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

秒杀活动是绝大部分电商选择的低价促销、推广品牌的方式。不仅可以给平台带来用户量,还可以提高平台知名度。一个好的秒杀系统,可以提高平台系统的稳定性和公平性,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提升平台的口碑,从而提升秒杀活动的最大价值。本文讨论云数据库Redis版缓存设计高并发的秒杀系统。

秒杀的特征

秒杀活动对稀缺或者特价的商品进行定时定量售卖,吸引成大量的消费者进行抢购,但又只有少部分消费者可以下单成功。因此,秒杀活动将在较短时间内产生比平时大数十倍,上百倍的页面访问流量和下单请求流量。

秒杀活动可以分为3个阶段:

  • 秒杀前:用户不断刷新商品详情页,页面请求达到瞬时峰值。

  • 秒杀开始:用户点击秒杀按钮,下单请求达到瞬时峰值。

  • 秒杀后:一部分成功下单的用户不断刷新订单或者产生退单操作,大部分用户继续刷新商品详情页等待退单机会。

消费者提交订单,一般做法是利用数据库的行级锁,只有抢到锁的请求可以进行库存查询和下单操作。但是在高并发的情况下,数据库无法承担如此大的请求,往往会使整个服务blocked,在消费者看来就是服务器宕机。

秒杀系统

秒杀系统的流量虽然很高,但是实际有效流量是十分有限的。利用系统的层次结构,在每个阶段提前校验,拦截无效流量,可以减少大量无效的流量涌入数据库。

利用浏览器缓存和CDN抗压静态页面流量

秒杀前,用户不断刷新商品详情页,造成大量的页面请求。所以,我们需要把秒杀商品详情页与普通的商品详情页分开。对于秒杀商品详情页尽量将能静态化的元素静态化处理,除了秒杀按钮需要服务端进行动态判断,其他的静态数据可以缓存在浏览器和CDN上。这样,秒杀前刷新页面导致的流量进入服务端的流量只有很小的一部分。

利用读写分离Redis缓存拦截流量

CDN是第一级流量拦截,第二级流量拦截我们使用支持读写分离的Redis。在这一阶段我们主要读取数据,读写分离Redis能支持高达60万以上qps,完全可以支持需求。

首先通过数据控制模块,提前将秒杀商品缓存到读写分离Redis,并设置秒杀开始标记如下:

"goodsId_count": 100 //总数"goodsId_start": 0   //开始标记"goodsId_access": 0  //接受下单数
  1. 秒杀开始前,服务集群读取goodsId_Start为0,直接返回未开始。

  2. 数据控制模块将goodsId_start改为1,标志秒杀开始。

  3. 服务集群缓存开始标记位并开始接受请求,并记录到Redis中goodsId_access,商品剩余数量为(goodsId_count - goodsId_access)。

  4. 当接受下单数达到goodsId_count后,继续拦截所有请求,商品剩余数量为0。

可以看出,最后成功参与下单的请求只有少部分可以被接受。在高并发的情况下,允许稍微多的流量进入。因此可以控制接受下单数的比例。

利用主从版Redis缓存加速库存扣量

成功参与下单后,进入下层服务,开始进行订单信息校验,库存扣量。为了避免直接访问数据库,我们使用主从版Redis来进行库存扣量,主从版Redis提供10万级别的QPS。使用Redis来优化库存查询,提前拦截秒杀失败的请求,将大大提高系统的整体吞吐量。

通过数据控制模块提前将库存存入Redis,将每个秒杀商品在Redis中用一个hash结构表示。

"goodsId" : {
    "Total": 100
    "Booked": 100}

扣量时,服务器通过请求Redis获取下单资格,通过以下lua脚本实现,由于Redis是单线程模型,lua可以保证多个命令的原子性。

local n = tonumber(ARGV[1])if not n  or n == 0 then
    return 0       end                local vals = redis.call("HMGET", KEYS[1], "Total", "Booked");local total = tonumber(vals[1])local blocked = tonumber(vals[2])if not total or not blocked then
    return 0       end                if blocked + n <= total then
    redis.call("HINCRBY", KEYS[1], "Booked", n)                                   
    return n;   
end                return 0

先使用SCRIPT LOAD将lua脚本提前缓存在Redis,然后调用EVALSHA调用脚本,比直接调用EVAL节省网络带宽:

redis 127.0.0.1:6379>SCRIPT LOAD "lua code"
"438dd755f3fe0d32771753eb57f075b18fed7716"redis 127.0.0.1:6379>EVALSHA 438dd755f3fe0d32771753eb57f075b18fed7716 1 goodsId 1

秒杀服务通过判断Redis是否返回抢购个数n,即可知道此次请求是否扣量成功。

使用主从版Redis实现简单的消息队列异步下单入库

扣量完成后,需要进行订单入库。如果商品数量较少的时候,直接操作数据库即可。如果秒杀的商品是1万,甚至10万级别,那数据库锁冲突将带来很大的性能瓶颈。因此,利用消息队列组件,当秒杀服务将订单信息写入消息队列后,即可认为下单完成,避免直接操作数据库。

  1. 消息队列组件依然可以使用Redis实现,在R2中用list数据结构表示。

     orderList {
         [0] = {订单内容} 
         [1] = {订单内容}
         [2] = {订单内容}
         ...
     }
  2. 将订单内容写入Redis:

    LPUSH orderList {订单内容}
  3. 异步下单模块从Redis中顺序获取订单信息,并将订单写入数据库。

     BRPOP orderList 0

通过使用Redis作为消息队列,异步处理订单入库,有效的提高了用户的下单完成速度。

数据控制模块管理秒杀数据同步

最开始,利用读写分离Redis进行流量限制,只让部分流量进入下单。对于下单检验失败和退单等情况,需要让更多的流量进来。因此,数据控制模块需要定时将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一定的计算,同步到主从版Redis,同时再同步到读写分离的Redis,让更多的流量进来。


项目中用的是MongoDB,但是为什么用其实当时选型的时候也没有太多考虑,只是认为数据量比较大,所以采用MongoDB。

最近又想起为什么用MongoDB,就查阅一下,汇总汇总:

之前也用过redis,当时是用来存储一些热数据,量也不大,但是操作很频繁。现在项目中用的是MongoDB,目前是百万级的数据,将来会有千万级、亿级。

就Redis和MongoDB来说,大家一般称之为Redis缓存、MongoDB数据库。这也是有道有理有根据的,

Redis主要把数据存储在内存中,其“缓存”的性质远大于其“数据存储“的性质,其中数据的增删改查也只是像变量操作一样简单;

MongoDB却是一个“存储数据”的系统,增删改查可以添加很多条件,就像SQL数据库一样灵活,这一点在面试的时候很受用。

点击查看:MongoDB语法与现有关系型数据库SQL语法比较

Mongodb与Redis应用指标对比

MongoDB和Redis都是NoSQL,采用结构型数据存储。二者在使用场景中,存在一定的区别,这也主要由于
二者在内存映射的处理过程,持久化的处理方法不同。MongoDB建议集群部署,更多的考虑到集群方案,Redis
更偏重于进程顺序写入,虽然支持集群,也仅限于主-从模式。

 

指标 MongoDB(v2.4.9) Redis(v2.4.17) 比较说明
实现语言 C++C/C++-
协议BSON、自定义二进制类Telnet-
性能依赖内存,TPS较高依赖内存,TPS非常高Redis优于MongoDB
可操作性丰富的数据表达、索引;最类似于关系数据库,支持丰富的查询语言数据丰富,较少的IOMongoDB优于Redis
内存及存储适合大数据量存储,依赖系统虚拟内存管理,采用镜像文件存储;内存占有率比较高,官方建议独立部署在64位系统(32位有最大2.5G文件限制,64位没有改限制)Redis2.0后增加虚拟内存特性,突破物理内存限制;数据可以设置时效性,类似于memcache不同的应用角度看,各有优势
可用性支持master-slave,replicaset(内部采用paxos选举算法,自动故障恢复),auto sharding机制,对客户端屏蔽了故障转移和切分机制依赖客户端来实现分布式读写;主从复制时,每次从节点重新连接主节点都要依赖整个快照,无增量复制;不支持自动sharding,需要依赖程序设定一致hash机制MongoDB优于Redis;单点问题上,MongoDB应用简单,相对用户透明,Redis比较复杂,需要客户端主动解决。(MongoDB 一般会使用replica sets和sharding功能结合,replica sets侧重高可用性及高可靠性,而sharding侧重于性能、易扩展)
可靠性从1.8版本后,采用binlog方式(MySQL同样采用该方式)支持持久化,增加可靠性依赖快照进行持久化;AOF增强可靠性;增强可靠性的同时,影响访问性能MongoDB优于Redis
一致性不支持事务,靠客户端自身保证支持事务,比较弱,仅能保证事务中的操作按顺序执行Redis优于MongoDB
数据分析内置数据分析功能(mapreduce)不支持MongoDB优于Redis
应用场景海量数据的访问效率提升较小数据量的性能及运算MongoDB优于Redis

劈天造陆,开辟属于自己的天地!!!与君共勉


引用自http://blog.csdn.net/wh211212/article/details/54285921

 

命令:curl

在Linux中curl是一个利用URL规则在命令行下工作的文件传输工具,可以说是一款很强大的http命令行工具。它支持文件的上传和下载,是综合传输工具,但按传统,习惯称url为下载工具。

语法:# curl [option] [url]

常见参数: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A/--user-agent <string>              设置用户代理发送给服务器
-b/--cookie <name=string/file>    cookie字符串或文件读取位置
-c/--cookie-jar <file>                    操作结束后把cookie写入到这个文件中
-C/--continue-at <offset>            断点续转
-D/--dump-header <file>              把header信息写入到该文件中
-e/--referer                                  来源网址
-f/--fail                                          连接失败时不显示http错误
-o/--output                                  把输出写到该文件中
-O/--remote-name                      把输出写到该文件中,保留远程文件的文件名
-r/--range <range>                      检索来自HTTP/1.1或FTP服务器字节范围
-s/--silent                                    静音模式。不输出任何东西
-T/--upload-file <file>                  上传文件
-u/--user <user[:password]>      设置服务器的用户和密码
-w/--write-out [format]                什么输出完成后
-x/--proxy <host[:port]>              在给定的端口上使用HTTP代理
-#/--progress-bar                        进度条显示当前的传送状态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例子:
1、基本用法

# curl http://www.linux.com

执行后,www.linux.com 的html就会显示在屏幕上了
Ps:由于安装linux的时候很多时候是没有安装桌面的,也意味着没有浏览器,因此这个方法也经常用于测试一台服务器是否可以到达一个网站

2、保存访问的网页
2.1:使用linux的重定向功能保存

# curl http://www.linux.com >> linux.html

2.2:可以使用curl的内置option:-o(小写)保存网页

$ curl -o linux.html http://www.linux.com

执行完成后会显示如下界面,显示100%则表示保存成功

% Total    % Received % Xferd  Average Speed  Time    Time    Time  Current
                                Dload  Upload  Total  Spent    Left  Speed
100 79684    0 79684    0    0  3437k      0 --:--:-- --:--:-- --:--:-- 7781k

2.3:可以使用curl的内置option:-O(大写)保存网页中的文件
要注意这里后面的url要具体到某个文件,不然抓不下来

# curl -O http://www.linux.com/hello.sh

3、测试网页返回值

# curl -o /dev/null -s -w %{http_code} www.linux.com

Ps:在脚本中,这是很常见的测试网站是否正常的用法

4、指定proxy服务器以及其端口
很多时候上网需要用到代理服务器(比如是使用代理服务器上网或者因为使用curl别人网站而被别人屏蔽IP地址的时候),幸运的是curl通过使用内置option:-x来支持设置代理

# curl -x 192.168.100.100:1080 http://www.linux.com

5、cookie
有些网站是使用cookie来记录session信息。对于chrome这样的浏览器,可以轻易处理cookie信息,但在curl中只要增加相关参数也是可以很容易的处理cookie
5.1:保存http的response里面的cookie信息。内置option:-c(小写)

# curl -c cookiec.txt  http://www.linux.com

执行后cookie信息就被存到了cookiec.txt里面了

5.2:保存http的response里面的header信息。内置option: -D

# curl -D cookied.txt http://www.linux.com

执行后cookie信息就被存到了cookied.txt里面了

注意:-c(小写)产生的cookie和-D里面的cookie是不一样的。


5.3:使用cookie
很多网站都是通过监视你的cookie信息来判断你是否按规矩访问他们的网站的,因此我们需要使用保存的cookie信息。内置option: -b

# curl -b cookiec.txt http://www.linux.com

6、模仿浏览器
有些网站需要使用特定的浏览器去访问他们,有些还需要使用某些特定的版本。curl内置option:-A可以让我们指定浏览器去访问网站

# curl -A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8.0; Windows NT 5.0)" http://www.linux.com

这样服务器端就会认为是使用IE8.0去访问的

7、伪造referer(盗链)
很多服务器会检查http访问的referer从而来控制访问。比如:你是先访问首页,然后再访问首页中的邮箱页面,这里访问邮箱的referer地址就是访问首页成功后的页面地址,如果服务器发现对邮箱页面访问的referer地址不是首页的地址,就断定那是个盗连了
curl中内置option:-e可以让我们设定referer

# curl -e "www.linux.com" http://mail.linux.com

这样就会让服务器其以为你是从www.linux.com点击某个链接过来的

8、下载文件
8.1:利用curl下载文件。
#使用内置option:-o(小写)

# curl -o dodo1.jpg http:www.linux.com/dodo1.JPG

#使用内置option:-O(大写)

# curl -O http://www.linux.com/dodo1.JPG

这样就会以服务器上的名称保存文件到本地

8.2:循环下载
有时候下载图片可以能是前面的部分名称是一样的,就最后的尾椎名不一样

# curl -O http://www.linux.com/dodo[1-5].JPG

这样就会把dodo1,dodo2,dodo3,dodo4,dodo5全部保存下来

8.3:下载重命名

# curl -O http://www.linux.com/{hello,bb}/dodo[1-5].JPG

由于下载的hello与bb中的文件名都是dodo1,dodo2,dodo3,dodo4,dodo5。因此第二次下载的会把第一次下载的覆盖,这样就需要对文件进行重命名。

# curl -o #1_#2.JPG http://www.linux.com/{hello,bb}/dodo[1-5].JPG

这样在hello/dodo1.JPG的文件下载下来就会变成hello_dodo1.JPG,其他文件依此类推,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文件被覆盖

8.4:分块下载
有时候下载的东西会比较大,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分段下载。使用内置option:-r

# curl -r 0-100 -o dodo1_part1.JPG http://www.linux.com/dodo1.JPG
# curl -r 100-200 -o dodo1_part2.JPG http://www.linux.com/dodo1.JPG
# curl -r 200- -o dodo1_part3.JPG http://www.linux.com/dodo1.JPG
# cat dodo1_part* > dodo1.JPG

这样就可以查看dodo1.JPG的内容了

8.5:通过ftp下载文件
curl可以通过ftp下载文件,curl提供两种从ftp中下载的语法

# curl -O -u 用户名:密码 ftp://www.linux.com/dodo1.JPG
# curl -O ftp://用户名:密码@www.linux.com/dodo1.JPG

8.6:显示下载进度条

# curl -# -O http://www.linux.com/dodo1.JPG

8.7:不会显示下载进度信息

# curl -s -O http://www.linux.com/dodo1.JPG

9、断点续传
在windows中,我们可以使用迅雷这样的软件进行断点续传。curl可以通过内置option:-C同样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如果在下载dodo1.JPG的过程中突然掉线了,可以使用以下的方式续传

# curl -C -O http://www.linux.com/dodo1.JPG

10、上传文件
curl不仅仅可以下载文件,还可以上传文件。通过内置option:-T来实现

# curl -T dodo1.JPG -u 用户名:密码 ftp://www.linux.com/img/

这样就向ftp服务器上传了文件dodo1.JPG

11、显示抓取错误

# curl -f http://www.linux.com/error

其他参数(此处翻译为转载):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a/--append                        上传文件时,附加到目标文件
--anyauth                            可以使用“任何”身份验证方法
--basic                                使用HTTP基本验证
-B/--use-ascii                      使用ASCII文本传输
-d/--data <data>                  HTTP POST方式传送数据
--data-ascii <data>            以ascii的方式post数据
--data-binary <data>          以二进制的方式post数据
--negotiate                          使用HTTP身份验证
--digest                        使用数字身份验证
--disable-eprt                  禁止使用EPRT或LPRT
--disable-epsv                  禁止使用EPSV
--egd-file <file>              为随机数据(SSL)设置EGD socket路径
--tcp-nodelay                  使用TCP_NODELAY选项
-E/--cert <cert[:passwd]>      客户端证书文件和密码 (SSL)
--cert-type <type>              证书文件类型 (DER/PEM/ENG) (SSL)
--key <key>                    私钥文件名 (SSL)
--key-type <type>              私钥文件类型 (DER/PEM/ENG) (SSL)
--pass  <pass>                  私钥密码 (SSL)
--engine <eng>                  加密引擎使用 (SSL). "--engine list" for list
--cacert <file>                CA证书 (SSL)
--capath <directory>            CA目   (made using c_rehash) to verify peer against (SSL)
--ciphers <list>                SSL密码
--compressed                    要求返回是压缩的形势 (using deflate or gzip)
--connect-timeout <seconds>    设置最大请求时间
--create-dirs                  建立本地目录的目录层次结构
--crlf                          上传是把LF转变成CRLF
--ftp-create-dirs              如果远程目录不存在,创建远程目录
--ftp-method [multicwd/nocwd/singlecwd]    控制CWD的使用
--ftp-pasv                      使用 PASV/EPSV 代替端口
--ftp-skip-pasv-ip              使用PASV的时候,忽略该IP地址
--ftp-ssl                      尝试用 SSL/TLS 来进行ftp数据传输
--ftp-ssl-reqd                  要求用 SSL/TLS 来进行ftp数据传输
-F/--form <name=content>        模拟http表单提交数据
-form-string <name=string>      模拟http表单提交数据
-g/--globoff                    禁用网址序列和范围使用{}和[]
-G/--get                        以get的方式来发送数据
-h/--help                      帮助
-H/--header <line>              自定义头信息传递给服务器
--ignore-content-length        忽略的HTTP头信息的长度
-i/--include                    输出时包括protocol头信息
-I/--head                      只显示文档信息
-j/--junk-session-cookies      读取文件时忽略session cookie
--interface <interface>        使用指定网络接口/地址
--krb4 <level>                  使用指定安全级别的krb4
-k/--insecure                  允许不使用证书到SSL站点
-K/--config                    指定的配置文件读取
-l/--list-only                  列出ftp目录下的文件名称
--limit-rate <rate>            设置传输速度
--local-port<NUM>              强制使用本地端口号
-m/--max-time <seconds>        设置最大传输时间
--max-redirs <num>              设置最大读取的目录数
--max-filesize <bytes>          设置最大下载的文件总量
-M/--manual                    显示全手动
-n/--netrc                      从netrc文件中读取用户名和密码
--netrc-optional                使用 .netrc 或者 URL来覆盖-n
--ntlm                          使用 HTTP NTLM 身份验证
-N/--no-buffer                  禁用缓冲输出
-p/--proxytunnel                使用HTTP代理
--proxy-anyauth                选择任一代理身份验证方法
--proxy-basic                  在代理上使用基本身份验证
--proxy-digest                  在代理上使用数字身份验证
--proxy-ntlm                    在代理上使用ntlm身份验证
-P/--ftp-port <address>        使用端口地址,而不是使用PASV
-Q/--quote <cmd>                文件传输前,发送命令到服务器
--range-file                    读取(SSL)的随机文件
-R/--remote-time                在本地生成文件时,保留远程文件时间
--retry <num>                  传输出现问题时,重试的次数
--retry-delay <seconds>        传输出现问题时,设置重试间隔时间
--retry-max-time <seconds>      传输出现问题时,设置最大重试时间
-S/--show-error                显示错误
--socks4 <host[:port]>          用socks4代理给定主机和端口
--socks5 <host[:port]>          用socks5代理给定主机和端口
-t/--telnet-option <OPT=val>    Telnet选项设置
--trace <file>                  对指定文件进行debug
--trace-ascii <file>            Like --跟踪但没有hex输出
--trace-time                    跟踪/详细输出时,添加时间戳
--url <URL>                    Spet URL to work with
-U/--proxy-user <user[:password]>  设置代理用户名和密码
-V/--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X/--request <command>          指定什么命令
-y/--speed-time                放弃限速所要的时间。默认为30
-Y/--speed-limit                停止传输速度的限制,速度时间'秒
-z/--time-cond                  传送时间设置
-0/--http1.0                    使用HTTP 1.0
-1/--tlsv1                      使用TLSv1(SSL)
-2/--sslv2                      使用SSLv2的(SSL)
-3/--sslv3                      使用的SSLv3(SSL)
--3p-quote                      like -Q for the source URL for 3rd party transfer
--3p-url                        使用url,进行第三方传送
--3p-user                      使用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第三方传送
-4/--ipv4                      使用IP4
-6/--ipv6                      使用IP6

复制代码


http://mirrors.huaweicloud.com/centos/8.3.2011/isos/x86_64/

基本介绍

backup主页链接

BackupPC是一种高性能的企业级系统,用于将Linux,Windows和macOS PC和便携式计算机备份到服务器磁盘。 BackupPC是高度可配置的,并且易于安装和维护。

特点:

  1. Web interface Web界面使管理员可以查看日志文件,配置,当前状态,并允许用户启动和取消备份以及浏览和还原备份中的文件。

  2. Data deduplication 重复数据删除:同一或不同PC的多个备份中的相同文件仅存储一次,从而大大节省了磁盘存储和磁盘I / O。 这里的相同文件删除, 啥文件算是相同的,要是仅仅同名就删除可坏菜了

  3. Compression 由于仅需要压缩新文件(尚未合并),因此对CPU时间的影响不大。

  4. Open-source BackupPC托管在Github上,并根据GPL许可证进行分发。

  5. No client-side software is needed.

Installing BackupPC 4 from tarball on CentOS 7

部署backuppc

安装的backuppc的版本是4.3.1。(自己装着玩的用了3台虚拟机)。

  1. Enable the epel-release repo.

yum --enablerepo=extras -y install epel-release1
  1. Install BackupPC-XS and rsync-bpc

yum --enablerepo=epel-testing -y install BackupPC-XS rsync-bpc1
  1. Install the following requisites for BackupPC version 4.3.1

yum -y install bzip2 httpd mod_perl par2cmdline perl-Archive-Zip perl-CGI \
perl-Compress-Raw-Zlib perl-Data-Dumper perl-Digest-MD5 perl-File-Listing \
perl-File-RsyncP perl-Net-FTP-AutoReconnect perl-Net-FTP-RetrHandle \
perl-Time-ParseDate perl-XML-RSS perl-version rrdtool samba-client1234
  1. Lets set up some directories that we are going to use later.

这个地方我在一台机器上创建的需要的文件夹。底下是原作者讲的话(我的backuppc服务器在/ data0 /上安装了raid6阵列。 我将使用它来存储backuppc的数据。 让我们在团队中创建backuppc文件夹。 注意:此文件夹可能会变得很大。)

mkdir -p /data0/backuppc1

为BackupPC创建一个文件夹来存储一些Web界面文件。

mkdir -p /var/www/html/backuppc1

并为backuppc创建cgi-bin目录

mkdir -p /var/www/cgi-bin/backuppc1
  1. Create and setup the backuppc user.

创建backuppc 组。

groupadd backuppc1

创建backuppc用户,并告诉它其主文件夹在哪里。 我的backuppc用户的主文件夹是/ opt / backuppc。 将此更改为您想要的任何内容。

useradd --home-dir /opt/backuppc --create-home --shell /bin/bash --base-dir /opt/backuppc --gid backuppc backuppc1
  1. Set Permissions on the directories we created:

chown -R backuppc:backuppc /data0/backuppcchown -R backuppc:backuppc /opt/backuppc12
  1. Download the BackupPC tar.gz archive and extract it.

cd ~wget https://github.com/backuppc/backuppc/releases/download/4.3.1/BackupPC-4.3.1.tar.gztar zxf BackupPC-4.3.1.tar.gzcd BackupPC-4.3.11234
  1. Run the configure.pl script

需要注意文件中的路径。

perl configure.pl --batch --cgi-dir /var/www/cgi-bin/backuppc \
--data-dir /data0/backuppc --hostname backuppc --html-dir /var/www/html/backuppc \
--html-dir-url /backuppc --install-dir /opt/backuppc123
  1. Apache config

选择了CGI路由(而不是S-CGI),并为CGI目录选择了目录/ var / www / cgi-bin / backuppc。 选择/ var / www / html / backuppc作为我的图像目录。 如果运行不带参数的configure.pl脚本,则可能需要在配置中设置此路径。

现在我们需要将Apache配置复制到apache conf.d目录中。

cp httpd/BackupPC.conf /etc/httpd/conf.d/1

注意:此文件包含“全部拒绝”和“允许127.0.0.1”。 这样就可以仅从服务器自身加载BackupPC Web界面。

我修改内容如下:

order deny,allow#deny from allallow from all123

我们需要修改apache运行的用户。

vim /etc/httpd/conf/httpd.conf1

编辑httpd.conf并更改:用户apache到用户backuppc。(group要不要也改成backuppc)

修改内容如下:

User backuppc
Group backuppc12
  1. Install the included systemd script:

cp systemd/backuppc.service /etc/systemd/system/
systemctl daemon-reload
systemctl start backuppc
systemctl enable backuppc1234
  1. Create the backuppc authentication file.

htpasswd -c /etc/BackupPC/BackupPC.users backuppc1

注意:这会将用户名设置为backuppc。

对此文件设置权限。

chown backuppc:backuppc /etc/BackupPC/BackupPC.users1
  1. Edit the config.pl file in /etc/BackupPC/

vim /etc/BackupPC/config.pl1

修改 image directory 和 image url 变量。

$Conf{CgiImageDir} = '/var/www/html/backuppc';$Conf{CgiImageDirURL} = '/backuppc';12

添加backuppc作为管理用户,这里把group也添加了进来:

$Conf{CgiAdminUsers} = 'backuppc';1
  1. Now lets start apache

systemctl start httpd
systemctl enable httpd12
  1. 访问限制

$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0/tcp --permanent
$ firewall-cmd --reload12
  1. 关闭selinux

$ vim /etc/sysconfig/selinux
SELINUX=enforcing改为SELINUX=disable
$ reboot123
  1. 访问客户端

# 访问地址http://192.168.47.129/BackupPC_Admin# 这里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backuppc/backuppc1234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