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 发布的文章

导读:在互联网时代,博主经常反思一个问题,如何跟进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才能不会被淘汰?博主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目录

 低代码Low-Code和低代码开发平台LCDP的简介

 1、国内外低代码著名公司一览

 2、低代码的意义

 3、低代码开发的优势

 3.1、上手快

 3.2、开发快

 3.3、运行快

 3.4、运维快

 4、低代码与0代码华山论剑

 5、低代码开发平台的演进方向

 低代码平台有哪些——低代码开发平台各家对比

 1、基于Web的应用开发工具(组件模式)——0代码,只有iVX一家

 2、基于流程设计的企业服务(组件式服务)——低代码,Mendix,Outsystems 牛刀 葡萄城(活字格) APICloud 各种 **云 ~~

 3、基于API聚合的组件市场工具——APICloud

 4、基于工作流、表单制作、文档协同的工具——各种 ** 云

 如何选择最合适的低代码开发工具

 第一步,扪心自问,确定所需(以结果为导向思考学习)

 2.1. “我想学习编程,我想转行互联网,我需要做一些真实的项目出来,好找工作!”

 2.2. “我会一些编程,我想做外包,中小项目为主”

 2.3. “我需要做一个具体的项目,包含工作流、表单部分技术,我希望能快速实现”

 2.4. “公司需要重构自己内部的业务中台,数据也需要统一,付能公司研发能力”

 2.5. “公司需要技术架构统一,高效,现在都是外包团队在做项目,技术架构不统一,无法管理”

 第二步,逻辑递进,合适的就是最好的(选择最合适的就是最高效的)

 第三步,一旦确定好,就直接去学习(时代很快,最怕时不我待)

 第四步,反思(如何跟进这个时代),然后成长


 

 

 

低代码Low-Code和低代码开发平台LCDP的简介

        一般来讲,我们常说的低代码其实就是指低代码工具或者低代码开发平台低代码开发平台(Low-Code Development Platform,LCDP)是无需编码(0代码或无代码)或通过少量代码就可以快速生成应用程序的开发平台。通过可视化进行应用程序开发的方法,使具有不同经验水平的开发人员可以通过图形化的用户界面,使用拖拽组件和模型驱动的逻辑创建网页和移动应用程序。低代码开发平台(LCDP)的正式名称直到2014年6月才正式确定,但是,整个低代码开发领域却可以追溯到更早前 第四代编程语言和快速应用开发工具。
        低代码开发平台(LCDP)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编程语言和工具,与先前的开发环境类似,早期低代码开发平台基于模型驱动,后期逐渐演进为数据驱动,并创建了自动代码生成可视化编程的原理。
        2019年底,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认为,国内低代码领域尚处于早期,市场未来需求将出现暴增。随着低代码应用场景不断拓宽,2020年会有更多企业或企业信息化服务提供商将采用技术门槛更低、开发效率更高的低代码开发平台,为自己量身定做企业核心系统以满足个性化的企业管理需求
        据Forrester估计,到2020年低代码开发平台的总市场将增长到155亿美元。市场中的细分包括数据库、请求处理、移动化、流程化和通用化的低代码平台。低代码开发的市场增长可归功于其灵活性和易用性,低代码开发平台正在将重点转向应用程序的通用,并能够在需要或期望时添加自定义代码。移动可访问性是使用低代码开发平台的驱动因素之一,低代码软件包通常带有该功能标准,而不需要开发人员另外花时间创建多设备软件。低代码开发平台需要较少的编码知识,所以软件开发环境中的更多人可以学习使用低代码开发平台

 

1、国内外低代码著名公司一览

        2014年,著名的研究机构Forrester正式提出低代码开发概念,并投身对该平台的研究当中。

  • 国外低代码著名公司:有Salesforce(1999年创立)、OutSystems(2001年创立)、Mendix(2005年创立)、Kony(2007年创立)、Scratch(2008年由MIT创立)。

  • 国内低代码著名公司:有 iVX2008年创立,应该是国内非常知名和成熟的一家头部公司)、J2Paas(2017年创立)、起步(2006年创立)、宜搭(2015年创立),YonBuilder(2020年创立) 其中OutSystems在2018年宣布融资3.6亿美金,被视为低代码赛道的独角兽。

 

2、低代码的意义

        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强大之处在于,允许终端用户使用易于理解的可视化工具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而不是传统的编写代码方式。构建业务流程、逻辑和数据模型等所需的功能,必要时还可以添加自己的代码。完成业务逻辑、功能构建后,即可一键交付应用并进行更新,自动跟踪所有更改并处理数据库脚本和部署流程,实现在 IOS,Android,Web 等多个平台上的部署。它可以使得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应用程序开发当中:

  • 对于具有专业编程能力的程序员:可以使得具有专业编程能力的程序员效率更高;

  • 对于非技术背景的业务人员:非技术背景的业务人员同样可以构建应用;

  • 对于大型企业:低代码开发平台还可以降低IT团队培训、技术部署的初始成本。

 

3、低代码开发的优势

3.1、上手快

        由于低代码或0代码的特征,无疑会大大降低编程语言的学习难度,尤其是0代码(无代码)开发平台,甚至完全不同程序语言的业务人员都可以快速进行学习和应用开发

3.2、开发快

        由于使用大量的组件和封装的接口进行开发,以及集成云计算的IaaS和PaaS层能力,使得开发效率大幅提升;普遍的观点,低代码能够提升30%以上的开发效率,而0代码(无代码)则能够数倍提升开发效率;并大幅降低开发成本。

3.3、运行快

        这是一个相对概念,总体来说,由于低代码开发平台或0代码开发平台使用自动的方式生成(编译成)可执行代码,代码的整体质量优于业界平均水平;并且相对来说,出错(Bug)更加可控,代码的安全性也会更高

3.4、运维快

        一般情况下,低代码开发平台或0代码开发平台,由于采用组件形式,以及面向对象的开发方式,使得代码的结构化程度更高,通常来说更容易维护

 

4、低代码与0代码华山论剑

        低代码产品做的是工具:(优化程序开发的过程,开发更快一点儿)

  • 适用人群:现有程序员,对他们过度和学习非常友好

  • 适用公司:大型公司最友好(Mendix和Outsystem也是这么做的),需要投入服务资源较多

  • 对现有体系影响:影响较小,公司现有研发资产过渡容易

  • 解决问题:加快程序员开发速度,为公司降低开发成本

  • 收入来源:大公司license和增值服务,会贵,中小公司难承受

  • 最终产品形态:IDE(云)

  • 生态:大B生态,B端生态

 

        iVX做的是0代码语言:(不只是加速开发,而是改变编程)

  • 适用人群:想成为工程师的人+50%现有程序员(长期目标是90%现有程序员)

  • 适用公司:大型公司IT等非核心产品业务+外包公司团队+中心创业公司,服务大公司投入资源较多

  • 对现有体系影响:冲击较大,公司原有资产只能通过API调用,部分研发人员和资产可能无法整合

  • 解决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开发手段和体系,降低开发门槛和节省开发成本(我们认为这是技术发展方向)

  • 收入来源:前期靠: 大B端服务+C端培训收费;后台靠: B端云资源+license C端培训收费

  • 最终产品形态:语言+IDE(云)

  • 生态:C端+B端生态

      总结一下哦

项目低代码开发平台iVX零代码开发平台
使用人群程序员想成为工程师的人+50%现有程序员
使用公司大型公司大型公司IT等非核心产品业务+外包公司团队+中心创业公司
对现有体系影响影响较小,原有资产较易整合冲击较大,原有资产只能通过API调用,部分研发人员和资产可能无法整合
解决问题开发速度提升降低开发门槛和节省开发成本
收入来源大公司license和增值服务,价格较高,中小公司难承受云资源和培训费用
最终产品形态IDE(云)语言+IDE(云)
生态大B生态,B端生态C端+B端生态

 

 

 

5、低代码开发平台的演进方向

        低代码开发平台将会沿着两个纬度进行演进:

  • 1. 通用性:也就是语言属性维度;随着低代码开发平台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低代码开发平台逐渐具备通用场景的开发能力,例如可以开发网站、游戏、3D场景、电商、企业应用、个人应用;支持的系统也会更加全面,例如支持WebApp、iOS/Android、Windows/Mac/Linux、小程序等各种应用;

  • 2. 便捷性:也就是指代码量不断降低的过程,最终将实现0代码编程。

        但是通用性和便捷性要想同时实现,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低代码开发平台急需解决的问题和下一个挑战。最终使“去掉程序语法,保留程序逻辑”成为可能。

 

 

 

低代码平台有哪些——低代码开发平台各家对比

1、基于Web的应用开发工具(组件模式)——0代码,只有iVX一家

        iVX属于首款零代码开发语言,它去掉了程序语法,但保留程序逻辑。它拥有着简单的界面和开发环境(纯web)。
        iVX属于0代码,初心就是做应用开发工具,基于 Web 的,所以在设计产品时甚至没有只限制于企业应用,而是所有的应用原则上都可以开发,这是 iVX 的目标。所以 iVX 可以做游戏(支持3D),可以做电商、网站,可以支持小程序等。随着研发不断深入底层,现在 iVX 已经基本具备了“语言”形态,例如,多人开发,版本管理,开放的模块等,这也许是 iVX 一开始并没有去预期的事情,但也是发展的必然。

推荐文章
 High&NewTech:新物种?这是一种不需要写代码的程序猿,这事,得从Ta们掌握了 iVX工具(首个无代码编程语言)说起……

 

 

2、基于流程设计的企业服务(组件式服务)——低代码,Mendix,Outsystems 牛刀 葡萄城(活字格) APICloud 各种 **云 ~~

  • 牛刀:从 WeX5 这个前端开源框架开始,后来转向低代码,产品的整体构思其实没什么问题,但是产品的设计和技术能力(特别是后台)相对落后,再加上 WeX5 也是很小众的前端框架,所以使用牛刀开发限制还是很大。产品的“逻辑能力”采用了类似 Outsystems 的模式,但没有Outsystems 强大。

  • Odoo(欧度):开源的开发框架,专门用于做企业应用,很多应用和模块企业可以直接使用。

 

3、基于API聚合的组件市场工具——APICloud

  • APICloud:也开发了开发流程管理工具,管理整个应用的开发周期,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研发测试和运营,严格来说不算是低代码产品。

 

4、基于工作流、表单制作、文档协同的工具——各种 ** 

  • 各种 ** :这里面非常多,多数都是从某一个企业服务领域的细分产品入手开始做的,做了一段时间之后,有一些API可以用于二次开发和灵活控制生成的应用。大体是这个模式,这个呢,感觉也不能算是严格的低代码,算是往低代码靠拢的工具。

 

参考文章
 对比 iVX 零代码开发平台和国内外其它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区别【0代码和低代码的区别】

 


 

如何选择最合适的低代码开发工具

第一步,扪心自问,确定所需(以结果为导向思考学习)

       在选平台之前,首先要确定以下几个问题:

2.1. “我想学习编程,我想转行互联网,我需要做一些真实的项目出来,好找工作!”

       互联网是为数不多的朝阳产业,是基础工具,也是基础语言,美国幼儿园里就开始教编程了,国内也要求把编程课程引入中小学教学大纲中,其重要性,我就不多说。另外,互联网总体来说是高收入行业(看看10几年前央视的广告和现在的赞助商有啥区别吧,马上就能理解),方式方向应该没错的。就算每10年可能会有一个轮回和低谷,但是确实也找不到什么新的经济的增长点了。所以坚定地投身互联网吧!
       为什么要学编程?原因很简单,程序是互联网的“语言”,不会语言在互联网的世界中就会举步维艰。而我认为,这里面最核心的程序思维,就程序本身而言,语言也有很多种,但是思维方法,构建应用的方法,大同小异,因此如果掌握好了这种程序构建“逻辑”,将为未来发展扫清障碍。
       另外建议,学习简单使用一些语言,低代码/无代码平台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我们认为,这也是语言发展的大方向,不会问题。

 

2.2. “我会一些编程,我想做外包,中小项目为主”

       你可能会前端或者后台某一两项技术,但是还不足以完成整个外包项目,另外,觉得用代码写太浪费时间,而且有些地方考虑不周到,项目完成质量也不高。这种情况下,选择低代码或零代码平台是非常明智的。通常效率都会有大幅提升,如果选择正确的。

 

2.3. “我需要做一个具体的项目,包含工作流、表单部分技术,我希望能快速实现”

       作为企业内部OA的某一些具体需求和实现,低代码/0代码平台也有一些专门服务类似需求的引擎,最为常见的就是BPM工作流管理以及表单系统,对于这些系统都有非常成熟的低代码/0代码解决方案。开发工作量往往可以降到最低,而且质量通常有保证。

 

2.4. “公司需要重构自己内部的业务中台,数据也需要统一,付能公司研发能力”

       这个往往对平台要求比较高,需要开发平台提供完成的“开发体系”,只有这个体系完备,才能保证一个平台解决所有问题,否则如果平台技术无法实现,那成本就比写代码还要高很多。

 

2.5. “公司需要技术架构统一,高效,现在都是外包团队在做项目,技术架构不统一,无法管理”

       要求具备完整的“开发体系”,同时,架构要比较简单和先进。

 

第二步,逻辑递进,合适的就是最好的(选择最合适的就是最高效的)

       

 

第三步,一旦确定好,就直接去学习(时代很快,最怕时不我待)

      我给大家找了一些相关的教学地址,大家可以去研究一下。建议大家在分析和选择的时候,多去看教学视频,少去看介绍,教学视频才是你后面真正的操作,文字介绍往往具有很强不确定性和迷惑性。

 iVX的教学课程 https://course.ivx.cn/#page=0     i
VX的教学课程地址,强大,现在有很多还是免费的
牛刀云教学课程 http://www.wex5.com/wex5-welcome/ 
牛刀云教学课程地址,有些稍微老有点儿的内容
明道课程 https://learn.mingdao.net/     
明道课程做得不错
enhancer无远平台教学视频 https://wuyuan.io/tutorials-video   
enhancer无远平台教学视频
氚云课程 https://help.h3yun.com/channels/4.html    氚云东西很多,值得好好看看

 

 

第四步,反思(如何跟进这个时代),然后成长

       最后,希望大家认真选择和学习低代码/0代码平台,没准你以后吃饭就靠TA了!毕竟这个是互联网编程语言的发展趋势,而互联网又是社会和技术的发展方向。另外,现阶段低代码平台比较多,各式各样,但多数都是针对某一些特定场景和系统进行开发的,而且语言也多种多样,有写SQL的,有写前端代码的,有写后台代码的。0代码的如果不算Scratch,国内还是比较少的,主要是iVX,明道等。


OutSystems是一家位于里斯本的低代码应用程序开发公司,目前以95亿美元的估值筹集了1.5亿美元。

新投资者Abdiel Capital和Tiger Global已加入现有的支持者高盛,KKR,Guidepost Growth Equity和Armilar Venture Partners。

OutSystems界面

它声称可以解决多达22个行业的开发商短缺

其客户群(包括现有的Nationwide银行)使用OutSystems的平台来加速用户体验(UX)应用程序的开发。

金融科技与英国议会合作,将税收数字化,保险公司与经纪人门户建立合作。 最近,它为信用比较市场建立了新的主张。

“在理想的世界中,您想要从一开始就将所有东西剔除掉,” OutSystem的区域金融服务和保险总监Garry Larner在2019年9月告诉FinTech Futures。

他补充说:“但从实际的角度来看,除非您准备花费数亿美元,否则这是不可能的。”  OutSystems为使用旧代码基础架构的企业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法,它可以通过低代码技术替代撕裂和替换。

OutSystem的增长

尽管OutSystem产品的基本原理保持不变,但金融科技已经对其产品进行了微调,以适应不断增长的行业。

它声称可以解决当今多达22个行业的开发商短缺问题。

OutSystems的客户美敦力(Medtronic)在一份声明中说:“软件创新无法买到,只能建立。”  “我们需要一个安全的平台,使我们能够快速轻松地构建所需的功能。”

金融科技声称可以为87个国家/地区的“成千上万的活跃客户”提供服务。 它的合作伙伴包括AWS,Deloitte和Infosys。

早在2019年,Larner就对FinTech Futures OutSystems表示,其全球年增长率为54%。 这种增长是在高盛和KKR于2018年投资3.6亿美元之后进行的。

该公司现有员工约1300人。 它计划将资金投入到研发和市场战略中。

去年八月,帕特里克·让(Patrick Jean)加入OutSystems,担任其新的首席技术官。 吉恩(Jean)在Apttus和Microsoft任职后加入了该公司。 最近,他曾担任Citrix云工程副总裁。


先看一下上篇的问题 

1. 这东西 有没有更详细的教程呢?

2. 这个的优缺点是什么

3. 可能你注意到了, 这里它的数据库是啥, 那个表我要一个个的建进去吗?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 如果我现在项目用的数据库 怎么玩?

4. 为什么说神奇又有点鸡肋, 这个像2.

5. 其他神吐槽

=====================================================

解答:

 当然又更多的教程,不过并不是很多,国内玩这东西的貌似还挺少,原因呢参见优缺点; 至于教程推荐一下我在CSDN上找到的一个企鹅群: 320049517; 我的资料除了翻译自官网外,基本上是从这里来的,群共享又详细的联系教程,包括视频和pdf(这些好像也来自于官方的学习班); 如果不想加qq群可以来我的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fx1Rz2LdbZIOrp8MGNaBA 提取码:tjdv 

总体定位:为大中型企业 提供低代码开发的全套流程,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简化开发和运维
优点:
低代码开发,代码量少。页面操作式开发,操作简单
结合UI流程和处理流程 业务逻辑更加清晰。
大型项目模块化开发,依赖一键发布,一键刷新
基于依赖的插件可以更简单的扩展自己的应用
对于移动APP 一套代码解决两种系统的尴尬
发布快,自带回滚机制,一个人可以管理多个项目
缺点

这东西不开源,企业操作需要买版权,然后私有化部署
整体的架构环境基本都依赖于 Win Server, SQL Server, Oracle; 对于MySQL 的扩展支持貌似不是很好
没有中文文档资源,国内应用群体还小,出现问题目前只能去社区寻求帮助。
扩展插件从11版本后取消了对java语言的支持,只支持C#
简化开发有一部分优势,但相对于大型项目来说是否由优势需要中和考虑大多方面因素: 合理的系统项目架构,开发技能的熟练成都,学习成本以及问题处理成本等
这个项目基本上只能部署与特定的平台环境上
服务器性能的保证
相对比java程序的一处编写到处运行来讲, 这个程序所依赖的环境有点复杂
简化开发和一键部署等优点虽然有所体现,但是并不是绝对的优点。 
3.  扩展数据库(使用自己的MySQL 生成Entities )有一篇文档, 简单步骤是

  a.   在Service Center > Administration > Database Connections  创建一个 外部数据的连接;

   b.  在 Integration Studio 中新建, 然后在 Entities 上右键 ,有一个扩展外部数据库的,根据引导一步步的来。 这里我的Mysql 导入时候有问题,不知道什么原因, 问过其他人,有人使用的Oracle 可以实现导入。

   c. 在上面的步骤完事之后,到 Service Studio 里面就有一个你刚取过名字的 扩展应用了, 哪个应用模块用这个东西就依赖它就可以了

4. 为什么说神奇又鸡肋呢, 神奇因为它整个开发模式是低代码,部署是一键部署,把好多运维和开发的东西做了聚合简化。 尤其通过做这个引导教程就能明白,熟练的开发人员确实可以提高开发效率不少呢。关键是简单啊, 自己做个app玩一玩,小项目玩一玩,连买服务器的钱都省了(前提是你能在他这个云上正常部署运行,别像我的哪个,部署不上);鸡肋的地方在于, 这东西几乎是全套依赖于Windows 啊, 然后不开源,出个问题吧都不知道咋整。 国外的多多少少都有点麻烦事。鸡肋的还在于,现在的企业项目,动不动就是 高并发,多线程... 连面试都是这些。 那么他这么个产品部署上去了,遇到瓶颈岂不是玩蛋去了,连个服务器性能调优都没又口子,就好比说 面试不会调个JVM 参数,人家都当你是 小菜鸡一样。鸡肋还在于,前后端的分离完全要靠架构的合不合理,纯前台开发玩这东西飞起了, 涉及到后端开发的就要结合接口接口了,总之这个东西想用的合理并且提高效率既要看业务场景又要看架构师的水平了。

5. 总之OutSystems 是个好玩的东西,真心的小东西,自己的小项目拿到这上面来玩挺不错的,对于习惯于传统的开发模式的人来说,不放在Linux 环境中的项目就觉得不太对劲。至于怎么用这个东西呢, 个人觉得 虽然它定位于企业级平台,但是当今中国的开发模式来讲,市场并不匹配,另外如果中国需要这些东西了,肯定会有团队搞一套全自动的 Linux 平台的东西了,就比如现在的 什么gitlab + jenkins + docker 之类的全套大保健啊;想要用的话还是建议从小项目开始做起, 比如做个小程序啦, 逗个妹子啦, 没事做个年会抽奖啦,等等。不过这东西确实能提供个好点的产品思路, 毕竟熟练以后开发效率确实提升了,而且真要是使用这东西的话,那么人员成本肯定也降低了;


首先,使用云环境需要一个账号,官网点击 Try for free 注册一个账号;

其次,安装一下开发环境, 是这个样子

注意这里其他的并不是说没用,而是其他的安装包是 自己搭建私有云用的,刚刚开始下载,可能还没下全; 但是这里重点是那个 DevelopmentEnvironment-11.0.201.0.exe

直接双击一路next --->>> 然后会安装成两个程序

这个呢解释一下: Service Studio 是开发平台,正常一般用这个就够了; 但是难免有需要使用自己的数据库啊,自己的其他项目代码啊,之类的杂七杂八的需求,那么就需要这个Integration Studio 了, 这个也是官网宣称的 扩展插件的主要方式。扩展插件其实有两个方式:1. Service Studio 里面有一个 Forge ;类似于IDEA 里面的插件库用法; 2. 就是通过Integration Studio 来开发定制自己的插件了。 这里版本11 以前貌似是可以支持 C# 和Java 的。 11 版本的时候 Java 飞了, 不见了。。。。。

接下来开看这个软件的样子: 刚打开默认有个 xxx in 5 minuties 的教程的 ,或者自己直接打开教程跟着做就行了。

这个平台的编程思想当然是模块花编程。和微服务一个套路,不过就是少了微服务部署那些步骤。接下来看看各个项目模块什么的都说的是啥;

然后打开这个 Module  见到的是主要干活的地方了:

对于元素区和小部件区的切换特别说明一下, 当双击 Movies 这样的页面的时候(这个要打开Interface这个tab), 默认展示的是元素区,和现在截图的是一样的, 然后在 画圈圈那个地方 会出现 <> 这么个东东。点击这个就是切换了,切到小部件区的效果就是 展示当前页面的布局元素树等。

接下来通过 那两个xxx in 5 min 的操作大概就能了解到 这东西是怎么玩的了; 

然后剩余的几个问题将通过下一篇来 描述:

1. 这东西 有没有更详细的教程呢?

2. 这个的优缺点是什么

3. 可能你注意到了, 这里它的数据库是啥, 那个表我要一个个的建进去吗?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 如果我现在项目用的数据库 怎么玩?

4. 为什么说神奇又有点鸡肋, 这个像2.

5. 其他神吐槽


首先声明一下,个人玩一下的话直接在官网注册账号使用官网提供的共有云环境即可,然后安装一个开发环境登陆账号即可开发部署; 虽然有时候有点问题,但是还是不知道是我个人问题还是他环境的问题,问题就是我的Deployment Service down了只能联系社区支持,结果昨天联系的现在还没解决, 一键部署的时候代码是上去了, 但是部署不起来,总是报错 could not invoke ping .; 无奈申请了另一个账号,结果监控环境里面 Deployment Service 还是down的, 不过官网的demo可以部署, 这个就神奇了。。。。。

问了其他人,人家说都没问题

So,总之先把安装相关的文档 记录下来, 毕竟还是可以用的;

======================================================================

OutSystems Overview

Components – 组件

OutSystems ha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Platform Server: The component that orchestrates all runtime, deployment, and management activities for all applications.

This tool is installed in each environment.

LifeTime: This is the centralized console for managing the infrastructure, environments, applications, IT users, and security.

Service Center: The administration console for an environment of the infrastructure.

Service StudioThe visual development tool to create, change, and deploy your applications. This tool is installed in the developers desktop.

Integration StudioThe development tool to create connectors to integrate OutSystems applications with other enterprise systems. This tool is installed in the developers desktop.

 

Platform Server为所有应用程序编排所有运行时、部署和管理活动的组件。

此工具安装在每个环境中。

LifeTime: 这是用于管理基础设施、环境、应用程序、IT用户和安全性的集中控制台。

Service Center基础设施环境的管理控制台。

Service Studio :用于创建、更改和部署应用程序的可视化开发工具。这个工具安装在开发人员的桌面上。

Integration Studio用于创建OutSystems应用程序与其他企业系统集成的连接器的开发工具。这个工具安装在开发人员的桌面上。

 

Typical infrastructure

OutSystems covers the full application lifecycle, from development to deployment. For this reason, a typical OutSystems infrastructure has four environments: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The environment where applications are initially developed and tested.

Quality Environment: The environment where testers and business users experiment applications to perform quality assurance. This environment usually has few scalability and

redundancy requirements.

Production Environment: The environment that hosts the application version end-users are interacting with. Usually, this environment is only accessible by the operations team.

Management Environment: The environment that hosts LifeTime application, which is the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console. Given its requirements, LifeTime application must run in a dedicated environment. Installing LifeTime in an existing environment is not a supported scenario. Learn how to size an environment for the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console.

 

You can have your infrastructure on the cloud, on-premises, or with a hybrid configuration, where some environments are on the cloud, and some on-premises. Learn more about the possible OutSystems infrastructure configurations.

If you're using OutSystems PaaS, you don't need to worry about installing or licensing your infrastructure. Once you receive your OutSystems PaaS it is ready for you to develop your apps.

If you're installing OutSystems on-premises, be sure you have a valid activation code, or license files. Without them you won't be able to deploy applications to your environments. So be sure to check how OutSystems licensing works.

 

OutSystems涵盖了从开发到部署的整个应用程序生命周期。因此,一个典型的外系统基础设施有四个环境:

开发环境:最初开发和测试应用程序的环境。

质量环境:测试人员和业务用户测试应用程序以执行质量保证的环境。这种环境通常很少有可伸缩性冗余的需求。

生产环境:承载应用程序版本终端用户交互的环境。通常,这个环境只能由操作团队访问。

管理环境:承载生命周期应用程序的环境,即基础设施管理控制台。考虑到其需求,生命周期应用程序必须在专用环境中运行。在现有环境中安装生命周期不受支持。了解如何为基础设施管理控制台调整环境大小

 

您可以将基础设施放在云上、本地部署或使用混合配置,其中一些环境位于云上,另一些位于本地部署。了解关于可能的外系统基础设施配置的更多信息

如果您使用的是OutSystems PaaS,则不需要担心基础设施的安装或许可问题。一旦你收到了OutSystems PaaS,你就可以开发你的应用了。

如果您正在本地安装OutSystems,请确保您拥有有效的激活代码或许可文件。没有它们,您就不能将应用程序部署到您的环境中。了解OutSystems许可是如何工作的

Installation alternatives – 安装选择

Cloud

If you selected to setup OutSystems infrastructure using our Cloud offering you do not have to do any of the initial platform setup yourself. Your servers will be automatically set up for you and you will receive an email with access details such as address and usernames. Nevertheless, when managing a single environment or infrastructure on the OutSystems cloud, you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following considerations:

  1. Currently, our cloud provider (Amazon) does not support customizing the time zone for SQL Server. Conversions need to be done programmatically from UTC to the desired time zone.

  2. Custom database objects such as stored procedures are not supported. You can either implement the same logic using “Advanced Queries” (standard SQL) or through Extensions (by implementing your own C# code).

  3. The Multiple Database Catalogs and Schema feature is not available. This means that all applications store their data in the same database Catalog/Schema.

  4. The Zones feature is not available. All applications running on an environment are available in all front-end servers of that environment. However, applications can be set up to only be accessible from the internal network.

  5. Using the built-in SMS mechanism is not supported. You can send SMS’s by using Extensions available in OutSystems Forge.

如果您选择使用我们的云服务设置OutSystems基础设施,那么您不需要自己进行任何初始平台设置。您的服务器将自动为您设置,您将收到一封包含地址和用户名等访问细节的电子邮件。然而,在管理OutSystems云上的单个环境或基础设施时,您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1. 当前我们  提供商 (Amazon) 不支持SQL Server的自定义时区.UTC到所需时区的转换需要通过编程完成。

  2. 不支持存储过程之类的自定义数据库对象。你可以通过“高级查询(标准SQL)”来实现相同的逻辑,或者通过扩展来实现(通过实现自己的C# 代码)

  3. 多个数据库目录和模式特性不可用。这意味着所有应用程序都将它们的数据存储在相同的数据库目录/模式中。(不支持多数据源)

  4. 区域功能不可用。在环境上运行的所有应用程序在该环境的所有前端服务器中都是可用的。但是,可以将应用程序设置为只能从内部网络访问。

  5. 不支持使用内置的SMS机制。您可以通过使用OutSystems Forge中可用的扩展来发送SMS

Hybrid – 混合使用

If you selected to have some of your environments hosted in our Cloud and the remaining in your datacenter, you should set up your on-premises environments as described in the next

section and then add them to the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console (LifeTime) we provide as part of the Cloud installation.

如果您选择将一些环境托管在我们的云中,其余的托管在您的数据中心中,那么您应该按照下一篇文章的描述设置您的本地部署环境,然后将它们添加到我们作为云安装的一部分提供基础设施管理控制台(LifeTime) 

On-Premises 本地部署

An on-premises OutSystems infrastructure is located on the customer’s datacenter and is managed by the customer.

本地部署的OutSystems基础设施位于客户的数据中心并由客户管理。

 

Installation prerequisites 安装先决条件

  1. Network requirements: the network requirements for an environment where OutSystems is installed;

  2. Default Platform Server and database configurations: to install and run OutSystems, you need permission to change files in the file system, run services, and make changes to the database.

网络要求安装 OutSystems 的环境需要网络连通。

默认平台服务器和数据库配置要安装和运行OutSystems,您需要更改文件系统中的文件、运行服务和更改数据库的权限。

 

Installation steps

To install OutSystems in your infrastructure:

1. Download the Platform Server installation binaries;

2. Install the Platform Server in each environment that will host your applications (eg. Development, Quality and Production);

3. Download the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console (LifeTime) installation binaries;

4. Install the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console in a dedicated environment;

5. Configure the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console;

6. Install and configure the development tools.

再你的设备上安装 OutSystems

  1. 下载Platform Server 安装文件。

  2. 在每个托管应用程序的环境中安装Platform Server. 例如 开发环境,质量验证环境,生成环境

  3. 下载设备管理控制台(LifeTime)安装文件

  4. 在专用环境中安装基础设施管理控制台;

  5. 配置基础设施管理控制台;

  6. 安装配置 开发工具;

 

Download the Platform Server installation binaries

Download the latest Platform Server installation binaries from the downloads area. To download, you need an OutSystems account. If you don't have one, register for free at

www.outsystems.com.

If you're looking for a specific OutSystems version, be sure to check the downloads repository.

从下载区域下载最新的平台服务器安装二进制文件。要下载,您需要一个OutSystems帐户。如果您没有,请在

www.outsystems.com

如果您正在寻找特定的OutSystems版本,请务必检查下载存储库。

 

Install the Platform Server

Install the Platform Server in each environment of your infrastructure that will host your applications (eg. Development, Quality and Production). For this, follow the Platform Server installation checklist that is launched when you run the Platform Server installation binary.

在将托管应用程序的每个环境的设备中安装Platform Server。例如:开发、质量和生产。为此,按照 运行PlatformServer 安装文件时的 安装列表进行操作。

Download the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console installation binaries

Download the latest LifeTime Management Console binaries from the downloads area.

Install the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console

Install LifeTime management console in a dedicated environment. For this, follow the LifeTime installation checklist that is launched when you run the LifeTime management console installation binary.

跟随安装程序引导安装

Installing LifeTime in an existing environment is not a supported scenario. Learn how to size an environment for the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console.

在已有环境中安装不支持, 了解怎样设置基础设施管理控制台大小

The OutSystems Scheduler service must be running in the LifeTime environment.

OutSystems调度器服务必须在生命周期环境中运行。

Configure the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console

Now it's time to configure the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console. This will allow you to register the several environments you have, so that you can manage them from a centralized console.

是时候配置基础设施管理控制台了。允许您注册拥有的几个环境,以便您可以从中央控制台集中管理。

See here how to configure the management console.

Install and configure the development tools

OutSystems is now ready for you to start developing. The only thing missing is to install the development tools on your developers' desktops. Be sure to install a version of the development tools that is compatible with the version of the Platform Server installed in your environments.

安装与 Platform Server版本匹配的 开发工具

After installing the development tools, configure them for developing your own extensions. ->How to configure Integration Studio to work with .NET and Java / J2EE extensions

More information

If you are having trouble installing or setting up OutSystems, check the OutSystems Community for help, or reach out to the OutSystems technical sup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