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

几乎没有项目是不需要关注风险的,这样将会让我们的行动一直处于未知的危险状态。



尤其对于信息化项目这类以IT等技术为主导地位的项目,可能小小的代码或数据错误就会导致项目出现影响成败的bug。



所以信息化项目管理者不止要掌握先机,即:了解清楚导致风险的来源,还要做好全方位的措施准备,做好预防和应对风险的管理方案。



一、信息化项目风险来源



  IT技术无疑是信息化企业的一把利剑,项目组有足够的掌控技术的实力与认真谨慎的态度,那么IT技术所创造的价值是远远高于其隐藏风险的。为了将风险出现的可能降至最低,我们先分析下,IT风险主要来自于哪几个方面。



1. 技术问题



  这是信息化项目一定会存在的最常见问题,项目团队使用的软件工具的成熟度,技术架构的好坏,以及执行人员相关的专业技术水平等等,都会直接影响项目。



2. 组织结构



  项目的各类资源与运作流程都依赖于企业组织的安排,因此企业自身组织的工作模式,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度,以及高层领导的远见眼光......都是影响项目“命运”的元素。



3. 执行能力



  这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关于项目管理本身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在项目开始后,关于范围、目标、需求、质量、成本等等,这些都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风险出现。



二、如何全面管理风险?



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对项目风险从识别到分析乃至采取应对措施等的一系列过程,因此当我们想要全面掌控风险,让风险“无所遁形”,那么就需要从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个流程、环节进行“严防死守”。



1. 实施前确认事项



在项目开始前,项目组就会与各相关方(主要是客户)进行频繁交流沟通,对直接确定项目以后工作方向与范畴的项目范围、需求、目标等进行逐步的完善、确认,并让相关责任人们签字确认形成正式文档。



这点是很重要的,因为不少项目案例告诉我们,当大家比较笼统地约定了要做事情的范围后,往往会造成实施一方永远也完不成任务,因为总会有新的功能需求出现;或IT成果总不能让客户满意,需要迭代返工等,难以如期上线。



2. 执行中监控事宜



在项目的执行阶段,项目组会对项目进行实时监控,观察项目进度(时间)是否按计划在走,以及项目的预算成本消耗是否正常,能否支撑项目完结。



这时为了避免IT风险的发生,大家就需要进行总成本控制。信息化项目的费用通常包括:软件费、硬件设备、技术人工成本,以及一些网络扩充、服务器、UPS等。这些预算有的是明面上,有的属于隐形开支,在做成本管理时,应当提前将这些都纳入考量,以保障实施过程中运行环境的稳定,不影响实际进展与效果。



3. 协作上注意问题



企业开展项目工作,除了专门的项目组直接执行,还需要其它部门的协同、配合。而不同部门间虽有项目目标这个共同目的存在,但各自又有着不同的利益,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若是安排不得当,不小心触及他人利益,处理不当就会让部门间产生隔阂,让大家工作进展不顺利。



因此,企业需要梳理并优化业务流程,包括:加强工作流程规范化管理,看流转路径是否顺畅、流转过程是否可控和可追踪。打通这些关节问题,沟通障碍也会打破,形式化东西被简化,大家办事效率也会提高,可能因“误会”出现的风险也就“不攻自破”了。



  信息化项目若出现IT风险问题,是很明朗的,不会概念模糊、难以判定,不像某些类型项目风险的结果可好可坏。信息化项目出现的风险基本就代表有问题和错误,所以须尽可能避免其发生。


项目的风险无非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需求、技术、成本和进度。IT项目开发中常见的风险有如下几类:



3



组织和管理风险



4



人员风险



5



开发环境风险



6



客户风险



7



产品风险



8



设计和实现风险



9



过程风险



随着k8s 作为容器编排解决方案变得越来越流行,有些人开始拿 Docker 和 k8s进行对比,不禁问道:Docker 不香吗?


k8s 是kubernets的缩写,’8‘代表中间的八个字符。


其实 Docker 和 k8s 并非直接的竞争对手,它俩相互依存。 Docker 是一个容器化平台,而 k8s 是 Docker 等容器平台的协调器。


容器化时代来了


虚拟化技术已经走过了三个时代,没有容器化技术的演进就不会有 Docker 技术的诞生。




虚拟化技术演进


(1)物理机时代:多个应用程序可能会跑在一台机器上。




物理机时代


(2)虚拟机时代:一台物理机器安装多个虚拟机(VM),一个虚拟机跑多个程序。




虚拟机时代


(3)容器化时代:一台物理机安装多个容器实例(container),一个容器跑多个程序。




容器化时代


容器化解决了软件开发过程中一个令人非常头疼的问题,用一段对话描述:


测试人员:你这个功能有问题。


开发人员:我本地是好的啊。


开发人员编写代码,在自己本地环境测试完成后,将代码部署到测试或生产环境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明明本地完美运行的代码为什么部署后出现很多 bug,原因有很多: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依赖库等,总结一句话就是因为本地环境和远程环境不一致。


容器化技术正好解决了这一关键问题,它将软件程序和运行的基础环境分开。开发人员编码完成后将程序打包到一个容器镜像中,镜像中详细列出了所依赖的环境,在不同的容器中运行标准化的镜像,从根本上解决了环境不一致的问题。


容器化技术的尖刀武器




容器化技术的特点


可移植性:不依赖具体的操作系统或云平台,比如在阿里云或腾讯云直接随意迁移。

占地小:容器只需要其应用程序以及它需要运行的所有容器和库的依赖清单,不需要将所有的依赖库都打包在一起。

共享 bin 和 lib:不同的容器可以共享 bin 和 lib,进一步节省了空间。

Docker 横空出世


2010年一位年轻小伙子在美国旧金山成立了一家名叫【dotCloud】的公司, 开发了 Docker的核心技术,从此开启了容器技术的时代。




Docker原公司


后面 dotCloud 公司将自己的容器技术进行了简化和标准化,取名为 Docker,就是大家熟悉的鲸鱼 logo。




Docker新Logo


2013年dotCloud 公司宣布将 Docker 开源,随着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发现了它的优点, Docker 的人气迅速攀升,成为当时最火爆的开源技术之一。


当前有30%以上的企业在其AWS环境中使用Docker,并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




Docker使用率越来越高


Docker怎么用?


其实大多数人都在谈论 Docker 时说的是 Docker Engine,这只是一个构建和运行的容器。


在运行容器前需要编写Docker File,通过 dockerFile 生成镜像,然后才能运行 Docker 容器。


Docker File 定义了运行镜像(image)所需的所有内容,包括操作系统和软件安装位置。一般情况下都不需要从头开始编写 Docker File,在 Docker Hub 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工程师编写好的镜像,你可以基于此修改。


编排系统的需求催生 k8s


尽管Docker为容器化的应用程序提供了开放标准,但随着容器越来越多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


如何协调和调度这些容器?

如何在升级应用程序时不会中断服务?

如何监视应用程序的运行状况?

如何批量重新启动容器里的程序?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容器编排技术,可以将众多机器抽象,对外呈现出一台超大机器。现在业界比较流行的有:k8s、Mesos、Docker Swarm。


在业务发展初期只有几个微服务,这时用 Docker 就足够了,但随着业务规模逐渐扩大,容器越来越多,运维人员的工作越来越复杂,这个时候就需要编排系统解救opers。




应用程序的声明周期


一个成熟的容器编排系统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处理大量的容器和用户

负载均衡

鉴权和安全性

管理服务通信

多平台部署

k8s与Docker Swarm江湖恩怨




k8s VS Docker Swarm


如果你非要拿 Docker 和 k8s 进行比较,其实你更应该拿 Docker Swarm 和 k8s 比较。


Docker Swarm 是 Docker 自家针对集群化部署管理的解决方案,优点很明显,可以更紧密集成到 Docker 生态系统中。


虽说 Swarm 是 Docker 亲儿子,但依旧没有 k8s 流行,不流行很大程度是因为商业、生态的原因,不多解释。


k8s是做什么用的?


K8s是Google研发的容器协调器,已捐赠给CNCF,现已开源。


Google 利用在容器管理多年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推出了 k8s,主要用于自动化部署应用程序容器,可以支持众多容器化工具包括现在非常流行的Docker。


目前k8s 是容器编排市场的领导者,开源并公布了一系列标准化方法,主流的公有云平台都宣布支持。


一流的厂商都在抢占标准的制高点,一堆小厂商跟着一起玩,这就叫生态了。国内的大厂商都在干嘛呢?抢社区团购市场,玩资本游戏,哎?!


K8s 架构和组件


k8s 由众多组件组成,组件间通过 API 互相通信,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controller manager

nodes

pods



k8s集群架构图


Controller Manager,即控制平面,用于调度程序以及节点状态检测。

Nodes,构成了Kubernetes集群的集体计算能力,实际部署容器运行的地方。

Pods,Kubernetes集群中资源的最小单位。

Docker与k8s 难舍难分


Docker 和 k8s 在业界非常流行,都已经是事实上的标准。


Docker 是用于构建、分发、运行容器的平台和工具。


而 k8s 实际上是一个使用 Docker 容器进行编排的系统,主要围绕 pods 进行工作。Pods 是 k8s 生态中最小的调度单位,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容器。


Docker 和 k8s 是根本上不同的技术,两者可以很好的协同工作。


开发实践,灵魂追问


(1)没有 k8s 可以使用 docker 吗?


可以。实际上一些小型公司,在业务不太复杂的情况下都是直接使用 Docker。尽管 k8s 有很多好处,但是众所周知它非常复杂,业务比较简单可以放弃使用 k8s。


(2)没有 Docker 可以使用 k8s 吗?


k8s 只是一个容器编排器,没有容器拿什么编排?!


k8s 经常与 Docker 进行搭配使用,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容器,如RunC、Containerted 等。


(3)Docker Swarm 和 k8s 怎么选?


选 k8s。2019年底Docker Enterprise已经出售给Mirantis,Mirantis声明要逐步淘汰Docker Swarm,后续会将 k8s 作为默认编排工具。


最后一个问题


Docker 不香吗?为什么还要用 k8s


Docker很香,但 k8s 在业务达到一定规模后也得启用。学会了吗?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普通网友」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x275920/article/details/123990830


1.Spring Cloud Alibaba简介
Spring Cloud Alibaba 是阿里巴巴提供的微服务开发一站式解决方案,是阿里巴巴开源中间件与 Spring Cloud 体系的融合。

马老师左手双十一,右手阿里开源组件,不仅占据了程序员的购物车,还要攻占大家的开发工具。

架构技术选型

  1. 核心框架 Spring Boot

  2. SOA Spring Cloud

  3. 安全框架 Spring Security Oauth2

  4. 注册中心/配置中心 Nacos 集群部署

  5. 网关 Spring Cloud Gateway 部署多套,使用nginx负载

  6. 链路监控 Skywalking

  7. 流量控制、熔断降级 Sentinel

  8. 数据库 Mysql

  9. 分布式事务 Seata

  10. 定时调度 xxl-job

  11. 缓存 Redis

  12. MQ RocketMq

  13. 持久框架 Mybatis Plus

  14. 搜索引擎 ElasticSearch

  15. 需要架构源码的朋友可以看我个人简介联系我


1.1.先说说 Spring Cloud
提起微服务,不得不提Spring Cloud全家桶系列,SpringCloud 是若干个框架的集合,包括spring-cloud-eureka、spring-cloud-zuul、 spring-cloud-config、spring-cloud-bus 等近 20 个子项目,提供了服务治理、服务网关、智能路由、负载均衡、断路器、监控跟踪、分布式消息队列、配置管理等领域的解决方案。

Spring Cloud 通过 Spring Boot 风格的封装,屏蔽掉了复杂的配置和实现原理,最终给开发者留出了一套简单易懂、容易部署的分布式系统开发工具包。

一般来说,Spring Cloud 包含以下组件,主要以 Netflix 开源为主:



1.2.Spring Cloud Alibaba
最近两年,阿里又推出了新一代微服务组件框架Spring Cloud Alibaba。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Spring Cloud中的几乎所有的组件都使用Netflix公司的产品,然后在其基础上做了一层封装,并且Netflix的很多组件如Eureka等已经停止更新。

Spring Cloud Alibaba 致力于提供微服务开发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此项目包含开发分布式应用微服务的必需组件,方便开发者通过 Spring Cloud 编程模型轻松使用这些组件来开发分布式应用服务。

依托 Spring Cloud Alibaba,您只需要添加一些注解和少量配置,就可以将 Spring Cloud 应用接入阿里微服务解决方案,通过阿里中间件来迅速搭建分布式应用系统。

Spring Cloud Alibaba GitHub地址

Spring Cloud Alibaba官方文档

为 Spring Cloud Alibaba 贡献代码请参考 如何贡献 。

2.主要功能
服务限流降级:默认支持 WebServlet、WebFlux, OpenFeign、RestTemplate、Spring Cloud Gateway, Zuul, Dubbo 和 RocketMQ 限流降级功能的接入,可以在运行时通过控制台实时修改限流降级规则,还支持查看限流降级 Metrics 监控。
服务注册与发现:适配 Spring Cloud 服务注册与发现标准,默认集成了 Ribbon 的支持。
分布式配置管理:支持分布式系统中的外部化配置,配置更改时自动刷新。
消息驱动能力:基于 Spring Cloud Stream 为微服务应用构建消息驱动能力。
分布式事务:使用 @GlobalTransactional 注解, 高效并且对业务零侵入地解决分布式事务问题。
阿里云对象存储:阿里云提供的海量、安全、低成本、高可靠的云存储服务。支持在任何应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存储和访问任意类型的数据。
分布式任务调度:提供秒级、精准、高可靠、高可用的定时(基于 Cron 表达式)任务调度服务。同时提供分布式的任务执行模型,如网格任务。网格任务支持海量子任务均匀分配到所有 Worker(schedulerx-client)上执行。
阿里云短信服务:覆盖全球的短信服务,友好、高效、智能的互联化通讯能力,帮助企业迅速搭建客户触达通道。

3.主要组件
下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Spring Cloud Alibaba 系列组件,其中包含了阿里开源组件,阿里云商业化组件,以及集成Spring Cloud 组件:



Sentinel:把流量作为切入点,从流量控制、熔断降级、系统负载保护等多个维度保护服务的稳定性。

Nacos:一个更易于构建云原生应用的动态服务发现、配置管理和服务管理平台。

RocketMQ:一款开源的分布式消息系统,基于高可用分布式集群技术,提供低延时的、高可靠的消息发布与订阅服务。

Dubbo:Apache Dubbo™ 是一款高性能 Java RPC 框架。

Seata:阿里巴巴开源产品,一个易于使用的高性能微服务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

Alibaba Cloud OSS: 阿里云对象存储服务(Object Storage Service,简称 OSS),是阿里云提供的海量、安全、低成本、高可靠的云存储服务。您可以在任何应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存储和访问任意类型的数据。

Alibaba Cloud SchedulerX: 阿里中间件团队开发的一款分布式任务调度产品,提供秒级、精准、高可靠、高可用的定时(基于 Cron 表达式)任务调度服务。

Alibaba Cloud SMS: 覆盖全球的短信服务,友好、高效、智能的互联化通讯能力,帮助企业迅速搭建客户触达通道。

4.如何构建
master 分支对应的是 Spring Cloud Greenwich,最低支持 JDK 1.8。
finchley 分支对应的是 Spring Cloud Finchley,最低支持 JDK 1.8。
1.x 分支对应的是 Spring Cloud Edgware,最低支持 JDK 1.7。

Spring Cloud 使用 Maven 来构建,最快的使用方式是将本项目 clone 到本地,然后执行以下命令:

1
./mvnw install


执行完毕后,项目将被安装到本地 Maven 仓库。

5.如何使用
如果需要使用已发布的版本,在 dependencyManagement 中添加如下配置。

1
<br>
<dependencyManagement>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com.alibaba.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alibaba-dependencies</artifactId>
            <version>2.2.3.RELEASE</version>
            <type>pom</type>
            <scope>import</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dependencyManagement>

然后在 dependencies 中添加自己所需使用的依赖即可使用。

6.版本管理规范
项目的版本号格式为 x.x.x 的形式,其中 x 的数值类型为数字,从 0 开始取值,且不限于 0~9 这个范围。项目处于孵化器阶段时,第一位版本号固定使用 0,即版本号为 0.x.x 的格式。

由于 Spring Boot 1 和 Spring Boot 2 在 Actuator 模块的接口和注解有很大的变更,且 spring-cloud-commons 从 1.x.x 版本升级到 2.0.0 版本也有较大的变更,因此我们采取跟 SpringBoot 版本号一致的版本:

1
2
3
4
1.5.x 版本适用于 Spring Boot 1.5.x
2.0.x 版本适用于 Spring Boot 2.0.x
2.1.x 版本适用于 Spring Boot 2.1.x
2.2.x 版本适用于 Spring Boot 2.2.x




7.参考文档
Spring Cloud Alibaba 2.1.0

Reference Doc.

文档

中文文档

Nacos

Sentinel

8.小结
Spring 通常指 Spring IOC。
Spring Framework 包含了 Spring IOC,同时包含了 Spring AOP,并实现与其它 J2EE 框架的整合。
Spring Boot 是对 Spring Framework 的补充,让框架的集成变得更简单,致力于快速开发 独立的 Spring 应用。
Spring Cloud 是基于 Spring Boot 设计的一套微服务规范,并增强了应用上下文。
Spring Cloud Alibaba 采用阿里中间件作为原料,实现了 Spring Cloud 的微服务规范。


1、Spring Cloud Alibaba 是什么

Spring Cloud Alibaba 是阿里巴巴提供的微服务开发一站式解决方案,是阿里巴巴开源中间件与 Spring Cloud 体系的融合。

马老师左手双十一,右手阿里开源组件,不仅占据了程序员的购物车,还要攻占大家的开发工具。

先说说 Spring Cloud

提起微服务,不得不提 Spring Cloud 全家桶系列,SpringCloud 是若干个框架的集合,包括 spring-cloud-config、spring-cloud-bus 等近 20 个子项目,提供了服务治理、服务网关、智能路由、负载均衡、断路器、监控跟踪、分布式消息队列、配置管理等领域的解决方案。

Spring Cloud 通过 Spring Boot 风格的封装,屏蔽掉了复杂的配置和实现原理,最终给开发者留出了一套简单易懂、容易部署的分布式系统开发工具包。

一般来说,Spring Cloud 包含以下组件,主要以 Netflix 开源为主:



Spring Cloud Alibaba

同 Spring Cloud 一样,Spring Cloud Alibaba 也是一套微服务解决方案,包含开发分布式应用微服务的必需组件,方便开发者通过 Spring Cloud 编程模型轻松使用这些组件来开发分布式应用服务。

依托 Spring Cloud Alibaba,您只需要添加一些注解和少量配置,就可以将 Spring Cloud 应用接入阿里微服务解决方案,通过阿里中间件来迅速搭建分布式应用系统。

作为 Spring Cloud 体系下的新实现,Spring Cloud Alibaba 跟官方的组件或其它的第三方实现如 Netflix, Consul,Zookeeper 等对比,具备了更多的功能:



2、Spring Cloud Alibaba 包含组件

这幅图是 Spring Cloud Alibaba 系列组件,其中包含了阿里开源组件,阿里云商业化组件,以及集成Spring Cloud 组件。



阿里开源组件

Nacos:一个更易于构建云原生应用的动态服务发现、配置管理和服务管理平台。

Sentinel:把流量作为切入点,从流量控制、熔断降级、系统负载保护等多个维度保护服务的稳定性。

RocketMQ:开源的分布式消息系统,基于高可用分布式集群技术,提供低延时的、高可靠的消息发布与订阅服务。

Dubbo: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在国内应用非常广泛的一款高性能 Java RPC 框架。

Seata:阿里巴巴开源产品,一个易于使用的高性能微服务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

Arthas:开源的Java动态追踪工具,基于字节码增强技术,功能非常强大。

阿里商业化组件

作为一家商业公司,阿里巴巴推出 Spring Cloud Alibaba,很大程度上市希望通过抢占开发者生态,来帮助推广自家的云产品。所以在开源社区,夹带了不少私货,这部分组件我在阿里工作时都曾经使用过,整体易用性和稳定性还是很高的。

Alibaba Cloud ACM:一款在分布式架构环境中对应用配置进行集中管理和推送的应用配置中心产品。

Alibaba Cloud OSS:阿里云对象存储服务(Object Storage Service,简称 OSS),是阿里云提供的云存储服务。

Alibaba Cloud SchedulerX:阿里中间件团队开发的一款分布式任务调度产品,提供秒级、精准的定时(基于 Cron 表达式)任务调度服务。

集成 Spring Cloud 组件

Spring Cloud Alibaba 作为整套的微服务解决组件,只依靠目前阿里的开源组件是不够的,更多的是集成当前的社区组件,所以 Spring Cloud Alibaba 可以集成 Zuul,OpenFeign等网关,也支持 Spring Cloud Stream 消息组件。

3、Spring Cloud Alibaba 功能

那么作为微服务解决方案, Spring Cloud Alibaba是如何支持微服务治理的各个功能。

服务注册与发现

Spring Cloud Alibaba 基于 Nacos 提供 spring-cloud-alibaba-starter-nacos-discovery & spring-cloud-alibaba-starter-nacos-config 实现了服务注册 & 配置管理功能。依靠 @EnableDiscoveryClient 进行服务的注册,兼容 RestTemplate & OpenFeign 的客户端进行服务调用。

适配 Spring Cloud 服务注册与发现标准,默认集成了 Ribbon 的支持。

支持多协议的服务调用

Spring Cloud 默认的服务调用依赖 OpenFeign 或 RestTemplate 使用 REST 进行调用。

使用 @DubboTransported 注解可将底层的 Rest 协议无缝切换成 Dubbo RPC 协议,进行 RPC 调用。

@FeignClient("dubbo-provider")
@DubboTransported(protocol = "dubbo")
public interface DubboFeignRestService {
  @GetMapping(value = "/param")
  String param(@RequestParam("param") String param);

  @PostMapping("/saveB")
  String saveB(@RequestParam("a") int a, @RequestParam("b") String b);
}

服务限流降级

作为稳定性的核心要素之一,服务限流和降级是微服务领域特别重要的一环,Spring Cloud Alibaba 基于 Sentinel,对 Spring 体系内基本所有的客户端,网关进行了适配,

默认支持 WebServlet、WebFlux, OpenFeign、RestTemplate、Spring Cloud Gateway, Zuul, Dubbo 和 RocketMQ 限流降级功能的接入。

Sentinel应用比较简单,只需引入 starter,即可生效,可以在运行时通过控制台实时修改限流降级规则,还支持查看限流降级 Metrics 监控。

微服务消息驱动

支持为微服务应用构建消息驱动能力,基于 Spring Cloud Stream 提供 Binder 的新实现: Spring Cloud Stream RocketMQ Binder,

也新增了 Spring Cloud Bus 消息总线的新实现 Spring Cloud Bus RocketMQ。

分布式事务

使用 Seata 解决微服务场景下面临的分布式事务问题。

使用 @GlobalTransactional 注解,在微服务中传递事务上下文,可以对业务零侵入地解决分布式事务问题。

阿里云提供的商业能力

通过上面提到的OSS,schedulerx等组件,开发者可以在阿里云上实现对象存储,分布式任务调度等功能。

4、为什么我看好 Spring Cloud Alibaba

Spring Cloud Alibaba 虽然诞生时间不久,但是背靠大树好乘凉,赖于阿里巴巴强大的技术影响力,已经成为微服务解决方案的重要选择之一。

我认为 Spring Cloud Alibaba 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阿里巴巴强大的技术输出能力

阿里巴巴无疑是国内开源技术领域的最有影响力的公司之一,已经有Dubbo、Druid,FastJson等成功的开源组件,
再加上阿里不遗余力的推广,社区发展也非常快。

集成Dubbo,利用Dubbo在微服务领域的超高人气

Dubbo是国内应用最广的分布式服务框架之一,基于Dubbo改造的Dubbox等也有很多公司在使用,

Spring Cloud Alibaba对Dubbo做了比较好的集成,可以吸引不少使用Dubbo的开发者。

云原生趋势,集成阿里云商业化组件

云原生(Cloud Native)是今年技术领域特别热门的一个词,云原生是一种专门针对云上应用而设计的方法,用于构建和部署应用,以充分发挥云计算的优势。

Spring Cloud Alibaba 集成了阿里云的商业化组件,可以说天然支持云原生特性。

4、总结

今天简单介绍了 Spring Cloud Alibaba 的系列组件,以及支持的功能。

作为Spring Cloud开源社区的新人,你是否看好 Spring Cloud Alibaba 的发展,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本文作者:邴越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