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

两个应用系统之间 API 接口自动对接系统


一、系统概述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功能集成变得至关重要。两个应用系统之间 API 接口自动对接系统旨在实现高效、准确、可靠的 API 接口连接,使两个系统能够无缝地共享数据和功能,提升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程度和整体效率。


二、系统设计原理


  1. API 识别与解析

    • 系统首先需要对两个应用系统的 API 进行识别。这包括了解 API 的类型(如 RESTful、SOAP 等)、接口地址、请求方法(GET、POST、PUT、DELETE 等)以及所支持的数据格式。

    • 对 API 的文档进行详细解析,提取出关键信息,如参数要求、返回值结构、接口的功能描述等。这一步骤为后续的对接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

  2. 数据格式转换

    • 由于不同应用系统可能使用不同的数据格式,系统需要具备数据格式转换的能力。例如,一个系统使用 JSON 格式存储数据,而另一个系统使用 XML 格式,自动对接系统要能够在两者之间进行转换,确保数据在两个系统之间能够正确传输和理解。

  3. 接口适配

    • 根据识别和解析的结果,系统进行接口适配。这涉及到调整请求和响应的参数格式、数据类型等,以满足两个系统的接口要求。例如,将一个系统中整数类型的参数转换为另一个系统所要求的字符串类型,并进行相应的格式处理。

  4. 安全认证与授权

    • 保障数据安全是自动对接系统的重要环节。系统需要支持常见的安全认证机制,如 API 密钥认证、OAuth 认证等。在对接过程中,进行身份验证和授权,确保只有合法的请求能够访问和修改数据,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操作。

  5. 错误处理与日志记录

    • 对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错误,如网络故障、接口响应异常、数据格式错误等。系统应具备完善的错误处理机制,能够及时捕获并处理这些错误,向相关人员发送通知。同时,详细记录对接过程中的日志,包括请求信息、响应结果、错误详情等,以便后续的故障排查和系统优化。


三、系统功能模块


  1. API 管理模块

    • API 注册与发现:允许用户将两个应用系统的 API 信息注册到系统中,并提供自动发现功能,能够扫描和识别系统中可用的 API 接口。

    • API 文档管理:存储和管理 API 的文档,包括接口描述、参数说明、使用示例等,方便用户查阅和理解 API 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 API 版本管理:支持对 API 的版本进行管理,确保在对接过程中能够正确处理不同版本的 API 接口,实现向后兼容性。

  2. 数据转换模块

    • 格式转换器:根据预设的规则和映射关系,实现不同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如 JSON 到 XML、CSV 到 JSON 等。

    • 数据类型转换器:负责将不同系统中数据类型的差异进行转换,确保数据在两个系统之间能够正确匹配和处理。例如,将一个系统中的日期类型转换为另一个系统所识别的日期格式。

  3. 接口适配模块

    • 参数适配:对 API 请求和响应中的参数进行适配,包括参数名称、参数顺序、参数值的转换等,以满足两个系统接口的要求。

    • 接口协议适配:处理不同 API 接口协议之间的差异,如将 RESTful 风格的接口请求转换为符合另一个系统所采用的协议规范的请求。

  4. 安全管理模块

    • 认证与授权机制:集成多种安全认证和授权方式,如 API 密钥管理、用户身份认证、权限分配等,确保对接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和访问控制。

    • 数据加密与解密: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障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在接收端,能够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还原原始数据。

    • 安全审计:记录系统中的安全事件和操作日志,包括用户登录、API 访问、数据修改等,以便进行安全审计和追踪。

  5. 任务调度与监控模块

    • 任务调度器:用户可以设置对接任务的执行时间、频率等参数,系统按照预定计划自动执行 API 接口对接任务。同时,支持实时和定时触发对接任务,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

    • 监控与告警:实时监控对接任务的执行状态、系统资源使用情况、接口响应时间等关键指标。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如接口超时、错误率过高、系统资源耗尽等,及时发送告警通知给相关人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 数据分析与报表:对对接任务的执行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生成报表,包括任务执行成功率、错误类型分布、数据传输量等信息,为系统优化和业务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四、系统优势


  1. 提高效率

    • 自动化的对接过程减少了人工干预,大大提高了数据交互和功能集成的效率,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 API 接口的连接和数据传输,加速业务流程的运转。

  2. 降低错误率

    • 人工对接 API 接口容易出现错误,如参数设置错误、数据格式不一致等。自动对接系统通过精确的解析和适配,以及严格的错误处理机制,显著降低了错误率,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增强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 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类型和版本的 API 接口,以及各种数据格式和业务需求的变化。当应用系统进行升级或接口发生调整时,自动对接系统可以相对容易地进行适配和扩展,无需大规模的代码修改和重新部署。

  4. 保障数据安全

    • 安全管理模块提供了多种安全认证和授权机制,以及数据加密和解密功能,有效保障了数据在对接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保护企业的核心资产和用户隐私。

  5. 提升用户体验

    • 高效、准确的 API 接口对接使得两个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更加顺畅,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体验。用户可以更快速地获取所需信息,减少等待时间和操作繁琐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五、系统应用场景


  1. 企业内部系统集成

    • 在大型企业中,往往存在多个不同的业务系统,如 ERP 系统、CRM 系统、财务系统等。这些系统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交互和功能集成,以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协同工作。两个应用系统之间 API 接口自动对接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这些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2. 跨平台数据共享

    • 随着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需求日益增加。例如,企业的 Web 应用程序需要与移动应用程序共享数据,或者不同的云服务平台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交换。自动对接系统可以实现不同平台之间 API 接口的自动连接,促进数据的流通和共享,拓展业务的应用场景和范围。

  3. 第三方系统对接

    • 企业在与合作伙伴或第三方服务提供商进行合作时,经常需要将自己的系统与对方的系统进行对接,以实现业务合作和数据交互。两个应用系统之间 API 接口自动对接系统可以简化对接过程,降低对接成本和技术难度,提高合作的效率和质量。

  4. 数据迁移与同步

    • 在企业进行系统升级、数据迁移或数据同步时,需要将原系统中的数据迁移到新系统中,并保持两个系统之间数据的一致性。自动对接系统可以通过 API 接口实现数据的自动抽取、转换和加载,确保数据迁移和同步的顺利进行,减少数据丢失和错误的风险。


六、系统实施步骤


  1. 需求分析

    • 与两个应用系统的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了解系统的功能需求、数据交互需求、接口要求以及安全需求等。对现有系统的架构、API 接口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确定对接的目标和范围。

  2. 系统设计

    •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确定系统的架构、功能模块划分、数据流程、接口设计以及安全策略等。制定系统的技术选型和开发计划,选择合适的开发语言、框架和工具。

  3. API 接口开发与调试

    • 如果两个应用系统中存在需要调整或开发的 API 接口,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接口的开发和调试。确保 API 接口的功能正常、参数正确、返回值符合预期。在开发过程中,遵循相关的 API 设计规范和最佳实践。

  4. 系统集成与测试

    • 将自动对接系统与两个应用系统进行集成,进行联调测试。测试内容包括 API 接口的连接性、数据格式转换的准确性、接口适配的正确性、安全认证的有效性以及系统的整体性能等。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修复和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部署与上线

    • 在完成系统测试后,将自动对接系统部署到生产环境中。配置系统的运行参数、安全设置等,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进行上线前的最后检查和验证,然后正式上线运行。在上线后,密切关注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6. 运维与监控

    • 建立系统的运维和监控机制,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接口调用情况、数据传输量等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同时,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对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扩展。


七、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1. 智能化对接

    •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自动对接系统将逐渐具备智能化的能力。例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自动识别和解析 API 接口的语义和功能,实现更智能的接口适配和数据转换。系统能够自动学习和适应不同应用系统的接口变化,减少人工配置和干预的需求。

  2. 微服务架构支持

    • 微服务架构在现代应用开发中越来越流行,自动对接系统也将需要更好地支持微服务架构。能够实现微服务之间 API 接口的自动发现、连接和管理,适应微服务的分布式、动态性和灵活性特点。提供更高效的服务间通信和数据共享机制,促进微服务生态系统的发展。

  3. 云原生集成

    •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应用系统部署在云端。自动对接系统将向云原生方向发展,与云平台的服务和工具进行深度集成,如容器编排、Serverless 架构等。实现跨云环境的 API 接口对接和数据集成,提供更便捷、高效的云原生解决方案。

  4. 安全增强

    •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将成为未来自动对接系统的重要关注点。系统将不断加强安全功能,采用更先进的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机制和访问控制策略。同时,加强对安全漏洞的监测和防范,及时应对新的安全威胁,确保对接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

  5. 行业标准化

    • 随着 API 接口的广泛应用,行业内将逐渐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自动对接系统将遵循这些标准,提高系统的通用性和互操作性。促进不同企业和应用系统之间的对接和集成,推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发展。


总之,两个应用系统之间 API 接口自动对接系统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通过实现高效、准确、安全的 API 接口对接,它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业务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自动对接系统将不断演进和完善,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价值。


以下是一些两个应用系统之间 API 接口自动对接系统的实际案例:


  1. 电商与物流系统对接

    • 快递鸟平台案例:快递鸟作为中间平台,连接了众多电商平台(如 E 店宝、商派、蘑菇街等)与快递物流企业(如 EMS、邮政、顺丰、宅急送等)。电商平台通过快递鸟提供的 API 接口,将订单信息传输给快递物流系统,实现了下单、揽件通知、物流跟踪等功能。例如,商家在电商平台上完成订单交易后,订单信息会通过 API 接口传输到快递鸟,快递鸟再将信息分发给相应的快递公司,快递公司根据信息进行揽件、运输和派送,同时将物流状态信息回传给电商平台,方便商家和消费者查询。

    • Shopyy 与 17TRACK 对接:Shopyy 是一个跨境电商建站系统,17TRACK 是全球物流追踪平台。Shopyy 与 17TRACK 完成 API 国际包裹查询接口的对接后,Shopyy 的卖家可以在其系统中方便快捷地批量查询国际包裹的物流信息,实现多订单自动跟踪推送。这大大方便了卖家对订单的管理,提高了售后效率。

  2. 电商与支付系统对接

    • 合利宝支付与电商客服系统集成:合利宝支付作为支付解决方案提供者,将支付功能通过 API 集成到电商的客服系统中。客服人员在与客户沟通的同时,可以直接处理支付事务,如查询订单支付状态、进行退款处理等,无需切换到其他平台,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客户的支付便捷性。

    • 电商平台与 PayPal 对接:PayPal 是全球知名的在线支付工具,一些电商平台通过与 PayPal 的 API 对接,实现了跨境支付功能。例如,当电商平台的用户选择使用 PayPal 支付时,平台会通过 API 将支付请求发送给 PayPal,PayPal 完成支付处理后将结果返回给电商平台,实现了资金的转移和交易的完成。

  3. 企业管理系统对接1

    • 用友 U8 与 MES 系统对接: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将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与制造执行系统(MES)进行集成。通过轻易云数据集成平台,实现了用友 U8 ERP 系统与 MES 系统的 API 接口对接。生产订单根据 ERP 系统中的滚动计划生成,并传输到 MES 系统中形成生产任务单,MES 系统跟踪生产任务的状态并实时监控生产进度,成品生产完成后,MES 系统传输产品入库信息,生成产成品入库单回传给 ERP 系统进行成本核算等操作,实现了企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4. 电商平台与其他业务系统对接

    • 天猫超市与 ERP、CRM、财务软件对接:天猫超市通过集简云等工具,实现了与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和财务软件的连接。当 ERP 系统有商品出库后,系统会自动同步至天猫超市修改库存;CRM 系统新增销售订单时,会自动推送新订单信息状态到天猫超市;财务软件与天猫超市实时同步订单信息,方便财务人员快速准确地处理订单和结算。

    • 通途 ERP2.0 与 CRM、营销系统、客服 API 对接:通途 ERP2.0 作为电商管理系统,能够与各种表单系统、客户服务平台以及第三方支付系统等无缝对接。例如,每当有客户在表单系统中提交信息时,通途 ERP2.0 便能自动查询支付记录,并处理相关订单,同时还能与客服系统集成,自动同步数据和状态更新,为客服团队提供支持,提升了客户服务体验。

  5. 办公自动化系统对接

    • Jenkins 与 Spring Boot 对接:Jenkins 是一个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CI/CD)工具,通过其提供的 API,可以与 Spring Boot 等应用程序进行对接。例如,开发人员可以编写脚本,利用 Jenkins 的 API 远程调用相关命令操作 Jenkins,实现自动构建、测试和部署 Spring Boot 应用程序,提高了开发和部署的效率。

    • 办公系统与即时通讯工具对接:一些企业的办公系统需要与即时通讯工具进行对接,以便及时通知员工相关信息。例如,企业的办公系统通过 API 与钉钉或企业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对接,当办公系统中有新的审批流程、任务分配等信息时,会自动发送消息到即时通讯工具上,提醒员工及时处理。


Shopyy 与 17TRACK 的对接主要是为了实现跨境电商卖家对国际包裹物流信息的便捷查询和管理,其技术实现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接口协议基础

    • HTTP 协议通信:Shopyy 与 17TRACK 之间的通信基于 HTTP 协议,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互联网的应用层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数据。通过 HTTP 的请求和响应机制,Shopyy 系统可以向 17TRACK 的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并接收 17TRACK 返回的物流信息响应。例如,当 Shopyy 系统中的卖家需要查询某个包裹的物流状态时,Shopyy 会按照 HTTP 协议的格式组装请求数据,包括包裹的追踪号码等信息,然后将请求发送到 17TRACK 的指定 API 接口地址4

    • 数据格式约定:双方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约定数据格式,通常采用 JSON 或 XML 等格式来封装和解析数据。JSON 格式具有简洁、易读、易于解析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 API 接口的数据传输。例如,17TRACK 返回的物流信息可能包含包裹的当前位置、运输状态、预计送达时间等信息,这些信息会以 JSON 格式的字符串形式返回给 Shopyy,Shopyy 系统再对该 JSON 数据进行解析,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并展示给卖家。

  2. 账号授权与认证

    • 密钥认证:17TRACK 为了确保 API 的安全使用,会为每个对接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密钥(secret)。Shopyy 在与 17TRACK 对接时,需要在请求中携带该密钥,以证明自己的身份和获得访问 API 的权限。密钥的获取方式通常是在 17TRACK 的控制台中进行设置和生成,Shopyy 的开发者将获取到的密钥配置到系统中,在每次发送请求时将密钥包含在请求头或请求参数中。

    • OAuth 认证(如果适用):除了密钥认证外,也可能会采用 OAuth 等更高级的认证方式。OAuth 是一种开放的授权标准,允许用户授权第三方应用访问他们在某个服务提供商上的资源,而无需将用户的密码等敏感信息提供给第三方应用。如果 17TRACK 支持 OAuth 认证,Shopyy 需要引导卖家完成 OAuth 授权流程,获取到访问令牌(access token),并在后续的 API 请求中使用该令牌进行认证。

  3. 数据传输与交互流程

    • 包裹信息提交:当卖家在 Shopyy 系统中输入包裹的追踪号码或订单号等信息后,Shopyy 系统会将这些信息收集并整理,然后通过 API 接口将包裹信息发送给 17TRACK。这些信息会作为请求参数或请求体的一部分发送到 17TRACK 的服务器4

    • 物流信息查询:17TRACK 接收到 Shopyy 发送的包裹信息后,会根据追踪号码到其数据库或与各个物流运输商的系统进行交互,查询该包裹的物流状态信息。17TRACK 已经对接了超过 1400 家的全球主流运输商,包括 UPU 万国邮联、DHL、FedEx 等,能够获取到较为全面和准确的物流信息12

    • 结果返回与处理:17TRACK 查询到包裹的物流信息后,会将结果按照约定的数据格式返回给 Shopyy。Shopyy 系统接收到返回的物流信息后,对数据进行解析和处理,将物流状态、轨迹等信息展示在卖家的后台管理界面上,以便卖家及时了解包裹的运输情况。同时,Shopyy 还可以根据这些物流信息进行订单管理、售后处理等操作4

  4. 数据同步与更新机制

    • 定时查询:为了确保物流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Shopyy 系统可能会定时向 17TRACK 的 API 接口发送查询请求,获取包裹的最新物流状态。例如,每隔一段时间(如每小时或每天),Shopyy 会自动查询所有未完成的订单的物流信息,以便卖家能够及时掌握包裹的动态4

    • 推送通知(如果支持):如果 17TRACK 支持推送通知功能,当包裹的物流状态发生变化时,17TRACK 会主动将更新后的物流信息推送给 Shopyy。Shopyy 系统接收到推送通知后,及时更新卖家后台的物流信息展示。这种推送通知机制可以大大提高物流信息的实时性,减少卖家主动查询的频率。

  5. 异常处理与错误反馈

    • 错误码返回:在数据传输和交互过程中,如果出现错误,17TRACK 会返回相应的错误码给 Shopyy。错误码可以帮助 Shopyy 的开发者快速定位问题的原因,例如请求参数错误、认证失败、服务器内部错误等。

    • 日志记录与监控:Shopyy 系统会对与 17TRACK 的交互过程进行日志记录,包括发送的请求、接收的响应、错误信息等。通过日志记录,开发者可以在出现问题时进行排查和分析,同时也可以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1. 概述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 是一种自动化技术,它使用软件机器人来执行重复、繁琐和耗时的任务。RPA 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准确性。RPA 通常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识别和执行任务,如光学字符识别(OCR)、自然语言处理(NLP)和机器学习(ML)。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 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在计算机终端的操作任务,自动完成重复性、基于规则的工作流程任务的自动化技术,只需要设定好相关规则,就可以自动化的在计算机等智能设备上进行相关操作,如收发邮件、用Excel处理数据、打开浏览器、登录系统填报数据等。RPA 开发平台是一种用于创建和实施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的工具。

2. 平台功能

自动化流程: RPA开发平台可以自动化处理各种重复性、基于规则的工作流程任务,如登录程序、打开/抓取浏览器、复制粘贴数据、处理Excel和邮件、填写表单等。

模拟人工操作: RPA开发平台可以通过拖拽丰富的组件来模拟大部分人工操作,实现人工操作的流程自动化。

可视化业务流程: RPA开发平台可以提供可视化业务流程的功能,让所有人都看到其处理逻辑。

记录日志: RPA机器人的所有执行记录都会保留,形成日志,方便查看RPA本身的执行状态,以及在后续出现异常时进行更正。同时满足企业合规管理的需求。

对接业务系统: RPA开发平台可以对接各种业务系统,如ERP、CRM销售管理、MES和计划程序等,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流程自动化。

降本增效: RPA开发平台的运用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解放人力,让员工从事更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内容。

3. 产品

3.1. Aibote

Aibote 是江西爱伯特科技自主研发的一款纯代码RPA办公自动化框架,支持Android、Browser和Windows 三大平台。框架免费、API和接口协议开源,个人、企业商用零费用 以socket tcp接口协议通信方式命令驱动,支持任何一门计算机语言调用。

来自官网

3.2. Automagica

Automagica 是一款开源、智能的流程自动化工具。

3.3. Blue Prism

Blue Prism 是一款RPA工具,成立于2001年,它具有由软件机器人驱动的虚拟劳动力。这有助于企业以灵活且经济高效的方式实现业务运营的自动化。该工具基于Java编程语言,提供具有选项功能的可视化设计器,Blue Prism还提供录像机、脚本、屏幕捕捉等功能。

3.4. Jiffy Automation

Jiffy Automation 是一个基于 Python 的开源 RPA 平台,具有简单的 API 和易于使用的界面。Jiffy Automation 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并适用于各种自动化场景。

3.5. N8n

N8n 是一个可扩展的工作流程自动化工具。通过公平代码分发模型,n8n 将始终拥有可见的源代码,可用于自托管,并允许您添加自己的自定义函数、逻辑和应用程序。n8n 基于节点的方法使其具有高度通用性,使您能够将任何事物连接到任何事物。

来自官网

3.6. OpenRPA

OpenRPA 是当今RPA市场上最好的免费工具之一,具备可拖拉可视化界面,非常成熟,非常易用,可以用于任何规模大小的企业。这个解决方案拥有非常活跃的社区,并且积极在为项目做贡献,软件更新非常频繁。

来自官网

3.7. OpenSpan

OpenSpan 是一个开源的 RPA 平台,旨在为企业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OpenSpan 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操作系统,并具有强大的集成能力和灵活的定制功能。

3.8. Robot Framework

Robot Framework 是一个基于Python的可扩展关键字驱动的自动化框架,用于验收测试,验收测试驱动开发(ATDD),行为驱动开发(BDD)和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它可以用于分布式异构环境,其中自动化需要使用不同的技术和接口。由Robot Framework基金会支持。许多行业领先的公司在其软件开发中使用该工具。

来自官网

3.9. SAYN

SAYN 是一个现代数据处理和建模框架,用于自动化任务的数据处理和建模框架。用户定义任务(包括 Python、自动 SQL 转换等)及其关系,SAYN 负责剩下的工作。它的设计宗旨是简单、灵活和集中,以便为数据工程工作流程带来显着的效率提升。是RPA在数据处理领域的一个好工具。

3.10. TagUI

TagUI 是一个跨平台的,支持命令行和可视化的RPA解决方案,用于自动执行键盘、鼠标操作。此RPA解决方案被认为是最佳远程RPA开源平台,是远程RPA工作的理想开源项目,能够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更新,并且TagUI是一个基于云的应用程序,可以从世界任何角落进行管理,最多可支持15个用户,支持从各种终端设备(PC、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管理多个会话。并且,它在本地用户的设备上运行时不会存储任何公司数据,保障信息安全。

3.11. Taskt

Taskt(以前称为sharpRPA)是一个免费的、开源的、有趣的流程自动化软件。它提供了易用的操作界面,无需编码或使用最少的命令(无代码、低代码方法)即可实现自动化机器人的创建。

3.12. UI.Vision

UI.Vision 是一个跨平台性非常好的开源RPA自动化软件。适用于Microsoft Windows,Mac和Linux操作系统。既可以作为桌面上的独立客户端运行,也可以作为Web浏览器中的插件运行。在桌面客户端独立运行时,可以模拟各种输入(如键盘和鼠标)并完成特定任务。在Web浏览器中支持Mozilla Firefox、Google Chrome或Edge的插件。并且非常易用,提供了可视化UI测试以及浏览器自动化命令控制UI的功能。不要求学习如何开发脚本,只要一个点击式的界面即可驱动它。 值得强调的是UI.Vision通常被认为符合RPA领域的最高数据保护标准。

来自官网

3.13. UiAuto

UiAuto 是览众独立自主研发的一款RPA工具,产品以图像识别、流程自动化等RPA+AI技术为核心,致力于减少人员处理重复性任务的时间,为客户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它帮助企业解决业务流程自动化难题,主要用户处理标准、重复、繁琐、大批量的工作任务。RPA应用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质量进行全天候服务,极大减少人为从事规律可循的机械性工作,释放员工创造力、提升员工满意度。

来自官网

3.14. UIPath

UIPath 是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和实现完全自动化企业的领导者。

UiPath 将自己定位为提供端到端的自动化平台,该平台涵盖识别要自动化的任务和流程、构建这些机器人和脚本,以及管理和衡量所述机器人的影响。该公司的愿景是让企业实现完全自动化,因为员工继续使用 UiPath 观察、交互、识别和构建自动化到他们的公司。

来自官网


编辑于 2023-12-02 08:28・IP 属地陕西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简称RPA)是以软件机器人及人工智能(AI)为基础的业务过程自动化科技。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系统是一种应用程序,它通过模仿最终用户在电脑的手动操作方式,提供了另一种方式来使最终用户手动操作流程自动化。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之后,全球企业大都面临着两个严峻的挑战:

一是人力成本的不断飙升带来了企业经营成本的不断增加;

二是业务的快速发展导致企业内部流程纷繁复杂,工作效率的提升跟不上业务的发展速度。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如何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以及不断提升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程度和员工的工作效率,已然成为全球企业家们迫切需要思考并尽快解决的重大课题。在这一大环境和大背景下,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便应运而生。


RPA 十大特性

RPA的核心是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来“替代人”进行重复性、低价值、无需人工决策等固定性流程化操作,从而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减少错误。

相对传统手工完成重复类工作,RPA流程自动化软件具有以下三方面价值。从业务层面来看,RPA致力于将繁琐、重复的流程实现自动化操作,并通过触达不同软件数据打通企业上下游业务,实现整条业务线自动化。



RPA自动化软件关键价值


从工作层面来看,传统软件在数据管理环节有一定缺失,且存在数据质量差、手工处理费时费力的痛点,RPA软件在满足自动化的基础上降低人力成本,减少人为失误,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将员工从低效工作中解放出来,以便处理更高阶的工作,利于企业创新。

从技术层面来看,RPA作为自动化流程软件可以嵌套在其他软件中完成部门重复类工作,也可以直接连接顶层软件而不侵入企业原有系统,增加软件系统稳定性。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利用高新技术来取代低效率的劳动力付出,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RPA产业链主要参与者有四大类:RPA厂商、技术合作伙伴、业务合作伙伴、渠道合作伙伴。小编直接上图,更清晰明了。



中国RPA产业链结构和产品图谱

借此机会,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9个最佳开源免费的 RPA工具,可以私有化,不用担心数据丢失和泄露。希望对粉丝们有所帮助。同时轻轻的问候,深深的祝福,愿大家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亨通,千事吉祥,万事如意。

全文大纲

  1. DrissionPage - 基于python的网页自动化工具

  2. robotframework - 是最专业、最先进的开源RPA工具之一

  3. UiAuto - 一款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流程设计工具.

  4. RPA- 是一个跨平台性非常好的开源RPA自动化软件

  5. rpastudiobook - 从0-1开始编写RPA设计器和机器人工具

  6. wechaty - 只需几行代码,您就可以拥有一个功能齐全的RPA工具

  7. taskt - 是一个免费的、开源的、有趣的流程自动化软件

  8. II-RPA - 是全面智能公司出品的一款RPA工具

  9. pbottle-rpa - 小瓶RPA 永久免费(个人版)RPA软件系统

DrissionPage - 基于python的网页自动化工具

Github:github.com/g1879/Drissi



背景

用 requests 做数据采集面对要登录的网站时,要分析数据包、JS 源码,构造复杂的请求,往往还要应付验证码、JS 混淆、签名参数等反爬手段,门槛较高,开发效率不高。 使用浏览器,可以很大程度上绕过这些坑,但浏览器运行效率不高。

因此,这个库设计初衷,是将它们合而为一,同时实现“写得快”和“跑得快”。能够在不同需要时切换相应模式,并提供一种人性化的使用方法,提高开发和运行效率。
除了合并两者,本库还以网页为单位封装了常用功能,提供非常简便的操作和语句,使用户可减少考虑细节,专注功能实现。 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强大的功能,使代码更优雅。

以前的版本是对 selenium 进行重新封装实现的。从 3.0 开始,作者另起炉灶,对底层进行了重新开发,摆脱对 selenium 的依赖,增强了功能,提升了运行效率。

介绍

基于python的网页自动化工具。既能控制浏览器,也能收发数据包,还能把两者合而为一。可兼顾浏览器自动化的便利性和requests的高效率。功能强大,内置无数人性化设计和便捷功能。语法简洁而优雅,代码量少,对新手友好。

特性和亮点

强大的自研内核

本库采用全自研的内核,内置了 N 多实用功能,对常用功能作了整合和优化,对比 selenium,有以下优点:

  • 无 webdriver 特征

  • 无需为不同版本的浏览器下载不同的驱动

  • 运行速度更快

  • 可以跨<iframe>查找元素,无需切入切出

  • 把<iframe>看作普通元素,获取后可直接在其中查找元素,逻辑更清晰

  • 可以同时操作浏览器中的多个标签页,即使标签页为非激活状态,无需切换

  • 可以直接读取浏览器缓存来保存图片,无需用 GUI 点击另存

  • 可以对整个网页截图,包括视口外的部分(90以上版本浏览器支持)

  • 可处理非open状态的 shadow-root

亮点功能

除了以上优点,本库还内置了无数人性化设计。

  • 极简的语法规则。集成大量常用功能,代码更优雅

  • 定位元素更加容易,功能更强大稳定

  • 无处不在的等待和自动重试功能。使不稳定的网络变得易于控制,程序更稳定,编写更省心

  • 提供强大的下载工具。操作浏览器时也能享受快捷可靠的下载功能

  • 允许反复使用已经打开的浏览器。无须每次运行从头启动浏览器,调试超方便

  • 使用 ini 文件保存常用配置,自动调用,提供便捷的设置,远离繁杂的配置项

  • 内置 lxml 作为解析引擎,解析速度呈几个数量级提升

  • 使用 POM 模式封装,可直接用于测试,便于扩展

  • 高度集成的便利功能,从每个细节中体现



案例截图

收发数据包

本示例演示用SessionPage已收发数据包的方式采集 gitee 网站数据。

网址:
gitee.com/explore/all

这个示例的目标,要获取所有库的名称和链接,为避免对网站造成压力,我们只采集 3 页。

打开网址,按F12,我们可以看到页面 html 如下:



从 html 代码中可以看到,所有开源项目的标题都是class属性为'title project-namespace-path'的<a>元素。我们可以遍历这些<a>元素,获取它们的信息。

同时,我们观察到,列表页网址是以页数为参数访问的,如第一页 url 为
gitee.com/explore/all?,页数就是page参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修改这个参数访问不同的页面。

示例代码

from DrissionPage import SessionPage

# 创建页面对象
page = SessionPage()

# 爬取3页
for i in range(1, 4):
    # 访问某一页的网页
    page.get(f'https://gitee.com/explore/all?page={i}')
    # 获取所有开源库<a>元素列表
    links = page.eles('.title project-namespace-path')
    # 遍历所有<a>元素
    for link in links:
        # 打印链接信息
        print(link.text, link.link)

输出:

小熊派开源社区/BearPi-HM_Nano https://gitee.com/bearpi/bearpi-hm_nano
明月心/PaddleSegSharp https://gitee.com/raoyutian/PaddleSegSharp
RockChin/QChatGPT https://gitee.com/RockChin/QChatGPT
TopIAM/eiam https://gitee.com/topiam/eiam

以下省略。。。

robotframework - 是最专业、最先进的开源RPA工具之一

Github:github.com/robotframewo




介绍

Robot Framework是最专业、最先进的开源RPA工具之一。它能够帮助企业以经济高效的方式提供丰富的业务流程自动化服务。能够支撑组织实施、运行企业级机器人应用程序,并智能地处理复杂的业务流程。

Robot Framework能够大大简化业务运营、改善了IT基础设施、减少了工作量与成本,同时还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灵活性,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为企业建立虚拟员工、能够很容易地与其他自动化工具集成,使业务流程自动化。

案例截图





UiAuto - 一款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流程设计工具.

Gitee:gitee.com/legion-spider



介绍

UiAuto 是览众独立开发的一款RPA工具,致力于减少人员处理重复性任务的时间,为客户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它帮助企业解决业务流程自动化难题,主要用户处理标准、重复、繁琐、大批量的工作任务。RPA应用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质量进行全天候服务,极大减少人为从事规律可循的机械性工作,释放员工创造力、提升员工满意度。

基础组件介绍



  • 开始:标记流程开始。

  • 条件:根据上游流程执行结果,选择下游支路执行且支持多选;存在多条线路可执行时,按从判断条件的顺序执行。

  • 循环:纵向锚点连接的流程线为主干,横向锚点连接的流程线为旁支,先循环执行旁支再执行主干。

  • 异常:异常组件的上游组件发生异常时,则执行异常组件的下游线路,否则不执行。

  • 等待:等待组件的下游线路执行完成,流程才会继续往下执行。

  • 子流程:执行另一个流程。

  • 常规类型(蓝色或白色圆角矩形):蓝色:普通常规类型,几乎所有功能组件都是常规类型,对所有全局变量可读,并且可返回一个新的变量。白色:脚本常规类型,一种高级的需要编写代码的常规类型,可以对所有全局变量进行读写,也可随意删减。

  • 结束:标记流程结束。

系统截图







RPA- 是一个跨平台性非常好的开源RPA自动化软件

Github:github.com/A9T9/RPA



介绍

UI.Vision是一个跨平台性非常好的开源RPA自动化软件。适用于Microsoft Windows,Mac和Linux操作系统。既可以作为桌面上的独立客户端运行,也可以作为Web浏览器中的插件运行。在桌面客户端独立运行时,可以模拟各种输入(如键盘和鼠标)并完成特定任务。在Web浏览器中支持Mozilla Firefox、Google Chrome或Edge的插件。

并且非常易用,提供了可视化UI测试以及浏览器自动化命令控制UI的功能。不要求学习如何开发脚本,只要一个点击式的界面即可驱动它。 值得强调的是UI.Vision通常被认为符合RPA领域的最高数据保护标准。





rpastudiobook - 从0-1开始编写RPA设计器和机器人工具

Gitee:gitee.com/rpa_ai/rpastu



介绍

近几年来,国内技术社区关于RPA的讨论很多很多,而且呈增长趋势,以Uipath、Blue Prism、Automation Anywhere等RPA类社区最为明显。RPA的热潮已经在国内外掀起,从整个行业来看,绝大部分的企业都会选择使用RPA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但本身使用RPA还是要花费一定成本去购买,并且可能需要专门的实施人员以及运维人员来实施运维等,相对来说这也是一笔不算小的费用,再加上一些大企业在企业内部完全推广开来这就使成本增加了不少。

并且从目前情况来看,不管是国内还是海外都对RPA备受关注,照着目前的形势发展,RPA的厂商远远不够支持众多企业的使用。这就会造成市场空白以及供给不足的现象,与其花费成本来购买厂商的RPA,不如自己动手来写一个RPA,开发完成后的RPA不仅可供企业内部使用,还可以推广到其他企业,发展更多的用户。

案例截图













wechaty - 只需几行代码,您就可以拥有一个功能齐全的RPA工具

Github: github.com/wechaty/wech




介绍

Wechaty是一个用于聊天机器人制造商的RPA(机器人过程自动化)SDK,它可以帮助您用JavaScript、Python、Go和Java的6行代码创建机器人,并提供跨平台支持,包括Linux、Windows、MacOS和Docker。

Wechaty提供开箱即用的支持,用于将即时消息帐户转换为聊天机器人所需的常见功能。您可以轻松地自定义和扩展Wechaty,以创建一个适合您需求的聊天机器人。


Github Star 17.9k

taskt - 是一个免费的、开源的、有趣的流程自动化软件

Github:github.com/saucepleez/t


动图封面


介绍

Taskt(以前称为sharpRPA)基于.NET 框架的C#,是一个免费的、开源的、有趣的流程自动化软件。它提供了易用的操作界面,无需编码或使用最少的命令(无代码、低代码方法)即可实现自动化机器人的创建。

Taskt最显著的优势是它的屏幕记录器,记录器具有多种记录功能,可以记录各种用户活动,从而根据记录信息创建机器人脚本。此外,它还包含一个带有拖放机制的可视化脚本生成器,在“所见即所得”设计器中中设计机器人模型。它还提供了数十个命令,如自定义代码执行,图像识别和OCR等。

案例演示


动图封面



动图封面


II-RPA - 是全面智能公司出品的一款RPA工具

Gitee:gitee.com/rpaii/II-RPA



介绍

II-RPA 是全面智能公司出品的一款RPA工具。它基于智能化数据处理业务模型,运用自主开发的自然语义分析引擎、逻辑计算单元、算法建模单元、图像识别等技术,通过模拟人对统一业务系统的各环节业务操作,进行逻辑判断和智能化操作结合人工智能的应用实现工作流程中的自动化。

流程机器人是一个模拟人进行逻辑判断和操作应用的软件程序。它结合人工智能的应用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主要由两部分能力组成,一部分是软件应用的操作能力,模拟人进行软硬件的操作;另一部分是人工智能的能力,模拟人类进行语义识别、图像识别、逻辑判断等。流程机器人通过两部分能力的组合在应用系统上辅助人类完成复杂的业务流程。

通俗点说,可以用流程机器人,以无代码方式,通过拖动窗口,输入信息,实现一些爬虫啊,自动化办公啊,自动操作系统的一系列功能,

凡是那种每天都要在电脑上操作的重复,量大的工作,都可以用这个工具自动完成,

案例截图





  1. pbottle-rpa - 小瓶RPA 永久免费(个人版)RPA软件系统

Github:github.com/leoxiaoping/





介绍

小瓶RPA 永久免费(个人版)RPA软件系统。 像挂QQ一样使用简单的RPA软件,显著降本增效 & 工作100%准确 & 非侵入式集成。同时支持浏览器web应用和客户端应用的操作流程自动化。




小瓶RPA优势

  • ① 基于AI图像识别技术,纯图像驱动,真正安全无侵入。

  • ② 自主底层研发、可深度行业底层定制,可解决有难度的自动化问题。

  • ③ 支持 NodeJS,Python等社区资源, 数以万计第三方功能包,最大化生态。

  • ④ 绿色、轻巧、便捷,免安装,可脱网运行,软件包大小约50M。

  • ⑤ 无登录和注册,个人版永久免费软件,真正的降本增效。

软件架构



发布于 2024-02-09 12:14・IP 属地上海


以下是一个通用的两个应用系统 API 对接系统设计的方案,包括设计目标、对接方式、接口设计、数据处理、安全机制、错误处理、监控与日志以及性能优化等方面的考虑。


一、设计目标


  1. 实现两个应用系统之间高效、稳定的数据交互和功能集成。

  2.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3. 提供灵活的对接方式,以适应不同系统的架构和需求。

  4. 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方便后续的功能升级和系统扩展。


二、对接方式


  1. 同步调用

    • 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请求方在发送请求后等待响应,直到接收到响应才继续执行后续操作。

    • 例如,系统 A 需要实时获取系统 B 中某个用户的详细信息,系统 A 向系统 B 的 API 发送请求并等待响应,获取到用户信息后进行后续处理。

  2. 异步调用

    • 对于一些耗时较长的操作或者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景,可以采用异步调用方式。请求方发送请求后无需等待响应,继续执行其他任务。响应可以通过回调函数、消息队列等方式异步返回给请求方。

    • 比如,系统 A 需要向系统 B 发送一个批量数据处理任务,系统 A 将任务信息发送到系统 B 的 API 后,立即返回并继续其他工作。系统 B 在处理完任务后,通过消息队列将处理结果通知给系统 A。


三、接口设计


  1. 接口规范

    • 定义统一的接口请求和响应格式,例如采用 RESTful API 风格,使用 HTTP 方法(GET、POST、PUT、DELETE 等)表示不同的操作。

    • 确定接口的 URL 结构,包含系统标识、资源路径等信息,以便清晰地识别和定位接口。

    • 例如:https://api.systemB.com/v1/users/{userId} 表示获取系统 B 中用户 ID 为 {userId} 的用户信息,使用 GET 方法。

  2. 请求参数

    • orderNo(字符串,必填,订单编号)

    • customerId(整数,必填,客户 ID)

    • items(JSON 数组,必填,订单商品信息,包含商品 ID、数量等字段)

    • 明确每个接口所需的请求参数,包括参数名称、类型、是否必填等信息。对于复杂的参数,可以采用结构体或 JSON 格式进行传递。

    • 提供参数的详细说明和示例,方便对接双方理解和使用接口。

    • 比如,一个创建订单的接口可能需要以下参数:

  3. 响应格式

    • 定义统一的响应格式,包括状态码、状态消息和数据部分。状态码用于表示请求的处理结果,如 200 表示成功,400 表示请求参数错误,500 表示服务器内部错误等。

    • 数据部分可以根据接口的具体功能返回相应的结果数据,如查询接口返回查询结果数据,创建接口返回创建成功后的资源信息等。

    • 例如,一个成功查询用户信息的响应格式可能如下:


收起


json

复制

{
    "statusCode": 200,
    "message": "Success",
    "data": {
        "userId": 123,
        "username": "john",
        "email": "john@example.com"
    }}


四、数据处理


  1. 数据格式转换

    • 由于两个应用系统可能使用不同的数据格式和编码方式,需要在对接过程中进行数据格式转换。例如,系统 A 使用 XML 格式存储数据,而系统 B 使用 JSON 格式,在数据交互时需要将 XML 转换为 JSON 或者反之。

    • 可以使用相关的库或工具来实现数据格式转换,如在 Go 语言中,可以使用 encoding/xml 和 encoding/json 标准库来进行 XML 和 JSON 之间的转换。

  2. 数据验证与清洗

    • 在接收对方系统发送的数据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验证和清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验证包括数据类型、格式、范围等方面的检查,清洗则可以去除数据中的噪声和冗余信息。

    • 例如,对于一个手机号码字段,需要验证其是否符合手机号码的格式规则,如果不符合则可以返回错误信息给对方系统或者进行适当的修正。

  3. 数据映射

    • 两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字段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行数据映射,将源系统的数据字段映射到目标系统对应的字段上。可以通过配置文件或数据库表来存储数据映射关系,以便在对接过程中进行自动映射。

    • 比如,系统 A 中的用户姓名字段为 fullName,而系统 B 中的用户姓名字段为 name,在数据交互时需要将 fullName 的值映射到 name 字段上。


五、安全机制


  1. 身份认证

    • 对接双方需要进行身份认证,确保只有合法的系统才能访问对方的 API。可以采用基于令牌(Token)的认证方式,如 OAuth 2.0 或 JWT(JSON Web Token)。

    • 请求方在发送请求时,需要携带有效的令牌,服务方在接收到请求后,验证令牌的有效性,如果令牌无效则拒绝请求。

    • 例如,系统 A 向系统 B 的 API 发送请求时,在请求头中添加一个包含 JWT 令牌的 Authorization 字段,系统 B 在接收到请求后,验证 JWT 令牌的签名和有效期,以确定请求方的身份是否合法。

  2. 授权管理

    • 除了身份认证外,还需要进行授权管理,确定每个系统对对方 API 的访问权限。可以根据不同的接口、资源和操作,分配相应的权限。

    • 例如,系统 A 只被授权读取系统 B 中用户的基本信息,而无权修改用户信息。可以在服务方的 API 中,根据请求方的权限配置,对不同的请求进行权限检查,确保请求方具有相应的操作权限。

  3. 数据加密

    •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为了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密。可以使用 SSL/TLS 协议来建立安全的加密连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 对于一些敏感数据,如用户密码、支付信息等,还可以在应用层进行额外的加密处理,如使用对称加密算法或非对称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后再进行传输。


六、错误处理


  1. 错误码定义

    • 1000:请求参数错误

    • 1001:身份认证失败

    • 1002:权限不足

    • 2000:服务器内部错误

    • 2001:数据库操作失败

    • 双方系统需要定义统一的错误码和错误消息,以便在出现错误时能够准确地识别和处理错误。错误码应该具有唯一性和可扩展性,方便后续添加新的错误类型。

    • 例如,可以定义以下错误码:

  2. 错误响应机制

    • 当 API 接口出现错误时,应该返回相应的错误码和错误消息给请求方。错误响应格式应该与正常响应格式保持一致,以便请求方能够方便地处理错误。

    • 例如,一个请求参数错误的响应格式可能如下:


收起


json

复制

{
    "statusCode": 1000,
    "message": "Invalid request parameters",
    "data": null}


  1. 日志记录

    • 在对接系统中,需要对错误信息进行详细的日志记录,包括错误发生的时间、错误码、错误消息、请求参数、响应内容等信息。日志记录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用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统计。

    • 可以使用日志框架,如 Logrus 或 Zap 在 Go 语言中,将错误信息记录到文件、数据库或其他日志存储介质中。


七、监控与日志


  1. 接口监控

    • 对接系统需要对 API 接口的调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包括请求次数、响应时间、错误率等指标。可以使用监控工具,如 Prometheus 和 Grafana,来收集和展示监控数据。

    • 通过监控接口的性能指标,可以及时发现接口的异常情况,如请求量突然增加、响应时间过长、错误率过高等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和处理。

  2. 日志管理

    • 对接系统应该产生详细的日志记录,包括接口调用日志、系统运行日志、错误日志等。日志记录应该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进行快速的故障排查和分析。

    • 可以使用日志管理工具,如 ELK(Elasticsearch、Logstash、Kibana)堆栈,来集中收集、存储和分析日志数据。通过 Kibana 界面,可以方便地查询和可视化日志数据,帮助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快速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和问题所在。


八、性能优化


  1. 缓存机制

    • 对于一些频繁访问且数据变化不频繁的接口,可以使用缓存机制来提高性能。可以在请求方或服务方添加缓存层,将查询结果缓存起来,下次请求时直接从缓存中获取数据,避免重复的数据库查询或 API 调用。

    • 例如,使用 Redis 作为缓存数据库,在系统 A 查询系统 B 的用户信息接口中,将查询结果缓存到 Redis 中,设置一个合理的缓存过期时间,当再次查询相同用户信息时,先从 Redis 中获取数据,如果缓存不存在再从系统 B 的 API 中获取数据并更新缓存。

  2. 异步处理

    • 对于一些耗时较长的操作,如文件上传、数据处理等,可以采用异步处理方式,将任务放入消息队列中,由后台线程进行处理,避免阻塞主线程,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 例如,系统 A 需要向系统 B 上传一个大文件,系统 A 可以将文件上传任务发送到消息队列中,系统 B 的后台线程从消息队列中获取任务并进行文件上传处理,处理完成后通知系统 A。

  3. 负载均衡

    • 如果对接系统的访问量较大,可以考虑使用负载均衡技术,将请求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进行处理,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用性。

    • 可以使用硬件负载均衡器,如 F5 BIG-IP,或者软件负载均衡器,如 Nginx、HAProxy 等,来实现请求的负载均衡分发。负载均衡器可以根据服务器的负载情况、响应时间等因素,自动选择合适的服务器进行请求处理。


以上是一个通用的两个应用系统 API 对接系统设计方案,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系统架构和技术选型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同时,对接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确保对接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引言

在数字化时代,桌面应用依然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无论是企业级的生产管理软件,还是个人用户的日常工具应用,桌面应用都以其直观的操作界面和强大的功能特性赢得了广泛的用户群体。然而,传统的桌面应用开发往往面临着开发周期长、跨平台兼容难等问题。Tauri框架的出现,为这些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Tauri是什么?

Tauri是一个用于构建轻量级、高性能、跨平台的桌面应用程序的框架。它利用Rust语言编写后端逻辑,结合前端技术(如React、Vue、Angular等)构建用户界面,通过WebAssembly(Wasm)模块桥接前后端,实现了高效的资源利用和强大的安全性。

核心优势

  • 高性能:Rust以其内存安全、无垃圾回收的特性,确保了后端逻辑的高效执行。

  • 低资源消耗:轻量级的架构和按需加载的机制,使得应用启动更快,资源占用更低。

  • 跨平台:一次编写,多平台运行(Windows、macOS、Linux),极大降低了开发成本。

  • 安全性:Rust的强类型系统和内存安全性,为应用提供了强大的安全基础。

快速上手

环境准备

  • 安装Node.js和npm(用于管理前端依赖)。

  • 安装Rust及Cargo(Rust的包管理器)。

  • 安装Tauri CLI工具:npm install -g @tauri-apps/cli 或 yarn global add @tauri-apps/cli

创建项目

# 使用Vue CLI插件创建一个新的Tauri项目vue create my-tauri-appcd my-tauri-appvue add @tauri-apps/vue

或者,如果您更偏好使用其他前端框架,如React,Tauri也提供了相应的模板或插件支持。

开发流程

  1. 前端开发:在src目录下,使用您熟悉的前端框架开发用户界面。

  2. 后端开发:在src-tauri目录下,使用Rust编写后端逻辑。Tauri提供了丰富的API来与前端进行交互。

  3. 编译与调试:使用tauri dev命令启动开发服务器,实时预览和调试您的应用。

  4. 打包与发布:使用tauri build命令将应用打包为可执行文件,分发到各个平台。

实战案例:构建一个待办事项应用

假设我们要构建一个简单的待办事项应用,前端使用Vue,后端使用Rust处理数据持久化。

前端实现

  • 在Vue组件中,使用v-model绑定待办事项列表,并提供添加、删除待办事项的按钮。

  • 使用axios或fetch API与Rust后端进行HTTP通信,提交和获取待办事项数据。

后端实现

  • 在Rust中,使用actix-web框架创建一个简单的Web服务。

  • 设计API接口,如/api/todos用于获取和提交待办事项。

  • 使用文件或数据库(如SQLite)来存储待办事项数据。

注意事项

  • 安全性:在开发过程中,务必注意前后端数据交换的安全性,如使用HTTPS、验证用户输入等。

  • 性能优化:合理使用Rust的异步编程特性,避免阻塞主线程,提升应用性能。

  • 用户体验:注重界面设计和交互体验,确保应用既美观又易用。

结语

Tauri框架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在逐步改变桌面应用开发的格局。通过结合Rust的高性能和前端技术的丰富生态,Tauri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高效、安全、跨平台的桌面应用开发解决方案。希望本文能够激发您对Tauri的兴趣,并引导您走上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