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大观园 下的文章

018年,用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世界GDP已经超过了121万亿美元。而在公元1世纪,全世界GDP只有1841亿美元。

人类世界经济增速在二战后显著增长,从1940年到2018年世界GDP几乎翻了三倍。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世界GDP增长加速,1993-2018年,世界GDP增长了一倍多。

这张图里的数据,来自世界银行用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所有的数据都用2011年的不变美元价值表示。横轴表示从公元1世纪到2018年的时间变化。纵轴是以亿美元为单位的世界GDP。

从图中可以看到:

公元前3000年前,人类已经开始物物交换,如用水果和鱼交换。大概是传说中的炎帝和皇帝时期,中华文明开始形成。

公元前650-600年,第一枚硬币出现在土耳其;我国处于东周的春秋四霸时期。

公元1世纪,世界GDP1841亿美元;王莽新政、刘秀建立东汉。

618-907年,中国出现纸币,唐朝的飞钱是世界上最早的汇票。

1000年,世界GDP2117亿美元;我国北宋初年。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量金银等贵金属流入欧洲,缓解了欧洲金银短缺对生产力进步的限制。我国在此时是明朝弘治中兴。

1500年,世界GDP4338亿美元。

1600年,世界GDP5788亿美元。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为第一家正式公开交易的股份公司;这一年宦官魏忠贤上位接管东厂。

1683年,阿姆斯特丹银行在欧洲第一家发行了法定货币;施琅收复台湾。

1700年,世界GDP6482亿美元;康熙年间。

1723年,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诞生;年羹尧率兵平定青海、西藏叛乱。

1792年,美元诞生;乾隆皇帝接见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拒绝同英国通商。

1820年,世界GDP1.21万亿美元,西欧工业革命;道光即位,清朝由盛转衰。

1821年,金本位制在英国确立。

1870年,世界GDP1.94万亿美元。

1900年,世界GDP3.44万亿美元;义和团与八国联军侵华。

1913年,世界GDP4.77万亿美元;宋教仁遇刺。

1921年,美国股市大萧条;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0年,世界GDP7.86万亿美元。

1948年,马歇尔计划实施。

1950年,第一张信用卡出现(大莱卡)。

1958年,世界GDP13.38万亿美元。

1968年,世界GDP21.7万亿美元。

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1973年,OPEC对西方国家实施石油禁运。

1978年,世界GDP33.11万亿美元,我国开始改革开放。

1988年,世界GDP44万亿美元。

1991年,互联网诞生;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

1998年,世界GDP58.6万亿美元;东南亚金融危机,我国特大洪水。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

2008年,世界GDP87.33万亿美元。

2009年,比特币诞生,加密数字货币开始进化。

2018年,世界GDP121万亿美元。

---------------------

上林院:杨飞,经济学博士,高校教师,关注财经事件与产业经济发展。一家之言,井底观天。公众号:“产业经济观察”。


在宽带提速的今天,大家基本都不在为高带宽而发愁了,大家关心的主要是路由器的信号能否覆盖到家中的每一个角落。所以选购路由器非常重要,特别是对大户型或者多层建筑来说,首先要选择双频路由器,同时一个路由器通常是不够的。

无线中继

在Mesh技术出现并普及之前,我们通常是采用无线中继或有线加装第二级路由器的方式来扩展WIFI的信号覆盖。而Mesh相对于以往的扩展来说,可以说是目前最理想的解决方案。

Mesh路由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分布式路由器,或者是叫做子母路由器,通常来说它是由两台路由器组成,如果你家里面积比较大的话,放在你家里相距一定的距离内,就能覆盖非常大的面积的WIFI。

mesh路由器组网

而这种Mesh路由器所生成的是一种网状网络,在这个网络内不同的设备不同的接入点则可以以星状、树状、串联以及总线等方式来进行混合组网,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使得你的设备在这个范围之内自动寻找最好的设备并且进行智能切换。

你家里一个路由器的话wifi覆盖范围不够的话,通过mesh组网能在几台路由器间建立连接把wifi覆盖范围变成这几个路由器叠加在一起的范围,然后你的手机会始终自动连接到信号最好的一个路由器,实现wifi的无缝漫游。

WIFI信号从A路由器无缝切换到B路由器

mesh组网是什么情况?

简单说那就是,你家的WiFi覆盖不到一些死角,但是我通过在有信号的地方放置一个路由器,这个路由器作为中继的Mesh节点,然后这个中继路由器就可以覆盖到那些死角。

MESH路由器组网的三种方式

无线mesh网络的特点:

组网搭建简单方便配置动同步支持有线+无线混合组网络我修复缝漫游无线mesh网络是当下稳定有效的家庭WiFi组网方法,如果你的房屋太大,正在为wifi不能无缝覆盖,记得换成mesh路由器噢。


图片


图片


对于很多产业来说,芯片库存是否充足已经成为人们下意识关注的话题。在经历中兴、华为事件之后,供应链安全已经成为了中国产业与政策发展绕不开的话题,并上升为国家安全的一种表现。


尤其是华为“缺芯”后,光刻机、ASML等词汇屡屡见于报端,甚至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之上的一道谈资、成为分析国际政经局势的一枚砝码。至少在经历芯片之殇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要想造芯片,不能没有光刻机。


如今的半导体产业虽然迷雾重重,但最起码令人期待。可解决了芯片问题我们就能高枕无忧么?看似风平浪静的软件领域,是不是也有一座像“光刻机”的科技山峰等待我们去超越?



-01-

软件,也讲供应链。


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陆续有300多家企业宣布断供俄罗斯,美国更是将俄罗斯列入科技出口管制名单中。令人意外的是,制裁几乎波及了全球科技公司。美国媒体统计,宣布对俄罗斯断供的科技公司大概有300家,包括了谷歌、苹果、微软、英特尔、Facebook、亚马逊、戴尔、Oracle等。在IT产业链上,这些公司可以称为IT产业链的“链主”,左右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左右着产业发展的成败。


其中,被认为软件发展历史上最具价值的“开源软件”,也加入了断供俄罗斯的行列。俄国准官方大报《生意人报》就放出消息,称世界第一大开源软件托管平台GitHub,正在考虑限制俄罗斯软件开发者访问开源软件源代码储存库。


毫不避讳地说,从IT产业发展的角度看,美国科技公司对俄罗斯的制裁,尤其是软件层面的制裁,直接击破IT产业链。这种断供或许是毁灭性的,或将直接断送产业发展的前景。



-02-

我们应该可以预判:中国的软件供应链并不安全。


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移动应用生态、有着许多国产的软件。如果我们用讨论芯片的思路去挖掘软件领域的话题,就不仅发出一连串提问:软件是怎么从一行行代码变成一个个程序的?是谁在控制着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可控么?如果不可控,那是被谁在控制?


2020年6月,学界著名的软件Matlab宣布对哈尔滨工业大学进行制裁,并终止了哈工大师生们的软件授权。Matlab是一款由美国The MathWork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被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万+工程师和科学家用于数值计算及仿真模拟。


2个月后,当哈工大的师生们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时,又突然被组委会通知:不能使用Matlab软件参赛。此举还引发了人们对比赛公平的广泛关注。对于绝大部分理工科背景的人来说,Matlab是用于工科计算最基础而又最重要的工具软件,有网友戏称,如果不允许使用Matlab比赛,就好比拿着算盘和计算器进行比赛。可见基础工具软件的不可或缺。


更加讽刺的是,当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主力赞助商就是Matlab的生产厂商Mathwork。一边赞助比赛,另一边禁用软件,足见软件卡脖子的尴尬后果。



-03-


其实,哈工大被禁用Matlab并不是个例。被美国加入实体清单的另一所高校哈工程,以及ICT巨头华为公司,几乎都在同一时间收到了Matlab的禁令。虽然业界还有很多功能相似的软件,但其整体性能和兼容适配都需要漫长的过程。


在基础工具软件的“仓库”里,Matlab或许只是冰山一角。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沉淀,欧美国家在这个看似名不见经传的领域里,已经打下了牢牢的根基。这些数量庞大、功能精准的软件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彼此联接的庞大生态,任何国家和企业要想开发软件,都无法离开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这些被称为“软件工具链”的产品,是制作各种应用软件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就像制作芯片离不开光刻机一样,软件领域的“光刻机”——软件工具链,也已经成为摆在中国软件行业面前的一座大山。


根据2019年发布的《中国工业软件白皮书》显示,在中国工业大国的肌理之下,是一腔软件小国的殷殷血脉。虽然经过30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品类齐全的软件种类,但依然与国外存在巨大差距。国际主流常用的各领域工业软件有超过150多款,几乎全部由国外企业提供,且软件封闭不开源、不开放。随着外部环境的持续动荡,工业软件遭受制裁的可能也进一步加剧。


在历经芯片之痛后,我们是否还能经受软件领域的卡脖子问题?这个疑问并不是假设,而是已经真真切切来到我们身边。几天前,华为公司相关人员在面对笔者问询时就明确表示,2019年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之后,华为所面临的业务连续性挑战,并不只存在于半导体芯片领域。在软件领域,也有很多诸如Matlab一样的软件被禁用。如果不找到替代方案,即使解决芯片问题,华为也将面临巨大的业务挑战。


面对软件领域的断供,华为究竟要如何应战?



-04-


本月7日,华为云悄然发布了一款名为CodeArts Req的软件。在华为公司的相关宣传页面中我们看到,这是一款“自主研发的软件研发管理与团队协作工具,凝结了华为30多年软件研发的先进理念与丰富实践”。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款软件所聚焦的功能或许过于专业。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款软件背后的战略意图似乎更加令人寻味:这是华为公司在历经美国制裁以来,发布的第一款软件工具链产品。


在美国政府接连的制裁之下,保障业务的连续无疑成为华为公司生存的第一准则。在软件领域,我们看到昔日用来围堵华为的软件开发工具,已经被华为自行研发成功。这就好比一直面对突围的部队,已经打响第一枪,打倒了围堵华为的第一个对手。


虽然摆在华为面前的难题还有很多,但我们不禁发问:如果华为能补齐软件工具领域的短板,将意味着什么?除了这款软件之外,到底还有多少个类似的基础软件正在逐步突围?


面对我们的发问,华为相关人士并未直接作答,只是平静的告诉我们:别急,这只是突围的第一枪,而已。


前言

大家好,俺又来了!

一、开始捡垃圾

1、最近矿渣社区又开车了,属于年底末班车:

6盘位的NAS机箱+B365 ITX主板+200W电源 只需598元包邮。

我是有车必上的一族,还是上车了:

2、这个车,其实比以往的要复杂一点!

首先,它只有机箱,或者机箱+主板,不是一整套,需要到手后自己折腾才可以完成组装一台NAS:

3、其实这机箱和主板,在淘宝都有售卖:

首先我们找到主板:

主板在淘宝同款售价是589元不包邮,支持6个SATA接口,双千兆网口,ITX大小,支持8-9处理器:

这个主板,也是之前变种D款蜗牛矿渣的主板:

4、而NAS机箱是ITX大小的6盘位机箱,在淘宝上售价是420元不包邮:

5、如果搭配了同款的200W电源,那么机箱总价是545元不包邮:

6、这么一算,545+589+运费,如果要自己配一台一样的全新NAS,至少要花费1100多元!!

而这次开车的矿渣!

六盘位NAS机箱+200W电源+B365 ITX主板,一共才598元,还包邮,怎么想都还是划算的哈!

但是,这并没完,我们还需要准备处理器、内存条、以及散热器才能做成一台NAS!

由于这个六盘位机箱主板位的空间很小,所以我选择的是一个超薄的散热器,AVC 4线, 只有2.85CM高,价格便宜,完全压得住,不到23元值得拥有!

7、然后是处理器的选择!

处理器,我一开始是准备选择G4600的,价格300多出头,双核心,集成显卡是HD630。

但是不太好买。

然而现在I3-8100 处理器,已经涨价到接近800元了,简直天价!

不过,好在I5-8400T、I5-8500T、I5-8600T都有降价很多很多,我最后花了750元买了I5-8500T:

8、其实同店铺还有一个700元的I5-8400T,成色也很不错,被群友买走了!

群友也分享了他折腾这台矿渣的文章,大家有兴趣的也可以看看~

9、内存条,我用的是之前闲置的DDR4 8GB内存条,现在买一个新的也不贵,150左右能买到!

最后,我们伟大的群主X,居然根据这块开车的主板研发了一套黑QNAP的固件,如果想体验威联通NAS的固件,也完全可以上车试一试!

10、最后,我们列一下总清单:

正常情况下,是1500多元,组装了一套双网口+I5-8500T处理器+6盘位的NAS!

随后,我不放心电源质量,又购买了益衡7025B电源,和一个12CM的静音风扇,一共总价达到了1806.9元,也是目前这个价格下,能组装的性能与价格以及体积盘位最强的综合体NAS!

11、然后,我还是要说一下2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会选择这么强悍的处理器来当NAS?

首先,如果您选择了G4600 或者G5400 以及其它300多的处理器,会出现什么情况?介将只有双核,也只能勉强够用,但是遇到要开虚拟机的话,就不够用了!

I3-8100涨价太多了,不合适!

反过来说,如如果只花1000左右组装的DIY NAS 只有双核,为什么不直接洗白呢?J4125的NAS性能也不弱了,至少4核心!

既然,我们是要做DIY NAS,大家多花个400多元,选择一个6核心,更强劲的处理器,不仅可以让我们作为NAS转码更流畅,还可以开更多的虚拟机!

而且这块B365 iTX主板,还带有双网口,跑个ALL IN ONE 也不是不可能,而且还有PCIE扩展槽,可以加万兆网卡!

然后第二个问题:这个矿渣值不值?

其实,关于值不值的问题,还是看大家的需求,如果自己组装一台同样6盘位+DIY的高性能NAS,至少超过2300元以上的费用。

如果换个更好的机箱,价格还会更贵!

我个人理解是,如果您需要,那么就是值的,如果您不需要,那么就不值。

您只需要看我这篇文章的组装过程和实际操作,然后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样才能吸收知识,掌握知识,最后运用知识!

切记,勿乱跟风,请按需上车,如果车没有了,也不要灰心,明年还有!

二、矿渣外观展示

1、终于到了外观展示的环节了!

外观展示,我将分为两种,一种是矿渣的主板+机箱的外观。

另外一种是我买的处理器+其它配件的展示!

矿渣的外包装很扎实:

2、内部就一台主机,一根电源线,一些硬盘螺丝和四对脚垫:

3、入手了很多矿渣,第一次遇到送电源线的,虽然这根电源线也就10块钱:

螺丝也配齐了,这个好评!

4、然后我们来看一下矿渣机箱!

这个一个标准的ITX 6盘位NAS机箱,外观也有很多使用痕迹,属于上个战场的机器了:

5、正面看一下,贴纸有点掉了,之前应该是叫五星矿机!

同时和我上车的朋友成色要比我这台好不少,唉:

6、这台标记T48的矿机,不知道之前是做啥的,现在就这么退役了:

7、再来看看背后,背后的成色要好上不少,有一个12CM的散热风扇,一个PCIE槽位,电源接口以及主板区域:

主板的双网口很醒目!

8、然后我打开了硬盘托架,可以看到还有生锈的地方,这个和蜗牛属于一类的!

难怪这么便宜了:

9、背板方面,我个人觉得还是靠谱的,比蜗牛的背板上的元器件要多,只要不热拔插,大多没啥问题:

10、然后我对比了一下蜗牛星际C款:

其实这个6盘位机箱就是网上叠了两个盘位:

11、接下来拆机,看内部:

12、首先是这个200W电源,这个电源还要价值100多元:

13、这个电源,之前在蜗牛星际矿渣中也有出现过!

算是还行的一类电源,我们主要看这个12V是多少A,一般,一块机械硬盘,最好按2A计算。

那么这里是12V = 12A,带6块硬盘是刚刚好,再多就有风险:

最大的风险是在开机的一瞬间,启动电流多大,从而烧坏硬盘!

14、然后是这个主板区域,真的非常的小,选择CPU散热器,一定要买超薄的:

15、我们拆下主板,这个是豆希的H310 ITX主板,其实内部芯片是B365:

我一般叫它 豆希 B365 ITX主板:

16、主板的成色还不错,最大的特色是两个千兆网口:

跑个软路由完全没问题:

17、在17*17CM的 ITX主板下,有6个sata+2个千兆网口的主板真的少见:

所以,这块主板也是非常适合做NAS的主板:

而且还有一个PCIE*16的插槽:

18、CPU的供电接口,也是8PIN供电,并不缩水:

19、而且这块主板还支持 M.2 + 6个SATA,或者 M.2+5个SATA+MSATA 的模式!

在主板上有跳冒进行控制和选择,大家按需设置:

如果要用6个SATA,就参考我这个图片设置即可:

三、处理器等配件外观展示

1、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后续我购买的一些处理器及其它配件!

其实,全部东西就下图这些:

2、CPU,我选择了6核心的I5-8500T,750元买到这个成色已经很不错了:

3、内存条,是我之前闲置的8GB内存条,大家现在买个新的也在150左右:

4、CPU散热器,是全新的AVC散热器,静音,而且散热效果不错,最主要!超薄!

个人觉得,23元包邮的超薄散热器,还要啥自行车!就是包装内的碎纸沫沫比较多:

5、然后,万兆网卡,这个我肯定是要用上的!

最近刚刚换了威联通的QSW-M408S 万兆交换机,所以能给NAS安装万兆网卡就必须要安装!

现在这张网卡降价了,只要180元左右,很超值:

6、最后就是我文章经常出现的闪迪酷豆小U盘了:

这已经是这一批中的最后一颗的:

四、手把手教您装机

1、接下来,我们开始装机!!!!

手把手教您如何安装一台ITX的NAS,首先,我们按住下图箭头处的拉杆,将CPU区域盖子打开:

2、注意,一定不要碰坏了这些CPU上的针脚,要小心操作:

3、然后,将CPU放入其中,这个是有槽位的,注意区分:

4、然后涂上导热硅脂:

切记,不要涂太多,够用就行:

5、然后将CPU散热器先进行分离,且撕下散热器上的薄膜:

6、将CPU支架放到主板的背面,是有形状的,按照形状安装进去:

7、然后将CPU散热器,对准孔位安装到主板上:

8、用螺丝刀固定CPU散热器的螺丝,我们的处理器区域就安装好了:

9、最后,将CPU散热器的风扇线,接入到主板的CPU FAN 接口上:

10、然后安装内存条,对准槽位进行安装即可:

11、到此,我们就安装好了主板了,是不是非常简单:

12、可以看到这个CPU散热器真的超薄:

13、接下来,我们不要急着装入到机箱中,先开机看看主板能不能点亮:

避免后续安装到机箱后,发现点不亮又拆机:

14、接入电源线,HDMI,键盘鼠标线后,用螺丝刀,轻轻触碰下面这2个触点,进行开机:

15、可以看到,成功点亮开机,并且已经在BIOS里识别到了I5-8500T处理器信息:

包括内存条8GB也识别上了:

五、将主板装入机箱

1、接下来,我们将主板装入到机箱中:

先插好电源的线:

2、机箱内部的空间很小,一定要小心操作!

对了,建议佩戴手套操作,别怪我没提醒您:

3、机箱的开机跳线接入方式:

4、最后装好后,内部空间还有一丢丢:

5、然后安装上万兆网卡:

6、到此,就装机成功了!!!

一个万兆网口,两个千兆网口,I5-8500T处理器,6盘位,真的美滋滋呢:

7、接着,准备放入硬盘,然后安装NAS系统:

我这里准备了6块闲置的3TB机械硬盘:

8、先用U盘来安装一个黑群晖的NAS系统:

后续,我们还可以安装UNRAID、ESXI、PVE、黑QNAP等系统:

9、装入硬盘:

10、做系统的步骤,我就不分享了,这里我推荐安装的是黑群晖918+系统!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已经详细分享了动图的安装过程,3分钟即可安装好!

11、引导U盘制作好了后,放入到主板任意USB上启动即可:

这个引导U盘,只是引导黑群晖的系统,而黑群晖的系统是安装在每一块硬盘上的:

这个U盘不建议拿下来,就这样放在上面挺好,而且USB2.0,发热也很小。

目前我还没遇到损坏过的情况:

六、测试环节

1、我先安装的是黑群晖系统,因为这个系统,比较良好的可以测试我们NAS的性能!

我是将6块3.5寸硬盘,组了SHR阵列!

这个阵列是具有一个容错磁盘,当一块硬盘损坏后,可以再换上新的硬盘来保障数据安全:

有点类似于RAID5!

2、在我开机20多个小时后,硬盘还在数据检查中,温度也只有21~24度,硬盘温度是非常可靠的:

但是自带的12CM风扇就算加了减速线,还是有明显噪音,后续我会进行再次改造:

3、由于安装的是黑群晖918+的系统,查了下,自带的显卡驱动也是完全兼容的!

这么说,这台NAS,影音转码也完全不在话下!

4、然后是功耗方面,我居然发现它的功耗在带6块硬盘上,达到了88W,简直恐怖!

为什么会这么多功耗,主要是电源问题!

5、后续我更换了益衡的7025B电源后,功耗降低到73W,就换了一个电源,功耗直接少了15W:

我的乖乖,大家如果觉得自己功耗高,请检查一下电源!

有些电源的效率转换真的差,请认准 80 PLUS 标记!!!

6、在经过漫长的磁盘同步工作后,我们的存储池终于创建好了!

七、黑群晖918+增加多网口

1、我本来准备测试一下万兆网卡的性能和表现的!

结果发现,黑群晖918+系统,只支持了2个网口!

由于这个主板,只有2个网口,所以插入的万兆网卡无法使用:

2、遇到这个问题,不要慌,我们打开黑群晖的SSH功能:

3、然后,搜索putty,下载这个工具:

4、在Putty中,输入NAS的IP地址,点击打开:

5、遇到这个提示,点击是:

6、然后,我们输入群晖的用户,回车:

再输入密码回车,切记,密码是不可见的状态!

进入后就是下图这个样子:

7、然后,我们获取一下root权限,输入代码:

sudo -i

输入后,会要求输入一下密码,我们输入密码回车,账户信息从admin变成了root了:

8、紧接着,输入代码:

vi /etc.defaults/synoinfo.conf

这个是编辑配置文件:

9、输入以后,会进入到一个配置页面,我们移动光标到297行左右:

看到这个maxlanport="2" 没有,这个就是设置群晖的最大网口上限值了:

10、我们按一下键盘的 i 键,然后就可以修改这个配置页面了,将2改成4:

11、然后按一下键盘的ESC键,并且输入 冒号:wq ,进行保存退出:

12、这样,我们第一个配置表就做好了:

再输入代码:

vi /etc/synoinfo.conf

使用同样的方式,再修改一次maxlanport="2"的数值:

13、最后,我们输入代码 reboot 进行设备重启:

14、重启以后,发现已经识别到了另外一个网口了!

八、测试万兆网卡性能

1、接下来,我要插入万兆网线:

网线是SFP+网线:

2、然后我家里的组网图是这样子的:

3、万兆交换机使用的是威联通的QSW-M408S。

4、插入网线和万兆网线:

5、可以看到已经识别到万兆网络了:

6、建议修改一下MTU值,改成9000:

7、我们在电脑地址栏输入\\NAS的IP地址,即可访问NAS的文件:

8、在千兆网口下,拷贝速度达到了113MB/秒,已经很快了,满速:

9、而在万兆网络下,拷贝速度达到了600MB/s左右的速度:

简直太厉害了,嘿嘿!

10、这个是因为我有6块3.5寸硬盘,这6块3.5寸硬盘进行了软阵列:

如何得知软阵列的速率?

假设一块硬盘的拷贝速度是130MB/s,那么6块硬盘如果组了SHR或者RAID5阵列后,拷贝速度理论值将是130*(6-1)=也就是650MB/秒:

收到一些CPU,万兆网卡等方面的影响,速度还会降低!

但是,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特别是在拷贝大文件的时候,真的给力:

11、特别说明,万兆网络下,如果没有固态硬盘做缓存,在拷贝小文件的时候,速度会降低!!

只有较大的文件,拷贝速度才能达到我这个水平。

九、最终改造电源和散热风扇

1、自带的电源我信不过,而自带的12CM风扇噪音比较大!

所以直接更换静音风扇和电源了:

2、益衡7025B算是最适合做NAS的电源了,双路12V 18A,安全可靠:

而且带有80PLUS 标记,实际使用后,功耗比左边的200W电源降低了15W,非常推荐给大家:

3、最近2年的时间,我换过了N个电源和风扇,这里两箱子都是淘汰的电源和风扇:

4、风扇我也更换了一下:

5、换上这个风扇后,静音了非常多:

6、最后,电源安装完成,整机焕然一新:

总结

又到了总结的时候了!

这篇文章,前前后后折腾了大半个月!

后续本来准备测试一下群主x的威联通固件的!

但是因为又有一些工作要做,只能下次再测试了!

使用I5-8500T 或者 I5-8400T I5-8600T 做NAS,最大的特点是后顾无忧了!

特别是在需要NAS做大型运算的时候,这台NAS将强于大部分成品NAS!

比如,我这里有几万张照片导入到NAS中,会被强制进行转码!

如果您的NAS性能较低,CPU肯定是100%的占用率了:

占用率过高,会导致NAS卡顿,而这台DIY的高性能NAS,将毫无压力,不信您试试你的NAS导入照片后的效果 !

特别是,我还可以用它来安装虚拟机,软路由等工具。

之前也分享过很多安装的技巧和方法,大家可以在站内搜一下都能找到对应的文章!

如果找不到,留言给我,我发给您看看!

后续该怎么玩??

一般有三种玩法!

1、安装UNRAID、PVE、ESXI等系统,来进行ALL IN ONE,比如虚拟群晖、软路由、WIN10等。

2、就安装黑群晖、威联通,当一个高性能的NAS,平时保存照片,下载电影,万兆存储,这将毫无压力。

3、安装WIN10系统,没错,WIN10系统,直接当桌面电脑使用,用这个WIN10当NAS,一样无压力!

这些玩法,只有在高性能的NAS中才可以实现。

如果您用的是J系列处理器,或者G5400 G4600等,就会有吃力的表现。

而I5-8X00T这些处理器,核心数足够,功耗也低,价格也便宜,比I3-8100 强多了!

比10代处理器多了显卡驱动,将是当下组装NAS的不二之选!!!

非常推荐给大家!

好了,到此,这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如果觉得文章写得还不错的话,欢迎点赞、收藏、评论一下下,您的支持,是我继续写文的最大动力。

我们下篇文章再见,白白!!!


前言:

最近几年入了nas的坑,先后用家里的x2 220古董机、i3 2310m的笔记本做家庭影音中心,今年年初又把影音中心搬迁至新买的J4125 mini pc,一遍又一遍折腾还不厌其烦,直到今年七月份,先是搬家把2t的移动硬盘弄丢了,2018以前的工作数据全丢,然后是mini pc里的2t单盘直接损毁,虽然存储文件还是抢救回来了,但套件数据全丢,数据备份的紧迫性瞬间摆在了眼前。

几番考察以后,也在线试用体验了官方zos系统,果断出手买了极空间z4 8g版,同步还买了hc320 8g*2和铭瑄256 ssd,目标直指raid1,结果没想到实际使用中,极空间的外网连接不稳定,经常性无法连接,而且速度也慢,而且很多功能规定的过于死板,比如三块硬盘的话,只能选用zdr模式,而不能像群晖搞双盘raid1+单盘basic,所以最后还是退了货,重回群晖的怀抱。

选购篇

这次的目标是家庭数据中心+家庭影音中心,首先排除白群晖,性价比太低,不值当。其次排除了捡垃圾和淘二手,找上好成色、砍价谈钱以及后续可能有的各种暗病,花费的时间足够挣回省下的钱。第三是排除现有市面上的各种新旧组装成品nas,3455都要1200到1500,4125要到1800了,还是性价比不高。最后选择安装全新打造一台高性能低功耗nas,保底用上5年不落伍。

机箱:乔思伯N1

首先确定的是乔思伯n1机箱,新家空间比较小,可以立起来的n1能剩下大量桌面空间,加上5盘位的设计正好满足我3盘的需求,所以很愉快的选了标价599的淘宝商家下单,比官方价便宜100大洋,其实闲鱼还有560的,有兴趣的可以考虑。迎广和万由都因为机箱占地过大出局。

散热器:乔思伯HP400

因为机箱限高的原因,直接选择了乔思伯hp400的cpu散热器,避免装机时翻车。我买的时候79,结果买完就涨价了。

电源:酷鱼鱼巢400W直出线版

同样受制于机箱只能装sfx电源,所以159买的酷鱼鱼巢400w直出线版,毕竟价格摆在那里,稍微好一点的sfx电源都要350+。这里提示一下,要选这个机箱还是尽量买模组的电源吧。

SATA线:山泽蓝色细线版

买了三根弯头超细的sata线,毕竟机箱老大提了这个要求,必须满足。

主板:华擎B360M-atx/ac

mini-atx的主板等同于选cpu,因为已经定下了八代酷睿低功耗cpu,所以519大洋直接拿下了正在做活动的b360m板子。同款二手在闲鱼要300多,差了不到200的价格,直接买个省心。买完之后,这个板子现在也涨了……

内存:酷兽 ddr4 3000 8G*2

内存就得上京东,转捡plus会员专享,我活动价289买的酷兽 ddr4 3000 双通道 8g*2,大不了降频使用,比2666省不少银子。

缓存盘:铭瑄 m2.2280 256G

m2.2280买的铭瑄 256G,活动价190,在极空间中没问题,不过黑群晖系统不识别,要做黑群晖的请绕这个大坑。

Cpu:i5 8400T

cpu是废了我最多神的地方,心中首选是i5 8400t,其次是i3 8100t,因为怕网络购买有坑浪费时间,中秋节第一天特地跑了趟实体电脑城,结果一个八代低功耗cpu都没有,有且仅有i5 6代一枚。走出电脑城的一刻,迅速闲鱼找了个照片成色不错,个人信誉好的卖家,直接掏了850,毕竟配件都齐了,总不能没主角吧。

i5 8400t我主要看中的是六核六线程,以及1.7G的起始频率,发热量会相对比较小。因为都是拆机来的,货源特别少,所以其实北上广深的朋友还能线下验货,非一线城市的朋友还是走淘宝闲鱼的好,不浪费时间。

硬盘:西部数据 hc320 8T*2

西数hc320 8g*2,这是买极空间的时候就买好的,也是未来的数据仓库,打算raid1走起,再把闲置的一块东芝 2t专门拿来做下载盘,保护好两块8t盘,毕竟数据无价。

装机篇

东西陆续到齐之后,就是紧张忙碌的装机过程了。

散件全家福散件全家福

首先来张所有配件的全家福,毕竟未来的日子他们要相亲相爱,共度一生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首先拆开主板,小板确实紧凑,几乎没有什么浪费的空间,黑色pcb给人一种沉稳安心的感觉。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闲鱼卖家的i5 8400t成色确实不错,和新的差不多,看着就舒服,果断上机安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乔思伯散热器是分平台自己安装扣具的,按照说明书一步步走,问题不大。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先把两片扣具杆给拧上散热器。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在主板背部提前贴上垫片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给8400t涂抹上硅脂,将散热器压上,确保四个角都落准垫片孔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最后拧上螺丝,这个散热就安装好了。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酷兽ddr4 3000 8g*2双通道内存闪亮登场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小板安装不容易,因为和风扇离得太近,不好使力。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铭瑄m2.2280 256g ssd,很好安装,唯一的问题是群晖系统不认,这是后话。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认识一下乔思伯n1,颜值确实高,金属拉丝非常好看,细长型的设计,可卧可立,适用性很好。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侧面是大面积的开孔,便于空气流入,形成散热风道。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背部的布局,上面的螺丝拧开就可以抽出整个机身架。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机身架分为前置的140mm风扇、中置的硬盘笼和后置的主板电源架,风道设计为从后向前排风,但这里有大坑,后面分析。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支持热插拔的硬盘背板,但需要额外购置弯头sata线,因为空间实在紧张,不然装机时可能会搞坏背板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这是我提前买好的山泽弯头线,非常细,很好用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已经装好的主板先落户机箱,这空间,肉眼可见的紧张和局促。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鱼巢400w直出线版,线很粗,其实不适合小机箱,有财力的可以选择模组版,线材纤细很多,很好走线,这电源性能一般,胜在价格低廉,够用就行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安装难度不大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但是一定会有一颗螺丝装不上,网上看其他大佬的装机攻略,也提到了这个问题,我看了下,这个机箱和电源的贴合面都不是平整的,还不约而同都选择了中间凸起,也是醉了,还好三颗螺丝也能固定的很稳当。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把所有的接线都搞好以后,就只等安装硬盘了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西数 hc320 8t*2 + 东芝 2t,我的打算是两块西数做raid1,把套件和数据都放这里,确保万无一失,10年前的东芝盘专门用来下载,万一报废了也不心疼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硬盘的安装很有特色,每个硬盘两边的螺丝孔(除第一排)都先装上垫片,然后上螺丝,最上面一排直接上橡胶提手,然后安装进硬盘笼,利用卡槽和垫片中间的缝隙进行固定,特别稳当,纹丝不动,这个设计给好评。我这里的安装是两块西数在1号槽和5号槽,东芝在3号槽,确保每块硬盘两面都有风道。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装完先试着点亮一下。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一次成功,包括cpu、内存,硬盘和m2都显示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安装群晖系统了。

安装黑群晖已经是教程满天飞了,这里就不做详细图解了。唯一要提示的是,当我兴致勃勃把918+ 6.2.3的引导盘插入系统后,却发现无法获取主机地址。

????不会又让我碰到驱动不了的网卡了吧?

结果还真是!

百度一下发现i219v这个网卡一般的引导驱动不了,只能靠集成驱动版的引导才行,于是我打开了那是云论坛,准备找帖子下载引导。

映入眼帘的是dsm 7.0完美引导出来了,还是918+!

这欣喜,来的太突然了!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果断下载,写入u盘,修改grub.cfg……熟悉的流程,愉快的执行。

插入u盘,没有问题,群晖助手可以搜索到ip

一路安装下来,特别顺畅,没想到因为网卡的原因,dsm6.2.3升级成了7.0,人生大喜大悲真是太刺激了!

改造篇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系统装好后,开始常规的建存储池等操作,三个硬盘一起执行硬盘检验的时候,看了下系统信息,两个西数全部上了50度,中间的东芝是46度,天!这还是大晚上的温度,白天还不给boom了啊!

于是再次拆机,重新理线,把风道的空间加大,同时网络搜索,各种评测里这个机箱都是取得了颜值、散热和功能的完美统一,还有直接上5个盘,温度还没上40度的,明显不符合常理,这其中的原因大家自行猜测吧!

在一个贴吧帖子的回复里,我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大家仔细看这张图,安装好的机箱里,这个风扇将直接把热风吹在前置面板上,而且是全部阻挡,让风只能从前置面板两侧的散热孔漏出去,原本完美的风道在这里遇到了“面板墙”,当然没法散热了!在这里,特别想吐槽这个机箱的设计师,你的脑子是被门夹了吗?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按照贴吧帖子的提示,我拆掉了前置面板的螺丝,把面板卸了下来。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于是变成了这个样子,虽然颜值有所下降,但前置风扇可以畅快往外吐气了。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打开温控系统看,白天室温33度的房间,最高的一块西数也只有42度,完全可以接受。

总结篇

说下很多人都很关注和热衷讨论的话题:

(1)i5 8400t这么高级别的cpu有必要吗?我的答案是看你的需求,实际体验下来这颗u的性能是真强,功耗比非常好,和之前j4125的mini pc对比的话,大概就是手机屏幕刷新率60hz和90hz的感受,响应速度要更快更好,于我而言,更实际的感受是五年内,甚至十年内不用再折腾硬件了,不会有那种因为卡顿或者等待想要更新换代的焦虑了。唯一的问题是买贵了,哈哈哈哈

(2)关于硬盘。hc320性能确实好,但发热量大也不是盖的,不管是之前的极空间还是现在的组装nas,温度其实都偏高,对温度控制要求比较好的朋友首推还是希捷银河。

(3)关于m2。到我写完这篇文章时,dsm7.0依然没有认出铭瑄 256g ssd,但是linux系统认出来了,所以我打了各种认nvme的补丁,但是一打了以后群晖就自动重装系统,所以大家还是尽可能用群晖支持的m2,至少,这块铭瑄不要买来给群晖用。

(4)关于电源。建议大家可以上更好的电源,一定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模组化的,第二个是提供超细电源线的为最好。

(5)关于机箱。这个吐槽点就太多了,几乎毁了我愉快的装机过程,第一个散热问题,非常严重,如果不拆前置面板那就是炸弹,硬盘很容易上50度,没舍得测试能不能上60度,到54度我就停止了,估计不拆的话是会到60度的,所以只能深深吐槽一句前置面板挡住出风的奇葩设计。第二个设计问题,整个机架设计对走线考虑过少,底下的usb前置线很粗大,会和弯头sata线绕在一起,电源线从中间的空隙穿过以后会影响中间风道,其实设计师完全可以考虑减少一个盘位,腾出走线布线的位置。第三个是底座问题,列位看图如下。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立起来之后一定会压弯电源线,造成设备摆放不稳当,毕竟中间莫名其妙多了一个更长的支撑点出来。

所以如果不是为了颜值或者空间的话,建议买空间更大,风道更合理的机箱,毕竟nas设备的散热是很重要的。

最后,感谢各位看完这篇文稿,祝大家多多发财,国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