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 发布的文章

“您好,我购买了一台 Windows Server 2019 用于工作。我和我的同事需要远程使用它来处理团队合作相关的问题,但令我困扰的是我们无法同时远程访问它,在Windows Server中可以允许多个远程桌面连接吗?”

答案显然是可以的!但是您必须注意,在Windows Server 2019中只有2个免费具有Windows许可的多个远程桌面连接会话,这意味着如果有一台计算机可以让某人在本地使用,并且只有一个人可以实现电脑远程连接。否则,您需要购买更多CAL(客户端访问许可证)来授权您的RDS部署以访问更多设备。

Windows Server如何允许多个远程桌面连接?

如何在Windows开启多用户远程桌面?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为您提供详细的设置步骤,您可以允许多个远程桌面连接同一个Windows Server系统。

步骤1. 要允许多个远程桌面连接Windows Server,您需要编辑组策略,在搜索框中输入“编辑组策略”并将其打开。

步骤 2. 导航至:计算机配置 > 管理模板 > Windows 组件 > 远程桌面服务 > 远程桌面会话主机 > 连接,双击右侧窗格中的“将远程桌面服务用户限制到单独的远程桌面服务会话”

组策略

步骤3. 勾选“已禁用”以允许Windows多个远程桌面连接。

禁用

步骤4. 回到连接界面,双击“限制连接的数量”设置限制连接数,勾选“已启用”并根据需要设置连接数。

限制数量

步骤5. 重新启动计算机以应用设置,然后您可以允许多个远程桌面连接Windows Server系统。

AnyViewer:轻松实现多个远程连接

在Windows Server中设置允许多个远程桌面连接很简单,只需编辑组策略相应的配置即可。但远程桌面会经常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未启用对服务器的远程访问。这里,我们为您准备了一款操作简单安全又可以轻松实现多个远程连接的远程桌面软件——AnyViewer远程桌面。

使用AnyViewer远程桌面多台设备登录时,可以同时允许几台设备发起远程控制,并且也可以同时进行多个会话。AnyViewer远程桌面还有许多优点,比如:

  • 便于使用:与微软远程桌面相比,AnyViewer的设置更简单,操作也简单,并且它提供了一个用于文本通信的聊天框,在连接期间不会锁定主机电脑。

  • 兼容性强: AnyViewer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Server 2022/2019/2016/2012 R2。

  • 高效的:AnyViewer拥有强大的技术团队支持确保您可以稳定进行远程连接。

  • 功能多样:除了允许多个远程桌面连接之外,您还可以使用AnyViewer远程关闭电脑、远程游戏、在电脑与电脑之间快速传输文件等。

您可以到下载中心将软件安装在所有设备上后,再按照以下步骤通过AnyViewer建立多个远程连接。

步骤1. 在主机上进入登录界面,点击“注册”,创建一个新的AnyViewer账号。

注册

步骤2. 填写注册信息。

填写注册信息

步骤3. 当您成功登录到AnyViewer时,您可以看到已绑定设备和管理设备。

登录

步骤4. 在客户端电脑上登录同一个账号,点击“设备”界面可以查看该账号已分配的设备。通过选择您要连接的设备并单击“远程控制”,两台客户端电脑即可同时获得无人值守远程控制电脑

远程控制

您还可以升级到专业版或企业版,那么您可以分配更多设备以实现多个远程连接,并且享受更多并发连接,也可以实现高速文件传输。

总结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允许多个远程桌面连接Windows Server系统,但是很明显,通过微软远程桌面建立多个远程连接的操作比较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您可以尝试使用AnyViewer远程桌面轻松实现多个远程连接。

 


PS:本文教程内容以及所用固件全部来自于网络搜集与整理,在此感谢所有互联网上的大佬们默默的分享与付出!本文内容比较冗长,超过万字百图!主要还是考虑到首次玩AIO的新手小白朋友,希望可以让小伙伴们快速上手,一次成功(理论上可以按照本篇文章直接抄作业),并且本文适用于任何你想打造成AIO系统的主机食用。本篇内容较多,有需要的小伙伴建议先收藏,在观看!

该来的终归会来!哈喽小伙伴们,这篇文章我来兑现上篇文章给你们的承诺了!

文章

打造最强ALL IN ONE性能小主机,零刻8核8线程N305迷你主机上手评测

Stark-C

2023-04-07

45

在上篇文章中,我分享了【零刻EQ12 Pro】小主机的开箱以及相关评测,文章最后说我的计划是将它打造成一个无所不能的All in one性能小主机。没想到评论区很多小伙伴都对之后的搭建教程非常感兴趣,到现在评论区还有催更的, 甚至还有“急不可耐”的小伙伴直接找到我VX催更了~~哎,啥也不说了,爆肝五夜,赶出了这篇文章!

使用的小主机

在小主机上使用ESXi虚拟机打造All in one系统保姆教程【全网最详细一站式教学】


很多小伙伴对于All in One主机存在这一定的误解,包括不限于维护不便利、运行不稳定、出问题一锅端、硬件性能转化力低等等。而这些困扰的问题,似乎都集中在虚拟机上。

事实上,0202年、虚拟机各方面的技术发展已经相对纯熟。在稳定性、可维护性、容错性以及最重要的硬件性能转化率上都有长足的进步。现今的虚拟机,已是不可多得的生产力工具。同时,在现阶段组All in One主机、实现多系统同时值守,虚拟机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抛开硬件层面,如何利用好虚拟机,包括不限于选择哪款虚拟机软件、以什么样的方案来实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All in One主机的性能、扩展及稳定性。

哪种方案是目前All in One主机的终极方案_新浪众测

个人现役All in One主机,iKuai主路由/ Openwrt 旁路由/ Windows 10 / (黑)群晖+Docker@Proxmox VE
运行十分稳定,非计划操作,通常一个月都想不起重启。

哪种方案是目前All in One主机的终极方案_新浪众测

哪种方案是目前All in One主机的终极方案_新浪众测

哪种方案是目前All in One主机的终极方案_新浪众测

这套囊括了软路由/Windows/Nas/Docker的系统,在扩展性上几乎没有瓶颈。 关于硬件选择的「作业」、理念,感兴趣的小伙伴请移步:

哪种方案是目前All in One主机的终极方案_新浪众测

iKuai+Openwrt+Win10+黑裙@All in One硬件篇

将家中原本服役的Nas服务器,升级成为Nas/软路由All in One。前前后后,折腾俩月。升级A

李小白JieaoLee

3112

决定All in One主机的稳定性、易用性的,比之硬件,软件层面更加重要。以何种方案来实现All in One主机,似乎比选装硬件DIY主机更难。因为「应该」选用哪款虚拟机、以什么样的机制来实现,具体方案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底层系统选什么?
虚拟机软件选哪个?
在不同情况下各种方案孰胜孰略?
哪一种是更适合自身情况的?

以上「困惑」几乎是着手组建All in One主机必须要面对的。避免在单一方案上照本宣科,依旧与硬件篇一样,从理念和机制上聊聊各种组合方案及优缺。如此,很多初初接触虚拟机、乃至想搭建All in One主机的小伙伴们能够更好的审视自身软/硬条件,再结合个人需求,搭配出更适合自己的组合方案。当然,也有个人认知的,目前最适合All in One主机的方案分享。

就目前,比较常见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安装Windows,使用Hyper-v虚拟机安装其他系统安装Ubuntu/Debian等Linux内核系统,在Liunx环境下使用Docker或安装虚拟机运行其他系统。

安装支持Docker的系统平台(unRAID、群晖/威联通Nas系统、Liunx),通过Docker完成虚拟机部署。

安装底层虚拟机(ESXI/PVE/unRAID),其他系统全部运行在底层虚拟机上。


以上方案区别的本质,就是宿主机、根系统的选择。根系统决定了整套系统的性能表现、功能扩展、运行稳定。

实际上,除了上述几种比较主流的方案,还有很多方式方法组合搭建。对虚拟机的要求,尤其是组All in One主机无非三个维度:硬件性能转化率、运行稳定性、可维护性。以上方案及变换组合都有尝试,以个人需求和理解,在这三个维度上,简单、有限、主观的归纳一下以上主流的方案的优缺。

1、Windows+Hyper (Windows+虚拟机)

哪种方案是目前All in One主机的终极方案_新浪众测

这种方案最大优势是熟悉和便利。最突出的缺陷是性能转化率太低

Windows+Hyper 的缺点,或者说Windows系统作为宿主机的劣势非常明显:机制使然,Windows系统下虚拟机的性能转化率相对(太)低。且Windows系统本身就会占用了(很大)部分的硬件资源。抑制了虚拟机对硬件性能的利用。
以及Windows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向来成谜。即便是Server版的绝对稳定性亦很玄学。发展至今,Windows 10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对Windows的固有印象,让人很难选择它来做7*24*365值守All in One主机的根系统。

性能转换率、运行稳定性都不尽人意。显然,这不是虚拟机的可靠环境,更不是组All in One主机的理想选择。但Hyper几乎Windows原生。通常安装了Windows的计算机在现有条件下、无需安装其他软件即可着手虚拟机的部署。另一方面,以Windows的普及率和保有量,在安装、交互操作等方面几乎没有学习成本。

哪种方案是目前All in One主机的终极方案_新浪众测

这样的属性也让Windows+Hyper成为很多初学者最先上手的方案。所以这种方案通常用于一些简单测试、功能调试等临时任务。以及学习部署虚拟机、了解虚拟机的运行机制。

2、在Linux系统(Ubuntu/Debian等)上安装虚拟机环境。

哪种方案是目前All in One主机的终极方案_新浪众测

这个方案的优点是在硬件性能转化率上相对Windows要好很多,甚至很多虚拟机的内核本身就是基于Liunx系统开发。在兼容性、可维护性上,Liunx平台对虚拟机也更加友好。尤其在某些调试上,Liunx作为根系统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最具代表性的就是Liunx作为根系统,直接为Docker提供了环境(下文详述)。
并且Liunx系统上的virtualbox/vmware等虚拟机软件也非常丰富,且配套(更加)完善。

此方案的缺点,性能转化率仍然不算(最)高。且Liunx下完成部署需要一定的Liunx系统的交互基础。
通常都是在虚拟机上跑Ubuntu来实现Liunx环境,除了以这种方案搭建服务器或其他特殊要求,鲜有在Ubuntu装VirtualBox等虚拟机软件跑其他系统的情况。
就个人而言,这种方案在实践中更多的还是学习、调试的一个环境。组All in One主机,大概率不会选择这个方案。次要原因是Liunx作根系统,在交互上不够直观、熟练。主要原因是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3、Nas/liunx+Docker

哪种方案是目前All in One主机的终极方案_新浪众测

此(类)方案的最大优势,是Docker容器轻量化、高效率、扩展性强的天然优势。开源平台从不缺少方方面面的扩展,具象需求几乎都能找到对应趁手的工具。且Docker机制决定了其在部署的便利性上有着其他系统(方案)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初初上手、爱不释手。

譬如在方案2的基础上,可直接Docker来实现各种功能。这种思路、方案在目前而言亦是All in One不错的选择。

哪种方案是目前All in One主机的终极方案_新浪众测

所以,这种方案高发在成品Nas服务器(群晖/威联通)上。对于已有成品Nas整机的童鞋,Docker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利器。Nas服务器+Docker方案的优势极为明显。通过Docker即能够让现有的Nas服务器实现更多丰富的功能。换一种表达,就是在已经具备的Liunx环境下来扩展、加强、丰富。如果个人需求通过Docker全部得以满足,那这套方案已经就是完美的All in One。

但,现实情况是大几千的成品Nas整机的硬件配置都不是很高。硬件性能瓶颈难以负载高密度、高强度的任务。
当然,DIY一套配置不俗的整机来突破性能瓶颈亦是种选择。但是以Nas系统为根系统,或者说用以Nas服务器来实现All in One主机,这种方案并不是最优选。因为在另一方面,Docker仍然存在「局限性」,且在不「抛弃」Docker的同时,有更好的方案来整合。

Docker必须依托Liunx 64bit,并不支持32Bit Liunx/Windows环境。虽然以时下的眼光审视,主流的Nas系统几乎都是Liunx 64Bit,且Windows 10 2004版本更是集成了Liunx 64Bit环境。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议题。
解决了Docker在环境上的不(太)受限。而在某些(类)特殊的功能需求上,由于Docker「容器」不完全虚拟、隔离不彻底的机制,无法「跳脱」Docker本身又是一种障碍。无论是Windows下提供Liunx环境,亦或是方案2直接安装Liunx系统来为Docker提供环境,终究都是「套」在一个系统下。
回到All in One主机维度,无论是基于Liunx内核的某个Nas服务器,或是干脆完全虚拟一个Liunx系统也都是All in One主机的All中之一。Nas服务器(某个Liunx环境)完全可以成为完全独立的All分之一。那就没有必要以某个Nas系统作为根系统。完全可以让Docker存在于虚拟机中的虚拟机,多系统中的分层系统。不失Docker功能及实现上的便利,又不拘泥于Docker而封堵其他系统并存的实现。

总结来说,某种(些)功能,在某种(些)方案下都能实现。但实现是理论,用着舒爽是实践。自组All in One主机的初衷就是不被硬件性能所累,从而将丰富功能、扩展整合一起。当硬件配置足够(至少强过成品Nas整机)时,不舍弃Docker,但不围绕、局限于Docker,为更加「宽旷」的可能性提供更包容的扩展环境,才是All in One主机更合理的方案。

4、直接安装底层虚拟机

哪种方案是目前All in One主机的终极方案_新浪众测

就All in One主机、多系统伺服运行服务器,这应该是最优解决方案
这种方案拥有最高的硬件性能转化率。底层部署,由于不依托其他系统,没有多余的资源消耗。
进而硬件直通,尤其是网卡、硬盘实现直通,不仅性能提升明显。且能够大幅减少虚拟机对宿主机的性能资源消耗。

从机制上讲,底层虚拟机不同于Nas(Liunx环境)+Docker方案。虚拟机将每个系统完全隔离,不仅提高运行稳定性,同时有更高效的性能利用率。而在实现分层系统,虚拟机@虚拟机,系统备份迁移、维护救援等方面,底层虚拟机也有另外一种便利。


回到最初的议题,All in One主机对虚拟机的要求权重必定是:性能转化率>运行稳定性>可维护性。
那么个人理解,以上主流方案优缺排序大概其是这样的:

宿主机硬件转化率:底层虚拟机> Linux/群晖 >Windows
系统扩展性:底层虚拟机 > Nas+Docker > Windows
运行稳定性:底层虚拟机 > Nas+Docker > Windows

如果按照个人的这个逻辑来看,底层虚拟机作为All in One主机根系统的优势非常明显。在抛开诸多限制条件的前提下,底层虚拟机方案也是个人最推崇的方案。

目前主流、公认好用的底层虚拟机系统有ESXI、PVE、UnRaid(等等…)。在不同需求、不同场景中各有优缺。后续将分享个人在使用以上三种系统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总结的经验。

哪种方案是目前All in One主机的终极方案_新浪众测

个人目前现役All in One主机采用的方案即底层PVE (Proxmox VE)。
iKuai主路由/ Openwrt 旁路由/ Windows 10 / (黑)群晖+Docker @PVE。这套系统囊括了软路由/Windows/Nas/Docker等环境,在扩展性上几乎没有瓶颈。


之所以选择PVE,是在硬件直通方面PVE有着很大优势。能够「从容」将网卡网口拆分,分别直通给不同的系统。

哪种方案是目前All in One主机的终极方案_新浪众测

哪种方案是目前All in One主机的终极方案_新浪众测

哪种方案是目前All in One主机的终极方案_新浪众测

当然,就个人情况,很多功能完全是为了实现而实现,折腾着玩的初衷大于真实需求。但同时也体现出这套方案在扩展性上的优势。虚拟系统n/虚拟系统+Docker @底层虚拟机。也许,也许是All in One主机目前的最优方案。更多的方案及可能,仍在摸索学习、调试体验中。觉之这应该,应该不是终点。


何为ALL IN ONE

在一个电脑上,完成所有IT需求


软路由

旁路由

nas网络存储

windows系统

linux系统

一般情况下,这需要2台以上的电脑才可能实现

本篇文章是一个全方位的知识分享,是可以帮助大家从无到有的搭建ALL IN ONE做一个认识型的了解


硬件篇

家用一定要省电,所以作者的硬件篇都基于低功耗硬件,

何为低功耗 ,CPU与主板整合在一起的x86电脑(它的功耗相对于CPU和主板分离要低50%),没有选择arm,是因为要打造all in one ,arm架构的硬件上软件方案能够折腾的东西太少,但笔者并没有完全的抛弃ARM机器,它也会有一席之地


低功耗版本

服务器选型

首推J4125

十代INTEL赛扬,目前第十一代INTEL N5105快形成主流市场,所以目前在闲鱼市场,它在市场属于淘汰产品,性价比极高


I3,5( 4代以上整合主板)

作者自己是i5-6200u 帮朋友整过i5 4300u,i3-7100u 为啥要重点在4代以上,因为3代以下,功耗较高,4代后,都在15W左右,同时核显有一定硬解1080的能力,如果需要完美硬件,至少要在第7代i系列芯片上


相对的低功耗超强版本

d1581

d系列是intel服务器市场上整合主板的主力系列,而真正有流通到中国市场,目前是d1581这块芯片,它只有65W功耗,同时具备16核32线程的 可以让你框框数到发晕的程度,笔者是最后才用到它的(选用的是火神革命高配版本 配上64G内存),用了它之后,才知道什么是最强的all in one ,当然没有特殊要求,不建议使用,多了40W,也都是钱,笔者家里用电是7*24小时不关机的


瘦主机

j1900(x86)

做为一个经受过矿难的矿产品,它现在在闲鱼上的价格,非常香,做x86架构的瘦主机,价格太香(只有10W的功耗)


玩客云和N1(arm)

玩客云(v7 a9 32位)和N1(v8 a53 64位) ,都是市场上 量很大的设备,它们都是拥有优秀的硬件和丰富的接口,通过普通android系统,配合windows 远程桌面APP,做为瘦主机,特点就是超低的功耗,比j1900还要低一倍的功耗,更低的发热,是我认为未来瘦主机的天下,一定是arm架构的天下


软件篇

虚拟化系统

相信大部分玩家,都用过windows平台的vm虚拟软件吧,但它家的虚拟化系统esxi,相信用得人很少,同时如果使用esxi,做为单机使用,是免费的

笔者在 在 esxi,proxmox ve 二个系统中选择了proxmox ve,简称pve 此二款系统无论是企业级应用和家庭应用都非常适合,其它的系统太小众,资料和文档以及兼容性都会有一些缺点

为什么没有选择 esxi呢,原因如下:

a.虽然它单机使用免费,但它的母公司的产品拆得很细,笔者是一个爱折腾的玩家,后面难免会用到更多的特性,到时候,花钱还是不花钱,又成了一个命题

b. esxi也挑硬件,比如非intel的网卡兼容性就很不好

c. esxi没有lxc容器,我其实并不喜欢套娃,lxc容器,可以明显的减少套娃的层次


而反观pve系统

1.对硬件兼容性高,直通性功能强

2.集群等其它特性全免费

3.有lxc容器,可以支持一个linux内核,虚拟多个linux实例


PVE

PVE的安装过程我就不在本章中展开,网上很多,我这里贴一下我参考过且实践的,如果有些同学有问题,我可以容易回答pve安装和集群


https://blog.csdn.net/qq_43417559/article/details/121338492

1

注意:集群一旦建立,其中主集群节点如果下机,就会导致其它节点无法正常启动PVE很稳定,但要不断的折腾系统的同学,就不要玩集群,想利用集群减轻运维工作量,它是一个利器


pvetools.sh

作者github地址:


https://github.com/ivanhao/pvetools

1

pve的一些基础运维脚本的图形化聚合,切源,安装基本软件等等,虽然在pve7.x有一些小BUG,但可以接受

但发现其实有些时候是访问不了的,所以我这里提供一个附件版本: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vipshop_fin_dev/86400251

1

# 通过ssh方式将pvetools.sh传到linux容器中

# 给它赋权限

chmod 777 pvetools.sh

# 执行命令,打开图形化界面

./pvetools.sh

1

2

3

4

5

如下图所示效果:



软路由

有了PVE系统后,一般都会安装软路由,它可以突破硬路由器的功能,去扩展硬由不足的地方,比如功能,比如性能

功能这块,因为软路由系统有很多,国外比较出名的是 openwrt(小米、斐讯这些都是基于openwrt 为基础打造的系统)

,专业性强的ROS等,国内基于上是爱快的天下,它太简单,使用门槛级低,它的分发能力,非常强

我这里强烈推荐使用爱快做 国,软路由的首选。



旁路由

提到软路由,有一部分可能会了解,但什么是旁路由,估计很多人不清楚,路由中的网关,大家应该都清楚吧,这个网关,它一般是路由自己,但其实也可以是另一个路由,但它的系统一般都首先openwrt ,因为开源,及丰富的插件

有二种组合,可以帮助大家对旁路由有一定的感知

1.虚拟化下,虚拟一个爱快做为主路由、虚拟一个openwrt做为旁路由

2.家里主路由器太老,但又舍不得换,但它的负载很重,那么可以选择一个x86或arm 小机器,做为旁路由,比如可以使用arm架构 玩客云或N1,刷openwrt的系统

旁路由是一种 对现有主路由的补充,它在家用领域使用不多,但在企业级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NAS系统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网络连接存储系统 ,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聚焦在存储和网络连接二个方面

相信大家都知道家里的照片和资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化越发达,各种智能设备越来越多样化

我推荐群晖(synology做为全世界最流行的nas系统), 它能够支持绝大部分平台对接,无论是苹果或安桌、或WINDOWS、LINUX系统,它都有对应方案,使大家简单对接

存储上支持非常丰富的网络协议,常规的SMB、或NFS 等远程协议

软阵列,也支持raid0,1,5 等常规的,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只要对数据有要求,相信都会愿意搭建一个nas系统并配合 域名,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储放自己宝贵的信息




白群晖&半白群晖&黑群晖 知识点

白群晖是硬件和软件都是正版本的系统

半白群晖,使用了正版本SN,但系统是破解的,硬件是第三方的,基本功能可以正常使用

黑群晖,系统是破解版本,同时硬件也是第三方的,功能也无法全部正常使用


WINDOWS系统

这个大家都有需求,但在虚拟化中使用windows,它是一种瘦主机+服务器或普通PC+服务器的体验

我尝试将家里所有的PC需求,转移到 瘦主机+服务器方案

目前使用的瘦主机系统 是 朵拉云科技 (https://www.doracloud.cn/) 这家公司的,因为它对windows远程桌面免费

且提供系统引导方案,满足我的需求,确实也很好用,刷好系统后,无感知的启动就和使用普通电脑一样

windows推荐使用win10 ,并打开并行访问配置,可以当服务器使用


LINUX系统

linux系统 做为一个开发人员,一定要有一个linux系统,但其实linux的世界是丰富的


lxc容器

pve支持ct 容器虚拟化,它实际上就是lxc容器,用pve自身linux内核 驱动虚拟出来的容器,这相对于普通虚拟化 ,少了一层虚拟化,普通虚拟化,还要虚拟linux内核

我喜欢在此lxc容器下面安装docker,lxc+docker 是我认为的最佳方案


宝塔linux面板

宝塔(https://www.bt.cn/new/index.html)是一个linux的面板(它有免费和收费俩个版本),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运维linux

我本人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实践派,不喜欢死背,而宝塔它可以帮我内聚好了很多的命令,减少了大量的重复敲命令的运维工作,快速实现想要的环境和监控,是linux系统运维的好帮手


结束语

因为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这里是一个大的介绍

也许后面会出一些系列文章,展开其中一些点

是如何安装及各种问题


朱杰 2022-08-14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软件开发随心记」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vipshop_fin_dev/article/details/126324672


前言

关注我的值友前面可能都看到了我写的两篇分享的文章。就是入坑的N5105第三版的那个小东西............从此开始了无休止的折腾之途,现在回忆起来,真是满眼的血泪史~现在终于稳定了半年左右了,分享给喜欢折腾的朋友,大家一起探讨和进步。废话不多说了,我把从头到尾折腾的过程和坑一点一点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到大家避坑吧。

一、元婴初期-培元(台式机+PCIE网卡+PVE虚拟机)

接触软路由是因为一次硬件的利用。家里有台闲置的i5 4590的主机,想着把它给怎么用起来,就上网随便搜了搜,很多人都在推荐搞软路由。又是翻论坛、看zdm各种探索下来,最后买个一块2.5G的8125b网卡。

天猫精选

乐扩PCI-E4口2.5G网卡NAS软路由RJ45电口服务器电竞自适应千兆PEX无盘启动瑞昱8125B芯片四口

比上次低9%

¥219

去购买

1.1、设备清单:

cpu:i5 4590;

内存:8G ddr3 2133;

网卡:8125b 2.5G 四口网卡;

硬盘:128G ssd、1T HDD;

交换机:tplink TL-SH1008 2.5G交换机。

1.2、网络拓扑如下:

i5 4590 PVE虚拟机 单软路由家庭网络拓扑图i5 4590 PVE虚拟机 单软路由家庭网络拓扑图

1.3、运行效果及使用心得:

总体运行还算稳定,过程中出现过2次掉网卡的情况。后来把网卡直通的功能关了,全部虚拟化。稳定运行了1个多月没有关机。但是,功耗太大了。平时待机差不多70W,虚拟机全开后,110到120。拿台式机做软路由,除非跑节点,不然真心不推荐。最后开始考虑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怎么降功耗节能的问题。

二、元婴中期-聚鼎(迷你主机+PVE/ESXI虚拟机+爱快)

后来,断断续续的接触到了J1900、D525、N3540等小主机,一咬牙直接买了N5105+i225v3的小主机,这里不再赘述改装散热、直通等问题了,想了解的可以看我前面的文章。 期间,家里又增加了一条移动的宽带,所以就在考虑怎么进行双wan的叠加。

文章

all in one小主机 篇二:PVE虚拟机安装及开启硬件直通

技术文件

2022-06-13

7

文章

all in one小主机 篇一: N5105准系统及散热改装

技术文件

2022-07-26

53

2.1、N5105安装pve/esxi方案:

期初是考虑和试过“爱快”+“openwrt”的方案的。结果试运行了段时间,发现自己没有openwrt的需求,就又给改成了单爱快的方案。原来的j1900刷了个x86去跑网心了,另外又加了一个网心云赚3盒子。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有点着魔搞网心了!

这个方案的结果,熟悉n5105第二第三版的都知道。虚拟机下各种不稳定还无法直通核显,爱快隔三差五的掉线重播、虚拟机安装网心云x86,连接数一多了就掉线。pve和exsi都试了,最后没办法。放弃了pve和exsi。

pve双wan方案pve双wan方案

2.2、N5105安装hyper-v方案:

又是看论坛、刷帖子各种折腾,最后决定用win 10+hyper的方案试试。因为家里还有一台8700K配置的电脑,每天都挂机诛仙,虽然配置什么的都已经调到了最低,但是待机还是在70-80左右。因为我的各种折腾,家里网络总是不太稳定,老婆大人又天天发火,都两条宽带了,为什么网络还是天天断线、天天重启!限期给我3天时间解决,要不然所有设备都给我扔了,就留一个路由器!正好,这个时候x86 P2发布了,我又买了台x86 P2 就直装爱快,保持家庭的网络稳定性。移动那条线,就随便我拿来玩了。

淘宝精选

畅网X86-P2软路由N4000j4125迷你主机6W低功耗节能微型计算机电脑

¥398

去购买

x86p2+hyper-vx86p2+hyper-v

因为电信的宽带是有公网ip的,而我又想用n5105这个主机的hyper来装一些我自己需要的服务器玩玩。所以我把电信过来的一条lan,接在了n5105上,作为5105的主网络,负责它的上网和远程,以及虚拟的homeassistant和Ubuntu。其余三个口,直通给爱快,然后移动的这条线路主要是跑pcdn。其实这个时候,移动这条线的爱快,偶尔还是会掉线的。后来换成了win server +hyper-v,目前已经很稳定了。

三、元婴成熟期-归墟(双软+爱快+旁路+hyper+pcdn)

上面的方案,断断续续用了半年,还是总感觉少了点什么。而且这个时候,家里已经搞了7-8个网心云、2个甜糖、2个点心云了,各种设备全都一锅烩的放一条线上也不太稳妥,收益也不多。二期中间还试过几次,发现电信的竟然可以三拨叠加上行,移动的可以双拨叠加上行。于是就有了目前的网络拓扑了。

目前家庭网络拓扑目前家庭网络拓扑

因为电信的宽带用的是x86 p2,只有两个网口。所以就进行的单线三拨。移动的又重新配置了一台j4125 i226的小主机,是有四个网口的,所以就做了双线双拨,其实单线双拨也是一样的。其实,j4125直装爱快,单独拿来跑pcdn太浪费了,就目前的这种小水管流量,j1900就完全足够了。不过我打算在j4125里安装几个虚拟机,搞其它用途的。

总结

目前家里pcdn设备如下:

网心云:oec*2、docker*2、手机版*1、桌面版x86*1、赚3盒子*1;
点心云:x86*1、盒子*2;
甜糖:手机*1、docker*1
宽带信息:
电信公网,50上行,可三拨;
移动内网,300上行,可两拨。

平均日收益大概网心13-15。点心2-3。甜糖3-5左右。没办法,地区是没有0星的,这个带宽也就只能跑到这个收益了。

总体待机功耗:120—150w。

150W*24=3600。一天3.6度,一月108度。按最高价7毛算,大概76.5/月电费。

以上就是我这一年多以来,关于家庭网络这块的折腾。nas、Jellyfin、青龙、homeassistant等也有尝试和玩玩,后来感觉需求不是很大,就只留了青龙和homeassistant。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波,后续我慢慢分享一些,关于网心的网络调优和设置方面的问题。

目前还是菜鸟一枚,只是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折腾的经验。大神就不要喷了,可以一起分享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