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

前言

有时候难免会考虑的很全面,比如一开始是在这一台SVN上对代码进行版本控制,突然有一天,想换服务器了,这时候又不想重新上传,因为这样以前的版本控制记录都会不见,这是一个不好的办法


今天教大家将一台的svn迁移到另一台服务器上,并且保留原来的版本控制记录。


我将我在迁移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了一些,避免大家踩坑哈


本篇的埋坑是基于 https://blog.csdn.net/liangcl_2018/article/details/79745688 这篇文章写的,因为该大神已经写的


很详细了,就是有一些可能没有讲全,我就再将某些细节讲得细化一点,避免大家踩坑哈。


第一步:新服务器上svn的安装

1 、从远程下载SVN安装文件


          1 )  下载   subversion-1.6.11.tar.bz2   subversion-deps-1.6.11.tar.bz2  这两个文件


                  wget  http://subversion.tigris.org/downloads/subversion-1.6.11.tar.bz2


                  wget  http://subversion.tigris.org/downloads/subversion-deps-1.6.11.tar.bz2


           2) 解压


                tar  jxvf  subversion-1.6.11.tar.bz2


                tar  jxvf  subversion-deps-1.6.11.tar.bz2

 


第一个坑,提示 wget command not found



那是因为没有安装wget,大家只要安装一下就就可以啦


输入命令:yum -y install wget 如下图所示,wget及其依赖将会被安装




第二个坑,提示资源 not found

       小编用wget  http://subversion.tigris.org/downloads/subversion-1.6.11.tar.bz2 这个试过了,可能是http://subversion.tigris.org/上的svn不提供下载了,所以会提示资源找不到,大家最好用yum安装svn的方式


输入命令:yum -y install subversion  (忘记截图了,所以这里就暂时不放了,反正看到很长的一串就差不多了)


查看是否真正的安装正确,可以通过 svn --version 的命令来看,如图




 

2、安装好SVN后,就顺手在新服务器上建一个svn仓库


最好和原来的仓库名字一样,我不知道不一样的话,到时候会不会不匹配这样,这个希望大家有时间测试一下,因为我这是公司的机器,就暂时不测试啦


命令:svnadmin  create  /opt/svn/lxhwsvn


表示在 opt/svn  的文件夹下面,建一个叫做lxhwsvn 的仓库。


第二步:旧服务器上的svn迁移到新服务器上

我用的是第一种方式,大家文件很大的时候,几百G的那种,最好用第二种方式,不然用第一种的话,速度会很慢的


采用dump的方式进行迁移


1、dump出旧服务器上的svn库


通过命令   svnadmin dump lxhwsvn/ > 1115.dump  


lxhwsvn/    表示旧服务器上SVN代码库目录 ,因为我的2414.dump已经创建了,这里我就以1115代替,反正名字大家可以自定义随便取,


大家在dump的时候,一定要cd 切换到 旧服务器上svn的目录,不然会报找不到 lxhwsvn这个库


如图所示:




2、使用 scp(secure copy)命令,将dump出来的文件从旧服务器传到 新服务器上。


然后我用scp从就旧服务器发送文件到新服务器的时候,


使用命令  scp -v  2414.dump  root@xx.xxx.xx.xx:/opt/svn  的时候 


(这段在旧服务器上执行,xx.xxx.xx.xxx表示新服务器上的ip地址,要将旧服务器上的2414.dump发送到新服务器上的 opt/svn 目录下)


输入密码后,死活的发送不过去,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路径的问题


然后我就换了一种方式,从新服务器上去接收旧服务器上的文件,就可以了


命令:scp -v  root@jj.jjj.jj.jjj:/opt/svn/2414.dump  /opt/svn,然后输入旧服务器的密码,等待发送完就可以下一步啦


(这段在新服务器上执行,jj.jjj.jj.jjj表示旧服务器上的ip地址,将旧服务器上的2414.dump发送到新服务器的 opt/svn目录)




这里的 scp -r 或者 -v 是scp命令的参数,具体可以戳这里:linux scp 命令语法介绍


我在这里放一张截图,方便大家看




第三个坑,由于传输的文件太大了,传输到一半,居然断开连接了

我的心咯噔了一下,等了这么久,居然给我这么个消息




所以大家最好就不要用scp传输文件了,不仅速度慢,而且会timeout


我们时间是宝贵的,所以我这里就采用ftp传输了,这样会相对而言快一点,也是最好的方法






然后就等待吧,从旧服务器上下载下来之后,再上传到新的服务器,和你创建的那个svn仓库  同级目录下,


如图所示




 


3、将 dump 文件 load 进 新服务的仓库中


cd 切换到 你上传到新服务器的2414.dump文件和仓库的那个文件夹(最好上传到和仓库在同一个目录下,这样路径方便,不用写很长的路径了,)


svnadmin load lxhwsvn < 2414.dump


将 2414.dump   < ( 写入 ) 到 新服务器上的lxhwsvn的这个仓库中


如果见到如下图这样的形式,就是在load中了,就等待吧




 


4、启动新机器的SVN服务


 svnserve -d -r lxhwsvn


或者


svnserve -d -r /opt/svn


这两者上面一个是指定启动某个仓库,


下面这个是启动多个仓库,具体区别可以戳链接:SVN启动教程


 


 5、查看  SVN服务是否 启动


   ps -ef |  grep svn  




这样就完成啦,大家可以连接svn试试,看看能不能进你刚建的svn仓库


如果还是不能进,可能是因为svn监听的端口没有开启,




svn的默认端口是3690,


你可以通过下面这个命令,看一下是否开启啦,如果没有开启,联系管理员进服务器后台开启3690端口,开启了3690端口后,记得再次重启一下SVN,步骤是先kill 掉SVN,然后再启动,这样就可以连接SVN啦


查看某一端口的连接数量,比如3690端口


netstat -pnt |grep :3690 |wc


 


第三步:更换自己IDE工具上的SVN路径

       将自己的IDE工具上的SVN路径改成新的SVN服务器上的路径,这样才能继续以前的版本控制,继续进行代码迭代开发,因为这个教程我之前已经写过了 ,包括Myeclipse和Idea 工具的SVN更换路径教程,具体教程请戳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27471405/article/details/79028383


 


其他可能会用到的命令


查看svn安装在哪个目录:


rpm -ql subversion-1.7.14-14.el7.x86_64




 


大家觉得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解决问题的话,还希望点个赞


因为顺手的一个赞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参考文章:


https://blog.csdn.net/liangcl_2018/article/details/79745688


感谢原作者的分享,让技术人能够更快的解决问题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小小鱼儿小小林」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27471405/article/details/84068242


文章目录

服务器配置

检查环境

如果安装

修改配置

启动服务

tortoise测试

文件不显示状态图标

服务器配置

名称配置

centos7.5-1804

svn版本1.7.14

内存8G

磁盘1T

检查环境

检查是否已经安装过svn了


[root@svngit ~]# svnserve --version

svnserve, version 1.7.14 (r1542130)

   compiled Apr 11 2018, 02:40:28


Copyright (C) 2013 The 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

This software consists of contributions made by many people; see the NOTICE

file for more information.

Subversion is open source software, see http://subversion.apache.org/


The following repository back-end (FS) modules are available:


* fs_base : Module for working with a Berkeley DB repository.

* fs_fs : Module for working with a plain file (FSFS) repository.


Cyrus SASL authentication is availabl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看来CentOS7.5已自带了SVN服务了…


上述检查的命令也可以用以下这条指令


[root@svngit ~]# rpm -qa | grep subversion

subversion-libs-1.7.14-14.el7.x86_64

subversion-1.7.14-14.el7.x86_64

1

2

3

如果安装

如果没有安装的话,直接使用以下方式安装


yum -y install subversion

1

安装后再使用svnserve --version查看版本信息


接下来创建版本库目录和版本库


[root@svngit ~]# mkdir -p /var/svn/svnrepos

[root@svngit ~]# cd /var/svn/svnrepos/

[root@svngit svnrepos]# svnadmin create /var/svn/svnrepos/zim

[root@svngit svnrepos]# ll

total 0

drwxr-xr-x. 6 root root 86 Sep  8 17:55 zim

1

2

3

4

5

6

进入zim目录,查看目录结构


[root@svngit zim]# ll

total 8

drwxr-xr-x. 2 root root  54 Sep  8 17:55 conf

drwxr-sr-x. 6 root root 233 Sep  8 17:55 db

-r--r--r--. 1 root root   2 Sep  8 17:55 format

drwxr-xr-x. 2 root root 231 Sep  8 17:55 hooks

drwxr-xr-x. 2 root root  41 Sep  8 17:55 locks

-rw-r--r--. 1 root root 229 Sep  8 17:55 README.txt

1

2

3

4

5

6

7

8

修改配置

进入版本库/conf目录内


# 用户的读写权限等

-rw-r--r--. 1 root root 1080 Sep  8 17:55 authz

# 用户的账号和密码信息

-rw-r--r--. 1 root root  309 Sep  8 17:55 passwd

# SVN服务器相关配置

-rw-r--r--. 1 root root 3090 Sep  8 17:55 svnserve.conf

1

2

3

4

5

6

其中,svnserver.conf配置


[general]

### The anon-access and auth-access options control access to the

### repository for unauthenticated (a.k.a. anonymous) users and

### authenticated users, respectively.

### Valid values are "write", "read", and "none".

### Setting the value to "none" prohibits both reading and writing;

### "read" allows read-only access, and "write" allows complete 

### read/write access to the repository.

### The sample settings below are the defaults and specify that anonymous

### users have read-only access to the repository, while authenticated

### users have read and write access to the repository.

anon-access = none

auth-access = write

### The password-db option controls the location of the password

### database file.  Unless you specify a path starting with a /,

### the file's location is relative to the directory containing

### this configuration file.

### If SASL is enabled (see below), this file will NOT be used.

### Uncomment the line below to use the default password file.

password-db = passwd

### The authz-db option controls the location of the authorization

### rules for path-based access control.  Unless you specify a path

### starting with a /, the file's location is relative to the the

### directory containing this file.  If you don't specify an

### authz-db, no path-based access control is done.

### Uncomment the line below to use the default authorization file.

authz-db = authz

### This option specifies the authentication realm of the repository.

### If two repositories have the same authentication realm, they should

### have the same password database, and vice versa.  The default realm

### is repository's uuid.

realm = /var/svn/svnrepo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passwd文件中增加用户密码信息


[users]

# harry = harryssecret

# sally = sallyssecret

zhangsan = zhangsan

lisi = lisi

wangwu = wangwu

1

2

3

4

5

6

在authz文件中配置上述用户的分组情况和操作权限


[groups]

# harry_and_sally = harry,sally

# harry_sally_and_joe = harry,sally,&joe

group1 = zhangsan,lisi

group2 = wangwu

# [/foo/bar]

# harry = rw

# &joe = r

# * =


# [repository:/baz/fuz]

# @harry_and_sally = rw

# * = r

# 根目录

[/]

@group1 = rw

@group2 = 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启动服务

[root@svngit conf]# svnserve -d -r /var/svn/svnrepos

[root@svngit conf]# ps -aux | grep svn

root     26099  0.0  0.0 180716   804 ?        Ss   13:46   0:00 svnserve -d -r /var/svn/svnrepos

1

2

3

开启防火墙

SVN端口默认为3690,若Linux开启了防火墙,需开启默认端口

开启端口: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3690/tcp --permanent

重启防火墙:firewall-cmd --reload


[root@svngit conf]# netstat -antp | grep 3690

tcp        0      0 0.0.0.0:3690            0.0.0.0:*               LISTEN      26099/svnserve      

[root@svngit conf]#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3690/tcp --permanent

success

[root@svngit conf]# firewall-cmd --reload

success

1

2

3

4

5

6

tortoise测试

win64位下载地址:

https://osdn.net/projects/tortoisesvn/storage/1.14.0/Application/TortoiseSVN-1.14.0.28885-x64-svn-1.14.0.msi/




在Checkout的目录内创建测试文件和文件夹




还没有配置用户名和密码


之后再次提交可提交成功,使用wangwu的用户,则失败,因为wangwu配置时没有配置写权限。



文件不显示状态图标

如下,也不知道各个文件的状态是什么


解决办法:

找到下载的安装包,双击运行,到如下步骤时,点击中间的repair,修复一下,修复完小图标就显示出来了。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再看我把你吃掉」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zz_aiytag/article/details/108462450


1.安装svn服务器端软件

从镜像服务器或者YUM源下载安装SVN服务器软件:yum install subversion     

mkdir /usr/local/svn     //创建SVN安装目录

chmod -R 777 svn      //修改目录权限为777

svnadmin create /usr/local/svn/sunny  //创建一个SVN版本仓库sunny(sunny可以自定义)

cd  /usr/local/svn/sunny/conf    //进入sunny版本仓库下的配置文件目录

 

下面要修改这个目录下的三个配置文件

(1)vi svnserve.conf    //配置版本库信息和用户文件和用户密码文件的路径、版本库路径,把

# anon-access = read

# auth-access = write

# password-db = passwd

//这四行,前面的#号和空格去掉(注意去掉#要顶格写,不要留有多余空格),变成

anon-access = none      //匿名访问,改成none

auth-access = write

password-db = passwd

realm = sunny           //改成自己的版本库名称

保存退出

 

(2)vi authz     //文件,创建SVN组和组用户的权限

[group]

sunny = gep,wce //创建一个sunny的组,并指定两个用户gepwce

 

[/]             //制定根目录下的权限

@sunny = rw     //sunny组用户权限为读写

* = r           //其他用户只有读权限

保存退出

 

(3) vi passwd   //创建或修改用户密码

[users]

gep = 123456    //用户名为gep的用户的密码为123456

wce = 123456    //。。。

保存退出

 

 

启动SVN服务器:

//这里采用多版本库的方式启动  

svnserve -d -r /usr/local/svn/

如果是单版本库可以添加一行

svnserve -d -r /usr/local/svn/sunny

然后要设置自启动

` 打开自启动文件添加

/usr/bin/svnserve -d -r /usr/local/svn/

 

到此为止可以从服务端检出文件了.

 

svn命令:

netstat -tnl |grep :3690   查看svn是否启动

安装成功!

 

 

 

ps aux |grep  svn  查找所有svn启动的进程

kill -9 2505    杀死2505这个查找到的svn进程

 

 

svn checkout svn://172.19.5.2/sunny /data0/htdocs/blog  //检出一份版本库文件到指定目录

svn up                        //更新文件

 

自动更新

vi /usr/local/svn/sunny/hooks/post-commit中加入

 

#!/bin/sh

#设置一些变量

SVN=/usr/bin/svn

WEB=/home/testsvn #要更新的目录

export.UTF-8

$SVN update $WEB --username xxx --password xxx

 

 

其中SVN=右边改成 svn 命令位置 一般默认为/usr/bin/svn

    WEB=右边改成你实际的web目录

赋予可执行权限

chmod 777 /usr/local/svn/sunny/hooks/post-commit

安装完毕

 

 

=========================================================================

其他操作

 

#svn commit -m "注释" xxx.php  //提交文件

svn ci -m'aaa' test.php       //提交文件

 

#svn add file               //新建文件并添加到svn

svn add *.php               //(添加当前目录下所有的php文件)

svn delete test.php         //删除test.php

svn log test.php            //查看test文件的log信息

svn cleanup                 //清理当前目录

 

 

 

svn switch --relocate svn://192.168.1.253  svn://172.19.10.250      //重新定位SVN版本库地址

 

 

 

 

// SVN版本库起动方式,现在SVN下面有 sunnytest 两个版本库

1:单版本库起动    svnserve -d -r /usr/local/svn/sunny

2:多版本库起动    svnserve -d -r /usr/local/svn

区别在于起动svn时候的命令中的启动参数-r指定的目录。

 

限制不同的用户对不同的版本库操作权限,修改版本库中的conf目录下的 authz文件

 

以配置 sunny 版本库为例

vi authz

[groups]

teacher = sunny,sunny1

[sunny:/]             //指定版本库跟目录下的权限

@teacher = rw     //teacher组用户权限为读写

* = r           //其他用户只有读权限

保存退出

 

vi passwd 设置组中用户的账号和密码

[users]

sunny  = 123456

sunny1 = 123456


JeecgBoot是一款基于BPM的低代码平台!

20210617220016265.png

前后端分离架构 SpringBoot 2.x,SpringCloud,Ant Design&Vue,Mybatis-plus,Shiro,JWT,支持微服务。强大的代码生成器让前后端代码一键生成,实现低代码开发! JeecgBoot引领新低代码开发模式 OnlineCoding-> 代码生成器-> 手工MERGE, 帮助Java项目解决70%的重复工作,让开发更多关注业务,既能快速提高效率,节省研发成本,同时又不失灵活性!一系列低代码能力:Online表单、Online报表、Online图表、表单设计、流程设计、报表设计、大屏设计 等等.


一. DataX 3.0概览

DataX 是一个异构数据源离线同步工具,致力于实现包括关系型数据库(MySQL、Oracle等)、HDFS、Hive、ODPS、HBase、FTP等各种异构数据源之间稳定高效的数据同步功能。

datax_why_new


  • 设计理念

    为了解决异构数据源同步问题,DataX将复杂的网状的同步链路变成了星型数据链路,DataX作为中间传输载体负责连接各种数据源。当需要接入一个新的数据源的时候,只需要将此数据源对接到DataX,便能跟已有的数据源做到无缝数据同步。

  • 当前使用现状

    DataX在阿里巴巴集团内被广泛使用,承担了所有大数据的离线同步业务,并已持续稳定运行了6年之久。目前每天完成同步8w多道作业,每日传输数据量超过300TB。

此前已经开源DataX1.0版本,此次介绍为阿里云开源全新版本DataX3.0,有了更多更强大的功能和更好的使用体验。Github主页地址:https://github.com/alibaba/DataX

二、DataX3.0框架设计

datax_framework_new


DataX本身作为离线数据同步框架,采用Framework + plugin架构构建。将数据源读取和写入抽象成为Reader/Writer插件,纳入到整个同步框架中。

  • Reader:Reader 为数据采集模块,负责采集数据源的数据,将数据发送给Framework。

  • Writer: Writer为数据写入模块,负责不断向Framework取数据,并将数据写入到目的端。

  • Framework:Framework用于连接reader和writer,作为两者的数据传输通道,并处理缓冲,流控,并发,数据转换等核心技术问题。

三. DataX3.0插件体系

经过几年积累,DataX目前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插件体系,主流的RDBMS数据库、NOSQL、大数据计算系统都已经接入。DataX目前支持数据如下:

类型数据源Reader(读)Writer(写)文档
RDBMS 关系型数据库MySQL

Oracle

SQLServer

PostgreSQL

DRDS

达梦

通用RDBMS(支持所有关系型数据库)
阿里云数仓数据存储ODPS

ADS

OSS

OCS
NoSQL数据存储OTS

Hbase0.94

Hbase1.1

MongoDB

Hive
无结构化数据存储TxtFile

FTP

HDFS

Elasticsearch

DataX Framework提供了简单的接口与插件交互,提供简单的插件接入机制,只需要任意加上一种插件,就能无缝对接其他数据源。详情请看:DataX数据源指南

四、DataX3.0核心架构

DataX 3.0 开源版本支持单机多线程模式完成同步作业运行,本小节按一个DataX作业生命周期的时序图,从整体架构设计非常简要说明DataX各个模块相互关系。

datax_arch


核心模块介绍:

  1. DataX完成单个数据同步的作业,我们称之为Job,DataX接受到一个Job之后,将启动一个进程来完成整个作业同步过程。DataX Job模块是单个作业的中枢管理节点,承担了数据清理、子任务切分(将单一作业计算转化为多个子Task)、TaskGroup管理等功能。

  2. DataXJob启动后,会根据不同的源端切分策略,将Job切分成多个小的Task(子任务),以便于并发执行。Task便是DataX作业的最小单元,每一个Task都会负责一部分数据的同步工作。

  3. 切分多个Task之后,DataX Job会调用Scheduler模块,根据配置的并发数据量,将拆分成的Task重新组合,组装成TaskGroup(任务组)。每一个TaskGroup负责以一定的并发运行完毕分配好的所有Task,默认单个任务组的并发数量为5。

  4. 每一个Task都由TaskGroup负责启动,Task启动后,会固定启动Reader—>Channel—>Writer的线程来完成任务同步工作。

  5. DataX作业运行起来之后, Job监控并等待多个TaskGroup模块任务完成,等待所有TaskGroup任务完成后Job成功退出。否则,异常退出,进程退出值非0

DataX调度流程:

举例来说,用户提交了一个DataX作业,并且配置了20个并发,目的是将一个100张分表的mysql数据同步到odps里面。 DataX的调度决策思路是:

  1. DataXJob根据分库分表切分成了100个Task。

  2. 根据20个并发,DataX计算共需要分配4个TaskGroup。

  3. 4个TaskGroup平分切分好的100个Task,每一个TaskGroup负责以5个并发共计运行25个Task。

五、DataX 3.0六大核心优势

  • 可靠的数据质量监控

    • 完美解决数据传输个别类型失真问题

      DataX旧版对于部分数据类型(比如时间戳)传输一直存在毫秒阶段等数据失真情况,新版本DataX3.0已经做到支持所有的强数据类型,每一种插件都有自己的数据类型转换策略,让数据可以完整无损的传输到目的端。

    • 提供作业全链路的流量、数据量�运行时监控

      DataX3.0运行过程中可以将作业本身状态、数据流量、数据速度、执行进度等信息进行全面的展示,让用户可以实时了解作业状态。并可在作业执行过程中智能判断源端和目的端的速度对比情况,给予用户更多性能排查信息。

    • 提供脏数据探测

      在大量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必定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很多数据传输报错(比如类型转换错误),这种数据DataX认为就是脏数据。DataX目前可以实现脏数据精确过滤、识别、采集、展示,为用户提供多种的脏数据处理模式,让用户准确把控数据质量大关!

  • 丰富的数据转换功能

    DataX作为一个服务于大数据的ETL工具,除了提供数据快照搬迁功能之外,还提供了丰富数据转换的功能,让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以轻松完成数据脱敏,补全,过滤等数据转换功能,另外还提供了自动groovy函数,让用户自定义转换函数。详情请看DataX3的transformer详细介绍。

  • 精准的速度控制

    还在为同步过程对在线存储压力影响而担心吗?新版本DataX3.0提供了包括通道(并发)、记录流、字节流三种流控模式,可以随意控制你的作业速度,让你的作业在库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同步速度。

    "speed": {
       "channel": 5,
       "byte": 1048576,
       "record": 10000
    }
  • 强劲的同步性能

    DataX3.0每一种读插件都有一种或多种切分策略,都能将作业合理切分成多个Task并行执行,单机多线程执行模型可以让DataX速度随并发成线性增长。在源端和目的端性能都足够的情况下,单个作业一定可以打满网卡。另外,DataX团队对所有的已经接入的插件都做了极致的性能优化,并且做了完整的性能测试。性能测试相关详情可以参照每单个数据源的详细介绍:DataX数据源指南

  • 健壮的容错机制

    DataX作业是极易受外部因素的干扰,网络闪断、数据源不稳定等因素很容易让同步到一半的作业报错停止。因此稳定性是DataX的基本要求,在DataX 3.0的设计中,重点完善了框架和插件的稳定性。目前DataX3.0可以做到线程级别、进程级别(暂时未开放)、作业级别多层次局部/全局的重试,保证用户的作业稳定运行。

    • 线程内部重试

      DataX的核心插件都经过团队的全盘review,不同的网络交互方式都有不同的重试策略。

    • 线程级别重试

      目前DataX已经可以实现TaskFailover,针对于中间失败的Task,DataX框架可以做到整个Task级别的重新调度。

  • 极简的使用体验

    • 传输过程中打印传输速度、进度等

      datax_run_speed


    • 传输过程中会打印进程相关的CPU、JVM等

      datax_run_cpu


    • 在任务结束之后,打印总体运行情况

      datax_end_info

    • 易用

      下载即可用,支持linux和windows,只需要短短几步骤就可以完成数据的传输。请点击:Quick Start

    • 详细

      DataX在运行日志中打印了大量信息,其中包括传输速度,Reader、Writer性能,进程CPU,JVM和GC情况等等。



作者:承诺一时的华丽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9ae2d9e35e3a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