思潮。
  

[85]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西方哲学几乎全部来自欧洲,只有实用主义哲学是美国土生土长的。实用主义哲学是一个十分灵
活、密切联系实际的哲学,它的精神完全反映在教育学当中,更重要的是,教育这个话题将是21世纪
的最主要的争论问题之一,而杜威的思想以及后来进步教育的实践对于后来人肯定有借鉴意义。
  

[86] 贝克尔《人力资本》

   除了人口、环境问题之外,21世纪最大的问题是健康、教育以及相关的人与社会的发展。通常人
们总强调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物质差距;其实,从长远看,精神文化差距才是最大的。而贝克尔的
核心思想在于这也需要投资!他还指出除了个人收益之外,也要考虑社会收益,而这也是未来需要深入
研究的课题。
  

[87] 熊彼得《经济发展理论》
在线咨询

   熊彼得明确区别发明与创新是他的独特之处。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都知道技术发明对经济的重大
推动,但熊彼得式的创新完全是“企业家”的事。熊彼得这种观点不仅为过去许多技术进步导致创新
从而推动经济高涨的事例所证明,更明显地表现在2000年,高涨的信息经济突然“泡沫破裂”。
  

[88] 博尔赫斯《文集》

   博尔赫斯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他可能读过成千上万的作家和作品。他的作品把二千五
百年的世界文明精华纳入其中。这也许正是“古典”的真谛。生命太短了,你怎么能读那么多,体会
那么深。那么读博尔赫斯吧,他能帮你。
  

[89] 斯特伦奇《国家与市场》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虽说国际关系、国际事务、国际政治、国际经济
学早已成为研究的领域;但是,只有本书给出系统的总结,同时制定了一个研究和分析的框架,而这
正是今后理论和实践工作的起点。
  

[90] 狄更斯《双城记》

   它叙述了法国大革命那个翻天覆地的时代,其中展示了残酷的阶级斗争。狄更斯再次以悲天悯人
的精神,为世界编织出一个善良的人替友赴死的故事。但是,他无法解释历史之谜:这一切究竟为什
么发生?
  

[91] 《毛主席语录》

   毛泽东是位历史大人物,他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我们不妨把毛泽东的一生分为三个时
期。而《毛主席语录》出版于第三时期的正中间,包含了后期(从1949年到1963年)的部分内容,但极
为重要的后期思想(1963年到1976年)则没有反映出来,这是全面、准确掌握毛泽东思想不可不注意的
事。
  

[92]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库恩对科学哲学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范式”概念以及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的划分。他成为科学
哲学中历史学派的开创者。受他的理论影响的主要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学者,这些学者急于
要把自己的专业纳入一般科学的框架之中,而这种混合确实起着一定的作用。
  

[93] 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

   罗斯托的理论核心就是所有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要经历五个阶段。但由于他的理论是建立在从1800
年到1950年这个阶段的经济基础上,因此在应对后工业社会的情况时有着明显的不足。人口、贫困、
发展、失业仍然是21世纪经济的大问题。从传统经济到现代化再到全球化仍有漫长的道路要走。罗斯
托的研究只不过为增长与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开了一个头。
  

[94] 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到20世纪初,管理进入科学管理阶段。法约尔对管理给出一个框架,开创了组织研究领域,拓广
了科学管理原理所涉及的领域,为现代组织理论打下一个基础。他把组织比做有机体,对后来人是有
启发意义的。正因为如此,他的理论不断得到批判、补充和发展。
  

[95] 马尔库塞《一维的人》

   20世纪60年代中期,西方发达国家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学生运动,而被激进的学生们奉为精神导师
的是3M:马克思、毛泽东和马尔库塞。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的新变化,促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重新进行
反思。《一维的人》正是马尔库塞在这方面成熟思考的产物。
在线咨询
一生必读的100部名著 搜索文档
  

[96] 维科《新科学》

   维科是18世纪到19世纪的浪漫主义思潮的先驱。由于当时的主流趋势是应用自然科学方法去研究
一切现象,特别是心理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但是维科第一个明确区分开自然科学与人文研
究,并认识到文化的多元性,这为比较文化人类学,比较历史语言学,比较历史美学,比较历史法理
学等奠定基础。
  

[97] 伏尔泰《老实人或乐观主义》

   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旗手。他的著作太多了,很难讲哪一个是他的代表作。不过有一类作品适合
我们的需要,那就是哲理小说。似乎没什么其他作家写过这类作品。《老实人》的哲理相当简单,但
在任何时代都碰到:不管是自然灾祸还是人为苦难,都和上帝无关。人们只有通过理智和正义,努力
与邪恶势力斗争,世界才能逐渐变得更为美好。
  

[98] 卡内蒂《群众与权力》

   卡内蒂的《群众与权力》是他一生体验与不断探索与思考的结果。全书以科学的精神研究了四大
主题:群众、权力、死亡、转变,而且把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历史上的确对群众心理学有过一
些探讨,不过还没有什么理论研究。卡内提的独到之处在于把权力与死亡联系在一起。他说:“幸存
之际就是权力在握之际。”
  

[99]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时至今日,心理学已经成为极为庞杂的学科体系。在20世纪中期,两个最大的学术派则是弗洛伊
德的精神分析以及强调科学方法的行为主义学派。而马斯洛倡导了心理学研究的第三思潮,即人本主
义心理学。这一思潮强调人有独立人格,有发展自身的潜能,能够自我实现。“自我实现”这个概念
就是马斯洛提出并且大大加以发挥的。
  

[100] 曹雪芹《红楼梦》

   《红楼梦》在中国影响极大,在世界上却影响很小。这种反差说明什么呢?《红楼梦》彻头彻尾的
“中国味”。而这种中国味也许可以从中国诗词、中国书画、中国园林,甚至中国戏曲中体会一二,
但《红楼梦》却是全方位的。它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

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本文将介绍100部影响一生的名著,包括《圣经》、《古希腊神话》、《伊利亚特》等西方经典,以及《道德经》、《论语》等东方智慧。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化瑰宝,更是塑造个人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载体。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今天,我们将共同开启一场文字之旅,探索那些能够深深烙印在灵魂深处,影响一生的100部名著。它们不仅是文化的瑰宝,更是塑造个人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载体。

1.《圣经》

2.《古希腊神话》

3.《伊利亚特》(荷马)

4.《奥德赛》(荷马)

5.《理想国》(柏拉图)

6.《政治学》(亚里士多德)

7.《伦理学》(亚里士多德)

8.《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

9.《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与恩格斯)

10.《资本论》(马克思)

11.《君主论》(尼可罗·马基雅维利)

12.《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13.《唐吉诃德》(塞万提斯)

14.《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

15.《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

16.《悲惨世界》(雨果)

17.《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

18.《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

19.《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20.《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

21.《人间喜剧》(巴尔扎克)

22.《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23.《1984》(乔治·奥威尔)

24.《动物庄园》(乔治·奥威尔)

25.《飞鸟集》(泰戈尔)

26.《道德经》(老子)

27.《论语》(孔子)

28.《孟子》

29.《庄子》

30.《孙子兵法》(孙武)

31.《三国演义》(罗贯中)

32.《水浒传》(施耐庵)

33.《西游记》(吴承恩)

34.《红楼梦》(曹雪芹)

35.《儒林外史》(吴敬梓)

36.《梦溪笔谈》(沈括)

37.《易经》(周文王)

38.《史记》(司马迁)

39.《资治通鉴》(司马光)

40.《物种起源》(达尔文)

41.《国富论》(亚当·斯密)

42.《梦的解析》(弗洛伊德)

43.《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

44.《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

45.《社会契约论》(卢梭)

46.《启蒙运动的哲学家》(康德)

47.《约翰·克里斯朵夫》(罗曼·罗兰)

48.《查泰莱夫人的情人》(D.H. 劳伦斯)

49.《飘》(玛格丽特·米切尔)

50.《杀死一只知更鸟》(哈珀·李)

51.《小王子》(圣埃克苏佩里)

52.《霍乱时期的爱情》(加西亚·马尔克斯)

53.《局外人》(加缪)

54.《第二十二条军规》(约瑟夫·海勒)

55.《1919》(艾略特)

56.《喧哗与骚动》(威廉·福克纳)

57.《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赛尼)

58.《荆棘鸟》(科琳·麦卡洛)

59.《百年思索》(卡尔·萨根)

60.《瓦登尔湖》(亨利·大卫·梭罗)

61.《老人与海》(海明威)

6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63.《美丽新世界》(赫胥黎)

64.《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

65.《爱的艺术》(弗洛姆)

66.《理智与情感》(简·奥斯汀)

67.《罪行与惩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68.《汤姆叔叔的小屋》(哈里特·比彻·斯托)

69.《文化苦旅》(余秋雨)

70.《平凡的世界》(路遥)

71.《透明的红萝卜》(莫言)

72.《菊与刀》(鲁思·本尼迪克特)

73.《双城记》(查尔斯·狄更斯)

74.《人性的弱点》(戴尔·卡耐基)

75.《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

76.《美国种族简史》(托马斯·索维尔)

77.《正义论》(约翰·罗尔斯)

78.《失控》(凯文·凯利)

79.《黑客帝国与哲学》(威廉·欧文主编)

80.《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侯世达)

81.《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82.《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83.《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塞缪尔·亨廷顿)

84.《时间简史》(史蒂芬·霍金)

85.《历史的终结》(弗朗西斯·福山)

86.《未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87.《枪炮、病菌与钢铁》(贾雷德·戴蒙德)

88.《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内曼)

89.《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90.《巨流河》(齐邦媛)

91.《自由选择》(米尔顿·弗里德曼)

92.《公正:该如何做是好?》(迈克尔·桑德尔)

93.《宽容》(亨德里克·房龙)

94.《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村上春树)

95.《艺术的故事》(E.H.贡布里希)

96.《美的历程》(李泽厚)

97.《影响力》(罗伯特·西奥迪尼)

98.《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罗伯特·M·波西格)

99.《寻路中国》(彼得·海斯勒)

100.《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


百本书籍你看过了吗?

001 《奥德赛》荷马

002《汤姆叔叔的小屋》斯托夫人

003《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003

004《1984》乔治·奥威尔

005《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钦努阿·阿契贝

006《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民间故事

007《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008《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009《百年孤独》马尔克斯

010《伊利亚特》荷马

011 《宠儿》托尼·莫里森

012《神曲》但丁

013《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

014《吉尔伽美什》作者不详

015《哈利波特系列》罗琳

016《使女的故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017《尤利西斯》乔伊斯

018《动物庄园》乔治·奥威尔

019《简爱》夏洛特·布朗特

020《包法利夫人》福楼拜

021《三国演义》罗贯中

022《西游记》吴承恩022

023《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024《傲慢与偏见》简·奥斯丁

025《水浒传》施耐庵025

026《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

027 《杀*一只知更鸟》哈珀·李

028《藻海无边》简·里斯028

029《伊索寓言》伊索

030《老实人》伏尔泰

031《美狄亚》欧里庇得斯031

032《摩呵婆罗多》毗耶娑032

033《李尔王》莎士比亚033

034《源氏物语》紫式部

035《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035

036《审判》弗朗茨·卡夫卡036

037《追寻逝去的时光》普鲁斯特

038《呼啸山庄》艾米莉·布朗特

039《看不见的人》艾里森

040《白鲸:莫比迪克》赫尔曼麦尔维尔

041《他们眼望上苍》佐拉·尼尔·赫斯顿

042《到灯塔去》弗吉尼亚·伍尔夫

043《阿Q正传》鲁迅043

044《爱丽丝梦游仙境》刘易斯·卡罗尔

045《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

046《黑暗之心》约瑟夫·康拉德

047《毒瘾难戒》海伦·加纳

048《达洛维夫人》弗吉尼亚·伍尔夫

049《奥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

050《变形记》卡夫卡

051《奥瑞斯提亚》埃斯库罗斯051

052《灰姑娘》作者不详

053《嚎叫》艾伦·金斯堡

054《悲惨世界》维克多·雨果

055《米德尔马契》乔治·艾略特055

056《佩德罗·帕拉莫》胡安·鲁尔福

057《梁祝》民间故事057

058《坎特伯雷故事》乔叟058

059《五卷书》毗湿奴沙玛

060《布拉斯库巴斯死后的回忆》马查多·德·阿西斯

061《布罗迪小姐的青春》缪丽尔·斯帕克061

062《穿破裤子的慈善家》特雷塞尔

063《拉维瑙之歌》奥考特·比探克063

064《金色笔记》多丽丝·莱辛064

065《午夜的孩子》拉什迪

066《不安之地》旦伽莱姆伽

067《小王子》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068《大师和玛格丽特》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068

069《罗摩衍那》蚁坯069

070《安提戈涅》索福克勒斯

071《德古拉》布拉姆·斯托克

072《黑暗的左手》厄休拉·勒古恩072

073《圣诞颂歌》查尔斯·狄更斯073

074《美洲》劳尔·奥特罗·莱歇

075《在法的门前》卡夫卡

076《我们街区的儿童们》纳吉布·马哈福兹

077《歌本》彼特拉克077

078《列王荣耀记》多作者

079《小妇人》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080《变形记》奥维德

081《奥美罗斯》德里克·沃尔科特081

082《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083《奥兰多》弗吉尼亚·伍尔芙083

084《彩虹蛇》澳大利亚民间故事084

085《革命之路》理查德·耶茨085

086《鲁宾逊漂流记》笛福

087《自我之歌》惠特曼087

088《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马克·吐温

089《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089

090《阿莱夫》博尔赫斯

091《雄辩的农夫》古埃及民间故事

092《皇帝的新衣》安徒生

093《从林》厄普顿·辛克莱

094《哈姆里亚特》艾布·努瓦斯

095《拉德茨基进行曲》约瑟夫·罗特

096《乌鸦》爱伦·坡

097《撒旦诗篇》萨尔曼·鲁西迪097

098《秘密历史》唐娜·塔特098

099《下雪天》艾兹拉·杰克·季兹

100《托巴特辛》萨达特·哈桑·曼塔


近日,《纽约时报》书评栏目广泛邀请503位作家、诗人、批评家和书评人组成评选阵容,每人选出自己心中出版于2000年1月1日后的英文书籍(包括翻译作品)中的十佳作品,在所有人的选择基础上最终形成了100本数量,于7月12日推出了“21世纪最佳书籍100本”书单。

排名前三的作品分别是埃莱娜·费兰特《我的天才女友》、伊莎贝尔·威尔克森《他乡暖阳》、希拉里·曼特尔《狼厅》(文末附完整名单),这样一份特别的书单又会产生哪些讨论和争议?

面对出版业蓬勃发展的21世纪以及阅读生态的变化,媒体和评论界似乎看到需要在一个更短的时间段内从浩瀚的作品中形成一份份书单,于是出现了半年刚过年度书单就开始发布的现象。而如果把出版时间拉长到10年或20年,这份书单是否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文学面貌?当21世纪走过第一个20年时,也正是在2019年,英国《卫报》发布了“21世纪最佳书籍100本”书单,至今仍放在官网书籍栏目的醒目位置,其中排名前20的有许多我们熟悉的作品,包括希拉里·曼特尔《狼厅》、阿列克谢耶维奇《二手时间》、石黑一雄《莫失莫忘》、阿莉·史密斯《秋天》、大卫·米切尔《云图》、埃莱娜·费兰特《我的天才女友》、菲利普·罗斯《反美阴谋》等作品。

《纽约时报》同时发出斯蒂芬·金、马龙·詹姆斯等人的top10

当21世纪来到第一个四分之一世纪时,《纽约时报》书评栏目广泛邀请503位作家、诗人、批评家和书评人组成评选阵容,每人选出自己心中出版于2000年1月1日后的英文书籍(包括翻译作品)中的十佳作品,在所有人的选择基础上最终形成了100本的数量,推出了“21世纪最佳书籍100本”书单。7月12日,该书单一经发布便广受关注,谁的作品位列前20名、谁的作品有多部入选、谁的作品没有入选等话题尤其受到热议。对中文读者而言,这也是一份并不陌生的书单,经记者对照后发现,排名前十的作品全部有对应的中译本,100本书中仅有十余本未推出中译本。

如果仅看排名前十的作品,会发现有四部作品在《卫报》和《纽约时报》的书单中重合。在《卫报》书单中,排名第一的是出版于2009年的英国作家希拉里·曼特尔的《狼厅》,这部小说在《纽约时报》书单里排名第三,以“曼特尔就像一个轨道望远镜清晰看到了历史的严酷冷峻,她以托马斯·克伦威尔这个乏味的历史人物为原型,展现了他生动、无情、盲视,噩忆和活力的一面,向我们展示了他所处的时代,一个由权力、金钱、爱情和需求组成的庞大而错综复杂的蜘蛛网”评价了该小说。

《纽约时报》书单里排名第一的作品是出版于2012年的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的《我的天才女友》,该小说作为“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一部,奠定了这位匿名作家的国际声誉。也正是从第一部开始,“整个系列就像早期的宇宙一样不断扩张,涵盖了艺术和政治、阶级和性别、哲学和命运的各种想法,所有这些都通过两个女主人公莉拉和埃莱娜在复杂的成年过程中相互冲突、相互竞争的友谊来实现。阅读这部毫不妥协、令人难忘的小说,就像在碎石上骑自行车:湿滑,同时又令人紧张不安。”

排名第二的作品是一部非虚构作品,来自伊莎贝尔·威尔克森的《他乡暖阳》,她是第一位获得普利策特稿奖的黑人女性,在作品中她追溯了从1915年到1970年的黑人在全美的大迁移,以此考察这些人如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轨迹,也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历史。这部作品与书单中排名第四来自爱德华·P. 琼斯的小说《已知的世界》、排在第七来自科尔森·怀特黑德的小说《地下铁道》,以及排在第十的来自玛丽莲·罗宾逊的小说《基列家书》,共同组成了对黑人解放历史、当下难题、未来命运的复杂书写观照。

乔纳森·弗兰岑是当代最有活力、最出色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纠正》排在书单第五的位置,讲述了一位名叫伊妮德·兰伯特的中西部家庭女主人,决心将三个成年子女带回家,度过和他们患病父亲的最后一个节日的故事。“弗兰岑的这部关于家庭解体的喜剧小说对心理健康、自我完善和即时满足进行了讽刺,如今读来仍如世纪之交出版时一样令人捧腹。小说在不同人物之间灵巧地跳跃,读者的同情心也随之跳跃。在这样一部对人性弱点保持警惕的小说中,弗兰岑对所有人物的真挚情感熠熠生辉,这是他的不朽功绩。”

来自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的大部头著作《2666》广受中文读者喜欢,这本小说在书单中排名第六,这本令人热血沸腾、眩晕的小说以波德莱尔的一句题记开篇,然后在约900页的篇幅中,唤起了一个由无聊和恐怖共同支配的完整世界。“波拉尼奥的小说深邃、神秘、充满悸动和眩晕,读着它,你会从龙卷风观察者的感觉变成被卷入漩涡的感觉,最后怀疑自己可能就是龙卷风。”

德国作家温弗里德·塞巴尔德近年有多部作品新推出中译本并受到媒体推荐,在书单第八的位置中,则是来自于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小说《奥斯特利茨》,这部长篇小说讲述了被一对英国夫妇收养的犹太男孩,得知自己的真实姓名“奥斯特利茨”后,终其一生追索自己的身世之谜,而伴随着他对“自我”的探寻,一块又一块不可或缺的记忆拼图逐渐连缀起来,还原出一段令人难以释怀的家族往事,以及欧洲大陆曾发生过的那段黑暗的历史。书单评价它结构优雅奇特,突破传统小说文体的各种边界。

诺奖作家石黑一雄的《莫失莫忘》是一部具有反乌托邦色彩的科幻小说,涉及了生物克隆技术等前沿问题。在许多评论家眼里,这并非是石黑一雄出版于21世纪最好的书,但书单将它放在第九的位置,认为它“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是因为人类的温情依然存在,而且它还能让我们透过这面不可思议的镜子看到自己。这本美丽的书的核心不是社会讽刺,而是深深的同情”。

在剩余的作品中,有许多作品为中文读者所熟悉,如诺奖作家安妮·埃尔诺的小说《悠悠岁月》、诺奖作家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英国作家扎迪·史密斯的小说《白牙》、韩国作家韩江《素食者》等作品,也有一些作品的出版时间离当下较近,如露西亚·伯林的短篇小说集《清洁女工手册》、海伦·麦克唐纳的非虚构作品《以鹰之名》、埃尔南·迪亚斯的小说《信任》、本·勒纳的小说《我的心是一块将熄的炭火》等作品。而希拉里·曼特尔《提堂》、埃莱娜·费兰特《失踪的孩子》《被遗弃的日子》、罗贝托·波拉尼奥《荒野侦探》等作品也入选的现象,让部分读者在社交网络批评同一个作家出现两三部作品入选的情况妨碍了更多作家作品被推荐的机会。

还有一部分批评声音表示有许多重要的作家作品被遗漏了,比如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杰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以及书单过于偏重于虚构类作品弱化了非虚构作品。每一份书单的出现都带有不同程度的偏见或特殊性,《纽约时报》在邀请作家和评论家选出十本好书时,并未给出限定选择的标准,只是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定义,对一些人来说,这仅仅意味着十本最喜欢的书,对另一些人而言,这十本书意味着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但最终,这份书单至少为读者提供了一份阅读参考,所有的讨论都回到了文学本身。

21世纪最佳书籍100本

(注:没有简中译本的书名显示为英文)

100-91

100.丹尼斯·约翰逊《烟树》

99.阿莉·史密斯 《双面人生》

98.安·帕契特《美声》

97.杰丝米妮·瓦德《我们收获的男人们》

96.赛迪亚·哈特曼Wayward Lives, Beautiful Experiments

95.希拉里·曼特尔《提堂》

94.扎迪·史密斯《美》

93.艾米丽·圣约翰·曼德尔《第十一站》

92.埃莱娜·费兰特《被遗弃的日子》

91.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秽》

90-81

90.阮越清《同情者》

89.希沙姆·马塔尔《归来》

88.莉迪亚·戴维斯《莉迪亚·戴维斯小说集》

87.托瑞·彼得斯Detransition, Baby

86.大卫·W·布莱克Frederick Douglass

85.乔治·桑德斯《天堂主题公园》

84.悉达多·穆克吉《众病之王:癌症传》

83.本哈明·拉巴图特《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82.费尔南达·梅尔乔Hurricane Season

81.约翰·耶利米·沙利文Pulphead

80-71

80.埃莱娜·费兰特《失踪的孩子》

79.露西亚·伯林《清洁女工手册》

78.约恩·福瑟Septology

77.塔亚莉·琼斯《美国式婚姻》

76.加·泽文《明日传奇》

75.莫欣·哈米德《末日迁徙》

74.伊丽莎白·斯特劳特《奥丽芙·基特里奇》

73.罗伯特·A.卡洛The Passage of Power

72.S. A. 阿列克谢耶维奇《二手时间》

71.托芙·迪特莱弗森《哥本哈根三部曲》

70-61

70.爱德华·P. 琼斯All Aunt Hagar's Children

69.米歇尔·亚历山大The New Jim Crow

68.西格丽德·努涅斯《我的朋友阿波罗》

67.安德鲁·所罗门《背离亲缘》

66.贾斯廷·托雷斯《我们是动物》

65.菲利普·罗斯 《反美阴谋》

64.丽贝卡·马凯伊The Great Believers

63.玛丽·盖茨基尔《依然美丽》

62.本·勒纳《我的心是一块将熄的炭火》

61.芭芭拉·金索沃Demon Copperhead

60-51

60.基泽·雷蒙Heavy

59.杰弗里·尤金尼德斯《中性》

58.许华Stay True

57.芭芭拉·艾伦瑞克《我在底层的生活》

56.蕾切尔·库什纳《喷火器》

55.劳伦斯·赖特《末日巨塔》

54.乔治·桑德斯《十二月十日》

53.艾丽丝·门罗《逃离》

52.丹尼斯·约翰逊《火车梦》

51.凯特·阿特金森《生命不息》

50-41

50.埃尔南·迪亚斯《信任》

49.韩江《素食者》

48.玛赞·莎塔碧《我在伊朗长大》

47.托妮·莫里森 《恩惠》

46.唐娜·塔特《金翅雀》

45.玛吉·尼尔森《阿尔戈》

44.N·K·杰米辛《第五季》

43.托尼·朱特《战后欧洲史》

42.马龙·詹姆斯《七杀简史》

41.克莱尔·吉根《像这样的小事》

40-31

40.海伦·麦克唐纳《以鹰之名》

39.珍妮弗·伊根《恶棍来访》

38.罗贝托·波拉尼奥《荒野侦探》

37.安妮·埃尔诺《悠悠岁月》

36.塔那西斯·科茨《在世界与我之间》

35.伊迪丝·华顿《欢乐之家》

34.克劳迪娅·兰金Citizen

33.杰丝米妮·瓦德《拾骨》

32.阿兰·霍林赫斯特《美丽曲线》

31.扎迪·史密斯《白牙》

30-21

30.杰丝米妮·瓦德《唱吧!未安葬的魂灵》

29.海伦 · 德威特The Last Samurai

28.大卫·米切尔《云图》

27.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美国佬》

26.伊恩·麦克尤恩《赎罪》

25.艾德里安‧勒布隆克Random Family

24.理查德·鲍尔斯《树语》

23.艾丽丝·门罗《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

22.凯瑟琳·布《地下城》

21.马修·德斯蒙德《扫地出门》

20-11

20. 珀西瓦尔·埃弗雷特Erasure

19. 帕特里克·拉登·基夫《什么也别说 : 一桩北爱尔兰谋杀案》

18. 乔治·桑德斯 Lincoln in the Bardo

17. 保罗·比第《背叛》

16. 迈克尔·夏邦《卡瓦利与克雷的神奇冒险》

15. 李敏金《柏青哥》

14. 蕾切尔·卡斯克Outline

13. 科马克·麦卡锡《路》

12. 琼·狄迪恩《奇想之年》

11. 朱诺·迪亚斯《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

10-1

10. 玛丽莲·罗宾逊《基列家书》

9. 石黑一雄《莫失莫忘》

8. W.G.塞巴尔德《奥斯特利茨》

7. 科尔森·怀特黑德《地下铁道》

6. 罗贝托·波拉尼奥《2666》

5. 乔纳森·弗兰岑《纠正》

4. 爱德华·P. 琼斯《已知的世界》

3. 希拉里·曼特尔《狼厅》

2. 伊莎贝尔·威尔克森《他乡暖阳》

1. 埃莱娜·费兰特《我的天才女友》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