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将单个应用程序分解成多个小型服务的软件架构风格。每个服务都独立运行,有自己的进程和数据库,并且可以通过轻量级通信机制(例如 RESTful API)相互协作。微服务架构的优点包括高度可扩展性、灵活性、部署速度快等。



下面是微服务架构实施的一些原则和步骤:



1、领域驱动设计(DDD):在微服务架构中,每个服务都应该围绕着特定的业务领域进行设计。这就要求在设计阶段需要对业务领域有深入的了解,并采用领域驱动设计的方法。



2、服务拆分:在微服务架构中,每个服务应该独立部署、独立运行。因此,在设计阶段需要将整个系统拆分成多个小型服务。服务的拆分原则包括单一职责、高内聚低耦合等。



3、服务通信:在微服务架构中,服务之间的通信是通过轻量级的通信机制进行的,例如 RESTful API。因此,在设计阶段需要对服务之间的通信进行规划和设计。



4、数据管理:在微服务架构中,每个服务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因此,在设计阶段需要对数据管理进行规划和设计,包括数据存储和数据同步等。



5、服务治理:在微服务架构中,由于服务数量众多,因此需要进行服务治理,包括服务注册与发现、负载均衡、故障转移等。



6、自动化部署:在微服务架构中,服务数量众多,因此需要采用自动化部署的方法。自动化部署可以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提高部署的效率。



7、监控与日志:在微服务架构中,由于服务数量众多,因此需要进行监控与日志管理,包括服务性能监控、错误日志管理等。



8、测试策略:在微服务架构中,每个服务都是独立运行的,因此需要对每个服务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端到端测试等。



总之,微服务架构实施需要从业务领域、服务拆分、服务通信、数据管理、服务治理、自动化部署、监控与日志、测试策略等多个方面进行规划和设计。只有在整个架构都合理设计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实现高可用性、高性能、高灵活性等目标。



强烈推荐《微服务架构深度解析(原理实践与进阶)》每一位微服务开发者必备神器,希望对真正用心开发,深耕技术的开发者有所帮助!



SAAS ERP系统是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企业资源计划(ERP)软件解决方案,可以提供包括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业务功能。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业务功能:



  1. 财务管理:包括会计核算、财务报表、资产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等。

  2. 采购管理:包括采购订单、供应商管理、采购收货、采购付款等。

  3. 销售管理:包括销售订单、客户管理、销售出库、发票管理等。

  4. 库存管理:包括库存盘点、库存调拨、库存预警、批次管理等。

  5. 生产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生产过程跟踪、生产成本控制等。

  6.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员工档案、考勤管理、薪资管理、绩效管理等。

  7. 供应链管理:包括供应商管理、物流管理、库存管理等。

  8. 客户关系管理:包括客户档案、客户订单、客户服务等。



设计高可用的SaaS ERP系统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架构、可扩展性、容错性、可恢复性等。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架构设计方案:



1、应用层架构



在应用层,可以采用微服务架构,将系统拆分为多个服务,每个服务负责不同的功能。这种架构可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同时,可以采用负载均衡和容错技术,以确保服务的高可用性。



2、数据层架构



在数据层,可以采用多层次的数据架构,包括缓存层、数据库层和分布式文件系统。在缓存层,可以使用Redis等内存缓存技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在数据库层,可以采用MySQL等关系型数据库,或者MongoDBNoSQL数据库,以满足不同的数据存储需求。在分布式文件系统层,可以采用Hadoop等分布式存储技术,以存储大量的文件和数据。



3、网络层架构



在网络层,可以采用CDN技术和负载均衡技术,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性能。同时,可以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和数据加密等安全技术,以保护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4、可恢复性和容错性



在系统设计中,应考虑到系统的可恢复性和容错性。可以采用备份和恢复技术,以确保系统在故障或灾难发生时能够快速恢复。同时,可以采用冗余和容错技术,以避免单点故障,并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总之,高可用的SaaS ERP系统需要采用多种技术和架构,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可恢复性。



SAAS ERP系统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定制,因此业务功能可以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和业务流程进行调整和扩展。



设计 ERP 系统时,安全性、可靠性和并发性是三个关键方面,以下是一些设计思路:



1、安全性设计思路:



  • 使用加密技术保护敏感数据,并采用多重身份验证来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敏感信息。

  • 采用安全审计功能来记录所有用户的活动,以便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进行调查。

  • 实现访问控制来限制用户访问权限,只有经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才能访问数据。

  • 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漏洞扫描,以确保系统安全。



2、可靠性设计思路:



  • 采用冗余技术,包括硬件冗余和数据冗余,以确保系统在出现故障时仍然能够正常运行。

  • 设计容错机制,使系统在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备份系统,从而避免数据丢失和业务中断。

  • 进行定期的备份和恢复测试,以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 实现事务管理功能,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3、并发性设计思路:



  • 采用分布式架构,将系统分为多个子系统,以实现负载均衡和并发处理。

  • 实现多线程和并发控制机制,以确保多个用户同时访问系统时的数据一致性。

  • 使用缓存技术来减少数据库的访问次数,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 进行性能测试和负载测试,以确定系统的性能瓶颈和容量限制,以便进行优化和扩展。




作为父母,如果想把房子留给子女,会选择什么方式呢?
目前来看,房屋过户主要分为三种方式——赠与、继承、买卖。这三种不同的方式,面临的是不同的操作流程以及法律风险,而且所要缴纳的费用也各不相同。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把房子过户给子女,赠与、继承、买卖哪种方式最划算。


一、【赠与】房子不是你想送就能送
在很多人的概念里面,要把房子留给子女,直接赠送就好了,需要纠结吗?
其实不然!这房子还真不是你想送,就能送的。把房子赠送给自己的子女,也需要交钱。不用怀疑,你没有看错。
可能已经有人在心里嘀咕了:“什么?我把房子送给自己的子女还要交钱?”答案是肯定以及必须的。
那么,将房子赠与给自己的子女,需要缴纳什么费用,要多少呢?
我们以一套300万的普通住宅为例,面积90㎡,按照相关法律需要缴纳:
契税:3%,9万元
公证费:2%,6万元
评估费:1万元
印花税和登记费等:约1600元
所以,你想要把房子送给自己的子女,前前后后基本上需要约16万多元各项费用。这里还是免了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毕竟父母住的房子一般都是满了5年的。并且也是属于近亲属之间的赠与,否则还会产生更多费用。
但是,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如果,这套房子子女将来想要出售,在交易的时候还将产生20%的个人所得税,算起来就有点可怕了。所以,不要轻易的想着把房子直接赠送给子女。


二、【继承】看似不错,实则也坑
为什么要说继承也是个坑呢?
依然300万的普通住宅为例,面积90㎡。需要缴纳的费用:
公证费:2%,6万元
评估费:1万元
印花税和登记费等:约1600元
因为子女是父母资产的法定继承人,这里会免缴3%的契税,所以比起直接赠与的方式就省去了9万元
但是,这个在实际操作中,继承人是在遗产人过世后才可以进行产权过户,所涉及到的流程和法律问题就更复杂了。一般,都很少有人会选择这种过户的方式。


三、【买卖】居然可以省这么多钱
最后一种,就是买卖过户,这是一个大家非常意外的方式。因为总觉得都是一家人,为什么要选择买卖呢?
第一次听这个说法的人,甚至会觉得是“骗人的”“不靠谱”……并且,传统使然很多父母恨不得把自己拥有的一切都留给孩子,怎么会选择“,买卖”呢?
首先,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所以,父母作为房子的产权人,有权处分自己的财产。可以通过买卖、赠与等方式处分给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子女。
我们还是来看看买卖将会产生的费用,仍然是以一套300万的普通住宅为例,面积90㎡:
契税:1%(二套购房),3万元
评估费:0.1%,3000元
印花税、登记费等:610元
(不考虑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父母的住房多半是超过5年的)
所以,总计产生的费用是33610元!
相比前面的赠与、继承,都节省了大一笔钱。所以,还是买卖最划算!

四、卖、赠、继,到底怎么选?
看完上面三种方式将会产生的费用,相信大家都已经心里有数了。
赠与的费用过高,房产继承的流程比较复杂,一般来说,选择卖给子女的方式比较省钱。
房屋买卖的方式从费用上占据了优势,可以说是最佳的方案。但是,要提醒大家几点:
首先,房产过户不仅需要缴纳不少的费用还要浪费很多的人力物力,绝不是一件随便闹着玩的小事,一定要深思熟虑好好考量之后再做决定。
其次,由于受房屋面积、居住年限、首套、二套、多套等限制,如果在将房子卖给子女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最高的标准来缴纳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和契税,则买卖过程产生的费用,可能就会比房产继承高出不少了。
另外,除了交易费用以外,我们还要从法律层面来考虑,以上三种方式各有利弊和风险,实际过程中还要视不同的家庭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目录


一、 JNPF快速开发平台


二、J2PaaS低代码平台  


三、JeecgBoot 低代码平台  


四、需要进一步了解⍐头部联系方式私


        


        低代码/无代码开发平台使用图形向导构建软件,而不是像传统方法那样使用计算机编程语言来构建应用程序。在本文中,我们介绍面向个人和企业用户的10个开源的最佳低代码/无代码平台、


        低代码/无代码指的是提供可视化开发工具,支持拖放,内置组件浏览器和逻辑构建器。低代码/无代码的概念并不新鲜,这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的无代码编程技术 (PWCT) 以及类似的系统。然而,这一概念在开发人员社区中并得到支持。


如今,数十个低代码 / 平台和服务正蜂拥而至,因为事实证明,这个概念不仅仅是可用于快速原型项目。


一、 JNPF快速开发平台

JNPF平台采用全新的前后端分离架构模式。前后端分离已成为互联网项目开发的业界标准使用方式,通过nginx+tomcat等方式(也可以中间加一个nodejs)有效的进行解耦,并且前后端分离会为以后的大型分布式架构、弹性计算架构、微服务架构、多端化服务(多种客户端,例如:浏览器,车载终端,安卓,IOS等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解读前后端分离模式:前端项目与后端项目是两个项目,需要独立部署,两个不同的工程,两个不同的代码库,前端通过ajax来调用http请求调用后端的restful api。前端只需要关注页面的样式与动态数据的解析和渲染,而后端专注于具体业务逻辑。


核心框架: SpringBoot、SpringCloud

数据库框架:Mybatis-Plus

缓存框架:Redis

分布式事务管理:Atomikos

接口文档:Swagger2

项目构建:Maven

任务调度:Quartz

负载均衡:Ngnix

日志接口:Slf4j

即时通讯:WebSocket 



官网介绍:https://www.jnpfsoft.com/

二、J2PaaS低代码平台  

        J2PaaS是综合性低代码开发平台,覆盖了软件项目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全过程。平台为开发者提供开发引擎、运行引擎、项目管理, 打破传统开发用“代码编程”驱动产品的模式,升级为用“参数”驱动产品,打造可视化、组件化、低代码、拖拽式开发的在线敏捷开发平台。


        平台把常规需要程序员完成的功能集成在框架中,开发人员只需关注业务逻辑、页面的组装以及流程的设计等业务相关的功能,低层功能例如事务处理、 文件处理、 数据库操作等等开发平台已经内置自动完成。


源码下载: https://gitee.com/j2paas


官网介绍: https://jikaiyun.com


文档中心: http://zj-docs.51epedu.com/#/J2PaaSgaishu


三、JeecgBoot 低代码平台  

        JeecgBoot 是一款基于代码生成器的低代码平台!强大的代码生成器让前后端代码一键生成,实现低代码开发! JeecgBoot 引领新的低代码开发模式(OnlineCoding-> 代码生成器-> 手工MERGE), 帮助解决Java项目70%的重复工作,让开发更多关注业务。既能快速提高效率,节省研发成本,同时又不失灵活性!


源码下载:https://gitee.com/jeecg


四、需要进一步了解私信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xls02345」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xiaolait31/article/details/124998584



在微信这样庞大的用户量场景下,后台系统微服务架构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一些实践建议:



1、拆分微服务:将后台系统拆分成不同的微服务,每个微服务都专注于解决一个特定的业务问题。这样做可以使系统更加可扩展、可靠,同时也有助于维护和部署。



2、设计API网关:通过API网关来管理微服务,可以将多个微服务的API整合到一个入口,简化客户端和服务端的交互,并提供更好的安全性和性能。



3、使用容器化技术:使用容器化技术(如Docker)来打包和部署微服务,可以使部署更加快速和可靠。同时,使用容器编排技术(如Kubernetes)可以自动化部署和管理微服务,提高效率和可靠性。



4、实现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使用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技术来管理微服务,可以提高可用性和性能。这样做可以自动化地发现和管理服务,并在多个实例之间分配负载。



5、引入监控和日志:在微服务架构中,监控和日志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诊断和解决问题。我们可以使用监控工具(如Prometheus)和日志管理工具(如ELK Stack)来收集和分析微服务的监控数据和日志信息。



6、实现自动化部署:使用自动化部署技术可以使部署更加快速和可靠。我们可以使用自动化部署工具(如Jenkins)来实现CI/CD(持续集成/持续部署)流程,从而加快开发和发布的速度。



微信这样规模的应用需要采用微服务架构来保证可扩展性和可靠性。上述实践建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微服务架构。



以下是微信技术发展的主要里程碑:



1、2011121日,微信1.0版本发布,开启了微信的发展历程。



2、2012年,微信推出了朋友圈功能,用户可以在其中分享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



3、2013年,微信推出了公众号平台,使得个人和企业可以在微信上发布文章、营销推广等信息。



4、2014年,微信推出了支付功能,用户可以在微信上进行转账和支付,成为微信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5、2015年,微信推出了小程序,为用户提供了轻量级的应用程序,可以在微信内部完成各种任务,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6、2016年,微信推出了公众号广告,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广告投放方式。



7、2017年,微信推出了小程序广告,为小程序提供了更多的变现方式。



8、2018年,微信推出了小游戏功能,用户可以在微信内部玩游戏,增加了微信的娱乐性。



9、2019年,微信推出了微信支付的分账功能,为商家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收款方式。



10、2020年,微信加强了对短视频的支持,并在微信朋友圈中推出了短视频功能。



微信作为中国最流行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序之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微信生态将继续发展和完善,以下是未来微信生态的一些可能趋势:



1、社交电商:微信将进一步推动社交电商的发展,通过在微信上建立商城、直播销售和社交拼团等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多的购物体验。



2、智能客服:微信将继续推动智能客服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的客户服务。



3、人工智能:微信将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如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人脸识别等。



4、云服务:微信将加强对云服务的支持,为企业提供更加完整的云端解决方案,如数据存储、计算和分析等。



5、区块链:微信也将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和可信的服务。



总之,微信生态将继续发展和创新,以满足用户和企业的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和全面的服务。



强烈推荐《分布式微服务架构:原理与实战 黄文毅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是一本非常好的分布式微服务系统架构学习教程,内容全面详细,清晰易懂,很有实战意义,非常适合开发人员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