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 发布的文章

前言

大家好,俺又来了!

一、开始捡垃圾

1、最近矿渣社区又开车了,属于年底末班车:

6盘位的NAS机箱+B365 ITX主板+200W电源 只需598元包邮。

我是有车必上的一族,还是上车了:

2、这个车,其实比以往的要复杂一点!

首先,它只有机箱,或者机箱+主板,不是一整套,需要到手后自己折腾才可以完成组装一台NAS:

3、其实这机箱和主板,在淘宝都有售卖:

首先我们找到主板:

主板在淘宝同款售价是589元不包邮,支持6个SATA接口,双千兆网口,ITX大小,支持8-9处理器:

这个主板,也是之前变种D款蜗牛矿渣的主板:

4、而NAS机箱是ITX大小的6盘位机箱,在淘宝上售价是420元不包邮:

5、如果搭配了同款的200W电源,那么机箱总价是545元不包邮:

6、这么一算,545+589+运费,如果要自己配一台一样的全新NAS,至少要花费1100多元!!

而这次开车的矿渣!

六盘位NAS机箱+200W电源+B365 ITX主板,一共才598元,还包邮,怎么想都还是划算的哈!

但是,这并没完,我们还需要准备处理器、内存条、以及散热器才能做成一台NAS!

由于这个六盘位机箱主板位的空间很小,所以我选择的是一个超薄的散热器,AVC 4线, 只有2.85CM高,价格便宜,完全压得住,不到23元值得拥有!

7、然后是处理器的选择!

处理器,我一开始是准备选择G4600的,价格300多出头,双核心,集成显卡是HD630。

但是不太好买。

然而现在I3-8100 处理器,已经涨价到接近800元了,简直天价!

不过,好在I5-8400T、I5-8500T、I5-8600T都有降价很多很多,我最后花了750元买了I5-8500T:

8、其实同店铺还有一个700元的I5-8400T,成色也很不错,被群友买走了!

群友也分享了他折腾这台矿渣的文章,大家有兴趣的也可以看看~

9、内存条,我用的是之前闲置的DDR4 8GB内存条,现在买一个新的也不贵,150左右能买到!

最后,我们伟大的群主X,居然根据这块开车的主板研发了一套黑QNAP的固件,如果想体验威联通NAS的固件,也完全可以上车试一试!

10、最后,我们列一下总清单:

正常情况下,是1500多元,组装了一套双网口+I5-8500T处理器+6盘位的NAS!

随后,我不放心电源质量,又购买了益衡7025B电源,和一个12CM的静音风扇,一共总价达到了1806.9元,也是目前这个价格下,能组装的性能与价格以及体积盘位最强的综合体NAS!

11、然后,我还是要说一下2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会选择这么强悍的处理器来当NAS?

首先,如果您选择了G4600 或者G5400 以及其它300多的处理器,会出现什么情况?介将只有双核,也只能勉强够用,但是遇到要开虚拟机的话,就不够用了!

I3-8100涨价太多了,不合适!

反过来说,如如果只花1000左右组装的DIY NAS 只有双核,为什么不直接洗白呢?J4125的NAS性能也不弱了,至少4核心!

既然,我们是要做DIY NAS,大家多花个400多元,选择一个6核心,更强劲的处理器,不仅可以让我们作为NAS转码更流畅,还可以开更多的虚拟机!

而且这块B365 iTX主板,还带有双网口,跑个ALL IN ONE 也不是不可能,而且还有PCIE扩展槽,可以加万兆网卡!

然后第二个问题:这个矿渣值不值?

其实,关于值不值的问题,还是看大家的需求,如果自己组装一台同样6盘位+DIY的高性能NAS,至少超过2300元以上的费用。

如果换个更好的机箱,价格还会更贵!

我个人理解是,如果您需要,那么就是值的,如果您不需要,那么就不值。

您只需要看我这篇文章的组装过程和实际操作,然后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样才能吸收知识,掌握知识,最后运用知识!

切记,勿乱跟风,请按需上车,如果车没有了,也不要灰心,明年还有!

二、矿渣外观展示

1、终于到了外观展示的环节了!

外观展示,我将分为两种,一种是矿渣的主板+机箱的外观。

另外一种是我买的处理器+其它配件的展示!

矿渣的外包装很扎实:

2、内部就一台主机,一根电源线,一些硬盘螺丝和四对脚垫:

3、入手了很多矿渣,第一次遇到送电源线的,虽然这根电源线也就10块钱:

螺丝也配齐了,这个好评!

4、然后我们来看一下矿渣机箱!

这个一个标准的ITX 6盘位NAS机箱,外观也有很多使用痕迹,属于上个战场的机器了:

5、正面看一下,贴纸有点掉了,之前应该是叫五星矿机!

同时和我上车的朋友成色要比我这台好不少,唉:

6、这台标记T48的矿机,不知道之前是做啥的,现在就这么退役了:

7、再来看看背后,背后的成色要好上不少,有一个12CM的散热风扇,一个PCIE槽位,电源接口以及主板区域:

主板的双网口很醒目!

8、然后我打开了硬盘托架,可以看到还有生锈的地方,这个和蜗牛属于一类的!

难怪这么便宜了:

9、背板方面,我个人觉得还是靠谱的,比蜗牛的背板上的元器件要多,只要不热拔插,大多没啥问题:

10、然后我对比了一下蜗牛星际C款:

其实这个6盘位机箱就是网上叠了两个盘位:

11、接下来拆机,看内部:

12、首先是这个200W电源,这个电源还要价值100多元:

13、这个电源,之前在蜗牛星际矿渣中也有出现过!

算是还行的一类电源,我们主要看这个12V是多少A,一般,一块机械硬盘,最好按2A计算。

那么这里是12V = 12A,带6块硬盘是刚刚好,再多就有风险:

最大的风险是在开机的一瞬间,启动电流多大,从而烧坏硬盘!

14、然后是这个主板区域,真的非常的小,选择CPU散热器,一定要买超薄的:

15、我们拆下主板,这个是豆希的H310 ITX主板,其实内部芯片是B365:

我一般叫它 豆希 B365 ITX主板:

16、主板的成色还不错,最大的特色是两个千兆网口:

跑个软路由完全没问题:

17、在17*17CM的 ITX主板下,有6个sata+2个千兆网口的主板真的少见:

所以,这块主板也是非常适合做NAS的主板:

而且还有一个PCIE*16的插槽:

18、CPU的供电接口,也是8PIN供电,并不缩水:

19、而且这块主板还支持 M.2 + 6个SATA,或者 M.2+5个SATA+MSATA 的模式!

在主板上有跳冒进行控制和选择,大家按需设置:

如果要用6个SATA,就参考我这个图片设置即可:

三、处理器等配件外观展示

1、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后续我购买的一些处理器及其它配件!

其实,全部东西就下图这些:

2、CPU,我选择了6核心的I5-8500T,750元买到这个成色已经很不错了:

3、内存条,是我之前闲置的8GB内存条,大家现在买个新的也在150左右:

4、CPU散热器,是全新的AVC散热器,静音,而且散热效果不错,最主要!超薄!

个人觉得,23元包邮的超薄散热器,还要啥自行车!就是包装内的碎纸沫沫比较多:

5、然后,万兆网卡,这个我肯定是要用上的!

最近刚刚换了威联通的QSW-M408S 万兆交换机,所以能给NAS安装万兆网卡就必须要安装!

现在这张网卡降价了,只要180元左右,很超值:

6、最后就是我文章经常出现的闪迪酷豆小U盘了:

这已经是这一批中的最后一颗的:

四、手把手教您装机

1、接下来,我们开始装机!!!!

手把手教您如何安装一台ITX的NAS,首先,我们按住下图箭头处的拉杆,将CPU区域盖子打开:

2、注意,一定不要碰坏了这些CPU上的针脚,要小心操作:

3、然后,将CPU放入其中,这个是有槽位的,注意区分:

4、然后涂上导热硅脂:

切记,不要涂太多,够用就行:

5、然后将CPU散热器先进行分离,且撕下散热器上的薄膜:

6、将CPU支架放到主板的背面,是有形状的,按照形状安装进去:

7、然后将CPU散热器,对准孔位安装到主板上:

8、用螺丝刀固定CPU散热器的螺丝,我们的处理器区域就安装好了:

9、最后,将CPU散热器的风扇线,接入到主板的CPU FAN 接口上:

10、然后安装内存条,对准槽位进行安装即可:

11、到此,我们就安装好了主板了,是不是非常简单:

12、可以看到这个CPU散热器真的超薄:

13、接下来,我们不要急着装入到机箱中,先开机看看主板能不能点亮:

避免后续安装到机箱后,发现点不亮又拆机:

14、接入电源线,HDMI,键盘鼠标线后,用螺丝刀,轻轻触碰下面这2个触点,进行开机:

15、可以看到,成功点亮开机,并且已经在BIOS里识别到了I5-8500T处理器信息:

包括内存条8GB也识别上了:

五、将主板装入机箱

1、接下来,我们将主板装入到机箱中:

先插好电源的线:

2、机箱内部的空间很小,一定要小心操作!

对了,建议佩戴手套操作,别怪我没提醒您:

3、机箱的开机跳线接入方式:

4、最后装好后,内部空间还有一丢丢:

5、然后安装上万兆网卡:

6、到此,就装机成功了!!!

一个万兆网口,两个千兆网口,I5-8500T处理器,6盘位,真的美滋滋呢:

7、接着,准备放入硬盘,然后安装NAS系统:

我这里准备了6块闲置的3TB机械硬盘:

8、先用U盘来安装一个黑群晖的NAS系统:

后续,我们还可以安装UNRAID、ESXI、PVE、黑QNAP等系统:

9、装入硬盘:

10、做系统的步骤,我就不分享了,这里我推荐安装的是黑群晖918+系统!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已经详细分享了动图的安装过程,3分钟即可安装好!

11、引导U盘制作好了后,放入到主板任意USB上启动即可:

这个引导U盘,只是引导黑群晖的系统,而黑群晖的系统是安装在每一块硬盘上的:

这个U盘不建议拿下来,就这样放在上面挺好,而且USB2.0,发热也很小。

目前我还没遇到损坏过的情况:

六、测试环节

1、我先安装的是黑群晖系统,因为这个系统,比较良好的可以测试我们NAS的性能!

我是将6块3.5寸硬盘,组了SHR阵列!

这个阵列是具有一个容错磁盘,当一块硬盘损坏后,可以再换上新的硬盘来保障数据安全:

有点类似于RAID5!

2、在我开机20多个小时后,硬盘还在数据检查中,温度也只有21~24度,硬盘温度是非常可靠的:

但是自带的12CM风扇就算加了减速线,还是有明显噪音,后续我会进行再次改造:

3、由于安装的是黑群晖918+的系统,查了下,自带的显卡驱动也是完全兼容的!

这么说,这台NAS,影音转码也完全不在话下!

4、然后是功耗方面,我居然发现它的功耗在带6块硬盘上,达到了88W,简直恐怖!

为什么会这么多功耗,主要是电源问题!

5、后续我更换了益衡的7025B电源后,功耗降低到73W,就换了一个电源,功耗直接少了15W:

我的乖乖,大家如果觉得自己功耗高,请检查一下电源!

有些电源的效率转换真的差,请认准 80 PLUS 标记!!!

6、在经过漫长的磁盘同步工作后,我们的存储池终于创建好了!

七、黑群晖918+增加多网口

1、我本来准备测试一下万兆网卡的性能和表现的!

结果发现,黑群晖918+系统,只支持了2个网口!

由于这个主板,只有2个网口,所以插入的万兆网卡无法使用:

2、遇到这个问题,不要慌,我们打开黑群晖的SSH功能:

3、然后,搜索putty,下载这个工具:

4、在Putty中,输入NAS的IP地址,点击打开:

5、遇到这个提示,点击是:

6、然后,我们输入群晖的用户,回车:

再输入密码回车,切记,密码是不可见的状态!

进入后就是下图这个样子:

7、然后,我们获取一下root权限,输入代码:

sudo -i

输入后,会要求输入一下密码,我们输入密码回车,账户信息从admin变成了root了:

8、紧接着,输入代码:

vi /etc.defaults/synoinfo.conf

这个是编辑配置文件:

9、输入以后,会进入到一个配置页面,我们移动光标到297行左右:

看到这个maxlanport="2" 没有,这个就是设置群晖的最大网口上限值了:

10、我们按一下键盘的 i 键,然后就可以修改这个配置页面了,将2改成4:

11、然后按一下键盘的ESC键,并且输入 冒号:wq ,进行保存退出:

12、这样,我们第一个配置表就做好了:

再输入代码:

vi /etc/synoinfo.conf

使用同样的方式,再修改一次maxlanport="2"的数值:

13、最后,我们输入代码 reboot 进行设备重启:

14、重启以后,发现已经识别到了另外一个网口了!

八、测试万兆网卡性能

1、接下来,我要插入万兆网线:

网线是SFP+网线:

2、然后我家里的组网图是这样子的:

3、万兆交换机使用的是威联通的QSW-M408S。

4、插入网线和万兆网线:

5、可以看到已经识别到万兆网络了:

6、建议修改一下MTU值,改成9000:

7、我们在电脑地址栏输入\\NAS的IP地址,即可访问NAS的文件:

8、在千兆网口下,拷贝速度达到了113MB/秒,已经很快了,满速:

9、而在万兆网络下,拷贝速度达到了600MB/s左右的速度:

简直太厉害了,嘿嘿!

10、这个是因为我有6块3.5寸硬盘,这6块3.5寸硬盘进行了软阵列:

如何得知软阵列的速率?

假设一块硬盘的拷贝速度是130MB/s,那么6块硬盘如果组了SHR或者RAID5阵列后,拷贝速度理论值将是130*(6-1)=也就是650MB/秒:

收到一些CPU,万兆网卡等方面的影响,速度还会降低!

但是,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特别是在拷贝大文件的时候,真的给力:

11、特别说明,万兆网络下,如果没有固态硬盘做缓存,在拷贝小文件的时候,速度会降低!!

只有较大的文件,拷贝速度才能达到我这个水平。

九、最终改造电源和散热风扇

1、自带的电源我信不过,而自带的12CM风扇噪音比较大!

所以直接更换静音风扇和电源了:

2、益衡7025B算是最适合做NAS的电源了,双路12V 18A,安全可靠:

而且带有80PLUS 标记,实际使用后,功耗比左边的200W电源降低了15W,非常推荐给大家:

3、最近2年的时间,我换过了N个电源和风扇,这里两箱子都是淘汰的电源和风扇:

4、风扇我也更换了一下:

5、换上这个风扇后,静音了非常多:

6、最后,电源安装完成,整机焕然一新:

总结

又到了总结的时候了!

这篇文章,前前后后折腾了大半个月!

后续本来准备测试一下群主x的威联通固件的!

但是因为又有一些工作要做,只能下次再测试了!

使用I5-8500T 或者 I5-8400T I5-8600T 做NAS,最大的特点是后顾无忧了!

特别是在需要NAS做大型运算的时候,这台NAS将强于大部分成品NAS!

比如,我这里有几万张照片导入到NAS中,会被强制进行转码!

如果您的NAS性能较低,CPU肯定是100%的占用率了:

占用率过高,会导致NAS卡顿,而这台DIY的高性能NAS,将毫无压力,不信您试试你的NAS导入照片后的效果 !

特别是,我还可以用它来安装虚拟机,软路由等工具。

之前也分享过很多安装的技巧和方法,大家可以在站内搜一下都能找到对应的文章!

如果找不到,留言给我,我发给您看看!

后续该怎么玩??

一般有三种玩法!

1、安装UNRAID、PVE、ESXI等系统,来进行ALL IN ONE,比如虚拟群晖、软路由、WIN10等。

2、就安装黑群晖、威联通,当一个高性能的NAS,平时保存照片,下载电影,万兆存储,这将毫无压力。

3、安装WIN10系统,没错,WIN10系统,直接当桌面电脑使用,用这个WIN10当NAS,一样无压力!

这些玩法,只有在高性能的NAS中才可以实现。

如果您用的是J系列处理器,或者G5400 G4600等,就会有吃力的表现。

而I5-8X00T这些处理器,核心数足够,功耗也低,价格也便宜,比I3-8100 强多了!

比10代处理器多了显卡驱动,将是当下组装NAS的不二之选!!!

非常推荐给大家!

好了,到此,这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如果觉得文章写得还不错的话,欢迎点赞、收藏、评论一下下,您的支持,是我继续写文的最大动力。

我们下篇文章再见,白白!!!


前言:

最近几年入了nas的坑,先后用家里的x2 220古董机、i3 2310m的笔记本做家庭影音中心,今年年初又把影音中心搬迁至新买的J4125 mini pc,一遍又一遍折腾还不厌其烦,直到今年七月份,先是搬家把2t的移动硬盘弄丢了,2018以前的工作数据全丢,然后是mini pc里的2t单盘直接损毁,虽然存储文件还是抢救回来了,但套件数据全丢,数据备份的紧迫性瞬间摆在了眼前。

几番考察以后,也在线试用体验了官方zos系统,果断出手买了极空间z4 8g版,同步还买了hc320 8g*2和铭瑄256 ssd,目标直指raid1,结果没想到实际使用中,极空间的外网连接不稳定,经常性无法连接,而且速度也慢,而且很多功能规定的过于死板,比如三块硬盘的话,只能选用zdr模式,而不能像群晖搞双盘raid1+单盘basic,所以最后还是退了货,重回群晖的怀抱。

选购篇

这次的目标是家庭数据中心+家庭影音中心,首先排除白群晖,性价比太低,不值当。其次排除了捡垃圾和淘二手,找上好成色、砍价谈钱以及后续可能有的各种暗病,花费的时间足够挣回省下的钱。第三是排除现有市面上的各种新旧组装成品nas,3455都要1200到1500,4125要到1800了,还是性价比不高。最后选择安装全新打造一台高性能低功耗nas,保底用上5年不落伍。

机箱:乔思伯N1

首先确定的是乔思伯n1机箱,新家空间比较小,可以立起来的n1能剩下大量桌面空间,加上5盘位的设计正好满足我3盘的需求,所以很愉快的选了标价599的淘宝商家下单,比官方价便宜100大洋,其实闲鱼还有560的,有兴趣的可以考虑。迎广和万由都因为机箱占地过大出局。

散热器:乔思伯HP400

因为机箱限高的原因,直接选择了乔思伯hp400的cpu散热器,避免装机时翻车。我买的时候79,结果买完就涨价了。

电源:酷鱼鱼巢400W直出线版

同样受制于机箱只能装sfx电源,所以159买的酷鱼鱼巢400w直出线版,毕竟价格摆在那里,稍微好一点的sfx电源都要350+。这里提示一下,要选这个机箱还是尽量买模组的电源吧。

SATA线:山泽蓝色细线版

买了三根弯头超细的sata线,毕竟机箱老大提了这个要求,必须满足。

主板:华擎B360M-atx/ac

mini-atx的主板等同于选cpu,因为已经定下了八代酷睿低功耗cpu,所以519大洋直接拿下了正在做活动的b360m板子。同款二手在闲鱼要300多,差了不到200的价格,直接买个省心。买完之后,这个板子现在也涨了……

内存:酷兽 ddr4 3000 8G*2

内存就得上京东,转捡plus会员专享,我活动价289买的酷兽 ddr4 3000 双通道 8g*2,大不了降频使用,比2666省不少银子。

缓存盘:铭瑄 m2.2280 256G

m2.2280买的铭瑄 256G,活动价190,在极空间中没问题,不过黑群晖系统不识别,要做黑群晖的请绕这个大坑。

Cpu:i5 8400T

cpu是废了我最多神的地方,心中首选是i5 8400t,其次是i3 8100t,因为怕网络购买有坑浪费时间,中秋节第一天特地跑了趟实体电脑城,结果一个八代低功耗cpu都没有,有且仅有i5 6代一枚。走出电脑城的一刻,迅速闲鱼找了个照片成色不错,个人信誉好的卖家,直接掏了850,毕竟配件都齐了,总不能没主角吧。

i5 8400t我主要看中的是六核六线程,以及1.7G的起始频率,发热量会相对比较小。因为都是拆机来的,货源特别少,所以其实北上广深的朋友还能线下验货,非一线城市的朋友还是走淘宝闲鱼的好,不浪费时间。

硬盘:西部数据 hc320 8T*2

西数hc320 8g*2,这是买极空间的时候就买好的,也是未来的数据仓库,打算raid1走起,再把闲置的一块东芝 2t专门拿来做下载盘,保护好两块8t盘,毕竟数据无价。

装机篇

东西陆续到齐之后,就是紧张忙碌的装机过程了。

散件全家福散件全家福

首先来张所有配件的全家福,毕竟未来的日子他们要相亲相爱,共度一生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首先拆开主板,小板确实紧凑,几乎没有什么浪费的空间,黑色pcb给人一种沉稳安心的感觉。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闲鱼卖家的i5 8400t成色确实不错,和新的差不多,看着就舒服,果断上机安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乔思伯散热器是分平台自己安装扣具的,按照说明书一步步走,问题不大。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先把两片扣具杆给拧上散热器。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在主板背部提前贴上垫片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给8400t涂抹上硅脂,将散热器压上,确保四个角都落准垫片孔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最后拧上螺丝,这个散热就安装好了。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酷兽ddr4 3000 8g*2双通道内存闪亮登场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小板安装不容易,因为和风扇离得太近,不好使力。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铭瑄m2.2280 256g ssd,很好安装,唯一的问题是群晖系统不认,这是后话。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认识一下乔思伯n1,颜值确实高,金属拉丝非常好看,细长型的设计,可卧可立,适用性很好。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侧面是大面积的开孔,便于空气流入,形成散热风道。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背部的布局,上面的螺丝拧开就可以抽出整个机身架。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机身架分为前置的140mm风扇、中置的硬盘笼和后置的主板电源架,风道设计为从后向前排风,但这里有大坑,后面分析。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支持热插拔的硬盘背板,但需要额外购置弯头sata线,因为空间实在紧张,不然装机时可能会搞坏背板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这是我提前买好的山泽弯头线,非常细,很好用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已经装好的主板先落户机箱,这空间,肉眼可见的紧张和局促。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鱼巢400w直出线版,线很粗,其实不适合小机箱,有财力的可以选择模组版,线材纤细很多,很好走线,这电源性能一般,胜在价格低廉,够用就行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安装难度不大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但是一定会有一颗螺丝装不上,网上看其他大佬的装机攻略,也提到了这个问题,我看了下,这个机箱和电源的贴合面都不是平整的,还不约而同都选择了中间凸起,也是醉了,还好三颗螺丝也能固定的很稳当。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把所有的接线都搞好以后,就只等安装硬盘了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西数 hc320 8t*2 + 东芝 2t,我的打算是两块西数做raid1,把套件和数据都放这里,确保万无一失,10年前的东芝盘专门用来下载,万一报废了也不心疼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硬盘的安装很有特色,每个硬盘两边的螺丝孔(除第一排)都先装上垫片,然后上螺丝,最上面一排直接上橡胶提手,然后安装进硬盘笼,利用卡槽和垫片中间的缝隙进行固定,特别稳当,纹丝不动,这个设计给好评。我这里的安装是两块西数在1号槽和5号槽,东芝在3号槽,确保每块硬盘两面都有风道。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装完先试着点亮一下。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一次成功,包括cpu、内存,硬盘和m2都显示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安装群晖系统了。

安装黑群晖已经是教程满天飞了,这里就不做详细图解了。唯一要提示的是,当我兴致勃勃把918+ 6.2.3的引导盘插入系统后,却发现无法获取主机地址。

????不会又让我碰到驱动不了的网卡了吧?

结果还真是!

百度一下发现i219v这个网卡一般的引导驱动不了,只能靠集成驱动版的引导才行,于是我打开了那是云论坛,准备找帖子下载引导。

映入眼帘的是dsm 7.0完美引导出来了,还是918+!

这欣喜,来的太突然了!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果断下载,写入u盘,修改grub.cfg……熟悉的流程,愉快的执行。

插入u盘,没有问题,群晖助手可以搜索到ip

一路安装下来,特别顺畅,没想到因为网卡的原因,dsm6.2.3升级成了7.0,人生大喜大悲真是太刺激了!

改造篇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系统装好后,开始常规的建存储池等操作,三个硬盘一起执行硬盘检验的时候,看了下系统信息,两个西数全部上了50度,中间的东芝是46度,天!这还是大晚上的温度,白天还不给boom了啊!

于是再次拆机,重新理线,把风道的空间加大,同时网络搜索,各种评测里这个机箱都是取得了颜值、散热和功能的完美统一,还有直接上5个盘,温度还没上40度的,明显不符合常理,这其中的原因大家自行猜测吧!

在一个贴吧帖子的回复里,我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大家仔细看这张图,安装好的机箱里,这个风扇将直接把热风吹在前置面板上,而且是全部阻挡,让风只能从前置面板两侧的散热孔漏出去,原本完美的风道在这里遇到了“面板墙”,当然没法散热了!在这里,特别想吐槽这个机箱的设计师,你的脑子是被门夹了吗?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按照贴吧帖子的提示,我拆掉了前置面板的螺丝,把面板卸了下来。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于是变成了这个样子,虽然颜值有所下降,但前置风扇可以畅快往外吐气了。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再打开温控系统看,白天室温33度的房间,最高的一块西数也只有42度,完全可以接受。

总结篇

说下很多人都很关注和热衷讨论的话题:

(1)i5 8400t这么高级别的cpu有必要吗?我的答案是看你的需求,实际体验下来这颗u的性能是真强,功耗比非常好,和之前j4125的mini pc对比的话,大概就是手机屏幕刷新率60hz和90hz的感受,响应速度要更快更好,于我而言,更实际的感受是五年内,甚至十年内不用再折腾硬件了,不会有那种因为卡顿或者等待想要更新换代的焦虑了。唯一的问题是买贵了,哈哈哈哈

(2)关于硬盘。hc320性能确实好,但发热量大也不是盖的,不管是之前的极空间还是现在的组装nas,温度其实都偏高,对温度控制要求比较好的朋友首推还是希捷银河。

(3)关于m2。到我写完这篇文章时,dsm7.0依然没有认出铭瑄 256g ssd,但是linux系统认出来了,所以我打了各种认nvme的补丁,但是一打了以后群晖就自动重装系统,所以大家还是尽可能用群晖支持的m2,至少,这块铭瑄不要买来给群晖用。

(4)关于电源。建议大家可以上更好的电源,一定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模组化的,第二个是提供超细电源线的为最好。

(5)关于机箱。这个吐槽点就太多了,几乎毁了我愉快的装机过程,第一个散热问题,非常严重,如果不拆前置面板那就是炸弹,硬盘很容易上50度,没舍得测试能不能上60度,到54度我就停止了,估计不拆的话是会到60度的,所以只能深深吐槽一句前置面板挡住出风的奇葩设计。第二个设计问题,整个机架设计对走线考虑过少,底下的usb前置线很粗大,会和弯头sata线绕在一起,电源线从中间的空隙穿过以后会影响中间风道,其实设计师完全可以考虑减少一个盘位,腾出走线布线的位置。第三个是底座问题,列位看图如下。

再也不想折腾了,记我的高性能Nas组装之旅

立起来之后一定会压弯电源线,造成设备摆放不稳当,毕竟中间莫名其妙多了一个更长的支撑点出来。

所以如果不是为了颜值或者空间的话,建议买空间更大,风道更合理的机箱,毕竟nas设备的散热是很重要的。

最后,感谢各位看完这篇文稿,祝大家多多发财,国庆快乐!


前言

大家好,我是大白,这是之前我写的DIY NAS配置思路分享和配置推荐的姊妹篇,后续还会有一个DLC介绍nas常见配件。本篇我会默认大家有一定的pc和nas折腾经验,所以说的会更简略些,配置推荐上会侧重思路上的推荐,同时也会增加对二手洋垃圾推荐的篇幅。

ps:只想看配置单的朋友,直接跳转到第五部分即可。

一、明确需求

随着大家折腾的进一步深入,简单的nas功能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不管是all in one还是homelab都已经在我们的考虑之中,所以新系统要能同时运行和管理多个系统譬如、软路由、播放器、homeassistant等等。毫无疑问地,新设备需要更强大的性能和扩展性来满足我们的花样繁多的需求。具体来讲,在这个阶段的软件方面,我认为一个稳定好用的虚拟化平台是必不可少的。它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管理和运行多个系统。同时我们也可以开始考虑组一些磁盘阵列,体验这些阵列和其特性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在硬件方面,需求的增多也带来了对硬件的新要求。常见嵌入式设备的孱弱性能和低下的扩展性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所以配置选择上更应该侧重常规家用平台设备或者退役的工作站、服务器设备即所谓的洋垃圾。

二、虚拟化平台的选择

看到这个标题很多朋友肯定很疑惑,为什么要选择虚拟化平台而不是直接在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统安装hyper v之类的虚拟机软件来运行虚拟机呢?因为虚拟化平台本身就是操作系统,其功能完全专注于虚拟化硬件和管理虚拟机。它剔除了正常操作系统不必要的资源开销,降低了虚拟化系统本身的硬件占用,从而保证了安装到虚拟化平台的虚拟机对硬件性能利用率高。通俗来讲就是少了中间商赚差价。再具体一些,以网卡速率为例,假设千兆网卡的速度为1000M(再重复一遍,假设的速度)。那么直接在操作系统上安装Hyper v、VMware之类的虚拟机软件,在这些软件运行上的虚拟机网卡速率最大也就800M。剩余的部分都被操作系统和虚拟化软件所占用了。而如果直接使用虚拟化平台的话,运行在虚拟化平台的虚拟机网卡速率最大可以达到950M,并且根据虚拟化平台的不同无限接近1000M这个理论极值。这就是为什么有必要开始选择虚拟化平台。

回归实际,常见的虚拟化平台就有两个半,ESXIPVE,另外半个是Unraid。我简单介绍下这几个虚拟化平台的优缺点来帮助大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虚拟化平台。

通常大家说的esxi是指由美国 VMware公司开发的虚拟化平台。esxi这个系统优点是,操作相对简单易上手,虚拟化硬件效率高,稳定性好,国内相关教程较多。但缺点是正版昂贵(有盗版和使用免费版的方法),硬件兼容性差(主要体现在对新硬件兼容速度慢、一些小厂硬件、魔改硬件压根不支持,需要自己修改系统添加驱动)。

pve是由奥地利公司 Proxmox Server Solutions开发的。它与esxi完全不同的是,pve代码完全开源,社区支持完全免费。收费的只是企业技术支持这个方面,非常良心。pve这个系统的优点是系统开放性好、对硬件兼容性要求低,个人用户正版免费、上手难度、虚拟硬件效率、稳定性比esxi略低但差距不大。二者差距也就是考试98分和95分的区别。它的缺点是国内玩的人相对较少,相关教程资源不如esxi丰富。

unraid我在上一篇简单介绍过,这里就不过赘述了。我这里提及unraid其实也包括了以它为首的拥有虚拟机功能的nas系统譬如truenas、omv等。这些nas系统单纯就是有一个虚拟机功能,虚拟化效率低,但是太多太多人使用它的虚拟机功能,所以姑且算半个虚拟化平台。unraid的优点是使用人数多、教程和解决问题的资源丰富、硬件兼容性较好。它的缺点是虚拟化硬件效率低、稳定性也不如之前介绍的两个系统。

综上来说,我个人更推荐pve作为虚拟化平台系统,开源免费虚拟化效率高硬件兼容性好非常适合我们进阶使用。

三、Raid阵列的选择

随着我们保存的数据增多和需要的功能的增长,进阶使用nas也需要考虑raid了。raid根据对硬件需求可以分为硬raid和软raid两种。硬raid就是通过硬件实现raid的功能,譬如常见阵列卡、服务器主板自带的raid5、raid10等功能。而软raid就是通过软件来实现raid的功能,譬如nas系统自带raid功能都是软raid。二者严格来讲没有高下之分,只有使用场景之分。对于我们这些个人用户来讲,软raid更适合我们使用。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全新阵列卡或服务器主板价格昂贵,严重超过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承受能力。第二,阵列卡等硬raid设备如果发生故障,我们缺少相关技术文档查阅如何处理。如果硬件彻底损坏,很难马上找到甚至找不到同型号硬件进行更换。因此,对个人用户来讲恢复数据非常麻烦,而且还可能由于对设备不够了解发生误操作继而丢失数据。第三,软raid可以选取的阵列类型更多,更灵活。

具体到实际来讲,raid除了常规raid0、raid1、raid5、raid6、raid10以外还有其他一些解决方案。如果你对这些阵列含义和优缺点不了解,可以自行搜索,这里不做过多介绍。至于一些常见的仅支持软raid的阵列,这里分享一个一段香大佬总结的图,上面总结了常见的一些阵列的优缺点。

2022年DIY NAS配置思路分享和配置推荐(二)进阶配置推荐

在常规raid *里面,如果你没有其他手段做备份,我个人更推荐raid 10和raid 6,它们在保证读写速度的同时兼顾了空间利用率和安全性。raid 0虽然读写速度有了翻倍的提升,但是one boom all boom即坏一块毁所有的特性实在是不适合单独作为阵列存在用来存放重要文件。raid 1虽然冗余度很高,但是空间利用率太低,并且对读写速度没有任何提升,性价比太低而不做推荐,当然了如果你就两块硬盘或者需要妥善保存的文件很少,raid 1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而raid 5一旦出现数据损坏,在恢复过程中有很大概率会导致第二块盘损坏从而导致数据恢复失败。具体论据可以看知乎上木头龙大佬的回答。如果你有其他手段做备份,那么我认为raid 5会比 raid 10更有性价比。原因很简单,我在入门篇讲过,raid阵列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持在运行服务的7*24小时不掉线并兼顾读写速度的提升。数据安全性不单单依靠raid来实现,数据安全性依靠的是备份。而raid 5在一个硬盘损坏后,只是降级运行,文件仍然可以正常读写,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把之前来不及通过别的手段备份的文件进行备份,也能保证这段时间的服务不停机。就算之后阵列恢复失败的可能性会很高,但是这对我们的影响完全可控。所以有备份的情况下,我认为raid 5并不是一个可怕的存在,这也正是为什么这么长时间raid 5仍然存在的原因。

而在仅支持软raid的阵列中,我要推荐的是 snapraidzfs。原因有这么两点。第一,这两种阵列均支持静默错误检测。先科普下,什么是静默错误。静默错误简单讲就是硬盘在读写过程中,没有正常存储数据。但是由于固件或软件bug、供电、介质损坏等故障,问题并没有正常报告,反而被误以为是正常数据而被忽略,当使用时才发现该数据已经损坏。举个常见的例子,很多人保存很久的照片,突然哪天想翻看了。打开照片后才发现,照片部分损坏或者干脆打不开文件了。排除传输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那么大概率就是你的照片发生了静默错误。

发生了静默错误的照片(图片我随便搜的,侵删)发生了静默错误的照片(图片我随便搜的,侵删)

第二,冗余程度丰俭由人。snapraid支持最少1块最多6块硬盘作为校验用盘,可选程度非常高。而zfs呢,在不配合使用别的阵列的情况下可以支持最少1块最多3块硬盘作为校验用盘,可选程度虽不如snapraid但是也足够使用了。

具体到这两个阵列的比较,如果你对硬盘读写速度要求不高,那么选择snapraid绝对是一个上佳之选。snapraid读取文件时,只有使用的硬盘在运行,其余硬盘均在休眠。对硬盘损耗小,同时也降低了待机功耗。而且snapraid阵列组合非常灵活,可以随便增加用来储存数据和做校验的硬盘而无需重建阵列,只要其中一块校验盘的单盘容量大于或等于任意数据盘单盘容量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你的数据并不是实时备份下来,而是通过快照的方式提供冗余。你需要手动或设置计划任务来备份或检测静默错误。另外,如果你对snapraid的读写速度不满意是不能通过安装bcache之类软件+安装ssd缓存来提升读写速度的。与snapraid经常配合使用mergerfs,其开发者在国外论坛上也多次表述过不支持此类应用的使用。而如果你对读写速度有较高要求并且需要实时备份,那么选择zfs就是一个正确的选择。zfs可提供不同的读写速度,具体速度取决于你选择的阵列类型和是否添加缓存。同时可以开启去重、压缩等功能进一步降低数据占用空间。而zfs的缺点是组成阵列后不方便添加硬盘扩容,目前解决的办法是只能更换相同或比其更大容量的硬盘或者在额外添加一组新的zfs阵列。不过根据在OpenZFS 3.0 的路(hua)线(da)图(bing),23年以后会推出zfs的raid Z扩展功能,来方便扩容。另外,如果你对你的数据非常非常在意那么你得换成ecc内存和支持ecc功能的主板和CPU。至于到底上不上ecc内存在国内外使用zfs的玩家中,属于日经问题。trusnas官方就比较建议使用但不是强制要求。而司波图和awpak78两位大佬则觉得对个人用户而言不是那么必要。正反观点已经列出,请大家自行斟酌。

trusnas官方建议,建议但不强制trusnas官方建议,建议但不强制



总而言之,这两种阵列并不是完美的,都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只能说根据自身情况权衡选择一个相对能接受的阵列。

四、进阶配置详解

总体来讲,nas对cpu性能和内存容量需求不高,更多是对扩展性要求高。扩展性要求高主要为了通过PCI-E插槽扩展出更多的sata接口和m.2或者加装万兆网卡之类的附加设备。我们考虑diy方案的时候也要往这个方向努力,不要盲目追求高性能、高配置。

具体到各部件的要求,在cpu方面。局限到家用nas这个范畴,我们最高上到Intel i3这个级别cpu就完全足够了。不要盲目追求高性能,更不需要超频,要知道高性能还代表着高花费高能耗。具体来讲,以nas里面占用资源较多的应用例像照片管理软件PhotoPrism,在使用图像识别功能时,官方要求最低核心数也就是两个,推荐数也不过是4个。而使用Windows之类对系统资源占用较多的系统,两个核心即可运行windows,4核心即可非常流畅运行Windows,甚至直通核显后玩一些游戏都没问题。如果你手里没有旧主板或旧的的CPU并且预算相对充足(目前价格还是有点高),那么我强烈建议从Alder Lake(12代)这代选起。这代CPU无愧于称之为英特尔牙膏挤爆的一代,单核和多核性能相较历代产品有非常明显的提升,并且全系都更换为新一代uhd700系列核显,解码性能有显著提高,综合起来性价比很高。最后,我再次强调下真的没必要上低功耗带T的CPU,实际待机功耗真差不了几瓦,但是真需要跑一些高负载的应用时低功耗CPU无论是单核还是多核性能都远低于正常CPU,很多任务并不能很好胜任。

内存方面,既然都是进阶配置了,我觉得这个阶段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虚拟机应用场景。所以内存上我建议是8G起步16G绝对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了。毕竟如Windows这样的系统运行最低需求是4G,加上nas系统的一些占用,8G内存足够了。如果有all in one或者同时运行多个虚拟机的需要可以考虑上16G内存。如果你想使用zfs阵列的话,内存建议大一些从16G起步32G内存就能满足大多数人常规需求了。原则上,仍旧是哪个便宜买哪个,不需要追求高频率和低时序,意义不大。

主板方面,如果没有特别的体积要求,那么我仍然建议最好选择matx主板,matx主板性价比最高。如果你对扩展性有要求可以考虑一些atx主板。芯片组上如果你考虑选择matx主板,那么Intel b660之类中端芯片组就足够,没必要考虑z690之类的高端芯片组。实际上如果不是搭载h610芯片组之类的低端主板在接口方面实在太吝啬了,那么h610之类的低端芯片组主板才是最佳选择。如果你打算选择atx主板的话,那么我更推荐z690之类高端芯片组,搭载b660之类中端芯片组的atx主板很多时候是鸡肋的存在,具体来说一方面是面临pcie插槽和m.2/sata接口三选一的困境,另一方面扩展出的插槽比matx主板也没多多少而且跟z690之类的高端芯片组相比还不支持PCI-E通道拆分。最关键的是二者价格还差的不多,这就让搭载B660之类中端芯片组atx主板成为鸡肋的存在。另外由于预算的上涨和大家对硬件的熟悉,我觉得一些年代较近成色不错的服务器主板和工作站主板也是不错的选择,价格实惠而且扩展性强,很多自带万兆网口、U.2接口并且支持硬盘依次上电,对电源负载小。虽然这些主板好处这么多但是也有需要注意的,一些主板诸如ipmi功能需要密码或者授权,需要问清楚卖家是否保留。一些服务器主板特别是从定制服务器上拆下来的主板非常挑硬件、挑机箱,买之前要做好功课。主板品牌上,我觉得正规板厂就可以。如果你不是对diy硬件非常熟悉,那么我非常不推荐精粤、华南这样的寨板厂,即使它很便宜看起来性价比很高。

散热方面,由于选用的CPU规格不高,所以散热也不必太好,散热的选择方面更多是跟随机箱大小选择。如果机箱体积较小,那么考虑下压式风冷是一个不错选择。乔思伯、利民之类的散热大厂都有不错的风冷可供选择。如果图便宜的话,服务器拆机下来的金钱豹、AVC之类的风冷也可以考虑。如果机箱是常规塔式机箱,那么塔式风冷就是一个性价比之选。按现今风冷散热器的内卷程度,50-80这个价格区间的风冷就能非常完美地完成散热任务了。品牌上,利民、雅浚、九州风神之类的大厂出品的散热都是不错的选择。

系统盘方面,那就不用考虑机械硬盘或者U盘(unraid除外)了,直接选择固态硬盘。如果没有太多虚拟机应用场景,那么250GB就足够(再小的现阶段选择余地就很小了),如果512GB与250GB想差价格不多,那么512GB也完全可以。接口选择上,sata和m.2接口都行,在系统运行方面上二者没有太大区别。具体到硬盘选择,不要过于看重品牌而更应该侧重颗粒的选择,个人建议最好选择原厂tlc颗粒,强烈不建议选择qlc颗粒(寿命太短)或者来路不明的黑片。型号上,如果你在意硬盘寿命的话,那么采用国产致钛颗粒的固态硬盘都是不错的选择。虽然在跑分上略逊于同等级三星和西数颗粒,但是寿命远超二者,更在去年奇亚币矿潮时得到了矿老板的认可。而如果你在意硬盘寿命而又囊中羞涩,那么以英特尔、镁光为首的洋垃圾slc、mlc颗粒大船货也是不错选择。我在自己的软路由上使用的就是英特尔的大船货,英特尔的s3710 。其寿命可以在每天写入十倍于自身容量数据的情况下坚持五年。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你使用的是全新原厂颗粒还是用的所谓大船货,都不能忘记备份

电源方面,还是那句话便宜没好货,缩什么都不要缩电源。作为进阶配置,我觉得很多人硬盘数量不在局限于2到4个了,通常都是4个起步来组一些阵列。那么这就需要注意启动时的瞬时电流,特别是现在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是在用大容量企业级硬盘,启动电流比常用的监控盘(西数紫盘、希捷酷鹰)、nas盘(西数红盘、希捷酷狼)要高不少。以最近很热门的西数 hc550 16T举例,这是从西数官网上下载下来的hc550说明书,说明书就明确标明了,在启动时+5v、+12v的多个样本测得平均电流分别需要0.6、1.6A。二者合计启动时的功率要达到22.2w。这还是单个硬盘所需电流和功率,如果算上CPU、主板等其他硬件所需电流和功率,那么实际上对电源的压力还是挺大的。

hc550所需电流hc550所需电流

除了考虑电源能承载的电流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sata接口的数量,现在绝大多数非模组电源往往只提供4-6个sata电源接口,如果你的nas硬盘数量很多那么就需要考虑到使用全模组电源来增加sata电源接口的数量。

最后就是机箱方面了,这个没什么多说的了,根据自己对价格、美观、功能性的需要选择即可。

五、进阶nas配置推荐

1、进阶之选

2022年DIY NAS配置思路分享和配置推荐(二)进阶配置推荐

在进阶配置中,我把预算放宽了一些,没有过于追求极致性价比,兼顾了品牌和可靠性。CPU方面选择了奔腾G7400,性能足够nas使用并且轻度使用虚拟机也是没问题的。自带的UHD710核显,转码、解码能力相较上代600系核显也提升了很多。

京东铭瑄(MAXSUN)MS-终结者B660M电脑游戏主板支持CPU12400F/12600KF(IntelB660/LGA1700)749元去购买

主板方面我选择了丐帮帮主家的B660M终结者。这块板子价格便宜的同时扩展能力非常强,几乎可以算b660芯片组里面扩展性最强的几块板子之一。主板供电配备了散热装甲,网卡还是2.5G网卡。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第一、sata接口只有四个,如果需要更多接口要额外扩展。虽然知道是因为b660芯片组PCI-E通道数不够导致PCI-E插槽、m.2、sata接口这三项只能三取其二。但是铭瑄这个取舍还是让人觉得有些不爽。第二、bios界面相对简陋。第三、PCI-E x1插槽的口堵上了,并没有做成开放式插槽,进一步提高兼容性。如果觉得拓展性还是不够,可以选择帮主它家的z690 终结者 D4,扩展性进一步增强,但还是那个毛病sata接口只有4个。z690 终结者都是自家定位高端的ATX大板了,sata接口还给4个属实有点差劲。

京东铭瑄(MAXSUN)Z690电竞之心/终结者高性能游戏台式电脑电竞主板支持DDR512代CPUMS终结者Z690DDR4899元去购买

如果担心铭瑄主板可靠性比较差,那么准一线板厂华擎匠心系列的B660M Pro RS也是一个不错选择。 淘宝上经销商的价格比上边的铭瑄还要便宜几十,但是配置也有部分缩水。第一、减少了一个m.2插槽,另外两个m.2插槽均不支持2210规格,也就是一些洋垃圾大船货的m.2硬盘是无法使用的。第二,自带网卡是千兆的而不是2.5G网卡。如果你对扩展性不是要求的那么极致,同时还想要一款大厂出品的主板,那么华擎的这款主板也是不错选择。如果你对6个sata接口非常在意,那么映泰B660 GTA自带8个sata接口的atx主板也是一个还能接受的选择。实际上,b660主板在售的里面除了微星的迫击炮系列和映泰这块主板,别家主板都没用超过4个以上的sata接口,像昂达的丐中丐主板甚至就给了3个sata接口。

京东华擎(ASRock)B660MProRS匠心电竞主板内存DDR4CPU12400F/12600KF(IntelB660/LGA1700)799元去购买

天猫精选映泰B660GTA主板17相供电PCIE5.0带WIFI6网卡支持12700/13900K999元去购买

SSD方面,没啥好说的,我的选择的标准就是原厂颗粒,性能定位中端,性价比不错。如果不喜欢西数也可以换成铠侠(东芝)的RC 20 500G,性能和价格都差不多。非要比较的话,西数的读写速度和缓内速度要好看一些,温度也低点,但是没有外置缓存。铠侠有外置缓存,但是是双面颗粒,温度高一点。如果你想支持国产买致钛颗粒也行,便宜的方案有京东京造 麒麟,致钛颗粒+联芸主控,公版方案没啥可说的,就是便宜。如果讲究点,想要读写速度好看一些的买致钛自家的TiPlus5000也可以。

京东京东京造 麒麟系列 JZ-SSD 512GB M.2 NVMe固态硬盘 PCIe 3.0247元

常卖价历史最低30天最低大促价

去购买

活动

满3减2元

内存方面,我选择了比较出名的威刚万紫千红条,窄条,便宜又大碗。想再便宜一些可以考虑光威、阿斯加特这些三线品牌。

散热器上,由于原装拆机散热器价格较高而且低端散热器目前普遍不兼容12代或需额外购买扣具,所以我就选择了利民这款散热器。大厂出品,自带12代散热扣具,散热能力很强,压12代i5都没问题,压制这颗奔腾绰绰有余。待机、低负载情况下风扇几乎不转,非常安静。而电源方面,我推荐的是酷妈家的GX 550 金牌全模组,全模组、日系电容、dc-dc架构,该有的东西都有了。本来我想推荐振华的冰山金蝶战斗版呢,纹波控制更好,除了不是模组电源以外都很完美。结果查价格发现不知道是因为汇率的缘故还是快双十一了控价冲销量的原因,最近这款电源涨价幅度有点大,涨了将近一百块,所以我就选了酷妈家这款电源了。需要注意的是酷妈家这款电源非常经典,所以有酷妈有款名字相似(噶韭菜)的电源叫 G 550 虽然说也不错吧,但是跟 GX 550比还是差很多的。另外,这个电源有非模组的铜牌版本,性价比不错也可以考虑。

京东COOLERMASTER 酷冷至尊 80plus金牌认证 全模组ATX电源 550W469元

常卖价历史最低30天最低大促价

去购买

京东酷冷至尊 GX450 铜牌(85%)非模组化ATX电源 450W359元

实时价格1小时前已更新

去购买

机箱方面,我推荐的是安钛克P101-S,它自带8个硬盘位,并且硬盘架都带防震胶垫,可以通过拆掉光驱位,安装硬盘笼再增加两个硬盘位置。机箱侧板带有吸音材料,风扇可以直吹硬盘盘体,配有4个风扇,但是风扇不支持pwm调节需要在通过机箱上风扇调节开关调节。这点要是在DIY方面绝对是差评,不过对于nas用户来讲我觉得反而好评,pwm调节一般都是根据cpu和主板温度调节,很少能更根据硬盘温度调节。有个开关反而方便我根据硬盘负载进行调节了。缺点也很明显,虽然用料实在、机箱非常沉、四周都是很厚的镀锌钢板,但是做工差,我自用这款机箱,主板铜柱孔位好几个打斜了,装不上铜柱。硬盘笼安装位也有几个孔是打偏的,只能勉强装上去。另外机箱背面空间有点小,粗点线装起来有点费劲,机箱再宽0.5公分会好很多。不过考虑到这个价格,自带4把风扇和8个带胶垫的硬盘笼,我觉得也还能接受。如果觉得这个机箱做工不好,我觉得可以加二百上追风者的P600S,这个机箱我也有,做工用料都非常好,拆卸非常人性化绝大多数部件都可以免工具拆装。它唯一的缺点是自带4个硬盘支架,需要更多硬盘位得额外购买。不过咸鱼上很多人用不上有卖掉的,价格大概是20多一组。如果你对热插拔很在意,又不想买那些很丑的工控机箱,那么选择银欣的cs 380也不错。银欣 cs 380在上半年小改款以后,新款背板支持最高20TB sata/sas硬盘,支持的硬盘容量更大。但缺点是用料一般,机箱侧板偏薄。

京东Antec 安钛克 P101-S E-ATX机箱 非侧透 黑色469元

常卖价历史最低30天最低大促价

去购买

活动

开始时间:2022-12-15 00:00:00,结束时间:2022-12-17 00:00:00

京东PHANTEKS 追风者 P600S E-ATX机箱 非侧透 黑色899元

常卖价历史最低30天最低大促价

去购买

京东银欣 SST-CS380 NAS存储服务器机箱899元

常卖价历史最低30天最低大促价

去购买

2、zfs专用

2022年DIY NAS配置思路分享和配置推荐(二)进阶配置推荐

超微 x11sca-f超微 x11sca-f

这款配置主要面向的是需要使用zfs阵列且要使用ecc内存的用户。由于支持ecc内存的全新主板价格较高,我选择了相对成色新一些的二手拆机主板 超微 x11sca-f。为了兼顾功耗和解码能力,我没有选择老一些的c232/c236主板和华南、精粤等一些翻新的x99寨板。这款主板由于是服务器主板所以支持U.2接口、IPMI功能和无核显运行这些服务器主板特有的功能。U.2接口的存在方便我们利用一些洋垃圾固态硬盘而不需要额外购买转接卡,插根U.2数据线即可使用。IPMI功能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管理我们的机器,需要注意的是,购买时记得索要原厂CPU保护盖,上面印有初始IPMI密码,否则不知道密码是无法使用IPMI功能的。如果你对视频转码没有需求,也不需要核显直通虚拟机那么超微这张主板的无核显运行功能,可以让你方便利用E-2124、i3-9100f这些无核显CPU。同时由于是ATX服务器主板,它的扩展性拉满,支持8个SATA接口,两个M.2插槽、一个U.2接口(与离CPU近的M.2插槽二选一)、两条PCI-E x16插槽(同时插入时拆分成x8+x8),一条PCI-E x4插槽(与靠近SATA接口的M.2插槽二选一),一条PCI-E x1插槽。它还支持家庭用户不怎么常用的COM接口和过去的PCI插槽。CPU选择方面,我选了一个不带核显的I3-9100F,E-2124最近价格有点高就没选,如果降价了选它也不错。如果觉得性能过剩可以换成奔腾G5400、G5600这种等级cpu。需要核显转码的则可以换成I3-8100,另外如果需要核显运行系统记得在bios调整设置不用让板载显卡优先,同时改下主板跳线。如果你想升级CPU,不能盲目更换更高级别的酷睿系列CPU。英特尔酷睿系列11代及以前,只有I3支持ECC内存(赛扬、奔腾全系支持)。12代、13代酷睿全系支持ECC但是需要搭载W680芯片组的主板才能启用。内存选择上,购买时注意不要图便宜买成ecc reg内存,ecc reg内存只有过去的E5平台、现在的至强白金、金银铜系列支持。其余系列只支持纯ecc内存。品牌方面,由于是服务器内存选择余地很小,就只有三星、镁光、海力士等几个品牌可供挑选,哪个品牌都可以。频率方面随意,zfs对这个不是那么敏感。

3、极致性价比之选

2022年DIY NAS配置思路分享和配置推荐(二)进阶配置推荐

微星 C236A WORKSTATION微星 C236A WORKSTATION

如果你囊中羞涩或者觉得不值得花这么多钱升级nas,那么这款配置就非常适合你了。微星c236a workstation主板是一款搭载c236芯片组的工作站主板。由于面向工作站领域,所以扩展性也不逊于上面的超微主板太多。微星c236a workstation的版型为ATX,支持6个SATA接口、1个M.2接口、三条PCI-E x16插槽(三个插槽同时插入时拆分成x8+x8+x4)、三条PCI-E x1插槽。虽然没有U.2接口、IPMI等服务器主板特有的功能但是考虑到仅4百元的售价,我觉得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由于这款主板搭载的是C236芯片组,所以原生只支持6/7代、e3v5/v6英特尔CPU。但是6代、e3v5 cpu核显硬解转码支持格式放到现在来讲有点少。而7代、e3v6的核显解码能力提升了,但是7代cpu的性能太过羸弱,而目前e3v6带核显的版本价格又太高,所以性价比很差。因此为了兼顾解码和性能最好选择8/9这两代CPU。

intel核显视频硬解支持列表intel核显视频硬解支持列表

如果想要支持8/9代英特尔cpu,那么这款主板需要跟其他100/200系主板一样魔改bios。魔改bios的方法参见smxdiy论坛的相关帖子,推荐使用BIOS自带的M-Flash刷入,如果不成功再考虑用刷机线等方法刷入bios。在此顺道感谢以dsanke为代表的大佬们的辛勤付出,你们生动诠释了DIY精神,造福了我们这些小白。如果你不需要核显转码或者不在意硬解格式支持问题,那么选择e3v5系列带核显的CPU也是一个不错选择。内存上,如果觉得还想进一步压缩预算可以换成二手内存或者一些寨条,可以再便宜几十块钱。如果想使用zfs阵列配ecc内存也是可以的。参考第二个配置即可。硬盘和电源方面我就不建议缩水了,再降我觉得就多少影响稳定性了,我个人是不建议nas用户上洋垃圾服务器电源或者二手电源。正所谓纹波不稳炸四方,电源不靠谱很容易把你的设备一套带走。而一个能用的电源和垃圾电源在价格也就差一二百块钱,实在没必要冒这个风险。

4、兼顾空间之选

2022年DIY NAS配置思路分享和配置推荐(二)进阶配置推荐

其实从我推荐的配置当中不能看出我是一个性能党,对NAS占用空间大小不是那么在意。但是确实有很多朋友对这方面有需求,所以我就写出了这个配置,希望能对这些朋友有所帮助。由于兼顾空间,所以主板版型我都选择了ITX主板。而itx主板由于大小限制,在扩展性方面z690和H610差别不大。二者差别也就是背面多一个M.2插槽,PCI-E插槽由4.0升级为5.0。因此,我推荐的还是帮主家的h610 itx(铭瑄打钱!)。它的优点是价格便宜,并且在搭载h610芯片组的itx主板中唯一张有2.5G网卡的主板。缺点,还是跟B660终结者那几个毛病一样,biso简陋、sata接口少。如果你觉得铭瑄不靠谱,那么我觉得加点钱上华擎 H610M-ITX也是一个还能接受的选择。区别就在于,网卡改为千兆网卡,额外多了一张无线网卡,后面的io接口少了几个。

京东MAXSUN 铭瑄 MS-挑战者 H610 ITX 电脑主板699元

常卖价历史最低30天最低大促价

去购买

京东ASRock 华擎 H610M-ITX/ac 迷你主板 支持cpu 12100/12400(Intel H610/LGA 1700)849元

实时价格1小时前已更新

去购买

内存方面,如果你想换别的型号内存注意下内存高度,一些带马甲的内存条跟这种下压式风冷散热器存在兼容性问题。散热器方面,我选择的是利民的 ax90,大厂出品,散热能力强,具体性能表现可以参见B站枫华的横评。购买时看清楚散热器高度,它有多个高度版本。另外黑化版本不影响散热性能,单纯就是颜色有变化。

京东利民 AXP90-X47 下压CPU散热器 银色152.1元

常卖价历史最低30天最低大促价

去购买

活动

满1件打9.0折

电源选择方面,由于sfx电源价格普遍比atx电源价格要高,而且种类也少,选择余地不大。我兼顾价格考虑,选择的是TT家的sfx钢影 450w 金牌全模组。这款电源根据3c证书可知是由HKC(惠科)代工。代工厂一般,不过根据超能网实测,参数都不错,完全能满足使用。当然如果你觉得这款sfx电源代工厂不是大厂出品不够可靠,也可以再加点钱上银欣的SX500-G,银欣专做小电源多年,口碑一直都还可以。

京东Thermaltake 曜越 钢影 Toughpower SFX 额定450W 电脑电源469元

常卖价历史最低30天最低大促价

去购买

活动

开始时间:2022-12-15 00:00:00,结束时间:2022-12-17 00:00:00

天猫精选SILVER STONE 银欣 SFX系列 SX500-G 金牌(90%) 全模组SFX电源 500W628.08元

常卖价历史最低30天最低大促价

去购买

优惠

满699.00元减15.00元

扫码领取

活动

满1件打9.2折

机箱上,我选择的常规机箱大厂是乔思伯 n1。这款机箱做工很精巧,而且是铝制机箱。机箱内部最高可以装入5块3.5寸硬盘,并且带有背板,可以很好的保护硬盘。缺点,由于布局过于紧凑前面板还不通风,硬盘散热不好,自带的风扇噪音有点大。另外,个人觉得乔思伯把硬盘把手改为橡胶把手实在是有点low,对不起这个价格。

京东乔思伯(JONSBO)N1铝制迷你NAS机箱(抽拉式结构/5+1硬盘位/立卧两放/自带14CM风扇)699元去购买

如果你觉得盘位数太少不能满足你的使用,那么银欣的经典nas机箱 DS380同样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款机箱支持最多8块热插拔硬盘+4块2.5寸固定硬盘,并且同样具有背板。缺点就是用料一般,跟cs380一样面板有点薄。

天猫精选银欣(SilverStone)Nas机箱存储服务器DS380相容8x3.5热插拔硬盘899元去购买

以上是2022年DIY NAS配置思路分享进阶篇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满意的话,希望能点赞、收藏一下。我是大白,咱们在下期nas配置配件篇见。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一、前言:

前段时间完成了自己的毕设项目——安全自动化企业网络架构。总的来说,该项目是一个对自己的挑战,其中涉及到Kubernetes容器云的搭建以及安全加固,DevOps CI/CD部署容器化监控平台,Django自动化运维平台开发,基于Cisco的安全企业网络架构等技术能。


完成该毕设的直接原因是因为自己技术学习比较广泛,但是很多方向深度和实践不够,需要通过一次实操进行整理和巩固。这里做一个简单的分享。


Tips:限于实验设备的性能和可用的镜像,本次项目的内容仅能提供少量的实际参考价值。


二、架构方案概述:

系统架构的概述如图1所示。总体来说,整个系统架构可以分为以下两部分:DevOps/NetDevOps和企业安全网络建设。



图1 项目架构导图


其中,DevOps/NetDevOps分支包含两个主要部分:DevOps CI/CD套件和NetDevOps容器Web管理平台。DevOps CI/CD套件部分涵盖了自动化Kubernetes私有云环境的特定组件。此外,NetDevOps容器Web管理平台是部署在Kubernetes私有云网络上的容器应用。它集成了各种工具,使传统安全企业网络的运行自动化。


同样的,企业安全网络建设分支同样包括两种类型的网络架构:安全Kubernetes云网络和安全传统网络。其中,安全Kubernetes云网络部分包含针对Kubernetes云环境的安全加固技术。安全的传统网络部分则介绍了使用企业级网络安全设备构建完全安全的传统企业网络的具体解决方案。


三、架构方案分析:

1.DevOps / NetDevOps

该部分分为两个子模块,分别实现了NetDevOps Web管理平台的DevOps CI/CD套件构建和部署。


子模块1:Devops CI/CD套件:

CI/CD是DevOps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技术。具体来说,CI是在发生源代码更改后自动检测、提取、构建和(在大多数情况下)单元测试的过程。它的目标是快速确保开发人员新提交的更改适合在代码库中进一步使用。然而,CD指的是整个过程的管道,它自动监视源代码更改,并通过构建、测试、打包和相关操作来运行它们,以生成可部署的版本。这种管道技术的最终目标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自动化、效率、可靠性、可重复性和质量保证。


在该项目中,用于CI/CD的工具是Gitlab, Jenkins和Harbor。其中,Gitlab是一个代码存储仓库,专门存储自动化运营管理平台的相关开发代码和容器配置文件(DockerFile)。当配置文件提交到Gitlab时,Jenkins下载提交的文件,并从DockerFile生成容器的镜像发送到Harbor存储库。Jenkins然后使用从Gitlab获得的部署文件,将NetDevOps Web自动化管理平台作为容器部署到Kubernetes云平台上。最后,云平台从Harbor存储库下载镜像,然后通过镜像运行容器。


子模块2:Netdevops Web管理平台:

该解决方案还包括一个网络设备管理平台。该平台使用Bootstrap作为前端框架,Django作为后端框架开发。Django是一个使用Python语言进行后端开发的框架。它的功能非常全面,包括数据库和后台管理功能。这两个特性在其他Python Web后端框架中不可用。具体而言,该平台可以实现网络设备的可达性检测、管理和配置等功能。此外,必须注意的是,自动化管理Web平台最终作为容器部署在企业的私有云环境中。最后,通过与开源软件的结合,该Web平台可以实现对部署的企业网络设备的索引监控和日志分析。


总的来说,构建上述两个模块的主要目的是自动化解决方案中内置的后续安全企业网络的操作。


2.安全企业网络建设

第二部分是企业安全网络建设。该部分分为安全Kubernetes云网络建设和传统安全网络环境两个子模块。


子模块1:构建安全Kubernetes云网络

今天的云平台通常在容器中部署应用程序。根据Google对容器的定义,“容器是应用程序代码的轻量级包,它还包含依赖项,例如编程语言Runtime的特定版本和运行软件服务所需的库。换句话说,容器是一个软件包,它包含在任何环境中运行所需的所有元素。Kubernetes是一个开源的、新的基于容器的分布式系统平台。它可以为集装箱化应用提供部署和操作、资源调度、服务发现和动态伸缩等一系列完整的功能,提高大规模集装箱集群管理的便捷性。


在本项目中,企业在其总部部署了私有云平台,主要用于发布一些容器应用,为员工提供资源库,如上文所述的Web自动化管理平台。此外,部署的Kubernetes集群由一个Master节点和三个Worker节点组成。其中一个工作节点是不同的,因为它可以在沙箱中运行容器。Kubernetes集群拓扑如图2所示。



图2 Kubernetes集群拓扑


一方面,Master节点管理整个集群,并且没有容器应用程序在它自身上运行。另一方面,Worker节点由主节点管理,主节点将根据主节点的时间表创建、水平扩展、删除和执行容器应用程序的其他基本操作。此外,针对云平台的安全,本方案主要采用Kubernetes云原生安全加固方法,主要包括:


使用Kube-bench工具扫描云平台漏洞。

部署Nginx的HTTPS证书。

对Kubernetes集群中的用户进行认证、授权和访问控制。

在沙箱中部署容器。

使用Trivy工具检查容器的图像是否存在漏洞。

此外,对于一些需要从集群备份的数据,本设计将利用Kubernetes专用的卷挂载技术将容器数据备份到网络文件系统(NFS)服务器。使用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即使容器应用程序由于某种故障而被删除,它的重要数据仍然可以保留。因此,随后重新创建的容器仍然可以加载和利用以前的数据。


最后,为了方便私有云平台的管理,本解决方案中还部署了Kuboard Web UI和相关的开源插件(Prometheus-Operation和Grafana Loki),以可视化监控健康云平台的各种指标,并聚合日志信息。


子模块2:安全的传统网络建设

在该解决方案中,安全企业网络部署中使用的所有网络安全设备都来自思科。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思科的安全产品系列齐全,包括各种类型的防火墙、身份认证服务器、流量分析等设备。第二个原因是在安全设备方面,通常需要同一厂家的设备更加紧密的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防护效果。第三,由于思科设备在世界上占有很大的份额,它得到了各种开源操作工具的很好支持。此外,使用的路由器和交换机也是思科为数据通信设备兼容的安全设备。最后,其他终端设备主要使用Windows设备,如PC和服务器。


具体来说,思科在这个设计架构中有四种不同的防火墙功能。他们是ASA,Firepower,ESA和WSA。认证服务器使用Cisco ISE设备。对于网络流量监控设备,使用了思科公司的stealthwatch相关设备。除了安全设备外,还分别使用Cisco L3 Switch和Router进行路由和交换。这些企业级网络安全设备涉及到流量安全策略、防火墙高可用性、VPN、入侵防御检测、流量分析、邮件和Web安全、身份认证、标签分析联动、交换机和路由器安全等安全防护相关技术。


接下来,根据具体的安全网络拓扑结构进一步说明每个关键网络或安全设备的作用和功能。图3显示了整个项目设计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架构分为总部(Headquarters)、ISP和远程站点(Remote Site)。



图3. 网络拓扑概况


总部网络架构与设备分析:

总部的网络架构是这个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网络被Firepower防火墙(图3中的FTD)分为三个部分:连接Gateway-switch的Outside zone、连接Core-switch的Inside zone和连接DMZ- access -switch的DMZ zone。Firepowe系列防火墙是思科公司推出的下一代防火墙。在满足标准防火墙基本的流量访问控制的同时,集成IPS module与流量应用识别、反病毒、内容检测等功能,为企业网络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另外,为了保证网络的可靠性,这里设置了两台FTD设备。当一台设备故障时,另一台设备可以接管它的工作,以保证网络流量通信。


在Outside区域中,最关键的设备是ASA-SVN。ASA的全称是Cisco Adaptive Security Appliance,是Cisco公司推出的一款经典的状态过滤防火墙。基于会话信息和安全策略对流量进行控制。支持多种类型的VPN,为企业提供特定规格的接入能力。该设备作为总部的网关和VPN隧道的端点。确保总部用户可以访问外部网络,Remote-site和Home-Users可以通过VPN访问总部内部资源。


在Inside区域中,主要对象是总部中的用户。在Inside区域中有三种类型的用户:It-admin、Employee和Guest。这些用户通过访问不同的接入交换机进入不同的虚拟局域网。后续所有流量都会汇聚到Core- switch上,经过Core FTD设备进行安全检测。


在DMZ区域中,有各种服务器和安全设备。第一个设备是MGMT-PC。管理员可以通过MGMT-PC直接管理DMZ内的其他设备。


第二个设备是Linux服务器。部署了两个已经提到的应用程序CI/CD套件(Gitlab-Jenkins-Harbor)和web Kubernetes集群管理平台(Kuboard)。此外,在该服务器上还部署了两个开源网络监控软件单元。它们是用于设备指标监控的telegrafa-influxdb-grafana套件。以及用于设备日志分析的FileBeat-ElasticSearch-Kibana套件。


第三个设备是Windows Server。在Windows Server上,全网部署了CA证书服务器、AD域服务器、DNS服务器、NTP服务器、Mail服务器、DHCP服务器、Web服务器、FTP服务器等各种企业级服务器。保持这些服务器正常运行可以为总部的用户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服务。


第四个设备是ISE,它代表身份服务引擎。它是认证和授权服务器,也是安全策略管理平台。它的主要功能是为最终用户和设备提供安全的网络访问。此外,在项目的设计中,ISE支持为连接到网络的各种类型的用户创建和执行安全和访问策略。最后,ISE作为全网的安全中心,还可以使用标签共享技术,连接其他安全设备,共享用户信息,提高安全防护的有效性。


第五种设备是FMC,即防火墙管理中心(Firewall Management Center),用于在多个平台上管理思科安全产品。在本项目的网络拓扑中,FMC主要用于两个核心Firepower设备的集中管理。


第六和第七个设备分别是ESA(电子邮件安全设备)和WSA (Web安全设备)。这两种设备分别是思科的邮件防火墙和Web防火墙。同样,这两种防火墙的核心技术都是代理。需要拦截邮件和Web流量并将其发送到防火墙。防火墙会根据配置的安全策略对流量进行检测。只有检测到的流量才会被防火墙发送到实际目的地址,而不是发送方。


最后两个设备,Stealthwatch控制台(SMC)和Stealthwatch收集器(SFC),它们一起工作,分析可疑的流量。SFC是一个流量收集器,可以收集特定格式的交通信息。SFC会将收集到的流量聚合后,送交SMC作进一步分析及处理。然后,SMC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加密的交通信息进行建模和分析。一旦流量异常值分析,SMC将通知防火墙阻止流量。


ISP网络架构与设备分析

ISP网络通过思科路由器连接总部和远端站点。此外,ISP网络中还部署了Windows服务器,并开启了AD域、DNS和Mail服务。该服务器被设计用于与总部的内部邮件交换。


远端站点组网结构与设备分析

在这个远端站点中需要注意的是ASA-Gateway设备。首先,它充当这个远程站点的网关。此外,ASA设备还提供对站点流量的安全管理。最后,ASA与总部的ASA- SBN设备建立IPSec VPN隧道,保证两个站点可以直接通信。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格洛米爱学习」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tushanpeipei/article/details/128039651


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大,

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就有多大。
古语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萧伯纳曾经说过: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
彼此交换,我们每 个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
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
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
甚至多于两种思想。”

这句话告诉我们,
我们的信息就像思想一样,
要互相分享

分享,从转发开始

NO.11分享内容:古籍类电子书合集

(大家记得一定要用360浏览器哦,否则会遇到打不开的情况)

信息创造价值,知识改变命运

(一)旧经籍类

1、早稻田10萬pdf壓縮版201705zip(1663.11G)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HSjYWycsvvjSQAKBV0cjg

提取码:qhkw

2、東大10975_4Gzip[44](167.65G)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TqQRnp06NBVpTZrZORiGQ

提取码:yye0

3、各类珍本古籍、史料纪传、军事兵法、古代兵书战策、地理堪舆方志、非常稀少不外传的珍本收藏书籍(70.21G)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t58WTd3_c1Md3WcidvPDA

提取码:9yme

4、宋会要辑稿 校点本全16册 SPAN> 上海古籍出版2014(2.71G)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m88qIKqXccFLv8pOxLW6Mw

提取码:mjki

5、十三经注疏十三经注疏(艺文印书馆影印)(1.51G)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66pNjdLpLR4NQOa5OkRKA

提取码:5kp1

十三经注疏.三百三十五卷(10.17G)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BmiCgQXekrs3DVbbB96dw

提取码:w19t

十三经注疏 繁体竖排(2.45G)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5VfSp9fOyUk7V1gGzsw6eQ

提取码:0kqu

十三经注疏(188M)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GuA1EJ611s0OKjYe-yXEA提取码:74xe

(二)丛书类

1、经典珍藏合集系列(490.91G)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KEfaoFPv2qP-BUeEN8tIQ

提取码:gwqy

2、中华大典(9.02G)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2AsHuJZ6zW2joUJnF7lkdw

提取码:hibi

3、kindle伴侣电子书库,解压密码为sz520(30.61G)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eYsq4h_l-nJArHJiM_u-HA

提取码:jpe8

4、kindle人电子书合集,解压密码为sz520(81.52G)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7sanuh9SLAzyF8KxZA-bw

提取码:73lm

5、Kindle书库48208册(8.48)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U3z3YHEhoI0v6FuE4d1fA

提取码:wlcf

6、wode小书屋(125.11G)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525W-jieQNv2nXcm6Sjgg

提取码:bcf8

7、亚马逊Kindle商店12,000册原版英文书,解压密码为sz520(18.44G)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NAd_sckOhDGPgufxr3Qsig

提取码:sb0s

关注公众号输入“资料”了解更多!


西南联大的成功在于教授的思想独立性,
在于联大管理层的开放与民主,
基本上沿袭了蔡先生治下的北大管理体制,
在于自学生而教授、自教授而校长
旗帜鲜明地反对国民政府的干预,
从而保持教育环境的开放、包容、自由、独立。


中国现在大学存在的问题在于
政府的行为和惯例运行。
大学不应该归属于政府的组织,
应该如同其初衷那样,
是以纯粹的传道、授业、解惑为目的的私塾。


俗话说的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资料分享给大家了,能不能做出成绩来,

就看个人的努力!!!

分享,从转发开始

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